[三国]香草门庭(346)
至于晚间,传来的河间捷报,这位甚有职业志向的魏郡别驾,一改往日消息灵通,直到好几日后才知晓。
第278章 咸有一德
西京长安,未央宫向来以高大宏丽著称。
尚书台建制虽不及未央、椒房等宫殿观阁,亦是层构厥高,崔巍耸擢。
堂内未设熏炉,却有幽幽兰香盈室,香气源头,正是端坐垂眸书写的尚书令荀彧。
今日霜降节气,又逢休沐之期,尚书台内除了几名留守职官,只有尚书令荀彧,照例在舍内办理公务,守至近午。
尚书台主揽朝政,本事多繁杂,又添御史中丞荀攸随军出征,代御史郭鸿事不敢专,所有消息,一经过手,就送至尚书台。
荀彧处理完尚书台日常政务,趁休息之暇,兼看御史台的消息。
秋收已毕,各州郡上计当时,正是长安最热闹的时候,城中拥满随队至京,踌躇满志的青年。
求学倒也罢,太学、名家、高士,如今安定繁荣的长安城,也算是文学兴盛;但更多人所求,却是功名。
虽有策试,但察举征辟之制,并不能一旦取消,一些书生见几次考试,录用不过乡里小吏,便不愿俯就,仍盼着贵人提举,日日投刺,晨夕徘徊于权贵门第。
这也罢了,荀彧只守在尚书台,想寻他的儒生也就投拜无门了。
只是有一等士子,先通过策试授官,却又不满于职位,或不满于地方,不往就任,依旧滞留长安,四处投递,想攀权门。
这样的人,往年也有,但今岁两场,取士极多,故弃者亦极多,因牵涉不少高门子弟,他就不得不传信堂弟。
他原本只是想告诉含光这个消息,看是否将来要改改办法,含光回信,却要他直接宣令,指斥这些人轻蔑国家威严,未来三年,不许入仕。
含光之意,自然是要选真正愿意为国为民为官之人。
但他心气高凌,并非所有人都理解。
今次长安策试取士后,太学博士孔融等人,就上书,借本朝贤令王涣之句“枳棘非鸾凤所栖,百里岂大贤之路”,称策试后授官太低。
并以此指责朝廷慢待贤臣,闭塞言路,独为一言。
孔融名门之后,颇有声望,话说到这样地步,便不能视若无睹。
荀彧在石砚中蘸了蘸笔,向堂外秋日晴空望了一眼。
坐在堂内一侧的两位书吏,相互顶肘,目光一对,相互示意。
虽说加班,但随荀令君做事,大家向来也是愿意的,只是今天
自端午过后,逢有节日或节气,每月总有一天,太学在渭水边开辩经盛会,今日霜降,正是本月集会之期。
今日辩题,自然早已广而告之:
辨《古文尚书》之《咸有一德》与《傅说之命》二篇,是否为后世伪作。
“古”、“今”两家学派之争,本身就很刺激了。
如今谁人不知,荀家是古文派,如今太尉荀含光先父荀慈明,便是古文派大儒。
而今文派,则由孔子第二十世孙孔融,孔文举亲自擎举旗帜。
这两篇文,历来也颇有争议,先孝灵帝时,所刊刻的荀慈明所注五经《尚书》,当时并无《咸有》《傅说》二篇,却是今年重刊后,添加上的。
《咸有一德》中,伊尹教导周成王“常厥德,保厥位”,要修德专一,才能保持帝位。
《傅说之命》中,武丁求教于贤人傅说,傅说告诉武丁,“惟民从义”,要谨慎对待百姓,才能保有帝位,“唯学,道积于厥躬”,要不断学习,并增长道德。
单独来看这两段文字,并没有问题,但结合实事,就让人觉得有些微妙这两篇文,可是尚书之中,极少以臣教君的文字。
周公训诫周成王不算,人家毕竟是亲叔侄。
有了诸多让人浮想联翩的要点,今日值班的两个文吏,都想去看热闹。
却又意外他们都以为荀令君今日一定会去参会,但眼见近午,都无动静。
荀彧低头对比着御史台送来的名册,册上考中策试受职,却滞留长安,不往就任者名字,他已亲手誊抄下来。
尚书台职责包含有官吏授职与升迁,这篇名册尚书台要留档,他也要记下心里。
察举征辟之制行至如今,弊端已经显露,一则恩出私门,二则门户之见越盛,三则,朝为乡隐,暮登庙堂,即高谈阔论,却无实能,四则,为得征举,庶多乖丑行事以图名声,五则,故意征辟不就,以张已之声望,以图高名厚位。
故虽非全无益处,但策试必要逐渐取而代之。
只是,对于有才华者,他还是有些惋惜。
既然含光并未指明时间,他便决定缓一缓,到在立冬再宣令。
他想给这些士子留一点考虑的时间。
但立冬过后,天气严寒,已不能出行,若到时还未启程,是必定不会就任了。
搁下笔,荀彧目光望向两名书吏,二人俨然已魂不守舍。
“今日就到这里罢。”
他将书案整理干净,缓缓起身,虽怀隐忧,却并不展露于行色。
一个年轻些的书吏,忍不住开口,“令君,要同去渭水经会吗?”
荀彧摇头,温声道,“二位自去便是,我若前去,恐怕影响辩论公平。”
“难道不怕辩输”
年轻书吏才脱口而出,便被一旁年长者拉住衣袖。
“令君又未公开支持哪一方,何来输赢?”年长者连连向同僚施以眼色。
话,心里知道就好,怎能说出来?
荀彧如何看不见二人动静,只温和摇摇头,“学问争辩,并非要争胜负,若能辩清意理,就是好事,若有过,则改之,善莫大焉于是。”
他不等二人再说出奉承的话语,轻轻点头,缓步而去。
辩论只限于太学则好,只是学术之争,他要前去,结果且不谈,要更生波折。
君子已去,余香犹萦于堂内。
年轻书吏,露出懊恼之色,“方才我怎么说出那样的话!”
他今年才调入尚书台,好不容易与令君说两句无关公务的话,他刚才却说的啥?
“无事,无事。”
年长书吏其实也是今年才入尚书台,不过在当初太学改制后,应招在太学做了好几年专作抄录的诸生,早就抄得火气全无。
他原本不过识得几个字,并未读过多少书,也是那几年律令、月令抄得不少,才得以考试通过,入了仕。
眼下,却安慰起年轻同僚,“只要做事勤谨,以你的年岁,将来大有可为。”
“徐君”年轻书吏一时不知说什么好。
对方这句安慰是事实,而同样还隐含一层真相则是,以四旬年纪才得以考中入仕的对方,却不知能再跨几道官阶了。
“我说不得能做到县令呢,”年长者笑道,“荀太尉先父慈明公,当年也不过县长你还去不去看辩经?”
“同去,同去!”年轻者连忙道。
这边二人,匆匆小跑赶路。
另一边,荀彧登上马车,车夫不必询问,照旧将马一牵,往西面直城门出宫。
行至门口,荀彧亦照旧下车,步行绕过门口矗立的天下为公石,又在石之正面停驻,仰头凝望片刻。
待他收回神思,正要登车,却远远望见一辆涂朱绘彩的戎车,由一匹黑色骏马所领,迎面疾驰而来。
车虽未逾制,但装饰得十分华丽光彩,车上独立一个年轻御者。
荀彧先是因其人形影略似堂弟少时不免微微一愣,待其人渐近,看清面目,却不由蹙紧眉。
御者是个弱冠青年,朱唇皓齿,眉目艳丽,面容却傅了厚厚的粉,涂得雪白。
远见时,只以为其人皮肤皎洁,近前才见其不自然之处。
荀彧认得这个青年,正因认得,才更为其过分容饰,轻浮举止不悦。
“孔君何来?”
驾车的孔桂,听见呼唤,这才看见荀彧,顿时一惊。
不过,他身手颇为矫健,当即将马拉得一人立,不待停稳,便从车上一跃而下。
“拜见荀令君。”孔桂一礼过后,抬起头一笑,“陛下召见,邀我蹴鞠,担心陛下久等,故而匆忙,还望荀令君勿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