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派娶了男主后(331)
面对陆知杭突如其来的提问,众人皆是一愣,随后最初上奏的官员才回道:“这疫病来得凶猛,只知道染了后寒战,高热,回头还得派医者问诊方可知。”
闻言,陆知杭在脑子里过了一遍,鉴于对方说得过于笼统,这世界还有解忧这等奇毒,不晓得有没有他没见识过的怪病,因此陆知杭只敢保守的建议,按照适应这个时代的法子来说。
“臣认为要阻断疫病继续流窜,当从三个方面下手。”陆知杭的余光和云祈在半空交错,他垂下眼眸正色道。
“哦?哪三个方面。”皇帝记得他懂些医术的事,随即问道。
“这其一就如诸位大人所言,要从疫病传播的源头上控制,其二是疫病传染给百姓的途径,最后则是从百姓身上入手,调理好其身体,防止受邪再由朝廷时刻关注容易接触到疫病的人。
从魏大人言及的症状来看,彧阴城百姓凡入口之物皆煮熟煮沸食用,以免病从口入,再用石灰、艾草等物驱逐秽物。
限制彧阴城百姓外出,凡途径者皆须暂留确定没有染病才可离开,患病者皆要上报由官府统一到疠所,未防有染病不报者,还需官兵挨家挨户搜查,朝廷派遣医者诊治,诸多手段与当年南阳县洪涝有些相似,若是当年经手过南阳县洪灾的官员来办,更为妥当。
其余过多的便不多赘述,臣下朝后可将其中事项尽数写下,呈与陛下。”
“不错!”皇帝听完陆知杭的话,紧绷着的脸总算缓和了几分,咧开嘴朗声大笑,看得底下的官员面色各异。
正在此时,金銮殿外就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紧接着一位神色慌张的官员踉跄着跑来。
“此时正是朝会,何人如此无礼?”张景焕侧过头呵斥了一句,皇帝虽没有开口,但意思与张景焕一般无二,隐隐有几分不虞,谁料那官员一来就给他们莫大的惊吓。
“陛下,汝国打过来了!打过来了啊!”
第173章
上前急报的官员声嘶力竭, 听得人耳朵刺疼,可比起这嘶哑的声音更来得骇人的是——汝国打过来了!
此时不论是居于主位的皇帝,还是朝中百官都无暇计较官员的失礼,毕竟这等八百里加急的急报片刻都耽误不得, 莫说是朝会, 就算是再重要的场合都得及时上报。
“汝国好端端的怎么打过来了, 难不成是因为边境三城?不守信用,岂不是让天下人耻笑。”皇帝急不可耐地起身追问, 转瞬间就把彧阴城的大疫的事情抛之脑后了。
那官员擦了擦额前的冷汗, 苦着脸道:“汝国欺人太甚, 陛下派去的使臣做足了礼节, 可那群蛮人为了借机生事,就随便寻了个理由说晏国使臣冲撞了他们的皇帝, 直接兴兵攻打边境三城,现今唯有泽化城苦苦支撑,可兵力不足,这会怕是守不了多久了。”
自皇帝寿宴过后,晏国就派遣使者到那边正式交接起来了, 只是汝国又怎可能心甘情愿将得来的国土拱手相让,自然是百般拖延,直到年关将至方才松口。
得知晏国的将士正式接手边境三城,皇帝记得自己当时还大喜过望, 直言除夕夜要好好庆贺一番, 再奖赏前去的使节, 故土重回应是普天同乐的喜事, 本以为这事就算是尘埃落定了, 汝国就是想反悔也不敢, 谁能想到对方能这么不要脸。
汝国人多骁勇善战,为了一雪前耻几十年来卧薪尝胆,现在的兵力非晏国可以比肩,对方几番挑衅生事,无疑是把晏国的虚实探了个底,心里有把握能从这场战争中谋取利益。
皇帝暗暗思量的片刻,心都沉到了谷底,后知后觉想起了彧阴城大疫瞒报之事,顿时后背渗出了不少冷汗,又惊又怒地抖着手指道:“爱卿们以为派何人前去议和妥帖些?”
闻言,朝堂上的百官神色各异,有附和赞同者,自然也有怒其不争者,滔滔不绝地商量了有小半会,还是闻政率先出列。
“陛下,汝国几次意图掀起战乱,所谋甚大,怎可能议和,一旦晏国服软等来的不过是一步步的蚕食,更为朝拜我国的蛮国轻视,晏国国威何存?”闻政双眉紧蹙,在听到皇帝这般没骨气的话时,就险些没气背过去。
无怪乎皇帝这样想,彧阴城是供给北陵城守住边关的一大要地,前阵子刚发生大疫,使得城内大乱不说,正巧就被当地官员瞒报了,实在难以让皇帝不怀疑地方官员卖国求荣,与汝国勾结。
除此之外,刚刚收复的边境三城一旦被破,首先被攻打的必然是军事要地北陵城,而因为彧阴城的变故,哪怕朝廷想派遣军队、粮草等过去都得绕道而行,效率上就大打折扣。
现在打仗非是上策,倘若能议和拖延下去,等危机过去再谈是皇帝目前为止能想到的最佳选择。
“闻大人所言差异,彧阴城大疫,晏国此时不宜打仗,受苦受累的都是百姓啊。”另一位主张议和的官员出声反驳。
“臣倒觉得闻大人言之有理,汝国来势汹汹,为的是我晏国的国土,议和就等同于示弱,且不说汝国是否会为了蝇头小利放弃整个晏国,就说未战先降,岂不让天下人耻笑。”张景焕横了那位官员一眼,中气十足道。
宋元洲向来是听命皇帝行事,可在这等国家大事上他也有自己的想法,晏国议和实非良策,他看着身侧两位同样主张打仗的同僚,沉吟片刻也跟着道:“陛下真以为汝国会议和吗?要是议和了,以后史书上又要写陛下赔了些什么给敌国呢?”
到底是最得皇帝心意的官员,揣摩云郸的心理那是揣摩到了他的心坎上,他登基几十载来最看重的就是死后史书怎么写他,且在最初的慌乱过后,仔细想想诸位大臣所言不无道理。
龙椅上的皇帝沉默地看着金銮殿内的臣子们,呼吸都乱了几分。
“未战先降打击的是镇守边关将士的气势,望陛下三思。”陆知杭抬首望着神色逐渐动摇的皇帝,温声劝诫。
“正如陆大人所言,难不成我晏国要事事忍让,让敌国咄咄逼人不成,日后再见汝国人都低了他们一等,哪还有先帝时的血气。”温将军身为武官按捺不住,直接沉声道。
随着朝中三位权势最顶峰的大臣上谏,底下的官员哪怕再不情愿都只能跟着附和,晏国只是近几十年重文轻武,真要看打不打得过,还得战场上见真章,尽管大多数人都觉得彧阴城大疫,北陵城难守,先失了心气。
许是被众人劝说动了,皇帝紧绷着脸环视一圈,直截了当地问:“诸位爱卿谁愿挂帅出征,守卫晏国江山?”
被皇帝扫视而过的官员,尤以文官最甚,大多低下头避着不敢与之对视,尽管大多数时候皇帝并不会派遣一位文官出征,但保不齐就拿你充当军师,或者挂个名头上去。
谁不知现在去泽化城与送死无异,说不准刚刚赶到战场上,没等你进城就先得到城破的消息,保不准这丢失国土的罪过就由你背上了。
就算退到北陵城后也不过是独木难支,朝廷的援助碍于彧阴城在这阻隔,说不准就困死在那了。
几位武将倒是有些蠢蠢欲动,太平盛世要想加官进爵可比文官难得多,可他们想保家卫国,平步青云也得考虑清楚这一趟是不是去背负骂名的,因此对视一眼后都在相互试探着。
见朝堂上在自己问出重点后,诡异地沉默了片刻,皇帝适才掀起的热浪顿时被拍平了,他冷哼一声,阴沉着脸就要呵斥,没等他龙颜大怒,居于下首的一人就在默然无言的人群中大步跨出。
但见云祈身着裁剪得体的官袍,广袖置于胸前行礼,清冽悦耳的嗓音幽幽响起:“儿臣愿领兵打仗,誓死守卫晏国。”
“承修……”陆知杭眼皮一跳,对于云祈的主动请缨既是预料之内,又颇感意外。
他自己倒是有这份心,奈何陆知杭一个现代穿越来的人,哪里懂什么领兵打仗,有心无力只能站在百官中间缄默无言。
云祈先行起了个表率后,文武百官皆是朝他那侧目而去,眼中情绪复杂难辨,而温将军和闻政却是不约而同地满意点头,尽管觉得他一个养在京城里的皇子哪里懂什么兵法,但有这份心气就已经凌驾于众人之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