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郎弱小可怜但能吃(144)
柳豆子后知后觉反应过来。
秦夏并不在意,他知道虞九阙在盛京安好,且计划顺利就足够了。
“想去就去,不过干娘说得对,你还是先去问问孟哥儿的意见。”
柳豆子挨着亲娘的眼刀,换了口风。
“我想起来了,孟哥儿怕虫,我还是自己去。”
秦夏挺开心,有柳豆子在,他也多个能说话的人。
日子一到,一行人踏着清晨的露水,坐上了去小石村的驴车。
因为人多,他一共雇了三辆,都是带车棚的那种。
结果临走前,车后还多缀了一辆。
赶着驴拉板车的大奎晃着手里的鞭子,乐呵呵道:“秦掌柜,这么巧啊,你们也进山?”
后面的两个汉子也是秦夏见过的,都是鲍淳手底下的兄弟。
他们齐齐尴尬地朝秦夏拱拱手,打招呼道:“秦掌柜。”
又朝大奎的后脑勺努努嘴,摇摇头,意思是他俩也没办法。
秦夏无奈回礼。
大奎对庄星的心思这么久也没歇,足见他是动真格的。
何况人家是架着自己的车来,怎么论也不能拦着。
后面的动静很快传到了庄星和郑杏花所在的车里。
同坐的还有邱瑶、郑杏花的小姑子玉姐儿,以及食堂那边的打饭伙计素哥儿。
素哥儿最先发现大奎的存在,含笑用胳膊肘撞了庄星一下。
“星哥儿,大奎哥跟咱们顺路,也说要进山呢。”
庄星臊红了耳朵。
一开始,他确实没把大奎常来食肆这件事和自己挂上钩,后来被郑杏花点醒,明白过来后他就开始避着大奎。
可是能避开的时机有限,两三天内总能撞到一回。
他想不通自己有什么好的,岁数大了,脸上有胎记,还没爹没娘。
大奎虽然年龄也不小,但好歹是好手好脚、高大壮实的汉子,村里双亲健在,在县城里随便说一门亲,也比自己要好。
“小瑶和玉姐儿在呢,你别胡闹。”
他想到素哥儿的性子,又多嘱咐一句,“一会儿到了你也别起哄。”
转而看向郑杏花,“郑嫂嫂,今天我跟着你走。”
郑杏花莞尔道:“那也好。”
同时安慰他,“你放心,大奎是有分寸的,不会乱来。”
庄星揉揉脸。
他当然知道大奎的为人,只是自己曾打定主意不嫁人,故而没想好该怎么回应对方的热切。
柳豆子和秦夏独占一辆车,说是独占也不太恰当,因为车厢里还放了不少食材。
秦夏带了腌好的肉、洗过的菜和不少调料,打算中午在山上找个地方野炊。
“你这掌柜当得也太好了。”
柳豆子在一边感慨,“我都羡慕你铺子里的伙计。”
秦夏分给他一个干净的林檎果。
林檎就是苹果,大雍朝的苹果个头小,看起来也丑丑的。
“有点志气,你以后也是要自己当掌柜的人。”
柳豆子接过果子,咔嚓一口,虽然汁水足,但有点酸。
他龇牙咧嘴一顿后道:“我觉得自己不是那块料,到时候我就听我夫郎的,他负责管我和算账,我负责出力。”
铺子再小,那也是一家店面。
柳豆子生怕自己搞砸了。
说完后他偷看吃果子的秦夏,终究还是没挑起关于九哥儿的任何话题。
铺子里的伙计尚有休息的日子,小夏哥这个当掌柜的却是天天都在。
趁这个机会,好好放松一下也好。
那些烦心事就留在县城吧,进了山看看景,其它都抛到脑后。
驴车把人送到小石村,收了银子,空车返回。
如果是牛车,他们还能等一等村民,看能不能捎带几个,但带棚的驴车轻易没人坐得起,车夫也就不耽误这个工夫。
“秦掌柜,你们来了!”
燕巍带着燕巧跑上前,“今天我和我小妹一起,带大家上山。”
说完就扫过所有人,发现比预想中多了好几个。
大奎主动道:“我们是自己来的,不用算上。”
秦夏只好跟着解释,“这三个兄弟有进山的经验。”
燕巍点头,这个他还是能看出来的。
面前的三个汉子又高又壮,多半出身行伍。
真在山上遇险,还不知道谁帮谁。
只是这三个人不用管,其他人却是要上心的。
转了一圈挨个看去,见全都按照他的嘱咐,用布条扎紧了裤脚,就放心下来,开始发雄黄粉。
“把这个洒在鞋面和裤脚上,可以防蛇虫。”
邱瑶有点害怕地仰头问他,“燕大哥,山上真的有蛇么?”
燕巍低头笑道:“有是肯定有,不过我会带你们避开。”
山里的蛇其实是不会主动攻击人的,这一点他经验丰富。
秦夏注意到了燕巍带来的两条猎狗。
“这两只也是狼青?”
也不知道他家招财什么时候才能长这么大。
相比之下,还是个奶娃娃。
燕巧代大哥答道:“都是,这只叫大灰,那只叫二花。”
柳豆子看了看二花。
“这只是母的?”
燕巧点头,“它俩是一对儿。”
还没成亲的小伙计哀叹,“狗都有媳妇,我却没有。”
大奎身边的一个汉子没忍住笑,噗嗤一声,紧接着挨了大奎一拳头。
素哥儿注意到这一点,赶紧戳庄星一起看热闹。
庄星飞快朝那边望了一眼,赶在大奎看回来之前,拽着素哥儿往旁边撤。
稍后准备停当,众人结队上山。
山林神秘而广大,而这群人里基本都是在城里长大的人,别说进山了,他们连地都没种过。
到了山脚,燕巍再三强调,一定要紧跟着他的步子。
“汉子们跟着我,哥儿姐儿跟着阿巧,我家两条狗一个打头领路,一个殿后。”
大奎他们三个也主动提出要殿后。
有这三人和一条猎狗在,后背的确令人安心。
秦夏、柳豆子和燕巍一起走在最前,他用一根木棍当登山杖,从进山起就看不够。
初秋,山里的温度要比外面低上几度,脚下一层厚厚的腐叶,鼻间能嗅到特别的草木气息。
秦夏没有什么采菌子的经验,全程都在听燕巍讲。
“不向阳的山坡上常有,多看树根和落叶厚的地方,找到一个,周围一定有更多。”
很快有了发现,他招呼大家涌向一处树根下。
秦夏不会采菌子,但认得菌子。
“好多松蘑,适合炖鸡。”
有伙计乐道:“大掌柜,您是不是只要看见能吃的,脑子里就会冒出菜谱来?”
秦夏扬起唇角,“差不多吧。”
这是职业病,没治。
秋后的齐南县,能找到的菌子已经有好几种。
最常见的是松蘑和平菇,此外还有青头菇、牛腿菇。
滑嫩的适合炖汤,鲜脆的适合炒肉。
秦夏一边采一边说该怎么吃,惹得所有人口水直冒。
“别采不认识的菌子,当心有毒。”
燕巍拿钱办事,的确十分尽责。
嘱咐完后,也没耽误他手上干活,仔细一看就会发现他和燕巧两人最为熟练,采得最多。
“这是什么菌子,长得麻麻赖赖的,能吃吗?”
大奎他们不用跟着燕巍,因而走得远,回来时手里举着几个黑白相间的菌子。
细看上面的花纹是凸起的,让人后背生寒。
离得近的邱川看了一眼,开始和邱瑶一起搓胳膊。
“长得好像蛇皮。”
在场的人都皱起脸。
不说还想不到,一说觉得还真是像赖皮蛇。
燕巧接过去端详。
“这个在我们这就叫松塔菇,你们不觉得很像松塔么?”
大家的脸色恢复了不少。
比起像蛇,还是像松塔更能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