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物(变态心理学) 中(366)
四是重大公共安全事件,事故灾害,严重交通事故,地震洪水泥石流;
五是有关公众人物、企业的事件,明星绯闻,公众人物、城镇丑闻,企业品牌失信,学校渎职霸权专断;
六引发公众恶劣情绪的案件,连环杀手,黑恶势力,未成年人涉案,恶性案件,未结悬案,离奇、变*态案件等。
而无论多严重的事件案例,从调查到结案之后,最多维持三天的热度。像415杀警案,是典型的容易引起公众情绪,引发网络舆论的案件,但案件经过简单,证据链齐全,结案迅速,并非疑难悬案、大案,也不属于离奇,变*态,能引起公众恐惧、好奇的恶性案件,却在结案之后,仍维持了两个月的热度,这显然不符合热点常规,十分不同寻常。
容铮也想到这,他问:“那要维持这么高热度,应该怎么做?”
“钱啊!”多米说,“只要有钱什么办不到,花钱买通粉丝量大的大v、博主,而且要专门挑那种在网络上活跃的,互动高的,像是那些特别热衷抬杠的、撕逼的、搞批评的、带节奏的、写洗脑小作文的……反正就是五花八门,群体性扫射。怎么说呢,就和影视剧电影上映之前,影视公司在网上买些营销号炒作些敏*感话题,增加话题热度,是一个道理。只要不断有人提,而且抛出新的矛盾激化点,就能让话题一直热下去。”
多米说得头头是道,舒墨听到这里却是心往下一沉,这不就和他之前对那群人的猜测连上了吗?
容铮回头,和舒墨对视一眼,彼此交流了个眼神,显然两人想到了一块,他又转头问多米:“如果单独去挨个挨个找博主,会不会太麻烦?”
多米笑了,他摇了摇手:“这就不用你操心了,你只要有钱就行,而且是大量的钱。这些网络大v背后都是有营销公司的,比如自由鸟文化公司他旗下就有十二个热门博主,你只要联系网上最大的几家公司,说出自己诉求,然后让他们公司出方案,底下的大v再按照公司的要求发出去,再雇佣一批水军长期带节奏就行了。你想啊,要花费这么大的财力和精力去制造网络舆论,就一个高中杀人犯,家里穷的响叮当,他就算得罪人也得罪不了能做这种事的人,你们说,这个是不是很奇怪?”
多米猜的没错,这个案子是可恨,可能会有人义愤填膺,提一天,甚至提一周,但整整两个月的时间,除非有厉害关系,否则不可能会出现这情况,而且这案子也发生在415当天,那就更加可疑了。
容铮皱眉思考了好一阵,他突然想到,难道那年轻警察是被组织的人害死的?可这叫做江洋的高中生已经承认自己是凶手了。
有口供,证物也当场被发现,必定三证齐全,是板上钉钉的铁案,不然上面也不会任由事态发展至今。
可实在太不正常了,整个案件传播的热度可以说是匪夷所思!这里面到底有什么猫腻?
如果江洋是那组织的人,他是否会像陆阳一样,成为后续一串案件的导火索?组织的人又会利用什么方法来引出R这个代号人物的出现?会怎样来引导警方查出那个藏在背后的人,而且这个线索又会引出怎样的波澜呢?
在容铮思索期间,舒墨又重新把录音带听了一遍,突然,他眉头一动,按下暂停键,问多米:“你这段录音,乍听起来,像是路人在各自说自己遇见的离奇事情,互相没有关联,可是……地点却都发生在石碑广场附近,而且好几个就发生在415当天,我觉得,他们很有可能目击到了和这案子相关的一些情形。”
“对啊。”多米在旁边点头,把笔电屏幕转过来给他看:“你看,那发帖的就这样写的,题目叫——【江洋,是否是真的凶手,还是另有蹊跷】。当时我打开这些音频一听,手臂上鸡皮疙瘩全冒出来了,赶紧跑过来找你们。就是这帖子看的人不多,估计是个不怎么知道发帖套路的路人,把录音贴的七零八落的,那些只从新闻了解只言片语的普通网友,根本听不懂什么意思。”
容铮皱眉:“这里面提到了好几个可疑对象——染发的小流*氓,乞丐,不*良学生,家暴男,流浪汉,吸血鬼……就这份录音来看,有好几个可疑人物,可在16号晚上,警方就抓到了江洋,并在现场获得了证物,又得到江洋的口供,按照警方的程序,不可能没事去调查其他嫌疑人,明天开庭,如果突然翻供,提出第二个嫌疑人……”
“等等,这个吸血鬼的传言不太对劲。”舒墨突然说,“多米刚才说,现场有传言,有个女人被袭击了,袭击她的人像吸血鬼一样趴在她身上吸她的血。这个时间应该是在暴动发生之前,也就是在18:17分左右,但警方没有发现尸体。
“另外,我看案卷里,这事情还有一点离奇,据说当晚出警的警察听了现场情况后,专门派人去过事发地点,进行过搜查,还做过多次鲁米诺实验,可没有发现任何可疑的情况——没有血迹,就连水痕也没有发现,整件事听起来十分诡异,要知道,鲁米诺溶液可是连只有百万分之一含量的血迹都能检测出来,却什么都没发现,明明按照现场人员描述,受袭女人的血液是呈喷射状四溅,警方却在现场一滴血都没看见,这件事怎么可能发生?
“听起来,像只是谣言,但这里却有个蹊跷的地方,凌晨一点半,同样是在石碑广场附近,张女士发现了一个求救的女人。如果两者之间有联系,意味着现场有人,为了引发群众集体恐慌,故意做了这件事。我在想,会不会是有人做了一幕戏,想要引发大事故,但在完成这之后,合作的这对男女突然起了分歧,男的打算灭口女的,女人惊慌逃脱的时候羽<*西+{整,正好被张女士撞见。”
“还有一个,我想到了一个非常可怕的点,”他说到这里,拿出手机,把相关的新闻报道找出来,“这件事在学生间传播的非常广,因为吸血鬼这种带有神秘特性的都市传说,特别受年轻人欢迎。在社会学中,有种说法叫做‘涟漪效应’,很多人会把这个效应和‘蝴蝶效应’混淆,前段时间有媒体还指出引发孙案的绑架案是蝴蝶效应,其实他们利用的是涟漪效应。形象一点,有人在水里丢块小石子,后续引起整片水域的大片的涟漪。以R为代号的组织非常擅长这种做法——制造一个话题点,在后续引起非常大的热度。未成年人是社会的基石,他们是学生、孩子、未来,在现在的法律下,未成年人脆弱,心智不成熟,容易被人利用,同时却拥有许多特权。是不是他们想利用这些学生们,做些什么?而且比起那个未成年人杀警案,我觉得这个事情更像他们的作风……”
多米茫然地眨了眨眼睛,觉得自己智商突然不够用了,使劲抓了抓耳朵,问:“什么意思,这难道不是一波人吗?”
“不是,你们看,一个是故意引发—马蚤乱,故弄玄虚,最后一无所获,非常容易在事后突然提起,在网络上引起舆论注意。一个是真正的杀人,凶手当场行凶,并在第二天被捕,有大量目击证人。这两个案子,明显是不同的凶手做的。前者需要得知当晚一定会发生拥挤情况,好引发马蚤动,后者的目的是杀人,无论有没有马蚤乱,都可以达到杀人的目的。以我对R的了解,这前者才是他们的作风。”
多米挠头,莫名其妙地问:“什么叫做以你对R的了解?你上个案子都没跟啊,我还和他较量来着,你怎么会比我还了解……”
“我明白了。”容铮挥手打断多米的话。
“你怎么就明白了?”多米满头问号,但容铮没往下细问的意思,多米心说这简直就是双重标准,刚问他的时候追根究底,嘴都说冒烟了,才半信半疑,结果舒哥一说,这老货就直接信了,他抱着手臂生气,用鼻子“哼”了很大一声表示心中的不满。
容铮没搭理他,转头问舒墨:“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做?”
舒墨想了想:“这个未成人杀警案是个变数,挡了他们的计划,估计因为这个原因,他们才会突然消声灭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