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秦当完美太子(37)
“事情交给旁人去做,你少费些心思。”
扶苏闻言没忍住笑了一声:
“父亲说我的时候理直气壮,您自己还不是和我一样?”
无论是所有事情亲力亲为,还是步调着急地要把事情全部做完,他们都一样。
尽管他俩的外在性格和行事作风看起来南辕北辙,可了解过后任谁都得感慨一句:真不愧是亲父子。
秦王政发现他没办法反驳儿子。
他们两个都觉得对方哪里做得不对,应该这样那样。结果反过来看看自己,和对方的做法完全没有区别。
最后还是扶苏退了一步,乖巧地表示以后一定改。能分派出去的事情都分派出去,坚决不再累着自己。
秦王政终于有了台阶下,轻哼一声没再犟什么。
父子俩都没有提起扶苏到底是从哪里知道那么多东西、又是怎么写出那些计划的。有些事情心里清楚就好了,不一定非要说开。
等扶苏病好之后,几个年纪最大的公子就被从村头拎了回来。
被迫在外体验了几个月农耕的公子们晒黑了好几层,见到父亲之后一个两个哭得“梨花带雨”,十分辣眼睛。
秦王政见到这么一群黑壮了一大截的儿子,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等公子们被带下去修整,他才无奈地瞪了长子一眼:
“你怎么把弟弟们折腾成这样?”
扶苏正在偷甜糕吃。
秦王认为处理政务时应该严肃认真,所以糕点瓜果一概不上。他们大秦没有耽于享乐的风气,也不该有。
但是盛世而来的扶苏不这么认为。
吃个糕点怎么了?他处理政务这么累,吃点东西犒劳自己多合情合理啊!
所以扶苏总会悄悄夹带点私货进来,有时候是用丝帕包起来藏在袖子里,有时候干脆端一碟子摆在书简后头的视线死角。
这会儿恰好被抓包,让秦王政发现他偷吃就算了,居然整整带了一碟子进来。如此嚣张,委实是不把亲爹放在眼里。
扶苏捏着物证甜糕,一点也不着急。当着父亲的面塞进嘴里吃掉,然后才无辜地开始回话。
“啊?我没有折腾他们啊,种地不都是这样的吗?父亲你看,他们的身子骨健壮了不少,以后肯定很少生病,也不会再因病请假导致缺课了。”
秦王政经他提醒,回想起之前这群小子集体装病逃课的事情,被噎住了。
在记仇这方面,扶苏不愧是他亲生的。
秦王政只好勒令使者进来把那碟子甜糕取走,不许再跟公子狼狈为奸,算是揭过此事。
可怜公子们还以为亲爹会为自己做主,结果父王只是把长兄的糕点没收了,以此作为惩罚。
而且更过分的是,第二天他们就被提溜到了长兄面前。说是他那里缺人干活,正好把弟弟们抓来当壮丁。
扶苏优哉游哉地喝着蜜水,无视了数月没尝过甜味的弟弟们投来的艳羡眼神,像个大管事一样开始给这群小子分派工作。
扶苏手里多的是项目需要人跟进,秦王政已经给他拨了不少能人,各自负责一项。
之前扶苏放心不下,总想自己盯着。可是如今答应了父亲要劳逸结合,那就只好找别人来顶替自己了。
弟弟们就很合适,把他们分派去不同项目组。这样既能监工,又能学点东西,方便日后直接入朝替他做事。
于是,公子们就听见他们的长兄发出魔鬼般的声音:
“上午在宫中学习课业,下午去实地监工,晚上回来写心得报告,我会抽查。”
公子们:QAQ
作者有话要说:
公子们:(愤愤)父亲已经不是我们的父亲了,他是大兄一个人的父亲!
第20章 偏爱
扶苏给弟弟们按照各自的能力安排了不同的活,有上辈子压榨他们的经验在,保证不会埋没任何一个人。
公子们:我谢谢你!
“紫花苜蓿是一种不错的牧草,还能肥地,它和菽是一样的。二弟你比较细心,过去之后选几处田实验一番,看如何调整种植方案,才是最佳的。”
如今大秦的很多田地还是耕一休一的耕作方式,种过的田地大多需要修养一年才能接着更重,否则地力不够。
但其实有能肥田的豆科植物搭配种植的话,这个轮休的循环可以缩短。实在不行,休养的那一年里拿来种植苜蓿,也是个不错的方式。
扶苏依稀记得如今的农家子弟已经研究出了不少很不错的耕作方式,可惜没有推广。
竹简书籍查阅困难,他也没那么多时间一个个翻过去找到需要的内容。更何况,诸子百家著作那么多,很难说咸阳宫里的藏书是否全面。
现在不是日后天下一统那会儿,那时始皇曾下令收百家之书于咸阳。
扶苏已经命人去搜集各地藏书了,至于大秦已有的藏书,秦王政不许他费心去看,那就丢给弟弟去找。
公子高听得渐渐呆滞:
“可、可我不懂农事啊,我如何知道书中写的哪些东西是有用的?”
扶苏用寄予厚望的眼神看着弟弟:
“大兄相信你可以的,会有农家子弟协助你一起查询。若是再拿不准,可以用几块小田尝试一番。”
话都说到了这里,公子高只能咬牙答应下来。
扶苏又看向其他弟弟:
“造纸与印刷……”
“铁器锻造……”
“还有……”
一桩桩一件件都是非常重要的大事,根本马虎不得。听着长兄有条不紊地下达命令,众公子只觉得压力极大。
不是,这种家国大事真的是他们这些还在上学的小孩能插手的吗?父兄对他们的要求是否太高了一些???
扶苏鼓励道:
“不要妄自菲薄,你们都十多岁了,作为大秦公子,也该开始为国家分忧。又不是只让你们单独负责,不是还有许多人才协助吗?”
自从秦王政看到了这海量的计划书之后,就意识到大秦人才还是不够多。尤其是百家弟子太少了,很多以前他并不是特别重视的例如农家、医家等,人才稀缺。
说来也是奇怪,明明是农耕为本的国家,偏偏农家弟子不受重用。
其实农家的政治主张并不像墨家那么奇葩,反而很贴合实际。
他们推崇“耕战”,鼓励发展农业、研究农业生产方面的问题。
他们要求统治者顺应民心,体谅庶民疾苦,不能过度剥削、强取豪夺。
他们希望国君能够重视灾荒,积极赈灾,救济黎民。
他们认定农人付出多而收获少、商人付出少而收货多,所以为了维持农业社会的稳定,需要防备商业对农业的冲击。
这些内容实际上都是从秦开始往后很多朝代非常重视的内容,但农家弟子本身却没有太多的存在感。
统治者吸纳了他们的学术主张,然后觉得够了。至于他们写的农耕指导书籍,不好意思,没空看。
这其中或许也有知识流通不便的原因在吧,可见书同文和造纸术印刷术有多重要。
扶苏也不管背后那些乱七八糟的原因,他只将自己的要求传达下去。该怎么研究,能不能出成果,都是下头人的事情。
深秋的风微微吹起众人的衣摆,吹到了公子们的心底里去。
太难了。
大家看着长兄脸上的微笑,满眼只看见一句话——做不出成绩你们就惨了。
扶苏:提示我都给到这个地步了,能想起来的经验我也都传达给了那些百家弟子,剩下的只能你们摸索。
他上辈子是总揽大局的皇帝,不是跟着诸子百家做研究的基层人员。他只知道哪些人又研究出了什么好方法,方法大致是什么样的,各种细节就一无所知了。
不过扶苏觉得,有他这么多提示,总比曾经那些人眼前一抹黑要好吧?那么要求他们尽快出成绩,也很合理对不对?
公子们:并没有啊!!!
“公子。”
侍者拿着一件披风快步走了过来。
因为呼唤时没有指代,众公子下意识都扭头看过去,以为是在喊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