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秦当完美太子(302)
爱子一向在意父亲的风评,肯定舍不得父亲遭遇这些的吧?
扶苏果然迟疑了:
“可是……”
秦王政给了史菅一个下面那句不用记录的眼神,而后对太子承诺道:
“若是力有不逮,便叫侍卫顶上。”
左右他只要参与在其中,史书上就能写是他干的。就像那些后宫姬妾不过是炖汤时区撒了一把盐,也能说成是亲手炖的一般。
当然,秦王政是不屑于这么干的。
他自信自己可以搞定所有猛兽,不需要那些人的辅助。之所以说这样的话,仅仅是为了安抚太子,不让太子为他担忧而已。
扶苏虽然看出了父亲的意思,但想着真遇到危险侍卫也不可能真的就这么干看着,到底还是松了口。
史官大笔一挥,记录下了太子劝阻王上、王上说服太子的过程。至于王上具体说了什么才让太子松口的,对不起,王上不让他写,只能一笔带过了。
额外修整一日之后,船队重新出发。
晚间秦王政其实又做了回忆梦,不过都是一些日常内容,没什么要紧事。他意识到自己的记忆在渐渐复苏,就是复苏得有些凌乱,没有按照顺序来,梳理起来有些头疼。
扶苏见父亲夜间睡不好,便让人熬了安神汤来。
他宁愿父亲不想起这些,也想叫对方夜里能好好安枕。那些事情他可以自己告诉父亲,是否想起回忆并不重要。
安神汤果然有用,倒不是不再做梦了,而是梦境终于开始按顺序进行了。
想来是前几日心绪起伏太大,这才导致思维混乱,梦境的回忆也受到了干扰。
第一次做梦就是与白日之事正相关的内容,也不知道是受到此事的刺激才开始恢复记忆的。还是说最近本来就会恢复记忆,只是大鲛一事插队到了最前面。
按顺序恢复记忆好,也不好。
好在不用自己整理分辨了,不好则在记忆居然是从儿时开始的。
或许是以魂魄存在的那些年,叫秦王政想起了很多本来受大脑记忆存储量影响而遗忘的往事。如今回忆起来,就差从吃奶开始了。
幸好没有,不然还怪尴尬的。
秦王政头一次以大人的心态去看幼年在邯郸的经历,发现其实那些仇人也没那么难对付。只是他当初年纪小,很难反抗。
还有赵姬。
他以前觉得自己儿时和母亲感情很好,分明相依为命,可惜后来母亲变了。现在再看,便能看出他们二人相依为命是被迫的。
赵姬拿他当唯一的精神支柱,所以对他极好。等不需要这个支柱时,情感自然可以寄托在旁人身上。
这个道理他早该懂的,但他不愿去回忆狼狈的幼年,更不愿意去回忆赵姬这个给他带来耻辱的生母。
后来心态强大、不再将赵姬那点事放在心上后,想回忆又已经记不清细节了。
秦王政觉得自己仿佛一个没有感情的旁观者,冷淡地看着幼时的一切。
如今的他有了敬慕自己的儿女,更有对父亲的爱重不掺任何杂质的太子。他不缺亲情,更不缺家人,原生家庭里父母给他带来的伤害根本不值一提。
秦王政觉得没什么意思,希望早点看完这些回忆。他如今只关心扶苏幼年时期是个什么模样,是不是像他设想中那样可爱。
终于,船队即将抵达寿春的时候,梦境演绎到了扶苏降世。
长子的诞生预示着秦王政终于有了他自己认可的第一个亲人,过往那些则只是他人生中的过客。
小小一个婴儿安睡在襁褓里,眉眼间已经可以看出俊秀了。有些孩子从出生起就不凡,不像很多婴儿一样皮肤红红的不太好看。
秦王政第一次抱孩子,果不其然是个大写的手忙脚乱。
但是幼小的扶苏很给面子,没有哭。
那时当爹的还没有发现儿子的不对劲,他不哭不是因为乖巧,是因为天生的缺陷。
三岁之前的扶苏是不爱哭的。
那一年秦王政十八岁,还有两年就能加冠了。可是朝中处处受到掣肘,他的加冠被拖延到了二十一岁才举行。
二十岁的时候,王弟成蟜起兵叛乱,秦王政不得不放下年幼的长子去忙这件事。
实际上秦王陪伴儿子的时间很少。
长子刚出生的时候,他已经在暗中布局要夺回权柄了。所以他只能抽出时间去看孩子,每次过去都觉得孩子变化很大。
小婴儿本来就长得快,堪称一天一个样。秦王隔三差五才能去看一次,错过了很多儿子成长的过程。
后来他有了长女阴嫚和其他的儿女,又要分出时间再去看看别的孩子,小扶苏能分到的关爱就更少了。
只不过他是长子,秦王政必然会率先去看他。等看过他之后,才会去看别的弟弟妹妹。
可这样比起以前所有时间都留给扶苏,已经叫扶苏受了很多的委屈。
好在小婴儿感受不到这个,只有梦里围观的秦王政自己在感觉亏欠。
扶苏两岁的时候,秦王政忙于成蟜之事,去后宫看望孩子的次数已经降到了一个月才能抽出一点空来。
不过那时的扶苏已经可以口齿清晰地喊阿父了,然后抱着阿父的腿不让他走。秦王政只能带着他一起去看别的弟弟妹妹,然后时间到了再狠下心让人将长公子送回他母亲那里。
年轻的秦王心里还有很多宏图霸业,他没有回头去看儿子有没有露出伤心难过的表情。
如果他回头了,可能会看到小孩子冷静到近乎冷漠的样子,从而提前发现异常。
抱着父亲的腿不撒手,也不过是楚姬为了叫自己的孩子能受到王上看重,特意教导的罢了。
楚姬虽然去世很早,但她很爱她的孩子。可惜她和丈夫一样,有很多事情要做,不能把全部心神放在孩子身上。
楚姬肩负着楚国给她的使命,她要替楚国联络潜伏在秦国的各方势力。甚至教导儿子亲近父亲,都不是单纯为了孩子好,也有为楚系争取权利的意图在。
事情的转变发生在第二年。
秦王政九年,王上终于加冠,并且一举剿灭了嫪毐之流。哪怕朝中仍有吕不韦一党大权在握,秦王也有自信一年内把吕不韦给一起收拾掉。
一切都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可是局势的顺利中也隐藏着一些阴霾。
比如太后赵姬为了被秦王当众摔死的两个私生子,和儿子大闹了一场,母子彻底决裂。
年轻的秦王独自坐在殿中处理政务,浑身都透着冷气。
哪怕他早就接受了和生母成为陌路人的事实,当真看到赵姬为了别的孩子做出恨不得生啖其肉的模样,依然会心情糟糕。
侍者们都缄默地站在角落,没有一个人敢发出声音,生怕遭受迁怒。
可这个时候,殿外有人不懂规矩地闯了进来。那人的表情十足地惊恐,甚至顾不得王上是否会震怒了。
她惶恐地说道:
“楚姬夫人三日前殁了,因前朝有要事我等不敢打扰王上。但、但长公子他……”
秦王政对这种话说不清楚的婢女完全没有耐心,他本就在愠怒中,没有降罪已经是看在长子的份上了。
当务之急是问清楚扶苏到底怎么了,处置婢女于事无补。这人是楚姬身边的心腹宫人,留着她还有用,扶苏需要人照顾。
秦王没有再等婢女磕磕绊绊地回禀,大步走向了楚姬居住的宫室,他要亲自去看看发生了什么。
宫室中,侍者正在来往布置丧仪。
三岁的小扶苏站在庭院中间,漠然地看着这些人来来往往,脸上没有任何伤心的表现。
侍者都很忙,没人注意小公子。小公子身边有足够的人手侍奉,真有什么事他们自然会去处理。
可是这些照顾扶苏的人也没发现不对,他们以为公子是因为母亲离世而伤心过度,这才表情木然。
但是足足三天过去了,扶苏不仅没有缓过来,甚至连问一声“阿娘去哪里了”都没有问,婢女终于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公子不会是伤心傻了吧?
这个时候再没人去顾虑什么王上正忙于前朝大事不能打扰了,终于有人硬着头皮闯入了章台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