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秦当完美太子(330)
匈奴那边一盘算,大秦正是微弱之时,他们可得赶紧抓住机会欺凌弱小。
正值匈奴出现雄主,此消彼长,匈奴士气大振。
当时秦国朝堂内和六国余孽有勾结的贼子还没被清理干净,这些人仗着始皇不在,觉得扶苏镇不住他们,就忍不住蠢蠢欲动起来。
不是这里卡一下,就是那里闹一下。
动作不大,但是烦人。
大战在即,这些人还敢闹腾,扶苏自然不会容忍。于是他决定趁此机会将人一网打尽,尽量把鱼都钓出来。
便有了御驾亲征这一出好戏。
当时扶苏说的是:
“北境边塞将有战事,粮草等供给不能出问题。诸位爱卿定要办好此事,不能耽误大事。”
言下之意若是粮草实在不够,少不得要贵族出点血支援一些。咱们先渡过难关,后续论功行赏和补偿少不了。
当然,这样的话在有些人看来难免像是空口许诺。万一皇帝就是在找机会从他们的家里捞东西,事后再随便打发了呢。
谁让二世陛下当太子的时候就不怎么做人,大家不太敢信他。
见大部分臣子皆不言语,反对派就抓住机会跳出来了。
这个说打仗太过劳民伤财,大秦如今风雨飘摇,实在经受不住这样的消耗。
那个说之前始皇帝在时就非要北击匈奴,闹得庶民怨声载道。始皇帝一驾崩,你看,庶民果然一煽动就造反了,陛下你要吸取教训啊。
还有人说国库的粮草告急,哪能出得起这么多粮草支持战事。北境那么遥远,运粮过去耗费太大,根本供不起。
反正各种理由都有,就是要劝说扶苏以大局为重,和匈奴议和。
左右匈奴也就是在边境抢一抢,靠着北边边境的是谁?
——是原本秦国、赵国和燕国的领土。
六国余孽也不是都团结一心的,魏韩齐楚就不在乎北境安危。被抢的又不是他们老家,赵燕秦倒霉就倒霉呗,这些往前数几十年都是他们的对头。
然后不等扶苏驳斥,也不等老秦人气愤地跳出来宣称“大秦从不怯战”,赵燕两边先把主和派喷了个狗血淋头。
扶苏饶有兴致地看了一场好戏。
戏看完之后,正事还是要决策的。到底是打还是和谈,都得他来拿主意。
和谈是不可能和谈的,大秦可不怕匈奴。
扶苏先是反问主和派,难道议和就不要出钱出粮了吗?都是要花钱的事情,凭什么给匈奴送钱而不是拿这些资本打回去?
然后扶苏又质疑主和派是不是匈奴派来的卧底,否则华夏子民怎么能做软骨头,不顾同胞的死活?
主和派倒是想说他们和燕赵不是同胞,但不能说。
现在大秦已经一统天下十余年了,大秦之主最不喜欢听的就是老旧的六国论调。
在他们父子看来天下都是秦土,天下人也都是秦人。你作为秦臣公然宣扬分裂论,明天你脑袋就没了。
最后扶苏还是强硬地压下了反对声,坚决要打。
可是当真开始筹集粮草时,又出现了问题。有些人在朝会上无法左右皇帝的决策,私底下就拖后腿使绊子。
他们想故意害得秦国打败仗,这样故国才有可乘之机。
扶苏应对这些的策略也很简单。
他先把害群之马挨个查出来,先记着,以后再算账。
大战在前,处置大批官员只会闹得朝野失衡,反而影响战事,不到万不得已不能现在就撕破脸。
不能处理他们,那就要想别的法子解决问题。
这群家伙故意拖延粮草发放是吧?
那只要他这个皇帝在前线待着,臣子们为了不饿着皇帝也不能搞事。
反贼只有背地里搞小动作的能耐,真现在就撕破脸,他们自己也是不敢的。
明知道陛下御驾亲征还克扣粮草,就是实打实地造反了,朝中的老秦人能瞬间发难扣押他九族。
于是扶苏就提出了要亲征。
他自己心里清楚自己的破败身子当真去了边境肯定会遭罪,一不小心就回不来了。但为了大局他不得不冒这个险,往好处想,就当是去旅游了。
而且也不一定真需要他出去呢。
扶苏的计策是先威胁臣子。
你们要是不配合,我就去御驾亲征。到时候你们不配合也得配合,还不如现在就乖乖老实下来。
若是威胁不奏效,才会真正启程出发。
实际上这个威胁不仅威胁的是乱臣贼子,更是在威胁朝中的秦国贵族。
你们就事不关己地看着皇帝为难是吧?
那他掀桌了,谁也别好过。
寻常时候贵族们为了自己家族的利益,还会作壁上观。可当皇帝用出鱼死网破的无赖招数后,就不得不妥协了。
陛下不亲征,他们只是要捐出差不多够用的粮草等物。要是陛下真去亲征,给的粮草就不能仅仅是够用了,得尽可能往多了给。
秦国贵族立刻一改口风,劝说陛下不要冲动。
前线刀剑无眼,还是留在都城中比较安全。粮草之事不必陛下忧心,他们一定积极捐粮。
扶苏:呵呵。
和秦国贵族的反应正相反的,则是不少有异心的臣子。他们倒是撺掇起来了,恨不得秦二世真去亲征,然后死在前线。
只不过反贼中依旧出现了分歧。
有人觉得皇帝在前线不方便自己搞小动作,他本来就计划好了。一开始乖乖配合,等关键时候掉链子,一举拖垮大军。
也有人觉得皇帝就该死在前线上,没了秦二世,剩下的秦国公子不足为虑。他们可以再复刻一遍始皇驾崩后的起义,这次绝对能成。
两派吵得不可开交,老秦人又成了看戏的那个。
这时候再迟钝的人也瞧出问题了。
陛下这是不是在钓鱼执法啊?
扶苏只是淡定地让人把这些家伙记录下来,回头挨个调查,看他们是真的情绪上头还是有造反的小心思。
这件事最后的结果是扶苏被王贲为首的武将劝下了。
王贲老泪纵横地跪地请罪,表示都是自己这些臣子不中用,才需要陛下以身威胁。要不是他们摁不住朝中的反贼,哪里需要陛下抛开养病的大事,为这点小麻烦烦心?
扶苏一通威逼利诱,不仅逼得秦国贵族们乖乖就范,跟随始皇打天下的功臣集团也被狠狠虐了一波。
始皇帝不在,他们竟然连太子殿下都护不住。等日后下去了,如何有脸去面见陛下?
一群人跟打了鸡血一样支棱起来,发誓一定处理好一切,不再叫扶苏烦心。
之后朝中的小动作就少了起来,一群功臣文武协力,摈弃了之前的旧怨,联合起来下了死手去防备乱党误国。
扶苏这才能安心回去养病,不用再担忧战事出现意外。
等冒顿单于伏诛,立刻收拾了那群乱党。
始皇帝当时看这段的时候光顾着心疼儿子和愤怒反贼嚣张去了,如今回想起来,他就想起儿子妄图以身犯险的事情。
就他那个吹个风就能病倒的小身子骨,他居然说要去御驾亲征???
始皇帝越想越气:
“你到底有没有把自己的身体放在心上?分明有旁的办法解决,非要鱼死网破和人拼命是不是?”
当时扶苏都已经说动韩信了,只要朝中局势不好,他是真的会动身的。根本不像扶苏狡辩的那样,只是威胁一下臣子。
扶苏乖乖听训,靠在父亲身侧嗯嗯嗯地点头,心里却并不觉得自己做错了。
确实有其他方法可以解决此事,可都没有这招效率高。大战在即,再慢吞吞解决的话,只会徒增伤亡、延误战机。
所以扶苏选择了最快捷的办法,而且为了保证自己能撑下去,也做了很多准备。
他总不能真为了一场大战把自己的性命搭进去,大秦还需要他。
始皇看扶苏这副装乖的样子就知道臭小子又是听了但没有完全听。
积极认错,死不悔改。
太子长得分明是个温柔的面相,偶尔做起事来却比他还激进。
其实这也不难理解。
扶苏本性根本不是习惯于温水煮青蛙的那种,他和历代先祖们一样,都是有点暴脾气在身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