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秦当完美太子(187)
太仆只好道:
“可有别的法子?”
商人:“那边要看太仆手中可有对方也急需的东西,且此物最好是太仆自己一人持有。”
谁说只有大秦求着买诸戎的马了?诸戎不也求着购买大秦的好东西吗?
既然各有所需,那就还有的谈。
商人们对视一眼,大概猜到了太仆在烦恼什么。
一个管马的官员提及采购,简直就是送分题。肯定是想向西域买马,只是西域不肯卖而已。
有人就针对性地提醒太仆:
“卖家是否只有一人?若是多家都有此物可以售卖,那您就更占优势了。”
眼光长远的戎人部落不肯卖马,是因为担心秦国拿到好马反过来攻打他们。但天底下这么多部落,总不会家家都眼光长远吧?
春秋战国这么多国家,都能出一大堆奇葩君主。诸戎更乱,绝对有能用利益诱惑的。
只不过时常和秦国直接接触的,唯有离得最近的那几个部落而已。更远的就需要互相带话了,而带话这种事情秦国很难干预。
诸戎只要不告诉远方部落秦国想买马,那些戎人即便乐意卖,也不会主动来提的。
还有商人则意有所指地说道:
“对方不肯售卖,可是怕您进货后倒卖与他形成竞争?这也有个解决方法,您找远一些的人进货就是了。”
同郡之内的,互为竞争对手。但其他郡的,尤其是比如东海那头的郡,你从他手里买了东西回来卖,又影响不到他的生意。
戎人也是一样的。
靠近秦国的戎人怕被攻打,离得远的就没什么顾虑了。又打不到他们那边,马能卖上价钱为什么不卖?
马也是会老、会死、会扩大种群的,年年生崽,不打仗的时候消耗的却没那么多。有些小部落养不起那么多,只能控制数量,对秦国来说这就很浪费了。
就是怎么叫那些小部落相信过去买马的是秦人,而不是附近对他们有威胁的其他部落和小国在假借秦国名义购马、实则准备攻打他们部落,还是个问题。
太仆听完醍醐灌顶。
做生意还有这么多门道呢,他一个整天只关心御马生老病死的太仆确实不太清楚。
太仆当即谢过众人的提点,开始琢磨起怎么利用秦国现有的优势商品和人换马了。
商人们拿着谢礼告辞离开之后,很快又聚在了一起。
“按理说天下即将归一,王上应当不用再大量购置战马了才对。但如今看太仆的反应,只怕后续还有战事。”
“北边匈奴?南边百越?亦或者,西域的部落们?”
“无论哪一个,这对我们都是商机。既然知道官府想要什么东西,不做这个生意实在可惜。”
太仆懂什么商业谈判讨价还价,还得是他们来。他们的商路本就因为秦国的好物已经蔓延去西域了,再往西延伸一下,去那边买马也没那么困难。
“只要将买来的马匹伪装成运货所用,就能糊弄过沿路的关卡。”
“还得带上一些颜料随行,有些马儿太过神俊,容易被看出来。将马毛发涂抹一番,可以稍稍骗过守卫。”
“这些戎人都太懂相马了,不多做点准备不行。万一中途被扣押,恐怕要白给他人做嫁衣。”
要是寻常生意,他们就自己做了。偏偏从西域运马路途遥远,中间变故颇多,还是大家联合起来一起赚钱比较稳妥。
几人自信能谈下远比太仆那边优惠得多的价格,到时候再打听一下太仆的出价,就能以比太仆出价低一点的价格卖给官府。
不仅自己赚到了实惠,还能刷一波官府的好感度,简直两全其美。
到时候太仆是按官方价报给秦王,自己从中捞点回扣,也免得秦王觉得他办事不力不如商人会讲价。
还是实话实说,告知秦王商人拿出了更低廉的战马,他们就不管了。
反正他们自己是不会往外宣扬进价和售价的,容易得罪人。
购马一事有路途阻隔,还要商讨价格,不是一两个月能拿下的。秦王政把活分配下去之后就没再管了,他重新拾起了之前打扮爱子的游戏。
因为天气开始炎热起来。
之前做的是冬装,后面的春装因为春耕忙碌,遗憾地错过了。如今夏季来临,自然得把夏装安排上。
扶苏吃着柘冰看侍者一件件展示父亲给他的新衣服,很快一碗冰就吃完了,衣服却还没看多少。
偏头看看父亲似乎在认真办公没有注意这里,扶苏赶紧示意侍者附耳过来。
他用气音吩咐道:
“再来一碗。”
侍者露出了为难之色。
这东西太凉了不好多吃,王上之前特意叮嘱过不许他们阳奉阴违。
秦王政的耳朵也不知道怎么长的,这么小的声音都能听见。也或许是余光看到两人交头接耳,不用听声音也猜到扶苏想说什么话。
他头也不抬地提醒了一句:
“不许再吃了。”
扶苏顿时把嘴抿成了一条直线。
侍者赶紧趁机退下,果然没再上刨冰,而是上了用冰水湃过的果子露。里头没有加冰,但喝着好歹有一点凉气。
殿内已经放上了冰盆,有侍女在后方打扇,将冰盆中升起的凉风送到两位君上身边。
就是冰盆摆得太远了,扶苏觉得自己根本一点凉气都感觉不到。偏那夏无且说放近了容易着凉,也不知是哪里来的道理。
扶苏经常借口坐久了太累起来走走,然后走着走着就蹭到冰盆边上了。回回待不了一会儿便会被父亲叫回去,父子俩对这个亲子活动乐此不疲。
一直想要讨好太子却找不到门路的人,这下可是有机会了。
各式各样的消暑利器被送入宫中。
嘴上说是呈给王上的,好东西都要给王上享用。可谁不知道王上远不如太子畏热,东西实际上只会落进太子手里。
秦王政对他们这种迂回的讨好不置可否,看在儿子的苦夏程度确实因此有所减轻的份上,就不和他们计较了。
今日又有人进宫呈上新式的消暑好物。
不过这次送来的不是东西,而是一个工匠。据说是特意从楚地搜罗来的,以前专为某个楚国贵族服务。
秦王政放下奏折看向那匠人:
“什么工匠比墨家还好用?”
张口就是拉踩,得亏墨家弟子不在旁边。
楚国工匠惶恐不已:
“小人不敢和墨家前辈们比,只是略懂一样机关而已。”
秦王政听说不如墨家,瞬间失去了兴趣。但人都送来了,他便耐下性子询问对方会的是什么机关。
工匠答:
“小民可制作管道和水车,将凉水送入殿宇顶部,这样水从屋顶倾泻下来形成水幕,殿内便会凉爽异常。”
外界的风吹进来时,路过水幕会将水汽带进来,自然凉快很多。后世的空调扇是差不多的原理,吹风的时候顺便喷点水雾。
工匠制作的这种机关可以在户外搭配一个人工风扇使用,毕竟不是时时都有风的。
要是嫌弃带水雾的风吹久了会让贵人体内积攒湿气,光用风扇也是可以的。
或者不用风扇,单纯的水幕也能隔绝户外的热浪,也不至于叫殿内太潮。
总之这个方法确实不错,制作起来也不困难,缺的就是一点巧思罢了。
秦王政便问他:
“可要改造宫殿?”
工匠答道:
“确实需要,不过工程量不算大。”
主要的问题在于附近得有池塘作为供水的水源,池塘的话还得靠人力转动风车也不是很方便。
要是建设在河流边上,那才是最好的。尤其是那种水榭式的房屋,可以四面都安排上水幕墙。
秦王政想起了临江的行宫:
“最近天气尚可,你且去那里改造一番。等酷暑时,寡人要带太子过去消暑。”
工匠连忙应下来。
扶苏则贴心地提醒:
“临江别宫有多处宫室,适合的都改了吧。咸阳宫中闷热,倒是也好带弟妹们一起去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