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生存记[穿越](263)
【作者有话说】
贺兰定:怎么打,你说了算。打那儿,我说了算!
第二百零六章
北魏孝昌二年九月, 起义军首领葛荣赴瀛洲,败元融,杀元渊, 自称天子, 定国号为齐。
“又一个称王的。”这年头, 称王称霸不稀奇。令贺兰定注意到的是, 这位天子将自己的一位义子封为渔阳王。
这位义子名唤宇文洛生, 是宇文泰的三哥。而宇文泰目前在贺兰定帐下做事。
这关系就很微妙了:父兄是反贼,宇文泰是官兵。这可就……
一个念头的贺兰定心中升起,只先按住不提。””
贺兰定将情报丢在一旁, 看向送信使者, 笑道, “这次怎么你亲自跑一趟了?”来者正是多年驻扎营州挖铁矿的阿史那虎头。
阿史那虎头咧嘴一笑,“这不是想郎主你了。正巧营州港口修建完工,船队出海,我就跟着一道来了。”
“不晕水了?”贺兰定揶揄道。
“早就治好这毛病了!”阿史那虎头胸口拍得砰砰响, “如今虎头我可是浪里白条,厉害得很。”不仅不晕水了, 还善凫水。
“如此可好, 我正准备建一只水军。”徐州水文密布,一支善于水上作战的军队必不可少。
“啊....”阿史那虎头傻愣住了——自己就吹牛皮的,郎主咋还当真了呢?!
贺兰定看出阿史那虎头的窘迫,拍腿大笑,“你啊!你啊!这么多年怎么还这个样子!”
阿史那虎头揪揪自己的络腮胡子, 道, “我也发现了, 大胡子不显老。”十来岁的时候像是三十好几, 等到真的三十好几了,还是三十好几的模样。
“哈哈哈!”两人驴头不对马嘴说笑好一阵,贺兰定笑得腮帮子都疼。
最后,阿史那虎头妥协了,“要是郎主实在要我去练水军,那我再把凫水好好练一练就是了。”如今所谓的善凫水,那是真的只会浮在水面而已。
“我再慢慢物色合适人选就是了。”让北方骑兵下水,那是有些为难人了。
然而,时间不等人。贺兰定的水军人选还没有定下,南梁方面向大魏发起了猛攻。
淮河大水,寿阳被淹。南梁再次派遣郢州刺史元树从北道攻打黎城,豫州刺史夏侯从南道攻打寿阳。
本来,寿阳被围与贺兰定关系不大。反正寿阳在淮南,徐州在淮北。寿阳对如今的大魏而言战略意义不大。但是,侯景憋不住了。
“郎主,让我去救寿阳吧!”身为彭城守备的侯景闲得浑身难受,眼红得看着贺拔岳领军北伐,自己却依旧陷在彭城无聊到长毛。
贺兰定回信:“寿阳鸡肋,食之无味。”想救寿阳,就要过淮河。可贺兰定手里没有水军。这种对自己不利的战役,何必强求。而且打下来后守城的成本也很高。
请战被驳回的侯景并不放弃,再度来信,“寿阳不行,就让我去打瀛洲吧!”侯景着实呆不住了。
看出侯景的急迫,贺兰定想了想,让侯景去关陇地区支援。那边三方势力打得火热,分别是起义军莫折念生、平叛军萧宝夤以及莫折念生的原部下吕伯度。
“秦州、歧州、雍州。”贺兰定的手指在地图上连成一线,“拿下这几个州郡,就能打通河西走廊的商道了。”徐州、兖州安稳,是时候对外扩张了。
“给你三万兵马。”
“收到!”侯景两眼冒光。
看着他兴奋地模样,贺兰定心下不安,忍不住提醒,“你悠着点打,我要的可不是无人的空城。”地盘拿下来了,百姓却被打光了,地盘要来何用?
“明白!明白!”侯景点头如捣蒜。
“你走了,彭城谁来守?”贺兰定让侯景推荐几个人选。
“啊....”侯景挠头想了半天,为难道,“感觉没谁比得上我。”
“郎主你自己定吧。”对于彭城如何,侯景根本不在乎。
看着侯景吊儿郎当的模样,贺兰定实在不放心,唤来郑令修,让她安排个合适的指导员,作为监军与侯景一同西征。
“怎么打,如何攻城,听侯景的。”贺兰定将侯景的情况告诉郑令修。
“军事指挥能力没问题。但是他容易杀性上头。”曾经屠杀过沃野镇,幸而那次他没有对平民动手。
郑令修拧眉,“那需要派个能镇得住他的指挥员。”如何能镇住侯景呢?除了个人能力突出,更要在士兵中有深厚的群众基础。
“不若让崔真监军?”郑令修思来想去,唯有崔真适合。
一来,崔真在怀朔呆了十来年,一直在小学馆教书授课。和侯景相比,两人与贺兰的旧日情谊并不差些什么。
二来,崔真能力不差,能文能武。又出生世家。家世背景也足以威慑于人。
贺兰定想了想,点头同意,“可。”
深秋迟暮,新冬将至。十一月,侯景与崔真领军西征,支援关陇地区。
同月,南梁夏侯攻入大魏境内。梁军所到之处所向披靡,无城不摧。大魏扬州刺史李宪献寿阳、投南梁,南梁宣猛将军陈庆之入寿阳。
兵败如山倒,仅仅是十一月间,大魏共计有五十二城投降,南梁方面俘虏男女七万五千名,以寿阳为豫州,改合肥为南豫州。至此,大魏彻底失去淮河以南地区。
如同秃鹫嗅到死亡的气息蜂拥而至,烽火连绵的大魏正在被一点点的蚕食。
阴山以北的敕勒川地区虽然战火平息,但是属于失联状态——朝廷不管敕勒川,敕勒川也不麻烦朝廷,两方各自安好。
阴山之南的朔、恒、幽、燕、肆、定州等北疆地带是起义军杜洛周、葛荣与秀荣酋长尔朱容的争霸地段。
而尔朱容能够直接抓了肆州刺史,更换上自己的人。可见朝廷在他的心中也没什么分量——这几个地方等于也脱离了朝廷的掌控。
再往西南看,关陇一带,萧宝夤领军在外和莫折念生对峙多年未见成效。有足够多的证据表明萧宝夤早已和叛军勾结,养匪自重——朝廷心知肚明,但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放眼望去,整个大魏版图竟然只有东南一带的徐州、兖州、南青州还算安稳且老实——秋收后,贺兰定甚至给朝廷送去了一部分税粮。
正是这些新缴的税粮让阿昭在朝中地位越发巩固——国库空虚,就连大臣们的米粮都许久不发了。当然,大部分的臣子也不靠着朝廷那微薄的薪资过活。
不过,贺兰定的存在,徐州、兖州几州焕发的活力让他们看到了希望:大魏说不得还有救呢!如此,大家也用不着举家南迁了——不管是什么年代,搬家总是件麻烦的事情。
“让他上位,恐对世家不利。”土地均分很怕人的!
“徐州之地能有几个世家?那才让他得了势的。”
“对对对,等他清除叛逆,到时候治理国家、打理朝政,还不是需要咱们来么。”垄断了知识的世家有恃无恐。
朝会开启之前,大臣们聚在一处小声议论着。在他们看来,纵观整个大魏,似乎就徐州的贺兰定比较老实了。不如推他上位,先利用他平定叛乱。
至于叛乱平定,天下太平之后,那话语权最终还是要落到世家的手中的——算盘响到在徐州的贺兰定都能听到了。
“那贺兰定似乎尚未娶妻?连侍妾都不曾有一个?”
“据说一心向佛,清修洁身。”
“和尚尚且偷腥呢!”有人不信,“该不会是有什么难言之隐吧。”
“如此不正好。”没有继承人的贺兰定就像曾经的大太监刘腾,不管身前多么风光,身死百事消,还不是白白便宜了旁人。
正讨论得热烈,一声钟罄之音响起,众人连忙闭了嘴,各自归位。
今日主持朝会的依旧是女侍中贺昭,大魏的两位天子不见踪影。
“今日大喜。”阿昭坐定,让内行官将最新战报传递下去,“殷州、相州两地之乱已经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