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生存记[穿越](256)
“后补士兵则是半兵半农半工的状态。”闲时为农为工,战时服从指挥上战场。
阿鹤点头,“如此正好!”工坊在生产加工的同时也保持着自己的战斗力。一旦敌人攻击到腹地,工人们抄起大刀就能上阵杀敌。
“怀朔的大半产业都转移到了徐州,怀朔怎么办?”阿鹤问出了北境儿郎心中的担忧。
贺兰定展开舆图,指向关中地区,“这一片战火不断,敕勒川商路被阻断。”就算战火平息,这片区域也是有主之地,商路从其中经过,总得被扒掉一层皮。
“等今年开春,争取拿下安州。”六镇往北就是安州,安州再往东就是营州。如今营州为阿史那虎头所把控。
“如此连成一片,打通一条新的商道,尔后从营州出海南下至徐州。”营州临近渤海,可从白狼水入渤海。徐州往东则是黄海、东海。
阿鹤看着地图,脑海中模拟了一边新商道,尔后重重点头,“如此也行。”
“怀朔皮毛运送到徐州,在徐州加工成成品后散卖到各地。”徐州水路交通便利,沟通南北,倘若贺兰定能维持徐州的安稳,无需多久,便能将徐州发展成为南北商业中心地。
“而徐州的布匹、粮食也可运回敕勒川。”如此,整个敕勒川基地的功能就会趋向单一化,重新回归到以前的放牧生涯。
阿鹤又些担忧,“这会不会是一种退化。”面对自家师父,阿鹤没什么不敢说的,“如今在您的掌控之下,能够维持这条商道的双向流动。”可是以后呢?
万一徐州做大,敕勒川终究会沦为其附庸之地。届时只要拿捏一下皮草的价格,就够敕勒川方面难受的了。
“你的顾虑是对的。”贺兰定叹息一声,他如何不知道其中的风险呢?一旦商道打通,不仅仅是各种物资流向徐州,人口也会流向徐州。谁会愿意守着荒芜之地放牧呢?
“但是.....”贺兰定声音深沉,他的手指在大魏版图上画了一个圈,“从敕勒川到徐州,才是一个开始。”
“等把这个圈盘活了....”贺兰定的手指点在地图的西北点,“再打通河西走廊,如此可以将敕勒川发展成第二个商业集散地。”
西域的商品从敕勒川经营州入海至徐州,南方的商品也可以经徐州运输到敕勒川,再贩卖向西域。
“商品的流动会带来人气,敕勒川不会被荒废。”
听着贺兰定的未来宏图,阿鹤心如鼓点,蜜色的脸庞上染上了激动的红晕。
“而这一步之后。”贺兰定点点关洛地区,心道,等自己打通了大魏的外.围圈,大魏也已经完蛋了吧。
切实感受到大魏就要完蛋的不仅仅是贺兰定,身在洛阳的阿昭更加深有体会。
时间进入孝昌二年的正月,各地战报不断进洛阳。
安州石离、穴城、斛盐三城戍兵哗变造反,叛兵聚众两万之多。
六镇降户葛荣率六镇流民于定州左城造反,改年号为鲁兴,定州危急。
西部敕勒斛律洛阳反于桑乾西,响应费也头牧子。
眺望神州,遍地烽火,全然没有一个好消息。
“朕要御驾亲征!”突然觉醒男子气概的皇帝元诩叫嚣着要亲自带兵北征。
然而,没有人会将他的话当真,只做儿戏,“区区贼子,何须劳累陛下万金之躯。”
安抚好“叛逆期”的皇帝,众大臣聚集碰头,商讨着派什么人去平叛。
“广阳王可为!”有人推举曾经在朔州平叛成功的元渊再度带兵去平叛。
如今是中书令的元渊连忙推辞,“万万不可!”自己的大仇敌元徽坐镇朝堂,自己领兵在外,这不是找死吗?
私下,元渊呈请胡太后,“倘若陛下使元徽出朝至外州任职,臣则无内有之患。”可惜,胡太后舍不得元徽。
兜兜转转,众大臣将目光落在了阿昭的身上,“贺侍中之兄用兵如神,收复徐州,何不令其北上平叛。”
阿昭心中冷笑,阿兄好不容易拿下徐州,还未能吞下消化。如今又调他北上平叛,那岂不是要把刚到手的徐州吐出来?
然而,不等阿昭找个理由拒绝此事。胡太后突然张口,“倒是将他给忘了!”
胡太后目光灼灼地看向阿昭,“阿昭之兄可托大任。”
“喏。”阿昭只能接下此事,暗中多给阿兄多谋算些粮草辎重。
身在徐州的贺兰定正琢磨着用什么借口拿下安州——徐州的生产工坊即将建成,就等着敕勒川的羊毛下锅了。
结果朝廷一道指令如瞌睡送枕头——送到了心坎上。
“北讨大都督?”打完南边又让自己打北边去了。
“师父要离开徐州?”阿鹤大惊。如今徐州遍地开花搞土地革命,动荡之下可离不开贺兰定这根定海神针。
贺兰定摆摆手,让阿鹤等人莫要着急,“自然不需要我去的。”一个安州,让斛律金领兵过去便成了。
“只是分兵去打安州,六镇守备就空虚了。”贺兰定挠头琢磨着。
就在这时,于谨和郑令修到访。
于谨负责军制改革的整体框架搭建,郑令修则带着贺兰小学馆的一众毕业生负责人事档案整理、编制登记,以及士兵们的思想建设和指导——其实主要就是多聊天,及时发现、摸清士兵们的思想情绪,以便及时作出正确的疏导。
聊着聊着就发现问题了。
郑令修道,“不少士兵思乡心切。”十四万降民绝大部分都是普通老百姓,造反也是因为饿得活不下去了。如今不打仗了,也吃饱肚子了,就思念起家乡和亲人们了。
“六镇战火,他们惦记着家里人的安危。”郑令修觉得要及时疏导士兵们的这种情绪,不然会影响整体士气。
“如此正好。”贺兰定将朝廷征令递给两人,“要去打安州,六镇兵力不足,正好送一部分降民北归。”
“等打完安州,他们可驻扎北境一年,方便归家探望。”贺兰定交代郑令修,“告诉士兵们,等拿下安州,打通新商道。他们可以将家人接来徐州,也可以趁着护送商队的机会回家探亲。”
第二百零一章
大魏战火纷飞, 盗匪四起,便是世家豪族也难以安稳立足于世——甚至更加危险。这样的情况下,无数世家豪族举家南迁, 前往政治相对清明, 世道相对安稳的南梁。
然而, 并非所有的世家豪族都有强有力的家族府兵能够护送他们穿越火线抵达淮河之南, 拖家带口、携带辎重的他们就是流寇、叛军眼中的大肥羊。
有需求就会有市场, 如此世情之下,必达雇佣军应运而生——以前运货,现在送人。
除了护送世家豪族南下梁国避难, 必达货运还会护送一些平民百姓去往徐州, 仅仅收取极其低廉的一点护送费。
整个大魏卷进了战争的血色漩涡之中, 唯有徐州成了一抹亮眼存在,简直是传说中的世外桃源。
“去徐州,在那儿,没有仗打。”
“去徐州, 在那儿,人人有田种。”
“去徐州, 在那儿, 男女老少都能凭借自己的手养活自己。”
“去徐州,就能活下去!”
乱世之中,一句“去徐州”成了许多深陷炼狱的老百姓们最后的一丝希望和救赎。
必达货运行与贺兰定合作已久,以前是帮贺兰部落运货,如今是帮徐州送人。
贺兰定一点不嫌人少, 徐州有着广袤的土地, 人口却很稀少, 大片肥沃的土地空置长满了荒草, 看着就让人肉疼。
而且这些拖家带口逃亡来徐州的老百姓和一无所有的流民可不同,他们起码带着锅碗瓢盆、破被一卷、些许干粮。安置这些百姓,让他们扎根徐州,可比之前在怀朔收容安置流民来得容易多了。
贺兰定在徐州风风火火搞生产建设的时候,阿昭在洛阳为徐州之事舌战群儒。
“天下之大,焉有如此之理!”贺兰定在徐州均分土地让这些“大地主”们感到了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