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穿越重生>

草原生存记[穿越](242)

作者:芃县令 时间:2024-11-22 09:57 标签:种田文 无CP 穿越时空 轻松 基建 成长 日常

  第二个发言的是个叫于谨的将士,他竟然请命深入叛军去策反投了破六韩拔陵的夷族部落。这完全是不怕死啊!
  闻言,就连斛律金都对他刮目相看几分。心道,朝廷中央军也不是全然不行嘛。这个叫于谨的小兄弟还是有几分敢作敢为的勇武的。
  不久, 于谨果真说服已经投了破六韩拔陵的西部铁勒酋长率众三万投诚于元渊。
  正光六年三月,西部铁勒酋长率众降元渊, 叛军首领破六韩拔陵领兵拦截, 活捉铁勒酋长乜列河极其部众。
  破六韩拔陵又赢了一回,却不知西部铁勒部只是朝廷丢出的诱饵。而他,已然咬钩。
  押送俘虏的路上,破六韩拔陵遭到了中央主力军的伏杀。
  外有伏击,内有三万铁勒部作乱, 破六韩拔陵遭遇了人生滑铁卢, 被打得节节败退、溃不成军。他想要收拢残兵南渡北河, 却迎面碰上了守株待兔的斛律金。
  至此, 声势浩大的六镇起义终于末路,以首领破六韩拔陵身死,二十万镇民被俘画上了一个暂时的句号。
  战火熄灭,北境却没有迎来暖春,天气依旧冷得能冻掉人的耳朵,商业也没有复苏的迹象。
  “天下大乱,羊毛生意不好做。”窦兴向贺兰定汇报今年的羊毛制品订单情况,“虽然商人们可以通过必达货运行来订货、运输,但是,整个市场都不行了。商家们也不敢多订。”
  “要做铁、盐生意吗?”乱世中,这些才是畅销货。
  贺兰定缓缓摇头,“先不要轻举妄动。”眼下大胜,叛军服诛,鸟尽弓藏的时候也就到了——元渊还没有搬师还朝,关于他的流言已经甚嚣尘上了。
  为啥元彧、李崇都没打得过叛军,怎么元渊一来就平定叛乱了?!因为元渊本来就和叛军勾连啦!他们唱得一出双簧戏哄骗朝廷呢!
  元渊一战封神却遭到了朝廷忌惮,这种情况下,贺兰定可不敢当出头鸟,只让怀朔众人保持低调,闷声发大财。
  说完恢复经济建设的事,窦兴却端起茶碗继续喝茶,没有要走的意思。
  贺兰定:“?”
  窦兴摸摸鼻子,羞赧道,“还有点私事。”原来,窦兴媳妇娘家好几个子侄都投奔了破六韩拔陵,参加了起义军,如今被俘了,便打听到窦兴头上来了。
  “往年他们也没少打家劫舍,这回参加起义军也没当回大事儿,以为也是抢一波就走的事儿。谁知.....”谁知竟然被俘虏了,也不知朝廷会怎么处置他们。
  不独窦兴家遇到了这样的麻烦。六镇一体,多年姻亲交错,转几个弯儿都能拉上关系。
  如今二十万镇民被俘虏,大家伙儿都巴望着等待朝廷的处置结果——大约不会杀了。足足二十万人,真要把他们逼上绝路,再起兵造反,那不是都白忙活了吗。就是不知道会被流放到哪儿去。
  贺兰定透露消息,“广阳王已经上书朝廷,请求在恒州之北另外设立郡县,安置降兵。”
  “同时还请求朝廷下拨粮种、农具加以救助,彻底消除大家的反叛之心。”有田种、有饭吃,谁会想不开去造反?
  “能成?”窦兴不解。旧都平城就在恒州,按照地理位置、气候环境来讲,恒州的条件比六镇好多了。这岂不是因祸得福了?
  贺兰定也觉得元渊有些异想天开了,“我明白他的意图,估摸是想趁机收拢、掌握二十万降兵为朝廷所用,护卫旧都皇陵。”
  ——六镇损失二十万儿郎,实力大减,北境想要再聚众起义可就难了。而朝廷多了二十万生力军,一正一反间此消彼长,朝廷方面实力大增,何愁国家不安。
  “如此说来,这个广阳王还是个好人呢!”窦兴感慨着。
  然而,在已经腐败将倾的大魏朝廷,好人是没有好报的。广阳王元渊真心诚意为大魏生民立命、为大魏朝堂求发展的奏折刚刚送到了洛阳,就被他养敌自重的证据。其中叫嚣得最厉害的就是城阳王元徽,他和元渊有旧怨,只想不顾一切至元渊于死地。
  “阿昭,你怎么看?”胡太后有些精神不济,大臣们左一句右一句,吵得她头疼。虽然如今二主主政,但是胡太后其实已经不太想理事儿了,很多政务处理和实施全赖阿昭处理。
  阿昭笑着说着讥讽之言,“诸位对广阳王的提议不以为意,不知可有其他高见?倘若有更好的办法,那广阳王便是有什么图谋,自然也就胎死腹中了。”
  “是极!”胡太后顿时觉得还是阿昭聪明,而那些大臣们光是嗓门大,但是脑子空空,蠢笨如猪。
  “此时便交于贺女史全权决断!”说罢,胡太后广袖一挥,回后宫去了。
  被留下的众大臣面面相觑,谁都没有先开口——贺女史年纪不大,却一点儿不好糊弄!
  此次胡太后重归朝堂,众人都以为她会重用自己的男宠郑俨。谁知,宠爱归宠爱,真正的权利却是半点没给,反倒朝中大小事宜全是贺女史经手操办。而贺女史竟然出人意料的精明能干,才思敏捷,手段果然,不属男儿。
  胡太后:吃一堑,长一智。男人都不可靠!
  阿昭得了太后口谕,主掌会议,开始点名,“就从中书令大人开始吧,诸位一个接着一个发言,都说说自己的建议。”
  这一日,大魏朝廷的大臣们第一次感受到了“one by one”的恐惧。
  “不若将六镇降户分别迁往冀州、定州、瀛洲?由当地负责安置,可减朝廷负担。”一个大臣提出。
  “善!”立马有人应和——就这么着吧,赶紧结束这可怕的朝会吧!
  阿昭克制着想要骂人的冲动,努力维持着嘴角的笑容,反问道,“河北几地的叛乱还未平定吧?”
  不独六镇反叛,关陇、河北地带亦有民变,只不过六镇声势最为浩大。如今六镇叛乱已平,其他地方的小型起义可没有平息。这个时候将六镇降户送过去,是个当地叛军扩军吗?
  阿昭仔细瞧了瞧提出这个方案的大臣,真的很想撬开对方的脑壳,看看里头是不是都装的大粪。
  “这也不成,那也不成,贺女史说怎么办?”被太后压制便也罢了,这会儿连个女娃子都爬他们头顶上了,不免有人不服。
  “不若都送至朔州,交给朔州刺史管理?”说话的大臣眼珠子一转,意味深长道,“哦,对了,朔州刺史乃是贺女史之兄,正合适呢!”只差没直接说阿昭是公器私用,否定他们的提议只是为了给家人谋取利益。
  阿昭心中冷笑:二十万人的吃喝嚼用是一笔天文数字,一个不小心就会再度民变,自己才不会将他们送回去给阿兄添麻烦呢!
  不过,这位大臣的提议给了阿昭灵感——倘若能解决吃喝问题,便将这二十万人给阿兄,又何乐不为呢?
  心中有了想法,阿昭却不直说,反又道,“二十万降民可不是个小数目,整个大魏一个如今不过五百万户、三千万人。希望大家省慎思量。”
  大臣们也想要谨慎,但是这二十万降民就是烫手山芋———虽然烫手,但是好吃。他们既不想自己接下这二十万人,又不愿自己的政治对家接了这二十万生力军。
  这种不想要,又不愿给旁人的矛盾心理导致朝堂上的商讨迟迟没有个统一的定论。
  最后,还是阿昭拍板做了决定,“我本出生六镇,实不忍心看着兄弟们误入歧途,当给他们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
  “就派他们南下收复失地,将功赎罪!”六镇起义,大魏北境遍地峰火,大魏的南边也不太平——南梁焉能放过这么个乘火打劫的好机会?!去岁起便屡屡发兵攻打大魏。
  眼下,六镇已平,然南方战场却接连不利,先后被南梁占领了童城、建陵、琅琊、檀丘、秦虚等地接连失守被占。
  阿昭让二十万六镇降民南下抵抗南梁的主意简直是天马行空的神来之笔,朝堂上下惊叹过后却觉得这是个绝佳的主意——都是不省心的主,就让他们狗咬狗,相互消耗,岂不美哉!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