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二代被迫从头再来[种田](487)
他娘说,他们家已经出了一个传胪,祖坟青烟都快通了天了,哪怕再考个状元也不过是锦上添花的事,她才不在乎。
她也根本没想过要小儿子跟着大儿子的路去走。
聪不聪明是其次,在她看来,重要的是两个儿子性情不同。
大儿子天生好强有主意,是个不服输的脾气,个性更是又臭又硬,认定的事认死理,读书是,感情也是。
想好什么,那是八匹马也拽不回来。
可小儿子不一样,小儿子像丈夫,性情敦厚腼腆,心软善良,不喜争斗,总是忍不住为别人委屈自己。
别人要他做什么,哪怕他不愿意,也会勉强自己去听。
所以她从不提什么要小儿子向大儿子看齐。
也不想文贞过早去考什么科举。
她从前就问过,也有人二三十才考上童生呢。
大儿子是大儿子,小儿子是小儿子,就像卢家,卢栩、卢舟、卢锐,三兄弟各有各的不同。
她觉得那样最好了,每个人选自己喜欢的路走。
“你爹从前种地,后来编席,你们俩谁也没学会。”
她好好开导了文贞一番,还偷偷找腊月帮她看了文贞写给哥哥的信。
儿子对她这母亲兴许是有秘密的,但对腊月可从没防备。
腊月满口答应了。
她也担心文贞。
文贞虽然身体不如她的几个兄弟那么强壮,但从小到大也甚少生病,这次倒好,考个试,人都瘦了一圈。
不过腊月关心文贞可不像他亲娘那么细腻,而是直来直去地问。
“你为什么紧张呀?”
“我……我想考上。”
“你是怕别人笑话你不如君齐哥哥吗?”
腊月知道,书院先生看到文贞总是忍不住提君齐,更知道文贞的同窗里,也总有人拿他们兄弟俩比。
那些不学无术的一被家里数落,他们就会说“你瞧颜家兄弟,哥哥那么厉害,弟弟不也就普普通通么?”“颜家出了个传胪呢,他弟弟连个童生都没考上呢。”
更有那些侥幸考上的,在先生那儿受了比对,先生勉励他们要向颜君齐看齐,他们就拿文贞找自信,嘲笑文贞考不上童生,也不管自己比文贞大几岁。
但是……
文贞性格那么软,他自己就很崇拜哥哥,其实是不怎么在意别人拿哥哥挤对他的。
文贞摇头,“不是的,不是因为哥哥。”
看吧!她就知道!
腊月这么想着,人却更纳闷儿了,“那你紧张什么?”
文贞:“我……我……我……”
腊月手肘放在桌上,双手托着腮,眨着眼,好奇地盯着他瞧。
文贞脸倏地红了,他抓起书,拿起笔,快速道:“我就是想考上,我要看书了。”
他一番不想交谈的架势,搞得腊月莫名其妙。
她哼一声,跑去厨房端一叠点心,照旧和文贞分坐一头各看各的书。
看完半册,腊月推推盘子:“我撑了,你把那些吃了吧。”
文贞应一声,放下笔拿起糕点低着头一小口一小口的吃,眼睛垂着,依旧盯着书上的字看个不停。
考前他都没觉得,哥哥的批注写得竟是如此的精妙。
他看得专注,却没瞧见对面的腊月早已不看书,正双手叠搭在书桌上,下巴压在手臂上,盯着他边瞧边笑。
她喜欢看哥哥和弟弟大口大口豪气地吃饭,也喜欢文贞这样小口小口文静地细嚼。
斯斯文文的。
眉清目秀的。
不惊艳,但耐看又温柔。
“好吃吗?”
“嗯。”
“我有些撑了,一会儿你陪我去走走。”
“嗯?”
文贞从书中愕然抬头,三两口吞下点心,急匆匆先给腊月倒了杯水,又连忙去提灯笼,追着腊月问:“是撑到了还是噎到了?是不是吃太急了?先喝两口水试试?”
腊月杏眼瞧着他嘴角的点心屑,咕哝一句:“笨蛋。”
“嗯?”
“文贞笨蛋。”
文贞呆了片刻,笑道:“撑到了才笨。”
腊月瞪他,嗔怒道:“笨蛋,傻瓜!”
作者有话说:
腊月:我说的是考不了,不是考不上,弟弟是笨蛋!还有你,都是笨蛋!
卢锐:OvO
文贞:QAQ
第342章 番外3
腊月从小就有一个梦想,想要像哥哥一样进书院读书。
可观阳没有收女子的书院。
这件事,连她眼中无所不能的哥哥也没有办法。
等腊月了解到女娃娃是不能去书院读书的,她就不再提这事了。
不过,她还是爱读书的,甚至看得比在书院读书的哥哥更广泛。
诗书经典她看。
话本故事她看。
游记小札她也看。
印的,抄的,刻的,她都有兴趣,她都想看。
有一次她陪奶奶去上香,无意间在小庙后山发现一块儿石壁,上面不知是何年何月的路过的文人在山上刻了字,那些字已经风化得不甚清晰了,可腊月莫名觉得有趣,她站在那儿看了大半天。
同样陪长辈来上香的女孩儿们瞧见了,好奇地跑来问她在看什么。
腊月将模糊不清的字念出来,加上自己的猜测,给她们讲石头上刻的是什么字。
那天她觉得特别充实。
文贞休沐时,她还叫上文贞,拿上工具,一起去拓了那块石壁。
随后,他们又在县城附近其他地方寻找到许多零碎的碑文。
有墓志铭。
有建楼盖房子的记录等等。
不过观阳文教不兴,这样的碑文很少见到。
见她有兴趣,三哥去南边跑商时,给她带回来好些碑文拓贴。
据说南郡自古文教兴盛,到处都有文人留下的诗篇碑帖。
腊月读着有趣,尤其是那些有缺损看不清的,她就会猜缺的到底是什么字。
其中有一篇,是前朝的前朝一名南郡才女写的悼亡长诗,悼念她不慎落水早亡的丈夫,从他们幼年相识,写到天人两隔,写得感人又真挚。
腊月与朋友们分享,小姑娘们感叹着几百年前的爱情故事,腊月却想,原来女子也可以写流传几百年的诗。
这篇长诗,一点儿都不输她读过的许多名篇。
腊月忍不住想,那位写长诗的才女,她上过书院学堂吗?
她忍不住开始查阅,还托三哥哥帮她从南边找那位才女的生平。
三哥帮她找了,时隔将近一年,腊月读到了那位才女的生平,还有她流传于世的诗歌文章八篇。
原来她也没有上过书院,不过她的祖父曾经做过官,父亲开过书院,她从小是在书院长大的。
腊月忍不住又萌生了想去书院的想法。
她很好奇,很好奇。
尽管文贞每日都会把从书院学的东西一字不落地教给她。
某一天,弟弟从家里的成衣铺偷拿了一身书生装,怂恿她穿上混进书院。
腊月心动了。
她挽好头发,照着文贞打扮成书生,趁着早上人多时,由弟弟吸引书院门口先生的注意,文贞牵着她趁先生不备跑进书院。
那时卢锐还没入书院念书,但他对书院特别地熟悉。
由他带着,腊月找到了书院先生极少经过,也不会注意的角落,他们俩躲在角落里,偷看文贞上课。
没一会儿卢锐就烦了。
他跑去书院假山附近玩弹弓,腊月则蹲在角落偷偷听了一天课。
下学时,书院的先生有时也会在门口,他们不好跑掉,文贞和卢锐就带她偷偷跑到矮墙附近,文贞蹲下,让腊月踩着他肩膀翻上墙,他再跑出书院,从外面接她。
那一日无比的刺激,无比的有趣。
但腊月发现,她能听懂的。
书院教的东西,她能听懂的。
而且,先生讲课比她一个人看书有趣多了。
再之后晚上文贞讲课时,腊月的问题开始变多,若文贞答不上来,他就记下,第二日去书院问先生,问懂了再回来教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