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快穿](216)
周和收刀入鞘,冷声道:“那是你们,我从来没有承认。”
他与贵族势不两立,怎么能接受自己成为自己的仇人?可是一步错步步错,现在已经积重难返,再也回不去了。
最初,梁大说要报复曾经为难过他们一家、害死了他妹妹的贵族,于是他们杀了那贵族全家,梁大把女眷掳来当成奴隶指使,他默许了。
有一就有二,梁大有了贵族女眷当奴隶,对他小意奉承,其余人自然见猎心喜。
他们甚至不觉得自己有错,只觉得是找到一个更适合、更快意的报仇手段。
周和默许了梁大一次,自然也就只能默许第二次、第三次。
曾经的被压迫者成为了新的压迫者,并且发自内心地爱上了这种掌控他人生死的权利,在极短的时间内说服自己,完成了立场和身份的转换。
欲望是无穷无尽的,有了奴隶就想要更多的奴隶,想要精美的房子,想要更美味的食物,想要醉生梦死的生活。
所以缙国皇室递来橄榄枝的时候,他们犹豫了。
周和提早发现了不对劲,也隐约意识到了危机,那是另一种不似战火的残忍,是被蜜糖裹挟着的□□。
可那时他的茗山已经被腐蚀,只余他苦苦坚持。
若是他再软弱一点,彻底加入这场狂欢,或许可以不必这样辗转反侧地为难;
若时他能坚定一点,拿出壮士断腕的决心,或许能及时止损,重新整顿茗山。
可是他既不愿抛却坚持,又舍不得放弃这群曾与他出生入死的兄弟。
后来他们被梁大怂恿着接受了招揽,周和便只能被推搡着加入缙国。
他在兄弟情义和道义坚守中苦苦挣扎,最终只折磨到了自己。
梁大最厌烦他这种孤高冷漠的神态,他厉声道:“我都是为了弟兄们!这种生活有什么不好?老大,你自己想过以前那种刀架在脖子上的生活,凭什么不让弟兄们享受?现在我们不愁吃不愁穿,我们可以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这不就是我们打仗的目的吗?我们已经实现了,你还有什么不满意?”
周和微垂眼眸,即使梁大这么大声地叫嚷,他的态度依然是平和散漫的,透露着不动摇的坚定,“我不想和你争论,梁大,我只问一件事——你真的曾经有个妹妹吗?”
他之所以会同意梁大作出那样荒唐的举动,就是因为对方哭诉自己的妹妹被极其残忍地虐杀至死,下葬时全身上下没一块好肉。
梁大愤怒的表情微微僵硬一瞬,旋即更加激动,“周和,你什么意思,难道觉得我会用这种事情骗你吗?”
周和点了点头,平静道:“抱歉。”
说不出心底究竟是信还不是不信,他希望这是假的,那这世上就少了这么一个遭遇不幸的女孩,可他又希望是真的,那样他走到如今这地步,至少不会显得太过可悲。
他转身要走,忽闻身后梁大的声音如毒蛇一般阴冷:“周和,你一直不肯说的那位公子是雍国新帝沈明欢吧?”
梁大知道他们曾经的战无不胜全都仰仗某位“公子”,可这人的真实身份只有周和知道,而周和无论如何也不肯说。
缙国开出了千两黄金的高价,周和依然闭口不言。
要不是周和身手不错,当初茗山上那群人借他的光吃香喝辣但还只肯认周和当老大,他一定早就把周和送进地牢严刑拷打,就不信问不出来。
周和顿住脚步,“你在说什么?”
“老大,还装呢?外面都传遍了,我告诉你,燕国的王雄义王将军已经率大军与缙国结盟,要合作共同讨伐雍国。”梁大声音中带着快意。
在他看来,两国实力相加定然是大于雍国的,沈明欢死定了。
周和握紧刀柄,他一直住在山上,确实许久不知山下事。
梁大叹息似的声音从身后传来,“老大,我是真的很感谢你当初救我,不止一次。”
等沈明欢死了,周和应该也能死心了吧?就能继续和他们一起享福,仍旧是最好的兄弟。
周和淡淡地瞥了他一眼,“公子不会输。”
他太了解那人的神鬼莫测之能了,不论敌人是谁,沈明欢都不会输。
“你怎知公子身份?”
梁大还没来得及为上句话生气,顿时幸灾乐祸地回答:“宇文山放出消息,要雍、燕两国的起义军寻他汇合,缙国境内的隐藏不动,各处山匪纷纷响应。”
“如今谁不知道宇文山是雍帝的心腹爱将,原只是奴隶出身的小小山匪首领,一朝变为大将军。据说他每次出征,雍帝都会给他准备两倍于敌方的兵力,充足的粮草,以及无比精良的武器,而回去之后的赏赐亦是不少。”
梁大继续说:“那吴猛,我记得老大也是帮过他的吧?他如今是宇文山手下第一猛将,为他攻城略池。”
他想要激怒周和,可周和静静听完,依然是一幅古井无波的模样。
梁大走后,山上下了一场雨。
周和仰头看着密密麻麻的雨珠,忽而就有些茫然。
他曾设想过无数次与沈明欢再见的模样,或许那人会痛心疾首地质问他为何叛变,或许那人会愤怒责骂他忘恩负义,或许那人只是用失望地眼神看着他不言不语……
可是他没想过这一种——沈明欢会有别的心腹爱将,他并非那么无可替代。
周和拔出刀在雨中挥舞起来,眉宇间多了几分凌厉恨意。
如果梁大能看到这一幕应该会很开心,他尝试了那么就都没让周和变一个表情,现在这人终于生气了。
周和不怪吴猛,更不气沈明欢。
但他确实看“宇文山”这三个字很不顺眼。
第157章 送君扶摇上青云(25)
沈明欢觉得自己这皇帝当的很舒心, 细想之下,除了最初刚来到这小世界时他自己操心了一段时间,后来有了能干的谢知非, 他几乎就再没为繁琐的公务费过神。
燕国的治理有周衍,回雍国也有南怀瑾暗自筹谋。
如果不是南怀瑾牵制住了边境的两大军团, 宇文山在内部也不可能这么顺利。
除了每天都要喝药之外,他的生活简直轻松到极点, 毕竟他的谋士能干又贴心。
沈明欢刚在心里夸完南怀瑾和谢知非,现实就给了他一个重大打击。
沈明欢面无表情:“你说御史告发南怀瑾与敦王谋逆?”
小太监战战兢兢, 小心翼翼地请示:“陛下,陈御史正于殿外等候, 可要召他进来?”
沈明欢对下宽仁, 小太监一般不会这么怕他, 今天是例外——敦王谋逆不是重点,重点是南怀瑾。
沈明欢成为皇帝之后,对南怀瑾和谢知非委以重任,虽然还没正式赐官,但谁都能看得出沈明欢对这两人的偏爱。
相比起他们一无所知的谢知非,土生土长且八年前还一度成为舆论中心的南怀瑾显然更引人注目, 各种传言甚嚣尘上。
有说陛下与南怀瑾多年好友、手足情深的;
有说陛下心甘情愿去燕国为质是因为先帝用南怀瑾做威胁,而今踏破雍国国都也是为了南怀瑾;
诸如分桃、断袖一类的说法虽少, 却也并非没有。
诚然,这些时日以来南怀瑾表现出的才华十分耀眼, 但世间也不缺有才华的人,又或者说才华往往不能决定一切。
南怀瑾能办成那么多的事,立下那么大的功劳,能将雍国治理得井井有条, 还不是因为当今陛下给了他足够大的权利?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利益如丝线般缠绕,将权贵富户联结成一张庞大的关系网,牵一发而动全身。即便是以南怀瑾之才,要想重新梳理法度,至少也得要三五年。
是沈明欢带着身后的大军为他撑腰,蛮横无理地强行剪断大网,谁不听话就砍谁,才让南怀瑾所作所为这么顺利。
小太监以己度人,觉得要是自己掏心掏肺对一个人好,结果就换来被背叛的结果,一定恨不得将人碎尸万段。
陛下现在一定很难过,小太监不由得在心底咒骂起了南怀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