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玄幻灵异>

开局给秦始皇直播网课(62)

作者:槐根一梦 时间:2023-07-22 11:15 标签:系统 无CP 直播 幻想空间 历史衍生

  嬴政听到这里略微皱了皱眉头,他觉得自己暂时还是无法认同这个观点,他想起嫪毐还有那个樊氏族长,他并不认为这样的人会具有怜悯他人的情绪,也不认为通过教化就能改变他们的心性。
  “继续这样的伦理观,孟子进一步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君民关系,主张统治者要做到仁政爱民,要‘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这样才能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省刑罚,薄税敛,真的就能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吗?
  嬴政陷入了思索。
  一旁的蒙毅显然是比较认同这里的观点的,他一边默默点头一边兢兢业业的记着笔记。
  有蒙毅在,嬴政的学习笔记记得比以前简洁多了,他不会把老师课件上展示的每一个知识点都记录下来,而是将一些自己的疑问点随意的标注在之前自己根据教材记录的笔记上,课后方便和蒙毅探讨。
  “讲到这里,同学们可以思考一下,孟子提出的这种民贵君轻的思想属于我们前面讲过的哪种思想?对,就是民本思想,而这种民本思想,是有利于调和阶级矛盾,推动封建统治进一步发展的。”
  “下一个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就是战国时期的荀子。”
  荀子?嬴政想到李斯,他就是荀子的学生,还有自己比较欣赏的韩非,也是荀子的学生。
  荀子虽然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嬴政却也对他的一些主张颇为欣赏。
  他继续端坐在案几前,听林老师接着讲荀子。
  作者有话说:
  本章引用资料文中均有标注。
  网课果然是我的舒适区,应评论区小可爱的要求,今天努力双更。
  网课内容还是以高中知识点为主,根据需要会稍作调整,始皇大大的思考和观点我尽量在贴合他的人设,一是重视实用性,二是重视时代局限性,但肯定还有不足的地方。希望大家包涵,爱你们。
  今日问题:为什么荀子是儒家学派代表,他的两个弟子却是法家的?
  我偶尔在作者有话说提出的问题都是希望能看看大家的想法,没有统一的答案,大家可以畅所欲言一起探讨,共同进步~
  感谢在2023-04-15 12:22:39~2023-04-15 22:14:02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迷失的星星 15瓶;时月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49章 继续上网课
  “荀子, 名况,是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荀子作为这一时期著名的思想家, 早年曾广泛接触各学派的学说, 因此我们在学习荀子的思想时会发现他的思想有一定的融合其他学派思想的特征。”
  “《荀子》有言:‘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这反映出荀子和孟子的伦理观有所不同,他认为人性本恶,所谓的善行善举是后天形成的,所以教化的作用就是要帮助人们克服自己天生的私欲, 从而达到儒家伦理道德的要求。”
  “基于这个思想,荀子提出统治者要做到礼法并施,要将儒家推崇的礼制与法家推崇的法治结合起来, 利用‘仁义’和‘王道’来治理国家, 这样才能有利于社会发展。”
  嬴政听到这里,默默点了点头, 他觉得荀子所谓的礼法并施是有一定道理的, 只是从当下的时代特征来说, 还不太适应。
  按照林老师的说法, 战国时期正是社会大变革时期,各国统治者都在追求能够立竿见影的改革之法,而荀子所提倡的治国之道更适合天下一统的和平时代。
  “和孟子一样,荀子也着眼于君民关系的思考, 提出了君主是舟, 庶人是水, 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的民本思想, 告诫统治者要施行仁政, 不可忽视民众的需求。”
  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嬴政听到这句话,忍不住想起了前世秦朝的结局,似乎真的是印证了这句话。
  “荀子的思想不仅结合了法家的一些思想主张,同时也有其他学派的思想融合其中,荀子并没有回避天人关系方面的思考,他在《荀子》中指出,天地万物的运行都是有规律的,这和道家提倡的道法自然有些类似,但与道家基于此提出无为而治不同,荀子认为人可以‘制天命而用之’,了解天地运行的法则,同时利用这个法则。”
  林老师讲到这里,继续总结道:“荀子这种天性有常的思想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一种唯物主义的哲学观,同时他的主张吸收了道家和法家思想当中的一些积极的部分,这是对传统儒学思想的进一步发展,也更加适应了战国末期的时代需求。”
  嬴政不得不承认,荀子的思想的确是集百家之长,比起春秋儒学更加适合这个时代,也正因如此,他的徒弟才更加能够从中吸收出最适应时代需求的那部分治国理论吧。
  屏幕中,林老师切出了一张表格,是三位儒学思想家的思想对比,林老师指着空的表格说道:“学习了三位思想家的主要思想,我们可以一起来对比一下他们思想的异同之处。”
  “首先来看相同点,我们发现,无论是孔子的仁者爱人,孟子的施行仁政,还是荀子的礼法并施,都是在强调儒家所推崇的伦理道德的重要性,而在对统治者的要求上,他们都强调了民众的重要性,孔子的为政以德、孟子的民贵君轻、荀子的君舟民水,都是早期民本思想的体现,反应了儒家重视伦理等级的同时也在防止君主暴-政。”
  暴-政,看到这个词,嬴政想起后世对自己的一些评价,其中就有暴君这个词。
  对于这个评价,嬴政内心不置可否,无论是暴君还是暴-政,在嬴政心中只要是有利于大秦千秋万代的,他背着这个骂名又何妨。
  但是他背了这个骂名,秦朝也没有千秋万代,这才是他不能容忍的。
  所以这一世自从得知大秦的结局之后,他没有一刻不在思考原因,历史书上罗列的原因太过简洁了,林老师的课堂也显然不会展开说明,即使说明了,那也只是后世人站在后世的角度上产生的看法。
  好在一切还有重来的机会,他还能慢慢的去寻找原因,弥补遗憾。
  以民为本,或许的确是原因之一。
  “而三者思想的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关于人性的伦理观上,孔子提出:性相近、□□,并没有说明人性的善恶,而是强调社会环境的影响,孟子和荀子的伦理观都更加明确,却也完全不同,但是三者的落脚点却是相似的,都是由此来强调道德伦理教化的重要性。”
  讲到这里,林老师所展示的课件上的表格也已经填完了:“从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是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和奠基人,而战国时期的孟子和荀子则将孔子的学说进一步发展创新,结合社会的具体需要提出了新的理论,使得儒家学说在战国后期成为各个学派中的蔚然大宗。”
  林老师讲完儒家的主要思想家和代表人物,依照惯例,又抛出了一个问题:“儒家思想我们讲到这里,大家可以根据表格再来思考一下,孔子、孟子和荀子三位思想家都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那么他们所代表的阶级是否一致呢?”
  林老师抛出问题后,停顿了一会儿,屏幕上三三两两的飘过几条弹幕,有说孔孟代表同一阶级的,也有说三者都代表同一阶级的。
  林老师等了一会儿,见没有她想要的答案,就开口说道:“看来大家有些忘了,我们之前其实是有提过的,如果大家细心观察的话,会发现我们讲过的这几个思想家,只有孔子和老子是春秋时期的,他们都代表没落的奴隶主贵族阶层,而其他思想家都是战国时期的,其中大多都是代表新兴的封建地主阶级。”
  封建地主阶级。
  不知道为什么,之前上了那么久的网课,嬴政总觉得林老师之前在说到地主阶级的时候都是会带着点批判性质的,虽然之前在讲春秋战国经济的时候也提到过这个阶级在当时是代表新兴势力的崛起,都在后面各朝代好像都是阻碍社会发展的。
  无论是土地兼并问题中的地主阶级,还是地方豪强势力中的地主阶级,都是压迫底层人民,激化社会矛盾的罪魁祸首。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