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古代耽美>

我靠古法药香养夫郎(157)

作者:谢青城 时间:2024-06-01 10:05 标签:生子 种田文 情有独钟 成长 市井生活 非遗

  “我到时候会写一封信说明缘由,等你什么时候想好出发,带过去给他们便是。”
  晏辞点头称是。
  晏昌没再开口,沉默了一会儿:“我要说的就是这么多,你...下去吧。”
  晏辞抬头,看到他苍老干瘪的身影,与窗外凋零的树木相应和,早已经不是晏辞第一次见时那个精神矍铄的老人。
  连失两个儿子的痛苦,不是寻常人能想象的,而他能一直到现在都条理清晰地与自己交谈,骨子里应该也是个很坚强的人。
  晏辞不再多话,朝他俯身告退。
  当他抱着那匣子出去的时候,看到顾笙和陈昂一起站在一旁的回廊里等着他。
  顾笙见他出来,率先迎上来,陈昂随后。
  虽然不知晏辞和老爷在屋里聊了半天什么,但是看他手里的匣子,陈昂已然了然。
  “给我吧。”他伸出手接过匣子,“等到公子什么时候想用,与我一说便是。”
  他随即又抬头,细细打量着晏辞:“我已经吩咐过厨子烧了晚膳,皆是公子喜食的,公子的房间这些日子一向吩咐丫鬟每日打扫的,饭后公子只管携少夫人前去休息。”
  晏辞颔首:“多谢陈叔。”
  陈昂点了点头,自然道:“那明日早上,我叫上铺子的几个管事,一同陪公子到镇上和田里看看。”
  晏辞再次颔首:“有劳陈叔了。”
  “何来有劳一说。”陈昂笑道,“都是分内之事,公子这样说,可是要折煞老朽了。”
  晏辞知道他的意思,他往后就是晏家的新主人,晏老爷说的那几百亩农田,和镇上所有属于晏家的商铺,自己势必是要学着如何管理的。
  百亩农田啊...
  晏辞暗自心想。
  他后知后觉,这才发现自己怎么忽然之间就跻身地主了?


第118章
  外面天气转凉,白檀镇这个位于河边的小镇空气中常年带着水汽,但是由于晏府屋子的地面之下修了地龙,所以整个屋子里并不潮湿阴冷,反而散发着一股暖意。
  顾笙身子一向畏寒,入了秋以后手脚便无原因地发凉,之前在乡下的宅子里,晏辞每晚都要将炉子里烧好火,但是每每等他上了床,顾笙依旧会习惯性地将手脚贴到晏辞身上。
  等他回房,顾笙已经缩到床的内侧,只留一双眼睛在锦被外看着晏辞,就在他翻身上来的时候,身边的人立马蜷起腿,然后将一双小脚非常自然地伸入到他的小腿间。
  微凉的感觉从小腿传来,晏辞:“...”
  他左手虽然绑着绷带,右手却轻而易举地握住顾笙的两只脚踝。
  顾笙顺势侧着身,上半身后仰深陷在床褥里,任凭脚踝被晏辞握着,脸上表情丝毫不变,甚至还歪着头乖顺地看着晏辞,哼唧道:
  “凉。”
  竟然学会撒娇了!
  看着他小鹿一样乌黑的眸子,晏辞心里一阵痒。
  “怎么像个妖精一样...”他忍不住自言自语。
  顾笙闻言不明更加无辜,委屈地眨了眨眼睛。
  晏辞指腹摩挲着他细腻光滑的皮肤,叹了口气:“你的脚怎么总是这么凉?”
  顾笙的鼻尖在屋子里热气渲染下,薄薄的透明的皮肤泛上一层粉色。
  晏辞索性坐起身,握了握他的脚,想让微凉的皮肤变得温热一些,随即将其塞到自己的里衣里面。
  顾笙脸上带着得逞的表情,他微微动了动蜷缩的脚趾,踩在晏辞的柔软的腹部上,感受到他炙热的体温从脚底传来,弯了眸子。
  -------------------------------------
  隔日过了辰时,用过早膳后,陈叔便将府里众人皆叫到正堂,一一与晏辞说了。
  这些人当中有些晏辞有记忆,有些大概是后招入府的,尽是些生面孔。
  之前晏夫人包括晏方屋内的丫鬟仆人几乎已经全部被打发走了,距陈昂所说,晏夫人和晏方匆忙离府后便没了踪影,只是没人知道为什么晏方会突然出现在乡下宅子里,而且状若疯癫。
  那些人一个个低眉顺眼,在堂下一字排开,陈昂每叫一个,便上前来行礼。
  除去管家的陈昂,还有负责记录府内开销的账房,负责女眷哥儿起居的丫鬟和粗使婆子,人高马大的护院,皮肤黝黑的马夫,手艺精湛的厨子厨娘,还有几个负责日常事务的家丁。
  许是知道晏方之前带人找过晏辞的麻烦,这些家丁里竟然没有之前跟晏方一起的那些人,全都是年轻力壮的青年男子,最小的大概十八岁,最大不过三十,都是生面孔,此时面对着晏辞,有些胆小的竟然紧张的出汗。
  等认识了一遍府上这些人。
  陈昂乐呵呵道,不必记得这些人都是谁,以后若是有什么要遣他们去做的,只管与他说,他会去安排。
  晏辞对这位陈叔的好感立马升了几度。
  “前些日子得知公子回府,我特意去寻了一批家世品性皆干净的良家子,男女各十人,公子可要选几个做贴身随从?”
  听陈昂这么一说,晏辞莫名地想到了昔日晏方嚣张跋扈上街的模样,然而他平时一个人惯了,要是以后出门身后都跟着一群随从,上街的话人家都得对他退避三尺,一想到那场面就有点儿好笑。
  “公子日后出行还是带着个随身的侍从方便些,店里杂事多的时候,无论提物还是记述,有人手在旁总归省心不少。”
  话虽如此,但晏辞实在不愿找一个不认识的人与自己片刻不离地跟着。
  “暂时不用了。”他道,“随从之事暂且搁置,陈叔可以带几个哥儿去少夫人那边问问,看他有没有需要的。”
  陈昂点头称是。
  快要午后的时候,晏辞方才出了门,门外侯着一辆马车,停在门口的上马石旁,马车不大,虽然外在朴素但是内里布置舒适,大概就是晏府主人家平时低调出行的专用马车。
  晏辞踩着上马石上了车,与陈昂一起,先去了田间。
  马车行驶在路上,等到了田地旁边便只能停下。
  只因那田垄过于窄小,不是马车能经过的了,晏辞于是便下了车,后面跟着陈昂和两个小厮。
  他站在田垄上,看着田间劳作的人们,此时正是作物成熟的时候,晚稻有一个月的收获期,但小麦要等自然变黄再收割,若是遇到雨季,必须等下雨之前尽快收割,否则作物遇到雨,零落成泥,果实白费,这一年的劳动都化为水。
  所以这些佃农一到了丰收之时,便会让自己家里的妻子或是夫郎先暂时放下手里的活,叫上年龄大点儿的孩子一起,过来一同收割。
  所以此时田里男女老少皆有,稻田之下隐约可见人影。
  陈昂与晏辞解释了春日雇佣人手的规矩,晏家雇的这些佃农都是些正值壮年,身强力壮的汉子,虽然工钱付的多一点儿,但是播种的时候一人一天能耕一亩多,更何况晏家有耕牛,再将这些耕牛租给佃农们,一天耕五亩地不成问题。
  而晏家那百亩农田雇了至少二十人去耕,五分之二种粮食,五分之二种薪炭桑麻,余下的租给农户让他们自给自足。
  “等再过几天收完,农户们会挨个到府上缴纳粮食,我到时会派人看着,公子只管放心。”
  晏辞看着地里面巡视的晏家长工,和忙碌着的农户,却想到了另外一个问题:“他们每年要交多少粮?”
  “这个不一定。”陈昂道,“丰年和凶年的收成相差甚远,不过很多年前宫里圣人下旨,专门制定了佃农每年定量缴纳田主的粮税,只要缴纳够了税粮,余下的粮食便归他们。”
  晏辞点了点头,这样一来倒还挺人性。
  毕竟在他以前读过的书里,有些佃农辛苦一年到了最后几乎把所有的粮食都上缴给田主,因自留粮所剩无几而饿死的农民不在少数。
  陈昂招手,准备将地里的长工叫过来让他认识一下新主子,晏辞却制止了他。
  “如今正是秋忙之时,我今日来的突兀,本就没提前打招呼,就不必打扰他们了。”
  陈昂闻言笑道:“公子心善,有公子管理晏家,是晏家上下之幸。”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