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穿越重生>

穿书后男主为我打天下(179)

作者:三五时月 时间:2024-05-12 09:27 标签:甜文 穿书 爽文 轻松 基建 成长

  但宋城哪里知道,那竺听是益州牧派来的细作,也是当初被他培养的那些女孩儿里的一个
  。她潜藏在软红醉里,专等着州牧府的人和一众官员上钩。
  好在州牧府里少有拎不清的,现如今的官员也都是楚霁千挑万选出来的,倒是不曾有逛这些秦楼楚馆的。
  好不容易让竺听逮住了一个州牧府出来的,自然是宋城说什么便信什么。
  听到竺听的身份,宋城知道自己此番是死定了,眼泪鼻涕留了一大把,作势便要抱住楚霁的脚。
  楚霁嫌恶地退后一步,伸腿将人踹翻在地。
  楚霁力道并不大,不像秦纵似的能一脚将人踹出好几米,但他出手狠辣不逊秦纵分毫,一脚正中宋城心窝。
  宋城没想到向来温和宽仁的楚大人会这般不留情面,这一脚踹的他眼冒金星,忍不住便要呕出血来。
  楚霁有些后悔下手这么重了,这是秦纵为他布置的书房,是两年前的新春礼物。
  “脏了我的书房,让你凌迟三千刀。”楚霁说到做到。
  宋城从没有一刻像现在这么恐慌,他听说秦将军军规最重,铁面无情,所以也不敢太过编排于他。
  未曾想,这论起凶残来,楚大人竟然不输分毫。
  楚霁最终还是没有凌迟宋城三千刀,也没有诛灭他的三族。宋城的确身世飘零,三族搜刮个遍也只有一个老母亲,楚霁没必要非和一个老妇人过不去。
  再者,宋城到底不是故意向益州传递消息的细作,若是刑罚过重难免人心惶惶。
  只是楚霁放过他的三族,却依旧判处了宋城死罪。单凭他散布谣言动乱人心又倚靠着在州牧府当差便滥用身份谋取私利,楚霁便容不得他。
  听闻了这事儿,州牧府里的账房先生和新管家都来找楚霁请罪,毕竟人是管家选进府的,又是账房先生的学徒。
  楚霁倒是没怪罪他们,他当初也觉得宋城是可用的,这才让人当了账房学徒。若是二人有错,他岂不是更有错?
  只能说是宋城自己心术不正,在州牧府里待上几日便自觉高人一等了,全然没摆正自己的位置,又生了背主的心思。
  两人知道楚霁不曾怪罪他们,心下感激的同时,管理州牧府的大小事务和一干仆从更加尽心尽力,让州牧府上下人心更齐了,楚霁对此十分满意。
  处置了宋城,楚霁倒还有一件事想办,他想要普天之下再无逼良为娼之事。
  不只是因为软红醉里被安插了奸细,也是因为他深深地被无数个“严毓”,还有那些遭遇比严毓更悲惨百倍的女子触动了。
  他必须得做些什么来遏制这股不正之风。
  只是自古以来便有无数文人墨客在青.楼妓.院留下“十年薄幸名”,此事牵扯颇多,现如今秦纵归来一日便再次领兵而走,有心之人间不乏议论之词,若是此时实施下去,只怕会使局势更不安稳。
  但楚霁也不想就这么干等着,当即召来卓询之和簿曹刘为商议此事。
  “回禀大人,下官查过了,光是记录在案的青.楼,沧州有51家,胶州有147家,云州的一干文书簿册属下还没有来得及整理,但三州总数加起来应当不少于300家。”
  这还只是记录在案的,即便是一家青楼按照十人计算,成了□□的姑娘也不少于三千人。这还只是明面上的,暗地里逼良为娼的事情更是不知几何。
  刘为这两年不止是在沧州城衙门里办事,他到过许多地方,也深知,即便是吏治清明如沧州,暗地里也潜藏着不少黑暗之处。
  “大人的意思是要严加整治了?”卓询之是一辈子清正的大儒,对于出入烟花之地很是不屑,也知道那些妓.院娼.馆里头是什么样的藏污纳垢之所。
  这个世道,男子或许尚有出路,女子的命又哪里能由得自己做主呢?明面上瞧着那些个红颜头牌千金买笑,但要是能过正常日子谁又愿意这么过活下去?待到年老色衰了,不仅贫穷困苦,更严重的还染了一身的病,生不如死。
  “不是要严加整治,而是彻底取缔。”楚霁正色道。
  二人并不怀疑楚霁的决心和能力,这位主公有远超俗人之思想,更有非比寻常的手段魄力。
  但青楼已经存在了数百年,要想拔除绝非易事,里头的要处理的环节多着呢。
  “那取缔之后,这一干人等该如何处置呢?”刘为问道,他是簿曹,本就该管理这些事情。
  “这些人也是有不同的,”楚霁也仔细琢磨过一番:“青.楼查封后,没收所有财产充公。所有的老板、邻家和老鸨全要集中审讯,视情节轻重定罪论处,寻常的茶房伙计一律遣散。至于□□,便恢复他们的良籍,该治病的治病,想回家的回家,若是想要购买土地家产,也与普通民众等同。再不济便统一组织起来学习技艺,从事生产。任何人不得歧视和冒犯。”【1】
  刘为听这话便知楚霁是已然深思熟虑过的,拿起笔便飞快地记录起来。
  卓询之捋了捋胡子道:“在将她们恢复良籍之前,还要对其进行思想改造。她们之中大多数幼年便踏进了烟花之地,有的一曲万金,难免会有不劳而获的思想,又有的受尽苦楚,自卑压抑。对于她们,都要采取合适的方法去引导开解。”
  楚霁觉得卓询之不愧是搞教育的,一下子便能看到人的思想层面:“如此便再无不妥了。”
  “只是此事还急不得,得从长计议。”卓询之又提醒了楚霁一句。
  秦纵前些日子领兵出城,必定和益州之事有关。卓询之虽不知全部内情,也知道现在是紧要关头,若是大刀阔斧地改革,只怕会起乱子。
  只是现在还有刘为这个完全不知情的在,卓询之不好直接同楚霁明说。
  楚霁知晓他的意思,也只说此事事关重大,前期要做的准备不少。
  这倒不是来搪塞刘为的借口,青楼取缔后,那些女子安顿在哪里,该对她们怎么进行思想改造,该让她们学习什么样的生产技术……桩桩件件都是细碎又重要的事儿,的确要先仔细规划着。
  楚大人又开始忙碌起来,好歹算是冲淡了些许心头的思念。


第一百二十五章
  眼前的沁叶城远远超过秦纵的想象。
  他一直都知道的, 楚霁这几年暗中将楚家的工匠旁支一点点地往沁叶城转移,就是为了防止某日益州牧突然发难。若不是楚家嫡系都在严翕的严格监视下,楚雩和楚霄早带着妻子儿女转移过来了, 沁叶城条件再艰苦,也有楚霁派的驻军守着,比呆在益州任人宰割好多了。
  这事儿楚霁征求过秦纵的意见, 虽说在三年前沁叶城便在云州和朝廷的两厢推诿下几乎成了无主之地,但秦家少帅毕竟才是这里曾经的守护者。
  秦纵自然没有什么不应允的,只是担心楚家众人无法习惯沁叶城一贯以来的贫瘠,更不要说自三年前沁叶城中因十万秦家军殒命而传出的可怕流言。
  白骨露於野, 鲜血凝夜紫。
  这个时代的人普遍相信鬼神之说,就连沁叶城的百姓都因为这一场惨烈的战事,宁愿冒着成为流民的风险, 也要弃城而走。整个大雍朝廷更是因为心中有鬼, 竟无一人敢领沁叶太守。
  楚霁便恰好抓住了这一点,将楚家族人和工匠安顿进了沁叶城。
  沁叶城与益州城离得极近,但中间有山脉隔断,若想东进就必须绕道云州。
  可楚霁有火.药啊,遇山开道, 无有不通。只是这事儿得暗中悄悄地做, 进展便也缓慢。也是直到今年初,这才陆陆续续有楚家人转移进来, 连带着的还有一万沧州军。
  至于楚家人和沧州军为什么不怕?当然是因为秦小将军啊。
  正如楚霄当日说过的,他去沁叶城必定安全, 他是秦少帅的二哥啊。秦家军泉下有知, 见了楚家的人,也只会保护他们。
  楚家上下都坚信, 这是楚霁结下的善缘,更是楚霁赋予楚家的绝处逢生。沧州军是秦纵一手训练出来的,更是没什么好怕的。
  秦纵以为,区区一万守军,再加上不到一万人的楚霁旁支和工匠,再怎么也没法儿让沁叶城重焕生机。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