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穿越重生>

穿书后男主为我打天下(123)

作者:三五时月 时间:2024-05-12 09:27 标签:甜文 穿书 爽文 轻松 基建 成长

  蔡旷对他显然是极为信任的,闻言怒道:“好个萧彦,我欲与他结盟,却不想他阳奉阴违,竟暗中与我作对!”
  跳下窗的洪瑞已然趁着这个时机与下属汇合,撕下脸上的伪装,又随意套上件长袍,倒半点也看不出原来的模样。
  “将军那里可得手了?”危机解除,洪瑞赶紧询问情况。
  “校尉放心,将军出手哪有不成的?就是苦了于校尉,要在那牢里替卓大人呆上几天。”
  洪瑞闻言松了一口气,不枉他今日配合着蔡旷演了这么一场戏。
  “那便快给大人传信吧。”
  小兵嘿嘿一笑:“将军正写着呢,哪儿轮得到咱们。”
  ***
  桐昌城的霁月钱庄内,众人终于结束了忙碌,除了巡夜的护卫还未曾歇息外,大家都进入了梦乡。
  “姜先生,您快
  去看看吧,统领突然吐了好多血!”
  伙计的敲门声混杂着呜咽的喊叫声将姜木吵醒。
  深夜被从睡梦中惊呼着叫醒是姜木许久不曾经历过的事情了。
  至少从秦纵照顾楚霁的身体起,他就再也不必担这份苦差事了,自有人巴巴儿地赶上去。
  他猛然惊醒,脑子里还糊涂着,以为是楚霁又病了,也顾不及什么,趿了个鞋子便往外走。
  拉开门的瞬间,寒凉晚风猛然的侵袭才叫姜木反应过来。
  这是在钱庄里。
  “别急,你方才说什么?”
  姜木揉了揉生疼的脑门,一边安抚着惊慌失措的小伙计。
  “姜先生,统领他们几人服了药后突然吐了血!全是黑的血!”
  姜木被这话吓了一跳,在伙计惊异的眼神里,全凭本能地折回屋内,迅疾抓起银针包。
  “带路!”
  东厢厅堂里,薛正和单启都已经等在了那里。
  顾不上二人的阻拦,姜木直接冲进室内。
  在路上他便听伙计说了,曾宽他们几人从前没出现过这种情况,其他轻中症的也没有吐血。
  唯独这几个吃了他新开的药的人吐血了。
  这叫姜木怎么能不着急?
  医师的直觉告诉他,这是揭开桐昌城时疫的关键。
  眼瞧着姜木冲进了房间,薛正也管不了旁的,也拔腿冲了进去。
  这可把单启急得直跺脚。
  这叫个什么事儿啊?
  但这两人都冲了进去,他把心一横,长叹一口气后也跟了上去。
  房内,曾宽形容枯槁地躺倒在床上,胸膛微弱地起伏着。
  姜木此时已然恢复了理智。
  指挥着薛正将病人扶正后,他探上了曾宽的脉搏。
  竟与他先前悬丝诊脉是别无二致,依旧是一池静水般的宁静,仿佛这次剧烈的吐血没有引起丝毫的变化。
  可越是如此才越不对劲。
  “看出什么了?”薛正问道。
  姜木摇摇头,却冷哼一声。
  旋即,他取出一根银针,刺入曾宽手部的脓疮中。
  此针名为铍针,不同于巉针的形如箭头,这针得名于剑锋,形如宝剑,广二寸半,长四寸,主用于刺破痈疽毒疮,排出脓血。【2】
  不多时,腥臭发黑的脓血流出,姜木以布帛擦拭针头。
  烛光之下,银针明晃晃地发着黑。
  “他中毒了,桐昌城里不是时疫。”姜木下定结论。
  薛正倏然站起:“那些药有问题!”
  姜木却摇了摇头:“那只是寻常治疗时疫的方子,况且你没听管事说,城内有不少人是服了药才好的。”
  单启此时也迷糊了,这一波三折的,他实在是想不通。但听见姜木的话,他还是下意识地点了点头。
  桐昌城内的时疫不是从胶州城内的医师来了之后才有的,反而那些医师施的药救了不少人。
  姜木挫败地抓了抓头发:“给楚霁传信吧,咱俩这脑子能想出什么来?”


第九十三章
  桐昌城到底离沧州近, 飞鸽传书不过两日功夫,消息便传到了楚霁手中。
  看到姜木提及钱庄中人中毒一事,楚霁便知此事同他猜想的一样, 是人为。
  原书中,桐昌城的确全城覆没于今年开春的一场瘟疫,甚至蔓延到胶州全境。
  但那是因为原书中, 沧州的大雪导致了十万百姓的死亡。
  开春之后,温度上升,冰雪消融。
  腐烂的尸体飘荡在弋江中,污染了水源, 使与沧州一江之隔的桐昌城居民染上了瘟疫。
  现如今的沧州是这样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原书中的悲剧又怎么可能重演呢?
  适时,杨佑从外头走了进来。
  “大人找我?”
  楚霁随手将密信交给杨佑:“不出意外, 这两日胶州使团的人便会到。”
  杨佑一目十行地看着, 一边点了点头:“属下会亲自去迎他们入城。”
  “除了必须的医师、草药和粮食外,你再到东郊大营调两千人,明日让万鲁和你一同前去胶州。”楚霁道。
  “主公的意思是?”杨佑迟疑道。
  主公此次应当是想将桐昌城划归沧州所有的,可两千人马就想破桐昌城如今之乱象,只怕难以实现。
  “先给百姓解毒要紧, 你同姜木会合后, 务必尽快研究出解药。同时,要查清桐昌城居民中毒一事的谜团, 揪出背后主使之人。”
  “主公放心,佑必当竭尽全力。”
  杨佑想, 这就是他所效忠之人。
  百姓之于楚霁, 永远是处于第一位的,远胜于什么权势富贵。
  “既然有人做得出这样伤天害理的事来, ”楚霁冷笑一声:“便别怪我容不下他。”
  二人又将这局势剖开,细细分析许久。
  ***
  杨佑走后,楚霁平复下心情,便开始伏案处理批阅文书。
  这是他近几日的工作日常,这些文书也大都是由府衙中人传回的。
  他们此刻正被楚霁下放到沧州各处的田间地头,去了解民生,了解百姓的生活,了解春天里的沧州。
  这文书嘛,便是工作报告。
  此时正是春水初生,万物复苏之时,沧州迎来了蓬勃盛大的春耕。
  众人换下厚重保暖的冬衣,穿上干活时的短褐,在田地里劳作着。
  头戴草帽,手拿锄头,挥洒汗水,播种下一年的希望。
  梯田盘在山腰间,连绵蜿蜒,俨然是千里沃野。
  秧苗青青,苜蓿抽条,梯田披绿。
  巨大的水车每隔两层便在梯田旁矗立,将山顶和溪流的水引入沟渠。
  飞溅的浪花折射出七彩的光,浸润过水稻的根系,给土地带来活跃的生机。
  土地亦不会辜负耕耘的人,幼苗的每一寸生长都印证着时光。
  村落中,原先用于种植的土地依旧发挥着作用,只是上头的作物除了水稻小麦,还有了旁的。
  芝麻的好处沧州人民已然感受到了,这东西虽然不像是猪油那样的荤香,但也别有一番味道。
  最主要的是,楚大人说了,这一亩地能产百十来斤的油。
  这得杀多少只猪才能熬出这么多油来?
  众人一合计,这芝麻,必须种。
  但令楚霁没想到的是,百姓们对于红薯的兴趣竟然远高于土豆。
  可转念一想,这倒也是十分合理。
  一是土豆发芽之后便不能够再食用,产量再大百姓也吃不完。
  二是红薯是甜的。
  大雍糖产量极低,糖价高昂。
  究其根本,是因为大雍只有甘蔗这一种产糖原料。
  可甘蔗喜温喜湿,只有在南方的几个州才能种植,产量不丰。
  即便楚霁想方设法地改良了一些制糖的工艺,但收效并不大。
  现在能有地里长出来就是甜的东西,还能吃饱肚子,这种吃糖吃到饱的事情,简直和做梦一样。
  至于土豆,去年在农场里种下的土豆产量很是不错,远胜寻常的庄稼。
  虽然百姓种的少,但楚霁却没打算放弃。
  因为有了梯田旁种植的苜蓿草,马场和军营里所需的草料已然足够,楚霁便着意将农场里大半田地改为种植土豆。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