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穿越重生>

清和 上(54)

作者:来自远方 时间:2021-05-21 08:52 标签:豪门世家 天之骄子 穿越时空 强取豪夺

    鄙视自己这位绝对惹不起,只能低头,沉默是金。
    次数多了,也就习惯了。
    最终,孟清和也被编入了进京的护卫队伍。原本燕王想留他在王府,虎蹲炮和火铳三段射击,还有改装的战车都是好东西,朱棣想看看孟十二郎脑子里还有多少好东西。
    道衍却临时插言,让燕王改变了主意。
    “此子有才且有急智,护卫世子等进京更为妥当。”
    孟清和不知道自己是哪里入了这位佛爷的眼,可燕王都点头了,硬着头皮也必须大声表示,他愿意进京,愿意充当世子三人的护卫!为世子三人抛头颅洒热血,刀子过来,眼睛都不眨一下!
    “卑下一定竭尽忠智!”
    朱高炽在京城到底会发生什么,孟清和不知道,但他知道,这三位都是全须全尾的回了北平。
    既然正主都没事,跟着正主的小角色,壮烈光荣的几率也不会太高吧?
    呈送火炮图纸不算什么,跟着朱高炽三人进京,好好表现,才能真正给燕王留个好印象。
    擦擦冷汗,看看站在一边的沈千户,只要中途不出差错,靖难这艘船他是踩上去了,能坐上几等船舱就要靠自己努力了。
    只要成功,当初谁打他军棍,谁想要他的命,全都能一一找回来!
    这一刻的孟十二郎,斗志满满。
    权利和地位正在向他招手,美人,吔,这个难度太大,暂缓。

    第43章 站队问题

    建文元年,四月甲午,京城附近发生了一场地震,震塌房屋数间,死伤者百余。
    翌日,建文帝下诏,令百官直言。
    诏令的内容很直白,上天降下灾祸,一定是朕这个天子哪里做得不够,大家多给朕提一下意见,朕一定改正。
    封建时代,每当发生天灾,诸如日食,地震,洪水等,皇帝都要开展一下批评与自我批评。
    不到罪己诏的程度,态度却一定要摆正。
    皇帝态度好,百官会视情况上疏,奏明上天降下灾祸,不是皇帝不好,是臣等的过失。
    要是皇帝态度不好,那就不好意思了,各科给事中和科道御史,动起笔来绝对能气得人吐血。
    建文帝乐于对叔叔下狠手,对朝廷官员却很优待。
    诏令一下,满朝文武琢磨了一下,皇帝仁义,自己也必须厚道。私下里商量之后,只有都察院上了几份不痛不痒的奏疏。上疏之前,都察院左、右都御使进行过严格的审核,确定没有任何不妥之处才呈送皇帝。
    按理,皇帝自我批评一下,众臣架一下梯子,等皇帝下来,再妥善处理灾后工作,这件事就过去了。不想,远在北平的燕王,病中仍忧心国事关心侄子,派快马送来一分奏疏,在朝中引起了一场不小的波澜。
    燕王的用词很客气,表达出的意思却相当的不客气。
    上天降下灾祸,必定是对皇帝示警。皇帝不顾念亲亲之情,罗织罪名迫害亲叔叔,周王代王在西南艰苦劳动,湘王一家子都去见了大行皇帝,据闻皇帝还下令纠察岷王、齐王的不法事,问罪的旨意都准备好了,莫非皇帝要把宗亲一网打尽,做个真正的孤家寡人?
    奏疏的末尾,燕王还引用了《礼记》中的一段话,用来表达自己的痛心疾首。
    何谓人义?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
    父慈子孝,家之福也。主圣臣贤,国之福也。反之,则必生祸端。
    陛下如此对待亲人,是一个圣明君主所为?或陛下只是受到蒙蔽,被朝中奸佞蛊惑?既如此,当诛杀奸佞……
    没等奏疏看完,建文帝已是面色铁青。
    燕王这封奏疏,简直是指着鼻子骂他不仁不义,无亲无情。对亲人尚且如此,还倡导什么恢复周礼,充什么仁厚之君!
    若是建文帝不承认自己冷酷无情,就一定是受奸人蛊惑偏听偏信!
    两个字直接甩脸上,昏君!
    本来不大的一件事,被燕王这么一搅合,皇帝顿时有些下不来台。
    气得耳朵冒烟也不能追究燕王,是他亲自下诏求直言,若因言治罪,才是真正落实昏君的罪名。
    建文帝登基以来,顺心的日子不多,不顺心的日子不少。下朝之后,直接摆驾去了谨身殿,他需要冷静一下,顺便三省吾身,他这位四叔,实在是太不好对付。
    醒悟之后,建文帝终于意识到放燕王回北平是件多傻缺的事!下定决心,等到洪武帝祭日,燕王进京后立刻动手。
    这次,绝对不能再纵虎归山,给自己添堵。
    可惜建文帝醒悟得有点晚,叔叔的人生和斗争经验比侄子丰富太多,建文帝的算盘注定落空。
    不过三日,北平来的第二份奏疏送到。得知朱高炽三兄弟将代替重病的燕王进京祭拜,建文帝呆坐半晌,猛的将桌案上的奏疏全部扫落。
    伺候的宦官宫人跪在地上,颤抖着大气不敢出。
    魏国公徐辉祖也接到了燕王妃的来信,信中没说别的,只说朱高炽三人五月到京,希望做舅舅的能多照顾一下。
    如果信是燕王写的,徐辉祖肯定会置之不理,但信是燕王妃写的,通篇只言亲情不说政治,徐辉祖再拒绝就显得不近人情。
    “大哥,外甥进京,咱们做舅舅的自然要多加照顾。”
    比起徐辉祖,徐增寿更倾向燕王。
    皇帝登基以来,重腐儒轻武官,那个叫方孝孺的,又领着一帮翰林整天鼓动皇帝恢复周礼,以武功起家的朝中勋贵早已心存不满,遑论同藩王结亲的人家。
    人心就是这么奇怪,洪武帝一杀一大片,没人敢抱怨。建文帝极少搞诛连,连八竿子打不着的都要忧心几句。
    燕王妃和代王妃都是徐家人,如今代王妃和代王一起在蜀地过苦日子,燕王妃也是成日担心,徐增寿对建文帝的怨气,竹节似的蹭蹭拔高,燕王的奏疏一上,他第一个拍手叫好。
    那个成天和腐儒之乎者也的皇帝,早该骂了!
    “四弟,此事容我再想想。”
    徐辉祖皱眉,徐增寿不满的一拍桌案,“这也要想?大哥也要同皇帝一样不顾亲情?”
    “放肆!”徐辉祖怒了,“怎可对陛下出言不逊!”
    “啧!”
    徐增寿一撇嘴,压根不把徐辉祖的怒气放在眼里。从小一起在泥巴里打滚,在校场上摸爬滚打,在战场上冲锋陷阵,兄弟俩太了解彼此。
    徐辉祖不是真的发怒,徐增寿有恃无恐。
    “大哥,皇帝同燕王如何,咱们不说。王妃是咱们的亲人,外甥也是。二姐现在过的是什么日子?大姐来信将外甥托付给咱们,咱们要是不管,还算人吗?父亲临终时是如何嘱托咱们的,大哥可还记得?”
    话到后来,徐增寿已是眼圈发红。平日里威风八面的左都督,今日在自家兄长面前,竟是语不成声。
    徐辉祖沉默了,放在桌案上的拳头猛的攥紧,狠狠的砸下。
    砰的一声,红木大案的桌脚竟嵌进了地砖中,足有半寸。
    南京城中暗潮汹涌,朱高炽三兄弟也在预定的日子出发,拜别燕王和燕王妃,亲王世子和郡王的仪仗一概免除,带着随行的护卫,轻车简从前往南京。
    考虑到朱高炽的身体,燕王下令王府工正,着工匠改造了世子车架,车亭比亲王象辂降一等,踏梯,拉车的马匹皆按皇孙制。车亭内门槅,屏风,皆用红漆。褥席,椅靠,坐褥,帷幔,红帘,俱同亲王规制。


上一篇:炮灰N号

下一篇:清和 下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