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穿越重生>

清和 上(142)

作者:来自远方 时间:2021-05-21 08:52 标签:豪门世家 天之骄子 穿越时空 强取豪夺

    见孟王氏进来,孟许氏和孟张氏停下动作,上前扶着孟王氏坐下。婆婆的脸色不太好,她们也收起了之前的欣喜。
    莫非,这礼收不得?
    “别多想。”孟王氏拍拍两个儿媳,又把两个孙女叫到身边,“东西都收好,粮食咱们自己留着,这些布,挑出些颜色鲜亮的送给族人。之前你二堂叔和三堂叔给咱家松了两头羊羔,人情总得还。”
    孟王氏将礼单递给两个儿媳,看着上面列出来的一长串,孟张氏和孟许氏都开始眼晕。
    单是粮食,就足够一家人吃上几年。听孟王氏要送布,妯娌俩还有点舍不得,照这礼单来看,光是送布还不成,那些香料和糕点八成都要送出一些。
    “娘,这些金银,铜钱还有玉石该怎么办?”
    东西送来时,全屯的人都看到了,若是有人起了歹心,孤儿寡妇的一家子,十二郎又不在,可怎生是好。
    “这些都是压在粮食下边的,你九叔公都不知道。”
    儿媳能想到的事情,孟王氏自然不会忽略。
    “东西咱们收好,也管好三姐五姐,别在外边说漏了嘴。不是为娘吝啬,到底人心难测。十二郎在外边打仗,咱们一家也没个男人,凡事总要多加小心,别为一家人招祸。”
    孟王氏表情严肃,两个儿媳恭敬的应道:“是。”
    孟三姐和孟五姐也走到孟王氏跟前,“祖母,孙女听话,绝对不乱说。”
    “好孩子。”孟王氏欣慰的笑了笑,将两个孙女拉到怀里,“不等到十二郎归来,这些金银铜钱都不能动。”
    “娘,媳妇明白。”
    孟许氏和孟张氏重新挑拣布匹,将暂时用不上的鲜亮颜色挑出来,按照孟王氏的吩咐送给族人。
    族老们另备下香料,盐和小半扇羊肉,孟广顺和孟广友家中额外添了一成,便是孟广孝也没落下。
    “娘,大堂伯那里也送?”孟张氏有些不乐意,那一家子,除了四郎没一个好人。
    “送,为何不送?”
    孟广孝可以不仁,十二郎不能不义。无论如何不能给十二郎落下凉薄的名声。儿子想不到的,孟王氏会帮儿子做。
    孟许氏拉了孟张氏一下,“照娘说的做,不过是一匹布,省得让人说嘴。”
    别扭了一下,孟张氏到底不愿违背婆婆的意思,闭上嘴不说话了。
    傍晚时分,屯子里升起了袅袅炊烟,饭菜的香味从每家每户飘出。
    孟三姐和孟五姐提着两盒糕点,手牵手来到孟重九家中,道明来意。
    “祖母说,这件事还要劳烦曾祖。”
    小姑娘长相可爱,说话脆生生的,不是一般的惹人喜欢。
    听到孟王氏要给族人送布,孟重九眼中闪过了一丝了然。
    “行,回去告诉你们祖母,这事我应下了。”
    马车进屯时,族人们都见到了。自从十二郎三人从军,逢年过节都会往家中送些东西,但像这么大的手笔还是头一回。得知礼是孟清和的上官送的,众人更是羡慕不已。眼红的也不是没有,可谁让自家没有个十二郎?
    孟王氏要给族人送布,连孟广孝一家都没落下,之前说酸话的不免脸上发热。想起孟广智当年的慷慨和种种好处,难免唏嘘,难怪人家能够发迹,这份心胸自家实在是比不得。
    布匹只是个开头,送给族中老人的羊肉和香料却是重头戏。这份礼送出,今后再有哪个不开眼的说十二郎一家的不是,族老第一个不会放过。
    十二郎一家仁义,往这样的人家身上泼脏水,该遭天打雷劈。
    东西送完,孟王氏暂时松了一口气,想了想,把自家积攒的铜钱和宝钞取出,分给了两个儿媳。
    孟许氏和孟张氏还要推辞,孟王氏却道:“拿着吧,以后咱家只会更好。十二郎说了,要给两个丫头十里红妆,平时见着合心的,慢慢给两个丫头备起来吧。”
    “娘……”
    “八郎九郎不在了,两个丫头还有叔叔,今后福气大着呢!再有那嘴碎的拿两个丫头无父说事,你们只管当面啐过去!”
    “是。”孟许氏眼圈有点红,“娘,您放心,等到小叔成了家,多给您生几个大胖孙子,那就是咱们一家的福气。”
    孟王氏也笑了,视线扫过堂屋里的两只大雁,笑容微微一凝。
    大胖孙子?
    建文二年,五月
    燕王陆续调集军队,开始了冲出河北,进军全国的第一步。
    出兵山东之前,燕王听取道衍的建议,把关在王府内的高巍给放了出来。
    高巍还没弄清楚是怎么回事,就被送上了马车,怀里塞了一封措辞恳切的书信,踏上了返回南京之旅。
    车夫和随行的护卫都是被燕王策反的南军和高巍带来的随从,坐在车厢里,已从西瓜成功跃升至超级大窝瓜的高参军,死死盯着亲自送行的燕王,恨不能扑上去肉搏,打不过也能出口气。
    朱棣此时放他回南京,绝对没安好心。
    脑门盖着个反贼的大戳,回到南京,哪怕以头抢地,皇帝都不会相信他,只会视他为燕王派出的细作。
    君臣离心,同僚相疑,好友唾弃。
    高巍几乎能预料到自己回到南京后的悲惨遭遇,可他必须回去。
    燕王是反贼,建文帝才是正统,誓死,他也不会从贼!
    可惜,高巍的意志再坚定,准备再充足,以他如今的外在条件,加上社会主流舆论,打死建文帝也不会相信他。越是表现得坚贞不屈,就越是可疑;越是哭诉遭受了非人的虐待,越让人无法相信。
    众人看到的,只是一个在燕王的地盘上好吃好喝,改换门庭,反过来给前任老板使无间的伪君子,真小人。
    高巍有苦无处诉,想以死明志都不可能,建文帝绝对不会让他死,否则,苦心营造的仁厚形象必将崩塌。
    高巍在燕王的地盘上活得好好的,还胖了不少,回到南京却转眼没命,说是自杀,就像证明他没有投燕一样艰难。再加上高巍在读书人中的地位,喷在建文帝身上的口水绝对不会少。
    人死为大。
    高巍活着,他就是贰臣,细作,人人得而骂之。
    高巍死了,建文帝就是昏君,暴虐多疑,没有容人之量,更要骂之。
    读书人的一张嘴一支笔,恰如武人手中磨过的刀枪,锋利无比。砍下去,刀刀见血。
    在朝廷上砍完还不够,闲暇之时做几首诗,写几句词,再撰几篇话本,建文帝的昏君形象必将跃然纸上,更加丰满。
    朱棣打的就是这个主意。
    当初建文帝派高巍来北平,几次气得他想操刀子砍人。现在风水轮流转,人送回去,看那个黄口小儿怎么办。
    留着只能膈应自己。杀了,好名声就别想要了。
    作为一个成功的不良中年,被一群读书人喷唾沫骂造反,朱棣不过是掏掏耳朵,吹口气,任由你们去骂,等着江山到手,老子再和你们算总账!
    换成品学兼优,心理承受能力却有点弱的建文帝,被如此口诛笔伐,不吐血也得神经衰弱。
    人送回去不算,朱棣还给建文帝写了一封亲笔信,痛陈朝中奸佞当道,视太祖高皇帝法令于无物。衙门的名称和官员品级都是说改就改,简直是大逆不道!
    国朝法礼典章,均为太祖高皇帝的心血,是祖宗之法,岂能说改就改?绝对不可以!坚决不行!


上一篇:炮灰N号

下一篇:清和 下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