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穿越重生>

清和 上(179)

作者:来自远方 时间:2021-05-21 08:52 标签:豪门世家 天之骄子 穿越时空 强取豪夺

    “募兵?”
    “朝廷兵力不足,京城十分空虚,若殿下能领兵直捣京师,大事可定!”
    话落,未见众人大喜,也没遭到燕王表扬,反而被高阳郡王瞪了一眼。王景弘不知道自己哪句话没说对,也不清楚是哪里犯了忌讳,见燕王脸色不愉,心中难免惴惴不安。
    郑和眯眼看着他,这人要是留在王爷身边,肯定是劲敌,必须注意!
    帐中沉默许久,众将一起磨牙。
    拼死拼活造了三年反,为的就是打到京师!
    京城空虚,可一战而下?
    也要能过去才行!
    山东拦在当中,济南都打不下来,去南京?怎么去,飞过去?
    孟清和借着遮挡,悄悄拉了一下沈瑄的袖子,“指挥,我有话说……”
    沈瑄侧头,靠近了些,孟清和压低声音,“京城空虚的确是大好机会,平安可以绕路进攻北平,王爷何必一定要攻下济南?”
    “绕开?”
    “对。还有,朝廷派来的锦衣卫,也可以做做文章……”
    两人在一边窃窃私语,旁人没注意,燕王却看得一清二楚。孟清和要的就是这个效果。济南给燕王的打击太大,让他钻了牛角尖,认为打不下济南就没法去京城。
    只要帮燕王扫开迷雾,靖难之路将是一片坦途,路上有石头硌脚,踢开就行。
    这份功劳不是孟清和自己能领的,必须找个“垫背”的,再没有比沈瑄更合适的人选。
    原本,孟清和还在考虑献计的最佳时机,王景弘的突然出现,让他眼前一亮。
    不过帐中的气氛太压抑,贸然开口不太妥当,不如想法让燕王主动询问,一切水到渠成。
    “瑄儿,你二人在说什么?”
    沈瑄看着孟清和,孟十二郎悄悄眨眼,退后一步,打定主意不开口。
    “瑄儿?”
    燕王又问了一句,沈瑄朗声答道:“回王爷,卑职在与孟同知商讨进兵京城一事。另外,帐外的锦衣卫也可一用。”
    “哦?”
    “不攻打济南,亦可入京。”顿了顿,见燕王和众将面现疑惑,沈瑄才接着说道,“可以效仿平安军,借道,绕路!”
    “绕路?”燕王心头一动,豁然开朗,“大善!”
    得知平安出现在北平城外,燕王脑子里也曾有念头闪过,却一直没能抓住。沈瑄此言一出,恰好给他提了醒。
    又不是只有一条路通往南京,他在济南死磕,根本是进了死胡同。
    绕过济南的确要承担腹背受敌的危险,可若是冒险成功,胜利可期,一切都值得!
    兴奋之余,燕王又问道:“瑄儿说这几个锦衣卫也有大用?”
    “回王爷,此为孟同知所言,卑职也不甚了解。”
    众人视线扫过来,孟清和不得不开口,道:“卑职以为,天子宠信腐儒,重仁爱之名。锦衣卫的名声一向不怎么好,这一点,可以利用。”
    如果被朝中文武得知皇帝用锦衣卫办事,刺探情报,挑唆藩王家庭关系,哪怕是为了“正义”,也够建文帝喝一壶的了。
    注重名声?那就从名声下手。
    如果把方孝孺也牵扯上,舆论的风向又会如何?读书人还会崇拜同“鹰犬”沆瀣一气的方大学士?
    以彼之矛攻彼之盾,无论矛断了还是盾破了,于燕王都没有损失,说不定还能得到意外之喜。
    建文帝亲自把人送来,不好好利用,委实对不起他的一番心意。
    听完孟清和的话,众人都有些后背发凉。
    黑,简直是太黑了!
    不愧是道衍大师的徒弟,当真是坑死人不偿命!
  
    第94章 胜利的曙光一

    建文三年十一月,燕王造反的势头愈发猛烈,麾下军队连战连胜,已占据大半个山东,一旦攻下济南等州府,随时可能继续南下。
    军情十万火急。
    南京城内却是歌舞升平,繁华如昔。
    茶楼酒肆中宾客满座,花街柳巷脂粉飘香。
    携带战报的快骑从城中驰过,卷起一地烟尘,引来的不过是几句燕王又打到哪里的猜测。
    仗打了三年,谈来探去无非只有老几样,没多少新意。
    年初,历城侯东昌大捷,皇帝祭祀太庙,着实让京城轰动了一番。没等高兴几天,接连几场大败,再没好消息传来。
    朝廷在邸报上粉饰太平,百姓却从各种渠道得知真相。
    燕王的军队连战连捷,朝廷的军队十战九不胜。
    关心国事的读书人在太学中慷慨陈词,说的无非是散发更多征讨檄文,号召天下勤王的陈词滥调。
    朝中的文臣武将仍是该装鹌鹑的装鹌鹑,该慷慨激昂的慷慨激昂。各自私底下打着不同的算盘,左都督徐增寿成为很多勋贵武官们的座上宾。
    闲居在家不问朝政的长兴侯耿炳文几次同他当面探讨“兵法”,谷王时常请他到家中赴宴,在京的辽王同样不落人后,与徐增寿攀上了交情。齐王也想凑个热闹,无奈被皇帝软禁,有心无力,递个消息都相当困难,只能望墙兴叹。
    这些人中,李景隆同徐增寿的“交情”最好。不当值时,经常能看到两人手挽手,肩并肩,大步迈向南京城内最有名的风化场所,豪爽一整夜。
    魏国公徐辉祖对徐增寿已是放任自流。
    在外人看来,徐增寿这个小舅子同燕王关系非同一般,徐辉祖这个大舅子则是站在朝廷一方,明显有大义灭亲的意思。
    按理来说,重用徐辉祖,绝对能大规模收拢人心,可建文帝的态度却是模棱两可。
    战况艰难时,派徐辉祖出去为大军殿后,貌似信任有加。
    战况稍一缓和,马上把人叫回来,名义是保卫南京。
    兵权一收,出不了南京,魏国公有天大的本事也无法施展。朝中的有识之士私下里不免叹息,若天子能命徐辉祖为帅,胜负或许未可知,战局却不会糜烂至此。
    但凡天子将对腐儒的宠幸分出一半,朝中的武将敢不拼命?
    现实的情况却是,腐儒们借天子的宠幸打压武将,蔑视勋贵,摆出一副不屑与之为伍的清高姿态,仿佛天下只有他们才忠于皇帝,才为皇帝的江山社稷努力一般。
    武将会服气?明显不可能。
    文武不和愈发的严重,几乎势同水火。
    文管内部,周礼派和太祖派四处遣煽风点火,见面就要互掐,奉天殿的早朝十足一个热闹的菜市场。
    大家都在仗义执言,都在各抒己见,却同皇帝最想听的相聚十万八千里。
    论起典章法度鸡毛蒜皮,能洋洋洒洒说上一天。
    问到燕王造反,马上低头垂目,好似地上有金子一样。
    如此行径,换成洪武年间,不剥皮充草也要砍头腰斩。当今天子却不然,对文臣的不作为视而不见,一旦文武发生争执,又往往站在文臣一边。武将心中憋了怨气,怎肯为皇帝尽心尽力,抛头颅洒热血?
    常言道,不在憋屈中忧郁,就在愤懑中爆发。
    随着徐增寿在京中的活动,加上杨铎等人暗中的努力,以长兴侯和曹国公为首的勋贵武将集团,已逐渐有向燕王靠拢的趋势。
    建文帝明知道手下正酝酿着集体跳槽,却对此毫无办法,更不能马上下旨查办。


上一篇:炮灰N号

下一篇:清和 下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