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小平民(69)
顿时,没过一月,村口大院子除了留出走道的地儿,都给改成了一畦一畦的水田,甚至还有些人家,把自家圈起来的院子都给拆了,一出家门就是自个的农田,下了秧苗后,也别有一番景色。
第57章 收获
村口跟村里两个院子平日里虽然串门不多, 但是大家都在一个地头上干活,村里亲连着亲, 人人都说的上话, 对于村口的大动作他们是知道的,但是都没有进去瞧见过,连杨大川弄的菜架子也只是听说没瞧见。
这也难怪, 如今外边危险的紧, 两个院子的人都是各自一个小队, 每天一块儿上田干活,一块儿收工回家,要是想串门子, 那得在另外一个院子过上一夜,第二天跟着上田的人才能回家。
所以, 虽然听说了村口院子开始在自家门口种水稻, 但是村里自留地不多,富余的也就一分来地, 他们也就不大上心。村口的人也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 忙过下种插秧那一阵后, 也没再整天将种水稻挂在嘴边上。
不过现在村口里的人,大伙儿最爱做的就是在整个大院闲逛, 看看自家稻苗的长势, 说说那家的毛病, 比比谁家长得好。一个个比赛似的精心的伺弄家里的这些水田, 可不敢有一丝马虎。
家里的毛孩子更是被家里大人三令五申的教训过, 不准在周围打闹闲逛,要是被发现糟蹋秧苗的,甭管谁家孩子,那都是一顿竹笋炒肉伺候。
这几年,村里半大的毛孩子活得憋闷,外出干活太小,不安全;正是猫嫌狗厌的年纪,屋里待着也找不到折腾的地儿,整日的被拘在围墙里,以前还能在整个院子跑动跑动;如今倒好,院子所有能下脚的地儿都建成了水田,高声扯呼一声回家都得挨顿板子。
杨大川家倒是还留有前院的空地,但是眼瞅着孩子越来越大,家里这点地儿也不够折腾了。
“唉,以后咱们孩子连个跑动的宽敞地儿都没了!”杨大川惆怅的望着外边院子追逐打闹的壮壮跟安安。以前村里的孩子活得多安逸啊,上山下河,东跑西窜的,不到吃饭的点儿都不能着家,现在整个村子里的人都被拘在围墙里,甚至他们外边只剩下能走道儿的地儿。
“兴许没几年,这年景就好起来了!”芋哥儿不以为意。如今的年景能活下来,填饱肚子就不错了,家里大人哪里还能有多余的空闲给孩子们找乐子。
杨大川倒是想给孩子们制些玩具,但是也只能想想了,编个箩筐背篓他倒是还成,木工活他就麻爪了。村里也没有专门的木匠,都是些把式活儿,即便有,他又不会画、也说不出个一二三四来,最重要的是,家里如今也没木材啥的原料,要真想做,还得上山寻摸好木材。
“大川,赶紧的,你上我家水田看看,我这稻子不对劲儿啊!”正当杨大川在家瞎想的时候,同住村口院子的周叔上门了,急匆匆的拉着杨大川就要往自家水田里赶。
周叔家的稻子跟村里大伙儿一样,都是精心伺候,不敢有一丝马虎的。但因为门前的水田是原本捂实的硬地改建的,他家生怕肥力不够,家里的粪肥,海耗子骨头肥料一个劲的往地里撒。
水田里的稻杆也的确是长得好,比村里所有的水田都长势精神,因此,他还得了村里好些人的羡慕呢。可是眼瞅着进六月了,村里一起下种的都开花了,他家的水稻还是光长叶子,瞧着杆径还挺苍翠,大大的一株,长得分外精神,但就是没声响,将近十来天了,都没见动静。
瞧着这花期都过了,他哪里还呆得住,赶紧的找来杨大川。
经过这抛秧、木架子种菜的事儿,村口院子里的人都觉着杨大川这种田的本事儿不比经年的老农差,凡是地里有个啥差池不妥当,都爱找他唠嗑唠嗑,问问章程办法。
杨大川所有的种田经验都来自于后世,他知道的他也不藏着掩着,不懂的,他就问芋哥儿,芋哥儿可是种田的老手,比他这个半吊子靠谱多了,夫夫两一合计也能解决大部分的问题。
没有抽穗开花的也还有几家,但是稻杆长势没周叔家的茂盛,见到杨大川被拉到田里,也凑过来纷纷想学上两手。
嗨,这不是禾苗生长过旺嘛!杨大川到田里一看就知道这是啥问题了。难怪周叔他们没见过,不知道是不是古代的肥料不给力,田里的禾苗只有长势不好,从来没有营养过剩的。
周叔跟院子里的其他几家生怕肥力不够,一有空就结对上外边去抓海耗子,攒着劲儿的撒骨肥,要不是这大平河源源不断的上来海耗子,他们平山村非得把周围给抓绝了。
杨大川估摸如今头顶上的两色极光对庄稼有好处,而且骨肥肥力足,撒的又特别多,造成田里的禾苗营养过剩,光长叶子不结实了。
“那咋办?大川,咱们咋整啊?”由不得周叔不着急,这忙活了几月,他娘的!其他人都能收粮,就他们家收回一堆稻杆有啥用。
这整治的法子也不难,不过今年这茬的收成肯定没有其他人家的好了。
“周叔,这骨肥就不要在下了!你们先到田里踩断禾苗一部分根,可千万不能踩绝了;再有就是把田水给放干了,好好的晒一晒;早上起来记得用长竹杆在禾叶上来回赶动,把叶片上的露珠扫落,整个三五天,这样能让水田里的禾苗吸收不了地里的肥力,到时就差不多能开花了。”
“唉!这当了一辈子的老农,不过停手了两三年,整的如今都不会种地了!”周叔满脸惭愧,摇摇头,深深的叹了一口气。
“可不是吗,没成想这外边的海耗子还挺有用,这骨肥比啥肥都强,也算是老天爷给咱们的补偿了!”围在一块看热闹的人议论纷纷。
“大川,你帮我看看,瞅瞅我家的稻子长得咋样!”
“大川,我家稻子这穗花的颜色是不是不对啊?”
“大川,我家稻子这叶子长得有点多,是不是肥力太足,要不要也掐掉一些?”
“大川……”
这新的光景整的大伙都对自家的种田手艺不相信了,越想越觉着有毛病,唯恐耽误收粮,纷纷开口让杨大川到自家田里瞧瞧。
可还别说,这一片瞧下来,还真让杨大川看出一两分门道。村口院子的人对自家水田足够上心,给的骨肥都是足足的,只要不是像周叔家过头了的,这田里的禾苗长势都很不错,花穗又长又大,瞧着比好年景的时候都强上几分,按照这样的势头,两分的地起码能有三分地的收成啊!
听了杨大川的话,大伙儿更是有了奔头,见天的往自家田里钻。瞅着水田里的秧苗渐渐青翠,慢慢拔高,抽穗开花,灌浆结实,一个个笑得合不拢嘴。
或许如今的年景当真是不同以往了,他们下种的时候本就晚了些时日,但是如今刚进7月,眼瞅着就能收割了。黄澄澄的一块块稻田像金色的毛毯散布在各家门口,颗粒饱满的稻穗压弯了腰,整个村口大院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稻香。
杨大川家的水稻种的最早,也是最先收割的。开镰那天,整个村口院子都来了人,大伙儿纷纷自带家伙什,主动帮杨大川家收割,热热闹闹的一大群。
摸着这压坠手的稻穗,大伙纷纷暗自猜测这半亩地的水稻能收多少粮,估摸自家又能打多少粮。杨大川屋外边也就五分地,人手足,不过一个时辰就全部收拾完毕,如今日头大,晒了大半天也将近脱水,知道院里人都心急收成,杨大川当天晚上就下了称,好家伙,竟然有两百五十斤!
哗,这个收成在村里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好年景的时候,一亩地也就能收个三百五十斤左右,如今杨大川家只是种了五分地,但是有两百五十斤收成,那一年起码有五百斤啊!
想到这儿,大伙儿的心思火热,尤其是杨大川家种的水稻瞧着还不是最好的,村里还有好几户比他家伺候的精心,稻穗串子长得更长更大更饱满,这收成肯定也得长进几分,如今一个个喜得合不拢嘴,走路带风,说话越加响亮。
杨大川家种的水稻可不止外边有,后边院子将近也有一亩地,全部收回来一称重,竟然收了有八百斤的粮食,虽然是还没去壳的,但是照这个收成,只要下半年再种上一茬,今年家里顿顿吃白米饭也是够了的。
村口大院的稻香随着稻子的成熟飘散的更远,不止人能闻到,连海耗子也越加疯狂,甚至还真有被拱进来的几只,要不是院里有人及时发现,让杨大川带上家里的大花、二花下田去抓回来,这一整块水田都得被糟蹋完,可就是这样,离院墙近的几家水田还是被啃了一块,起码得少五分之一的收成。
因此,原本大伙儿因为这高大院墙而放松的心又警惕了起来。接下来的几天,每时每刻都有好几个人在院子里巡逻,屋里养的猫狗也全部被提溜出来,随时准备将蹿进来的海耗子给弄死。
“村口院子的人是咋回事儿,最近咋都不下田了,他们地里的粮食不准备要了?”连着好几天,村里人都没瞧见村口那边来人,难道窝在院子里就有粮了!就算有粮,这外边田地的木篱笆也得按时来人收拾啊,全部扔给他们村里边算咋回事儿?
“嘿,你们还别说,我还真闻到了稻子的香味,前两月,他们不是说种水稻了吗,这个时候估摸着在抢收呢!”
“瞎扯什么蛋,能有多大块儿地,还得整个大院的人一起收?”虽然听说了村口种水稻,但是村里晒场的人都觉得也就是腾出了大块一点儿的空地种个几株罢了,大头还得种菜蔬。压根没觉着他们能种成像以前一样一块一块的,至于杨大川的架子种菜更是早被他们忘到脑后去了。
“咱们去看看呗,最近这海耗子也闹得凶,一个劲儿的往他们院墙扑,指不定还真种出啥来了!”
村里的稻子渐渐熟了,但是这整个大院也不能没人守着,大伙儿排了收粮的顺序,不收粮的那家就在院子里巡守。不过大家屋前后能种的地也不多,住的最偏的也就一亩来地左右,都是经年的农活老把式了,一早上也将地里收拾的利利落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