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穿越重生>

古代小平民(4)

作者:莱茵麓湖 时间:2019-04-12 10:45 标签:种田文 穿越 末世

      又拉着他进灶房:“以前我一个人吃饭都是随便糊弄糊弄,油盐酱醋的都在这几个罐子里。刚秋收回来的粮食都放在在隔壁储藏室里,恩…今年我还没去上税。菜在后院菜地里,旱地上还种有苞米番薯没收,不过不多,长的不太好,柴火在院子角落堆着呢,过两天我再上山砍些大枝回来晾干好过冬。”
      沈芋跟着杨大川家里家外都看了一遍,心里对家里渐渐有了个数儿,如今家里境况的确不算好,不抓紧时间干活挣钱,他们一家都过不好这个冬。心里暗暗盘算着要先贴补多少钱置办家中事物。
      家中境况现在确实不好,想了想,杨大川决定还是和沈芋说明白,省得他着急:“芋哥,我之前都想好了,收完咱家庄稼,我就进山摘油茶果晒干榨油来卖。我领你看咱家也就是让你心里有数,以后咱两一起过日子,家里啥情况我肯定得告诉你。”
      之前进城卖野物时,杨大川就发现现在大家吃的油普遍是荤油,素油主要是菜籽油与豆油,素油主要是走商从北边带过来的,价格高,多是些有钱人家享用。
      山茶油在市面上没看到有人卖,问过走商的也没听说过哪里有吃山茶油的,而他们这块地儿,山里野油茶树很多,油茶果结的也不少,不过当时油茶果还小,不到摘的时候。现在时间正好,把油茶果采摘回来,自己用些土法榨油,拿到县城试试。
      要是卖山茶油挣不到钱,那自己就去山里烧炭,这边地界不算冷,大家都没有盘炕的说法,冬天多是烧柴取暖,家里有闲钱的也乐意烧炭,烧炭在这儿还是有些市场的。杨大川在未穿越前也跟别人进山烧过炭,烧炭是个辛苦活儿,在山里一呆就是十天半月的,像个野人一样,不到万不得已,他是不想干烧炭那活儿的。
      沈芋一想,也没有更好的开源办法,自己能想到的除了多种田,种好田,要不然就是把家里的鸡蛋拿到镇上卖,更多的经济物事儿他就不懂了。思考过后,沈芋说:“家里田地不算多,在大湾村的还有5亩水田,5亩旱地,今年的粮食也收回来了,咱俩又成了一家,抽空这两天跟村长到县城里办户籍,到时又能少上一份税粮。若是家里实在不行的话我外出找点活儿干也能贴补贴补。”
      杨大川就道:“不至于,哪里需要你外出找活儿贴补家里的地步,再说,地里也不用着急,咱家地不算多,拾掇几天也差不多了,挣钱养家那是我要考虑的事,你用不着为这事着急上火。”
      两人商量过后,决定先把地里的苞谷番薯收回来,再补种一些过冬的蔬菜,大湾村的地也不能荒了,反正两村离得也不算远,沈家房子也还在,到时两人辛苦一些,播种秋收就回大湾村住,平常就让街坊邻居帮照看照看,秋收时给点粮食做酬谢。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芋哥儿起床弄好早食,摊了几个玉米饼子,本来还想放鸡蛋的,但是家里没养鸡自然也就没鸡蛋,只能凑合着吃些咸菜,心想等阿嬷过来了,得重新做些大酱,积点酸菜,晒些咸菜、干菜才行,虽说自己也能做,但是手艺还是比不上阿嬷。
      杨大川听到灶房里的声音就醒了,利索爬起来,把自己收拾好,心想终于又有人做饭给自己吃了,再也不用忍受自己的随便糊弄,这种感觉真好。吃着玉米饼子就着咸菜喂饱了自己,拾掇拾掇农具,就将院门带上,跟芋哥儿一块下地。
      掰苞米是个遭罪的活儿:苞米叶儿既长又细,锋利的很,一不小心划身上就是一条血印子,更别说里头还有为数众多的蚊子。掰完后,还得把苞米杆子砍断拿回家当柴烧,砍断留在地里的的苞米根还很锋利,一个不小心踩到,又可能扎破脚。
      芋哥儿带着杨大川钻进了苞谷地里,一人拿着一个麻袋,两人一人掰一垅,把苞米杆上饱满的苞米穗拧下来,装到麻袋上,装满了就扛到地头上放着,然后连多喘口气的功夫都没有,转身就又回到苞米垅里。待袋子装的差不多了,杨大川就把苞米挑回家,倒出苞米堆在一边,转身又拿着空袋子返回到地里,全部收完回家后,两人还得动手苞米的外衣,剥出来的苞米棒放到院子里晒,晒干了还得手动把他们搓粒,搓粒磨成粉了才能做吃食。每当这时,杨大川分外想念现代便捷的生产方式。
      这几天,小两口都忙起了农活,收完地里的苞米番薯,又补种了白菜、萝卜生菜等冬季菜,要不然冬天都没菜吃。
      说到这个,杨大川有点怀疑建立大安朝的圣祖也是穿越的,他的一系列举措对当世产生了巨大影响。穿越前辈很厉害,改革盐政,现在的盐价并不贵,人人都吃得起,也不限量贩卖。
      还弄出了香皂、牙膏等日常用品;大力发展农业,在改良粮种的同时还派人到海外积极寻找更高产量的粮种,海外作物土蛋、苞谷、番薯等高产量粮食养活了刚建立的大安朝,随之发现的还有一些新物种时蔬,辣椒、西红柿、生菜、茄子等,不过可惜的是水稻小麦等粮种并没有提高多少产量。
      商贸发展欣欣向荣,大安朝经过百来年的积累,饮食手法得到了巨大提升,圣□□是个好吃的,在他的带领下,大安朝尤其盛产美食,比之当世应该也不差了。这些都是杨大川进城时听别人议论说起的。
      杨大川和芋哥儿忙完两家地里的活,芋哥儿都瘦了一大截儿。再加上身上脸上的印子,越发显得可怜,村里人见到又不觉感叹芋哥儿命苦,自家不嫁闺女是正确的。
      收拾完两个村地里活儿那天,他两到大湾村一起把沈阿嬷接过来了。杨大川还特意买了五斤的猪肉,给沈阿嬷接风洗尘,顺顺给芋哥儿补补身子,这几天都把芋哥儿累坏了,他干的活可不比杨大川少。但是现在家里精穷,只能用买肉这么省事简单的方法了。
      吃饭的时候,杨大川再一次感叹自己真是走了狗屎运了,芋哥儿的灶上手艺他就很满意了,但是吃过沈阿嬷做的饭食后,真真是觉得自己以前吃的是猪食。
      红烧肉块颜色鲜亮好看,肥而不腻,入口即化,吃了一块还想吃第二块,吃了第二块还想吃第三块,总之就是形容不出的好吃。杨大川再一次下定决心一定要赶快挣钱,要不然都不能大口吃肉,天天吃菜自己可受不了。

      第5章 上山摘茶籽

      平山村背靠大平山,山里面气候宜人、降水丰富,昼夜温差比较大,是山茶油树生长的最佳环境,野生山茶油树的身影几乎是随处可见。油茶树生长在深山中,油茶籽历经春夏秋冬四季,吸收天地精华。
      山茶油是□□传统的一种食用植物油,在□□已经拥有两千多年的种植、使用历史。而在大安朝,不知因为何种原因,山茶油还处于真空的状态,除了山里附近的人见过之外,大家都没听说过这些野果还可以榨油食用。
      秋末的大平山并不显得枯败,仍旧是苍茂繁盛,但是晨间的白霜、日渐清凉的山风、偶尔从树梢穿过的秋阳让人感觉到秋末冬初的气息。杨大川这半年对大平山外围已经摸得透透的了,哪里有野茶油树都摸得一清二楚,进山后,带着芋哥儿直奔目的地。
      山里的茶油树不知道长了多少年了,又没人管理,长的都很是高大,茶油籽相对于现代种植的茶油树并不算多。但是这里气候或许比较适合茶油树生长,山里野茶油树遍布,不止大平山有,这一带的地界周围的几座山头都有,多与少罢了,村民不认识野茶树,经常上山砍茶油树回家当柴烧。
      山脚处就有一片野茶林,但是杨大川不准备从那儿摘,他专挑村人不常到达的地方摘油茶果。他留了个心眼,摘油茶果榨油然后卖钱这件事是肯定瞒不了多久的,村里就那么大,大家迟早会知道,杨大川也不准备吃独食,这容易犯众怒。但是尽可能晚一点对自己还是大有好处的,准备抢个先机,今年自家领先一年卖出,明年大家就各凭本事吧。
      如今正是摘油茶果的好时节,椭圆形的油茶果一个个挂在枝头,地上也掉落一层,掉落的油茶果也是能用的,都不能放过。
      芋哥儿虽然不清楚这油茶果是否能挣钱,但是当家的说可以,最近家里又没啥事,那就试试呗,不行今年就多拿钱出来贴补贴补,也不能熄了当家的想挣钱的心思。
      这边野茶林还挺大,但两人都是在相邻的地方摘,不敢离了各自的眼线,在这深山里,出个啥事的可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两人手脚麻利的摘了一早上,吃过从家里带来的饼子咸菜午餐后,休息了一会儿又继续摘了一个时辰就停手不摘了。
      两人都是手脚利索的,大半天的时间,两人一共摘了有12袋,这些待会都需要扛下山去,回晚了不好下山。本来杨大川准备自己一个人把茶籽运下山,芋哥儿继续在山上摘茶果,但是想想又不放心芋哥儿一个人在山上,山上蛇虫鼠蚁的可不少,同样的芋哥儿也不放心当家的一个人扛着这老重的茶籽下山,虽然杨大川一再保证自己经常进山,对山路很熟。
      不知道是不是穿越的原因,杨大川感觉自己的这具身体比前世的要好很多,身手利落了不少不说,力气也比以往更大,之前还举起过一块足有三百公斤左右的大青石走了有半小时不带喘气,不知是这个世界的人身体素质都好还是他个人比较彪悍,他也不敢到处声张,唯恐被别人发现异端,当成怪物处理。
      所以他一次就挑四袋下山,每袋100斤左右,芋哥儿一次就带一袋分两个麻袋装挑下山去。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特别又是挑着这大包小包的,杨大川倒不是觉得重,就是这山路狭窄,磕磕绊绊的走的憋屈。
      他有点担心芋哥儿,虽说小哥儿比女人身体要好,他也经常干活,但是山路不好走,唯恐他不小心滑脚滚下山去,就让他走在自己后面,自己在前开路,把山路趟宽了,芋哥儿走起来没那么多阻力。来回一次需要1个时辰左右,杨大川来回走了三趟才把今天一天的收获给运回家。
      好在杨大川家在南边山脚,从山上下来走小路可以直接到达后院,邻居又住的远,不像北边晒场那儿,大家房子都聚集在一块儿,谁家今晚吃肉大半个村都能知道。
 

作者部分作品更多

古代小平民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