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皇子种田基建(100)
熊猫们实在被他这个要求难住了,交头接耳地讨论了起来。
当然,它们讨论的声音也是“嘤嘤嘤”的,除了它们本族之外,谁也听不懂。
片刻之后,熊猫们得出了结论——可以试一试。
这种金属的熔点很高,它们没办法用火熔炼,除了咀嚼之外,只能用铁锤慢慢敲。
郁徵跟它们相处久了,知道它们之所以能嚼动金属,也是天赋所在。
它们的唾液并非普通的唾液,那才是能嚼动金属的重要原因。
郁徵想要一套软甲,熊猫们得把金属块嚼成金属丝,然后再拿铁锤细细将金属丝敲成均匀的金属线。
金属线敲好后抛光,爪子灵巧的熊猫再用人类的方法将这些金属线直接织成金属衣。
这一系列工序实在麻烦,郁徵除了给熊猫们供应上最好的竹子、竹笋以及各种水果小菜外,还给它们敞开了供应青粮粮草。
熊猫们既能吃金属,也能吃到各种食物,都十分开心。
金属衣的工序非常复杂,不过郁徵并不催它们,它们玩一会做一会,也不觉得怎么累。
在金属线准备得差不多,要正式制作金属衣之前,熊猫们过来给郁徵量体。
郁徵原本要给它们量,等它们拿着尺子过来的时候,忽然想起来:“若先给左行怀做,你们觉得如何?”
熊和:为何先给左将军做?
郁徵:“左行怀的生辰快到了,他时常上马杀敌,比我更用得着这金属衣。也正好让他试试,这金属衣是否有效。”
郁徵他们模拟的环境有限,不如直接送一套给左行怀,让他在实战中试试。
到时候好用,他们再做第二套,第三套,不好用兴许就要放弃这个方案。
郁徵虽然知晓左行怀的身形,但并无具体的尺寸。
这种铠甲,若有差错,穿起来很麻烦。
因此他专门派人去问左行怀,想要他的尺码。
去问的侍卫没能问到左行怀的身材尺码,反而左行怀跟着侍卫一起回到了郡王府中。
侍卫回来禀报清楚之后一溜烟地跑了。
郁徵看到左行怀的时候,脸上的表情比较尴尬。
左行怀颇为从容:“好些日子未与殿下饮酒,正好今日捞了一笼蟹,带给殿下尝尝。”
人都上门了,郁徵总不能往外赶客,只好对左行怀道谢:“多谢左兄。”
左行怀一笑:“还望殿下莫嫌弃我上门叨扰。”
郁徵:“怎么会?欢迎左兄还来不及。还请进来坐,我正好有些事要与你说。”
左行怀从容地答应了下来:“好。”
郁徵要左行怀的尺码,怕他误会,特地当着他的面又将事情说了一遍,未了说道:“左兄作为朝廷的将领,常年作战,保家卫国,比我更需要铠甲,我便让他们先给左兄制作铠甲。”
左行怀笑:“多谢殿下想着我。”
郁徵:“应当的。左兄镇守边疆多年,辛苦了。”
郁徵一看他笑,心里就有点别扭,总觉得他笑得别有深意,连忙转移话题道:“这铠甲应当制得比较快,等制作好了,我便让人给你送去。”
第66章 道爷
左行怀的铠甲还没做好, 邑涞郡基本全郡的稻子便已经开始黄了。
邑涞郡还算大,不同县之间的气候略有区别,稻子黄的时间略有区别。
郁徵开始关注起收稻子的事宜。
若他没记错, 收稻子得要稻桶,收完稻子后, 直接将稻子放到稻桶里摔打,将稻粒摔出来。
就不知道这个时代收稻子还是不是这个收法。
现在杂事颇多, 他还从未关注过这个方面。
现在注意到了, 郁徵召周兆询问收稻子的事宜, 从人手到工具,再到晒稻子的稻场,事无巨细。
周兆是正儿八经的农官, 对这些都熟,告诉郁徵道:“现在邑涞郡用的还是木稻桶,基本每家都有自己的稻桶,不会耽误农收。”
“每捆稻谷要放到稻桶里摔打几下, 才能将谷粒摔出来?”
“每捆稻谷摔打几下?”周兆想了一下, “二三十下总是有的,我们这里的稻谷还算好摔。”
郁徵点头表示知道了, 又问:“往年种的稻谷应当没今年多?今年那么多稻谷, 能否保证秋收, 人手不足要如何?”
周兆道:“因每家的稻谷成熟时间不一,谁家的稻谷熟了, 都叫村邻与亲戚一起收, 这样一块块稻田收过去, 你帮我,我帮你, 互相帮忙,基本不会耽误秋收。”
周兆道,农忙季节,许多人一日只睡两三个时辰,也要把稻谷收回去。
只要不遇上刮风下雨,稻粒就不至于落在地里。
郁徵问完收稻谷的情况,又问晒谷场。
邑涞没有用石灰、石板铺稻场的条件,稻场是一块泥地,很干净的黄泥地。
每年收稻前,村子里都会组织人反复把稻场压平压实,只要不下雨,这些泥地用来晒稻谷也毫无问题。
收完水稻,许多人家会再种一茬水稻,也有人会种菜或者粮草,故在收水稻的时候也叫双抢,抢收抢种。
这个时候,基本是全年最累的时候,不过也是全年吃得最好,最有成就感的时候。
这个时候,不仅农家会将这件事放在第一位,县里的商家或书院,也是要让青壮回去帮忙双抢的。
周兆不仅对农事熟悉,对记载了农事的书籍也熟悉,见郁徵对此感兴趣,他还特地推荐了相关书籍。
郁徵没想到还有书籍可看,欣喜之余,对周兆也高看了一分,这位确实是很实在的人才。
今年邑涞郡大部分地方都开了荒地出来,种的稻子也多了不少。
郁徵估计有些人会忙不过来,还特地派出了府里的侍卫作为抢收队,与稻子的主家一起抢收。
若有人想请抢收队帮忙收稻子,只需按市价付铜板便是,手头拮据的话,用稻谷抵也可。
抢收队的价格收得很公道,郁徵将人派出去只为弥补一下市场的空白,为百姓提供便利,没有挣银子的想法,当然,也不会吃亏便是。
在全郡热闹抢收的时候,龙道南县,双头山镇,入清观。
一个穿着褐衣草鞋的农汉抱着个包裹匆匆走进道内,进门便问:“道爷可在?”
这人正是石成材。
“何事?”道观里走出个穿着破布道服的道人,“可是要看诊?”
道家除术法符箓外,医术也是一绝,市称道医。许多人家请不起大夫,就会到道馆内问珍,王道士已经习惯。
这段时日正是农忙最辛苦的时日,天气又热,道观内每日都有许多人往来,王道士在招呼的时候,拖着步子打算去药柜将治疗暑热的药材捡出来。
石成材与王道士迎面撞上,脸上带了些惊喜,又有些神秘:“道爷!您来得正好,求您帮我瞧瞧这黄爷。”
王道士:“啊?”
“黄仙。”石成材说着打开手上的包裹,包裹里面蜷缩着一只黄鼬,正是民间说的黄鼠狼。
王道士定睛细看:“好大的黄仙!你怎么捉到?”
“哪里是我捉到?昨夜我与婆娘刚吹了篾条睡下,便听外面有人喊我的名字,我不敢应声,迷糊间,见个少年郎走了进来,作揖求我救命。第二日一早,我便在屋子外面遇见了这位黄爷。”
王道士:“那就是与你有缘呐。这黄仙应当开了灵智,我瞧瞧。”
石成材连忙将黄仙给他:“劳烦您了。”
王道士一手医术医人为主,还真没医过黄仙,不过道理都一样,应当不会太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