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家的卷王小夫郎(242)
人多力量大这个道理亘古通用。
田稷听秋华年说甜菜已经在辽州培育过两轮,成功得到了更甜的甜菜根,迫不及待地想问细节。
秋华年索性把魏麦的信息告诉田稷,甜菜培育主要是魏榴花的弟弟魏麦负责的,田稷去问他更方便。
田稷当即打算向上禀报,请上司考虑请魏麦进京,这事如果成了,魏麦一家就有大造化了。
秋华年这次来并没有见到太子和十六,但皇庄上派了人过来,帮他规划测量土地,秋华年选定了两亩半的地用来盖宅子,把大概样式定好,钱一交,直接当甩手掌柜,皇庄的人手不用白不用。
佃户更不用愁,这三十亩地原本就是有佃户的,和地一样从皇庄里划出来就行了。
秋华年又留了一亩半的地给佃户们盖房子居住,二十几个佃户的身契已到手,一座庄子当即落成,从头到尾只花费了不到一天的时间。
秋华年回去后和杜云瑟感叹,“亲力亲为惯了,我已经有些爱上这种只用动脑子动嘴,事情就办好了的感觉了。”
怎么办?再这么下去,他卷王的名号不会不保吧?
杜云瑟捏了捏秋华年有些消瘦的下巴。
“华哥儿明日要做什么?”
“还没定下,有好几件事没办呢,大庄子上的主宅盖好了,要去验收一下,顺便规划今年种哪些庄稼,教佃户们如何给果树扦插育苗;皇庄边的小庄子种什么回头要和田稷对接一下;西市的铺子虽然还不能开,但装修可以提前搞起来,在京城开秋记六陈,做产品的原材料的进货渠道也要研究……”
“呃……”
秋华年眨了眨眼,好吧,刚才想多了,他还是那个独一无二的小卷王。
“我帮华哥儿想想明日要做什么。”
“嗯?”
“寸金院的杏花开了,新楼梯也打好了,柏泉买到了上好的杏花酒,华哥儿明日在家陪我小饮几杯吧。”
杜云瑟亲了亲秋华年的眉心,清贵君子唇角含笑,低头看着自家小夫郎,长长的睫羽在冠玉般的脸上闪动。
美人邀约,秋华年立即“昏庸”地把一大串待办事项向后推移,愉快地给自己放了个假。
他冲劲上来时常工作到忘乎所以,多亏杜云瑟时常拉他一把,提醒他劳逸结合。
寸金院里的书楼坐东朝西,构造精巧,打开二楼的大窗户,一枝杏花迫不及待地探入,满室充盈着淡淡的杏花香。
杜云瑟和秋华年对坐在小榻上,中间放着一张小方桌,桌上摆着清酒与几碟点心。
杜云瑟抬手替秋华年斟了一杯酒,酒具是之前关六讨债讨来的礼物,豆绿色冰裂纹的酒杯小巧精致,非常适合把玩。
秋华年抬手摘了朵杏花,让花飘在酒上,就像在万千绿意中点缀一抹淡粉。
秋华年的身体养了两三年,已经比之前好太多了,小饮几杯于身体无碍,等殿试结束后返乡,他要再去找顾老大夫重新开一次方子。
时近正午,暖阳当空驱散初春的寒意,一朵朵杏花在阳光中舒展粉白的花瓣。
秋华年酒量不佳,喝了几杯便小有醉意,他把胳膊搭在窗口,头枕在胳膊上,吹着含有花香的微风,轻轻笑了起来。
杜云瑟起身替他披上一件斗篷,把眼前的美景深深刻入心中。
……
二月下旬,杏花盛放,会试放榜的日子近在眼前。
主考官将前十名的试卷呈交给皇上,由元化帝亲自确定一到十名的排名。
正式公布那日,恰逢三月初一,天朗气清,诸芳盛开,京中之人大都换上了较为轻薄的衣物。
秋华年不想错过这样的热闹,兴致勃勃地拉着杜云瑟去现场看榜,杜云瑟只好安排一堆人跟着,保护秋华年不被挤到。邓蝶和王引智则想自行去看榜。
刚到辰时,贡院门口已人山人海,四处都是来看杏榜的人。秋华年等人费了好大一番功夫都没挤进去,只好出来花重金在贡院对面的茶楼订了个包间。
兵部派人围住贡院门口,防止榜单提前泄露,礼部官员填好了榜,将其一页页张贴开来,在年月日和接缝处盖上礼部堂印。
一直到巳时,贡院门口的大钟突然连敲十下,兵部之人和礼部官员有序散去,一名小吏高声喊道,“元化二十三年京城会试大榜揭示——”
话音落下,阵阵雄浑的钟声中,数不清的人挤向贴榜的位置。
秋华年遗憾这个时代没有望远镜,让柏泉赶紧下去瞧瞧。
“从前面开始看,后面的别浪费时间。”
柏泉应了一声,“乡君放心,咱家老爷的名字肯定在最前头!”
第121章 会元
紫禁城内,谨身殿中,一片肃穆。
掌控着整个裕朝的君王不喜熏香,也不喜聒噪的声音,每当他批折子的时候,宫人们连脚步声都不敢发出。
只有长案尽头的滴漏每隔一段时间,稳定地发出一声声响。
滴漏上方连接的金盘上指针转动,当指到巳时之时,一直沉默的君王突然开口。
“连中三元,古来有之,一身六首,前所未闻。”
大太监温幸知道元化帝是在说会试放榜,躬身笑道,“巳时放榜,这会儿全天下读书人的心都在贡院门口呢,不知道今年的会元是哪位,定是陛下未来的股肱之臣。”
之前主考官将一到十名的试卷送到元化帝面前,元化帝并未拆开糊名,只是根据试卷内容定了名次。
所以会元究竟是谁,元化帝并不提前知晓。
温幸清楚,元化帝刚才那句话指的是文先生的高徒杜云瑟。
连中三元,指的是一位学子乡试、会试、殿试都是第一名,得到了解元、会元、状元的名号,合称为“三元”。
这个成就虽然极其艰难,但历朝历代还是有那么一两位达成的。
而元化帝说的一身六首,则是将前面的县试、府试、院试也包含了进去,科举之途从头到尾一共六场大试,如果一位学子在这六场大试中全程都是第一名,则可以称为一身六首,从古至今还从未有人达成过这个成就。
毕竟哪怕学问再高的人,也有可能失手一两次,每一关考试都是第一,从开始保持到结束,何其艰难!
杜云瑟已经拿下了县试、府试、院试的案首,有了“小三元”,去年乡试又拿下了辽州解元,距离这个“一身六首”,只差两步。
也是最重要、最艰难的两步。
元化帝虽然看好杜云瑟,却不打算将这前无古人的荣誉直接给他,他想瞧一瞧杜云瑟有没有本事靠自己连中六元。
因此对这届会试的会元究竟是谁,元化帝有些期待。
那一份他认为妙笔生花、毫无瑕疵的试卷,是杜云瑟所做,还是另有其他英才?
无论哪种可能,君王都稳坐钓鱼台,元化帝只是很感兴趣而已。
温幸明白元化帝的想法,躬身笑道,“礼部填了榜后会立即将另一份送到御前,陛下稍等片刻便可知晓结果了。”
……
贡院这边,张榜处前人山人海,每个人都在不顾形象地奋力往前挤,想第一时间看到自己期待的名字。
柏泉下去后很快淹没在人群里,秋华年知道等他看见名次回来还需要一会儿,索性站在窗口,观察下面看榜的人缓解紧张。
他相信杜云瑟一定会在被取中的三百位贡士中,也相信杜云瑟能名列前茅,但对于杜云瑟能不能拿下第一名,他不敢完全自信。
毕竟这可是全国性考试,聚集了整个裕朝所有认为自己有能耐考中进士的举人。
虽然秋华年不停在心里告诉自己,只要榜上有名就好,不是非要争个第一,可会元的名号多好听啊,错过了也太可惜了。
他的卷王属性和收集癖一起燃了起来。
杜云瑟默默起身,站在秋华年旁边,陪他一起向下看。
会试杏榜牵动着全京城人的心神,看榜的人有参加会试的举人,有各位举人的下人,也有其他关注会试的府上派来的人。
挤在最前面的一批人已经看见了自己的名次,许多榜上有名者忍不住热泪盈眶,大声高呼,将心中郁气一扫而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