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事当长贺(401)
陆旋不得不赞同他的话,到底什么样的糊涂蛋,能做出这样的决定?
思索片刻,陆旋问道:“那你是愿意继续留在军器局,还是重返军营?”
王赟显些蹦起来:“自然是愿意返回军营!”
陆旋上下打量他,说道:“即日起,恢复你抚宁都司的武职。王都司,莫要辜负良机。”
突如其来的任命,让王赟一时没能反应过来,好一会儿才手忙脚乱跪下,行了叩拜大礼。
“元帅恩同再造,属下必定效犬马之劳!”他过于激动,以至于声音颤抖。
眼下正是用人之际,军器局大使固然是个重要的职位,但能带兵的武将更为难得。
有这样的人才,陆旋是不吝于提拔的。
看着眼前的王赟,他逐渐理解淳王的所作所为。
站到这个位置上,肩上担的绝不只是几个边镇,整个大兖都压在他的身上。但凡是个助力,他都不能放过。
什么出身、过往,心思手段,都比不过“有用”二字。
第317章 诀别
巡查过大半,心中大概有了数,陆旋着手估算各镇所需要驻守兵丁的数量。
再根据兵丁消耗计算出他们所需的粮草,接下来,就是找朝廷要兵要粮了。皇帝向他承诺过,会尽全力支持,陆旋也不会跟皇帝客气。
陆旋立刻书写奏疏,向朝廷索要三百万两军饷,米一百万两,还有马匹要吃的粮草百万两。
怎么和朝臣去说是皇帝的事,陆旋只管伸手要钱要粮,等着接收就是。
这封奏疏送到都城,立刻引起部分朝臣不满。
陆旋前去西北已有数月,未出一战,未立半点功勋,有消极怠兵之嫌。现在还要如此大笔的军费,简直不像话!
皇帝赵青炜看着奏疏上庞大的数字为难,但在朝堂上,自然是站在了陆旋这边。
赵青炜极力为陆旋找补,对此的说法是:“陆元帅审度时势,分布战守方略,颇合机宜防守即固,徐图进剿,尤是万全之策。”
闭着眼褒奖陆旋一番,不顾朝臣反对,皇帝下令,着令兵部、吏部准备下去,就按陆元帅奏疏去办。
巡查一圈返回肃州,每日陆旋都忙到焦头烂额,兵员调动填补、粮饷、论功行赏,都要他操心。
唯一清闲的时候,就是关起门来给班贺写信,除了感慨淳王不易,就是感叹自身的不易。三句一声吁叹,只盼早日回到恭卿身边,聊表慰藉。
一直以来的稳步进行,陆旋感受不到任何阻力,几乎就要以为权力让渡就要这样平稳完成。一桩案子打破了表面平和,暴露出潜藏的抗力。
陆旋治军严格,比淳王更甚。不论武职高低,凡触犯军法者,一律从严处置。
这是陆旋从骆总兵那里学来的,就算是亲信,该罚的也得罚。
骤然变严的约束,多少会导致抵触。于是便有人不服从军营的严苛管理,夜不归营,几人结伴在外饮酒作乐,竟然还将一名女子拖入巷中轮番施暴。
那名女子报了官,几个喝得东倒西歪的醉汉倒在街头,被巡查的官差抓了起来。待几人稍稍醒酒,得知他们是官兵,其中三个还是武官,衙门无权问责,只好把人转交给了军营。
可在那之后,便没了下文。
最终,这件事还是传到了陆旋的耳朵里,以他的脾气,断然不能容忍此类事发生。
他明令禁止,不允许官兵奸淫妇女,那几人撞在了他的刀口上,必须严惩以儆效尤。当即命人将那几个犯事的官兵抓起来,关入牢中,等候发落。
被抓捕的几人不服,在监牢里叫嚣:“那是个低贱的蛮女,有何不可?”
陆旋没有多犹豫一刻,下令立刻处死这几人,却被人拦了下来。
原因无他,这几人身份特殊,并非寻常兵丁,而是跟随淳王而来的武勋后人,各个家中有人在朝中做官。
是淳王手下的人?陆旋即将下达的命令暂时被收了回来。
正所谓打狗也要看主人,不知会一声,总归不太好。
陆旋的拜帖送出去前一刻,淳王派人来请陆旋的人已经到了行辕外。
淳王待在王府里静养,外边的事也瞒不住他。陆旋心中主意已定,不会因为淳王而改变,哪怕是违抗淳王的命令。
见到陆旋,赵靖珩没有拐弯抹角,直截了当问道:“你准备怎么处置那几人?”
陆旋反问:“那些,当真是殿下的人?”
赵靖珩没有否认:“是。你会怎么做?”
陆旋抱拳拱手,面不更色:“那下官就在此告知殿下一声,那几人,我非杀不可。”
赵靖珩无声轻叹:“看来,我要辜负他们的父兄了。我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等我离开之后再处置他们。”
“殿下决定回都城了?”陆旋问道。
赵靖珩点头道:“这里只需要有一个发号施令的将领,既然你能担起重任,我也不必继续留在这里做你的阻碍。”
的确,有淳王在这儿,总有人仗着自己是淳王的部下,对陆旋的指令不能全力执行,而陆旋有时也要顾及他的颜面,不能下手太狠。
陆旋缓缓点头,淳王的意思,他明白了。
淳王要完全放手,让他不再有任何顾忌。
“有没有什么要我捎回去的?”赵靖珩问道。
陆旋犹豫片刻,点了点头:“有。”
延熙六年二月,淳王赵靖珩抵达京城。
皇帝亲自召见,于殿堂内,百官前,对淳王功绩进行全盘认可与嘉奖,给予至高的荣誉赞赏。
这场将淳王捧至最高点的盛会,同时也意味着终结。戎马半生的淳王此次回朝,手中兵权已经全部被收回,日后大概率不会再有重返战场的机会,或许都不会再踏足西北。
皇帝亲自下了定论,对淳王是非功过的议论就此为止,为他留得一个善终的体面终局。
赵靖珩平静接受了一切,宠辱不惊。他放松紧绷的身体,也泄了强撑的一口气,身体精神双双失去支撑,疲惫至极。
挺直背脊从百官神色各异的注视下走过,是他自尊不容许自己流露出可遭人攻击的薄弱。唯独这份坚持,一直维持到他消失在众人眼前。
就在赵靖珩即将离开皇宫前,匆忙感到的太监拦住了他的去路。
“淳王殿下,请留步。华太后请您前去会面,请您随奴婢移驾。”说话的是那名叫福禄的大太监。
他是华太后身边贴身伺候几十年的人,每回华太后要见赵靖珩,都是他代为传话。
赵靖珩停下脚步,调转方向。
如非意外,这或许将是他最后一次踏入后宫。
进入仁寿宫,华太后已经在正殿候着了。
赵靖珩进入门内,俯身跪拜,口中向太后请安。等到一句平身,他起身再抬头,看清对方模样,两人俱是一愣。
赵靖珩眼神闪了闪:“太后……”
眼前人不知何时老态尽显,甚至没有心思遮掩花白的发。记忆中当年风华绝代艳冠后宫的皇嫂,此时一身素净,发髻只做了些简单装饰,浑身上下不见一点颜色。
而那少年志满,盛气凌人的天之骄子,不知何时失了所有锐气。
两人心中几乎发出同样的困惑,距离上次离京见过最后一面,不过短短数年,怎会老得这样快?
他们看清彼此眼中如出一辙的疲惫,心下了然,默契地回避了这个问题。
华清夷开口问道:“淳王长途跋涉,休息好没有?”
赵靖珩回道:“回太后话,臣府上一直有人打理,回来就歇下了,没有劳累。今日陛下也问过臣身体,多谢太后与陛下关心。”
华清夷沉默片刻,又道:“听闻,淳王不愿去往封地,是么?”
想到因强制离京引起的宁王之乱,赵靖珩猜出她的顾忌,立刻解释道:“太后放心,臣不会插手任何朝廷政务,也不会留在都城内。”
“你不留在都城里?”华清夷眉心微蹙,既不去封地,又不留在都城,他还能上哪儿去?
赵靖珩道:“正好太后召见,臣便趁此机会直言。太后,请准许臣去为先皇守皇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