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给漂亮蠢货后[种田](170)
同时还拨了一部分钱专门建了官方医馆,根据各地方的需求,对里面的医者统一调配。
除此之外,姚瑜可没忘此次疫病可是因为一场大水导致的,要想避免惨事再度发生,就得从源头上解决问题。
将紧要之事交代下去后,姚瑜就开始查导致水灾的原因。
导致此次水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留州本身的问题,也有上游图靼的原因。
图靼姚瑜现在是管不着的,他只能尽可能在留州本土改善此事。
姚瑜四处探查,找到了十年里容易泛洪灾的河道,对河道进行扩宽整理、清淤、夯实堤坝等措施。
有的河段,根据实际情况,甚至还酌情改了河道。
…
丢了脑袋的管大人刚来的时候百姓也很激动,朝廷竟然派人来管他们了,他们要得救了,他们不会死了。
众人欢呼雀跃,欣喜不已。
然而管大人根本配不上百姓的殷殷期待,他来了三个月,一切反而更糟了。
虽然大水退去,但接踵而来的各种大灾对百姓的伤害比之水灾,有过之而无不及。
百姓心中的希望渐渐褪去。
在疫病和饥饿的折磨下,大家都麻木了。
果然,他们就不该对当官的抱有希望,前朝官员和本朝官员都是一丘之貉,来了这里只想捞钱,根本不会在乎百姓的死活。
后来听说管大人被砍了脑袋,他们没什么感触。
管大人在和不在没区别的,一切依旧会保持现状,他们依然每天在生死间挣扎。
他们又听说朝廷重新派了一位大人来管他们,他们依然盲目且麻木。
因为各种人为和非人为的原因,留州很容易遭灾。
前朝时,他们见过太多官员来赈灾了。他们口里都是为百姓,可实际他们没见过几个是真真正正来赈灾的。
都是来捞钱的。
如今改朝换代了,他们还以为会有所不同,结果来了个管大人。
这个管大人啊,贪起来有时候甚至比前朝一部分人还要狠。
现在看来,什么前朝本朝,于百姓而言有区别吗?
没有。
不管谁当皇帝,百姓都是吃不尽的苦。
至于这次新来的官员。
算了算了……
也有人说,“兴许这个会不一样呢?不如再看一个月。”
百姓都是这样,很容易便升起希望。
因为他们的生活太苦了。
不给自己找希望恐怕会活不下去。
“那就再等等看?希望这个大人能稍微好点。”百姓无有无不有的许了一个美好的愿望。
可他们内心深处其实是知道的。
这次应该会和以前一样。
说完就睡了。
只是他们没想到,新来的大人动作会这么快。
只不过是睡了一觉醒来,一切就都不一样了。
粮食有了,药也有了,虽然不多,但大家都用上了,水也开始治了……
百姓们:……很是猝不及防啊!让人难以适应。
短时间之内,这么多动作,不单吓坏了老百姓,还惊住了传旨的太监。
这这这,不歇息歇息?
不四处看看情况?
直接就干了?
姚瑜向来不爱拖沓,他有了想法就立刻去做了,丝毫不知道给别人带来了什么震撼。
等传旨太监离开之时,虽然情况没有开始好转,但乱象已经控制住了。
“如何?姚爱卿可有不情愿?”皇帝私下传唤传旨太监叙话。
“姚大人并未表现出一丝不愿,他一接旨就即刻动身了。”
皇上松了口气,同时有些欣慰,“此事对他来说确实是难了些,难得他识大体,没让朕为难。
唉,朕也是无人可用啊,不然也不会想到他,只盼他能应付一阵子,待朕找到合适的人将他替下。”
越想越觉得不落忍,“他才入朝半年多,就被朕逼着做了这么多事。姚爱卿受累了,等忙完这段时间后,朕也不逼他了,让他好好休息休息。”
太监忍了忍,没忍住,“陛下,姚大人已经将局面控制住了。”
皇帝:?
“姚大人似乎没去之前就已经想好了策略,他找秦将军借了五百兵士。
一到地方,还没进府衙,就将各个事宜安排下去……现在一切都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呢。
奴才逗留了一日,第二日走的时候姚大人已经把局面控制住了。”
刚还不落忍的皇帝闻言起身。
这人他要用!
要往死里用!
第125章 姚瑜事业篇8
一月之后,疫病之前凶猛的势头已经降下来了,现在已经很少出现百姓饿死或病死的事了。
河道修理工作也在有序的进行中。
一切有了对策,只需要按部就班的做下去就行。
姚瑜就又闲下来了。
留州是个好地界,雨水丰沛,土地肥沃。但因为水灾和胡人侵扰之事受影响,百姓一直还出于吃不饱的状态。
若能防止胡人侵扰、将水患彻底清除,此地早晚能繁荣起来。
只可惜前朝腐败,没人在意此处,生生将一个粮仓给埋没了。
姚瑜虽没责任挽救这个粮仓,但他得保证大部分地区都能顺利春耕,不然饥荒必定要延续的。
于是姚瑜的工作又多了一项,盘点荒废的农田。
姚瑜不是当地父母官,所以他不敢动作太大,但又不能什么都不做,坐等下次饥荒到来。
对于有主的地,他得督促主人尽快种上,对于没主的,他得另外安排人种。
总之好的耕地不能荒废,春耕不能耽误。
春耕关键就看这几天了,时间宝贵,姚瑜上折子的同时,就派人去采买粮种了,安排那些痊愈或者未患病的人种地。
由于之前留州太乱了,基本上都是各自为政,没什么人管。此次春耕,姚瑜不打算给各地方自由发挥的空间。
他着人统计好劳力数和良田面积,便几亩摊几个人头,将任务分发下去。
十天之后,验收成果。
此方法虽然简单粗暴,但确实省心。
正常年景,若采用这种方法管理,是要出乱子的。
如今情况特殊,只能先这样安排着。
十余天下去,大部分农田都被种上粮食了。
几个大的问题都开始解决,想来只要都推进下去,场面就不会太失控。
姚瑜心中舒了口气。
他闲下来便思考还有什么遗漏的,没想到找到了不少,不过都是小问题。
这么大一个州,很多问题都是慢慢暴露的,不可能几个政策便解决所有问题。
剩下的小问题让姚瑜花了些时间精力。
好在皇上拨的钱足够多,他完全不用为银子操心,能用钱解决的都不是问题。
接下来的几月里,虽多坎坷,但重大问题基本解决,再加上钞能力,姚瑜彻底把控住了局面。
…
新的一年里,第三届科举如火如荼的进行着。
随着新朝的繁荣,参加科考的人一点点变多。
又是一年秋闱。
各州府中举的举子都准备着进京赶考。
哪个地方的解元才名在外,哪个地方的举子才情卓绝,众人议论纷纷,群情高涨。
至于前两届的状元榜眼和探花,很少有人能叫的上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