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夺嫡(181)
他只是在想,当初要不是隆化帝暗藏制衡骆钰昭的私心,又怎么会有骆钰杰挂帅出征这档子事,他举荐骆钰杰,也不过是依着圣意顺水推舟,如今兵败,隆化帝不检讨自己的用人不当,反而把责任都推给大臣,难怪朝廷上下都没有几个敢于担当的人。
骆钰杰出征之后,孟近竹便每日呆在军营里,时刻不停的操演着军队,单等着骆钰杰兵败之后,一旦时机成熟,能够追随骆钰昭亲自上战场,与慕容大运一决雌雄。
他虽料定骆钰杰决不是慕容大运的对手,也有成心看骆钰杰出丑的心思,但事先也没想到骆钰杰会如此不堪大用,几天时间就把七万大军全都给断送了,七万无辜的将士死伤大半,这实在不是他的初衷。
隆化帝见状,重重咳了几声,脸色阴沉,“孟近竹,丞相和尚书大人都认错了,难道你认为今天的败绩跟你丝毫没有关系吗?”
孟近竹这才启奏道,“皇上如果要追究微臣保举济王的失误,岂不是在天下人面前表明皇上用人失察吗?”
“混账,给我将这个乱颤贼子拿下!”隆化帝怒喝道。
大散关一败涂地,帝都前方再无屏障,时刻面临着慕容大运兵锋的威胁,要不是当着群臣的面,顾忌着帝王的威严,隆化帝早就坐不住了,如今孟近竹敢当面忤逆,正好拿他问罪,以敲山震虎,防止其他大臣群起仿效,挑战自己的权威。
骆钰昭急忙劝谏道,“父皇,如今大敌当前,正是用人之际,不易临阵问罪大臣。鹰扬将军治军有方,此前儿臣剿灭方天赐布下的逆党,计策大都出自于他,父皇与其追求他识人不明,不如让他随儿臣出征,共同剿灭叛贼。”
吴文瀚眼见骆钰杰已经身败名裂,如果骆钰昭旗开得胜,靖王一党从此必将在朝廷做大,那么他的丞相宝座是再也保不住了,当即反对,“如今济王已败,要是再草率用兵,万一靖王又失手了,朝廷该怎么办呢?”
隆化帝不能不担心吴文瀚所言的这种后果,狐疑之下,举目望着他,“丞相的话不无道理,只是如果朝廷示弱,慕容大运更加气焰嚣张,说不定会一鼓作气挥兵南下,到时候帝都就成了一枚危卵,又该如何是好?”
吴文瀚心想现在的头等大事是阻止骆钰昭建功,其它的对保住他的丞相之位毫无助益,立刻奏道,“臣有一计可以退兵,只是老臣担心一说出来,诸位同僚都要将乱箭射到老臣身上了,老臣可以不顾惜自身的清誉,但不能不为皇上的威严考虑。”
隆化帝听他有退兵之计,顿时喜出望外,连声说,“丞相有什么妙计,就赶紧说出来吧,在场的众位卿家如敢非议,就是与朕过不去!”
吴文瀚有了隆化帝的护身符,这才回答道,“陛下可以遣使到大散关犒劳叛军,说明双方的误会,只要慕容大运答应退兵,陛下可以立刻赦免他的谋反之罪,多送些金银财宝给他,与他达成和议,免得生灵涂炭,岂不是美事一桩。”
议和的事,隆化帝不是没有想过,可他堂堂的一国之君,低声下气的与一个叛将去求和,这个念头在脑海里一闪而过,便被他自己在心里给一口否定了,此时吴文瀚提出来,他便闭口不言,目光在群臣脸上扫过,决定看看他们的反应再做定夺。
果然,吴文瀚的话音刚落,刘康卓就站了出来,“陛下,慕容大运一向是个贪得无厌的小人,一旦向他示弱,他必将更加有恃无恐,即便钱粮到手,他又岂肯退将攻占的州县还给朝廷。如果他不还,朝廷可有办法向他索要?索要不成,朝廷可有继续开战的本钱?若按照吴丞相的计策行事,只怕今后朝廷再无宁日。”
“丞相所言,也是为了大烈的江山社稷。”隆化帝嘴角抽动了几下,尴尬的笑了笑,“刘爱卿说了半天,可有什么退兵的妙计?”
刘康卓支吾了一阵,“老臣身为言官,监察百官是老臣擅长的事情,说到用兵退敌,老臣实在是有心无力了,还请陛下恕罪。”
吴文瀚讥笑道,“高谈阔论有谁不会,既然刘大人没有本事退敌,又何必一口否定别人。”
骆钰昭对吴文瀚议和的提议十分反感,此时见他又要开口,忙说,“军情紧急,请父皇准许儿臣出征,将叛军挡在大散关一带,再议下去只怕叛军的前锋就要打到帝都来了。”
“叛军攻占了大散关,又打败了济王的讨逆军,如今势头正盛,不可与其正面争锋,老臣建议皇上立刻起驾前往南方的通州,以避其锋芒,等前方的军情稳定之后再回京也不迟。”
众人抬头望去,说话的正是吏部尚书陈元。他这番话美其名曰避其锋芒,实际上是主张让皇上带领百官逃跑,当然立刻遭到骆钰昭的反对,“太祖立国之初,就曾立下‘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规矩,所以才定都大烈北部,如今陈大人却鼓动陛下放弃帝都,究竟居心何在!”
陈元顿时噎住,“……呃,老臣所说的不过是权宜之计,又不是真的要放弃帝都。”
“权宜之计决不可行!此时最重要的是凝聚人心,如果主动放弃帝都,天下人心尽乱,情况将一发不可收拾。”骆钰照义正词严的驳斥道,接着上前一步,向隆化帝行了个礼,“儿臣奏请父皇御驾亲征,以安天下人之心!”
“叛军势大,此事断然不可。”隆化帝不由向后退了一步,御驾亲征的风险实在太大了,他亲政以来,玩弄权术倒是十分在行,要他冒着枪林弹雨冲到前线与敌军决战,他早就没有这样的雄心了。
骆钰昭无法说服隆化帝,心头急得冒火,只好向孟近竹投来求助的目光。
孟近竹眼见大家议来议去,始终不得要领,这时又得到骆钰昭的暗示,两人早已心意相通,都是力主与慕容大运决战,于是向前跨出几步,拱手奏道,“皇上,表面上看起来慕容大运军力势不可挡,实际上外强中干,只要皇上肯照微臣的计策行事,微臣敢断言,不出半年,一定能将叛军彻底攻破!”
骆钰昭闻言,一时喜上眉梢,不等隆化帝说话,催促道,“近竹有什么好主意,就别卖关子了,赶快献给陛下吧。”
第201章 封疆危日见才难(2)
孟近竹得不到隆化帝的首肯,没有接骆钰昭的话。
隆化帝大手按住龙椅两边的扶手,跟刚才的嘴脸完全不同,“孟爱卿,尽管畅所欲言,朕又不是昏君,决不会令你因言获罪的。”
孟近竹卖足了关子,这才开口道,“慕容大运与官兵较量的过程中,之所以能够攻占尽上风,主要是因为朝廷的军队疏于训练已久,加上军中贪渎之风盛行,士兵的粮饷常遭各级将领克扣,官兵之间离心离德,上了战场,战斗力自然要大打折扣。而慕容大运的谋反早已酝酿多年,此次借着裴毅伏诛,关内伯府被抄家的时机举兵造反,一个是有备而来,一个是措手不及,主帅骆钰杰又轻敌冒进,一旦交锋,输多胜少是意料中的事。”
隆化帝现在最忌讳的就是大臣们揪住骆钰杰不放,忙打断孟近竹,“你倒是说说有什么退敌的好办法。”
“以微臣愚见,慕容大运三必败,朝廷有三必胜。”孟近竹扳起手指头说道。
朝臣顿时眼前一亮,孟近竹常常做出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来,大家早已习以为常,听他这么一说,并不觉得他在夸海口,全都屏住呼吸,静听他的下文。
只有丞相吴文瀚言不由衷的威胁道,“你的父兄造反,你要再拿不出像样的计策来,本人第一个既要参你一本!”
孟近竹朝他微微一笑,并不作答,“叛军大多数是受了慕容大运蒙蔽和蛊惑,才跟着他对抗朝廷,请皇上立刻颁布大赦令,凡是放下武器投诚者,一概既往不咎,此乃慕容大运必败的第一天条。”
“叛军接连获胜,任你巧舌如簧,只怕也难以说动他们。”吴文瀚继续唱反调。
“吴丞相所言不无道理,只要官兵取得一两场胜利,那时候大赦令足以当十万雄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