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同人耽美>

大唐诡务司(360)


  在李好问听来,这位甚至将自己当成了个树洞,帝王孤介,一生都没有理由向任何人吐露真心,更加不可能吐露那些令自己显得软弱的真心话。
  “自那之后,朕一直在想,为什么朕贵为天子,却连巡视北疆都能落到如此狼狈的境地;自恃雄才伟略,为何三征高句丽却次次无功而返?
  “朕是否真的高估了自己的能力,朕的大隋,真的能沿着之前朕所设想的盛景向前行吗?”
  至此,李好问已大致摸清楚了:“雁门之围”只是突厥可汗将杨广围困了二十多天,没有给大隋造成任何实质性的损害,但是这次围困给杨广造成了严重的心理创伤,令他突然开始怀疑自己,并失去了一切进取之心。
  “朕累了,太累了。”
  说这话的时候,杨广望向正南方。他的视线似乎越过了重重帐幕,聚焦在无穷远处,而那是一个遥远而甜美的地方。
  “朕想去洛阳……不止想去洛阳,还想去江都……”
  说话的人陷入深深遐思,几乎要将帐中那位仙人完全忘却。
  李好问赶紧轻咳两声,开口道:“这也是我想问的,刚才群臣议论,你为何否决了苏威的提议,不想重返大兴?”
  杨广听着一怔:刚才?
  群臣议论已是好几个时辰之前的事了,当然了,对于仙人而言,这点小事想必都是弹指而过,无须计较。
  他低头想了想,反问李好问:“敢问仙人,朕否决了重返大兴之议,难道错了吗?”
  李好问答道:“不……当然没有,这是你自己的决定,只要你对得起自己,便没有对错之分。只是,我想问……你明明远未到山穷水尽的地步,为何将挽救江山的机会都拱手放弃了呢?”
  杨广顿时双眼发直。
  可是,也对,这是他自己的决定,只要他对得起自己,也就够了。
  却听李好问续道:“你可知道,在你死后二十年,大隋的国库里依旧还有储备的米粮与布匹可供使用①。在你身后千年,你营建的大运河依旧在承担南北运输的重任。甚至你征伐高句丽,自然也有你的理由,有你的战略考量。”
  “真的,真的是仙人……”
  杨广口唇翕动,喃喃地说着。
  单是敢对天子不用敬语,杨广足以确认来人的身份。更何况,仙人言语中透露了那么多他身后的事。
  “只是你选的时机真的不对,”李好问一点儿都没对这位客气,直接开口批评,“营建洛阳宫城,三征高句丽,三下江都……你丝毫不体恤民力,以至于军心尽失民心尽散,就算是再明白你的人,也没法儿为你开脱。”
  杨广痛苦地点头,也同样抛去了属于天子的自称:“我知道,我都知道啊!”
  “猛醒时,这天下已经被我糟践成了这个样子。”泪水从这位“炀帝”面颊上缓缓流下。
  “如果你肯回大兴,事情犹有可以挽回的余地。”
  直到话说出口,李好问才惊异于他竟然成功地“剧透”了。
  若是按照时光术那“失去的永不复还”的原则,这种足以力挽狂澜,扭转大隋覆亡命运的“指点”,他应该根本说不出口才对啊!
  然而杨广闻言喃喃地道:“如果我肯回大兴……”
  李好问看见杨广那张近乎槁木死灰的面容,心里全明白了。
  不是他没剧透,而是这种剧透根本没有任何卵用。
  杨广已经做出了对他自己负责任的决定——他会返回洛阳,然后从洛阳前往江都,在那里迎来一场刺杀,迈向他人生的终点。
  纵是“仙人”从旁指点,杨广也早已吃了秤砣铁了心。
  “大兴啊……”
  提到这个地名,杨广的眼神避开了李好问,随后陷入一片追忆。
  “确实,那是关中重地,是大隋龙兴之所。
  “但那里,也是父皇的大兴。
  “我不喜欢那里,不喜欢那阴暗陈旧的宫殿,不喜欢与长兄明争暗斗别苗头的日子,甚至后来我镇守江都时,也一直不喜欢从那里传来的消息——
  “那是从父皇口中传来的消息:他可以让我生,也可以让我死……”
  李好问没有再说话,而是任由杨广恣意抒发他的心意。
  事实上,他的身影也渐渐无法维持,一点一点地变得浅淡。
  他正从属于杨广的历史中消失。
  然而杨广却似乎并不在意那个年轻“仙人”的消失,他伸手从榻上取过酒盅,浅浅地饮了一杯,梦呓般地道:“我梦江南好,征辽亦偶然②……”
  然而返回骊山营帐内的李好问至此已全明白了。
  一个时代的终结,说白了还是在人心。
  站在大隋的终末,连杨广自己都不相信,自己还有机会能力挽狂澜。更何况那些他身边的人,或早或晚都看出了这一点,然后纷纷转向。
  就这样,一个曾经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王朝,一个崭新的时代,还未完全展开画卷就迅速落幕了。

第 170 章
  三日后, 天子派遣的代表,兵部尚书徐冲率领数百名文官武将亲至骊山,上演一出规模庞大“封赏”, 褒奖了河西军的“忠义”,颁发了早就承诺的赏赐。
  除此之外, 天子还亲封远在敦煌的张义潮为河西节度使, 由其侄子张淮深代为接受了告身。
  从此有了“名分”的河西军中人人激动万分,山呼万岁。
  就在这气氛最热烈的时候, 李好问敏感地留意到:骊山脚下雾气弥漫,白色的雾气之间那黑色的兵甲隐约可见,似乎“历史叠放”又要出现。
  可不知为何,这种“历史的回响”似乎被如今河西军的气场给镇了回去。不知是不是因为这些来自千年前的甲士们体恤苦尽甘来的河西军,他们最终还是没有打扰,而是随着白雾的散去而消失, 总算是没有吓到徐冲带来的那些文官武将们。
  在这封赏兼饯行的典礼上,徐冲再次重申了李唐朝廷对河西的支持。
  随后便是河西军拜别天使与百官, 满载着对未来的信心, 启程返回河西。
  诡务司一行人低调地混在河西军中, 李好问甚至换掉了他那身过于打眼的紫色官袍, 穿得与唐军们相差仿佛,就连一直守在路旁有话想说的徐冲都没能发现他。
  这么做,李好问主要是不想被那些繁文缛节所打扰——他需要些时间, 好好琢磨琢磨自己的时光术。
  此前他回溯历史, 前往大业十一年的晋阳城。这个时间点距离隋炀帝杨广在兵变中身亡还有三年,距离李渊称帝立朝还有四年。
  李好问总共只回溯了四次, 花费四十分钟,但他自认为已经满足了“见证一个时代的终结”, 听到了那一曲无可奈何的时代挽歌。
  李好问自信这已经能满足他晋升“一刻”境界的条件。
  然而现在横在李好问面前的困难竟然是:他还没搞定“一刻”的时间标尺。
  因此这一路上,李好问一直都在捣鼓“标尺”的事儿。
  原本他认为这“时间标尺”根本就不是什么麻烦事。“一炷香”是5分钟,遮摩遮利翻一次身;“一盏茶”是10分钟,遮摩遮利翻两次身。
  那么以此类推,“一刻”既然是15分钟,也就是小红鱼连续翻三次身的事儿。
  至此,李好问也察觉这“时光术”约摸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瞬”和“弹指”,这两个境界能够延续的时间都很短。瞬不到一秒,弹指也不过7.2秒。
  第二阶段是“一炷香”、“一盏茶”和“一刻”。这三者又是一个体系的,其时长分别是5分钟、10分钟和15分钟,是完全等距的三个阶梯。
  而从第一阶段到第二阶段是本质的飞跃,如果没有机缘,便会被卡在从“弹指”到“一炷香”的超大跨度上。
  第三阶段是“时辰”以及往上。“一个时辰”就是俩小时,与“一刻”相比是八倍时长。那距离李好问还远,他暂时还不必去想那许多。但在林嫱那份“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笔记里确实记载着:若要晋升“时辰”境界,每个人晋升的方法不尽相同,前人的方法未必有指导意义。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