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学习成为人生赢家(155)
一开始,除了邓廹以外,大家都觉得这项工作任务挺轻松的,但渐渐地,所有人都感受到了压力。
“你上周读了多少?”单岩凑到邓廹身边问道。
邓廹睨了他一眼:“不到十万字。”现在所有人都爱来他这边找安慰。
果然,他的话一出,在研讨室等待开会的同事们就都隐隐松了口气,还好自己不是垫底的。
其实季知行并没有强制规定大家一周得读多少文献才算达标,但是他自己1天读3篇论文还能顺带写出一万字的解析报告,作为下属好意思3天读1篇吗?
所以,虽然季知行并没有挥着鞭子催命,但榜样的力量就像一道无形的鞭子,鞭策着大家丝毫不敢懈怠。
邓廹也是如此,不过与新同事们相比,他的心态就轻松多了,并没有因为季知行的非人效率而生出太大的压力。在燕大同组搞科研的经历让他深深地明白,他跟季知行之间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
在研究光子芯片时,季知行一个人的数据产出速度全面吊打所有人,甚至超出了老师分析数据的速度。跟这样的卷王合作爽是很爽,但累也是真的很累。包括老师在内,所有人的科研阈值都被卷王拔高了。
到了实验的后半程,完全是他在push老师别偷懒认真搞科研了。邓廹都敢摸着良心说,季知行走后,老师绝对是松了一口气的——他那把老骨头吃不消啊。
他们实验室的传统,每一个学生毕业的时候都要把自己几年的实验数据、文献输入、论文输出等学习资料整理刻盘,以便存档。一般来说,硕士一张光盘足以容纳,博士普遍得要两三张,而季知行一个人足足刻了18张……
所以,当外界疑惑于为什么季知行年纪轻轻就能有此成就时,邓廹觉得简直太理所当然了——惊人的阅读量引起的是质的改变。
也正是因此,邓廹看得很开,只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就好了,以季知行为标杆纯粹是自讨苦吃。
不过,经历不同,其他人没法像邓廹那样坦然,都在抓紧时间争取在每周一次的研讨会开始前多读进几个字。
季知行推门而入的时候就看到这么个埋头苦读的群像,他欣慰地一笑:“开会吧。”
研讨会议程仍然是每个人轮流发言,总结自己上周的收获,包括阅读心得与灵感。
第一个发言的是易言。
“主要方向是寻求「冷核聚变」的核解释,但大多数理论认为「冷核聚变」没有分析电极微观结构的作用,仅仅是一种体效应,所以我在理论上遇到了很大的阻力……”
季知行不假思索地说道:“关于「冷核聚变」研究应该更侧重于挠场机制,以电极的尖端效应为突破口去分析电化学异常现象……”
他一边说一边掏出笔唰唰写下几行文献名称:“这些你下周可以读读看。”
易言接过那张纸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心下暗叹:又是这样。研讨会开了五六次了,大家研读的领域都各不相同。但不论轮到谁发言,季知行都能给出建设性的指导意见。
易言看向前方,季知行正在点拨单岩。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真空因为绝对压强接近于0,所以会试图填补空白区域,这是我们可以干涉和收集真空能的地方……”
其实,一开始多少有几个人还在观望这个项目的前景,试探季知行的能力。但一次次研讨会开下来,所有人都对他心服口服,对真空能这个项目也从一开始的不以为然、信不由衷到现在的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说到底,动物的本能注定了人类天然慕强。而在学术界,科研能力高于一切,是最能引人膜拜的要素。
会议结束的时候,所有研究员对季知行的向心力又增强了好几分。如今哪怕有人开出更高的薪水挖角,恐怕也未必能撬动他们追随季知行的心。
一向不怎么关注人事关系的季知行也感受到了这股凝聚力,他心想,「民心」可用,是时候开展实验了。
其实,理论积累与实验研究是相辅相成的两面,之所以这一个多月来更侧重于理论积累,是因为他必须保证参与实验研究的每个人都对这个项目有信心。
在入职会议上,当他宣布科研项目为真空能时,所有人的反应他都看在眼里。说实话,并不乐观。
很多时候,心态决定一切。如果连研究人员自己都不相信真空能的存在,都不认为通过自己的努力能找到利用真空能的方法,那做再多的实验都是枉然。
如今,经过一个多月的研读活动,所有人的精神面貌都完全不一样了。那么,实验就可以开始了。
季知行吸取了以往在阎教授实验室和高霄教授实验室的经验,分小组开展工作。他自己带着俞竹藜和邓廹一组,新来的10人分作两组。一组由易言负责,一组由林逾静负责。
这两组的人员构成他也是仔细考虑过的,小组5个人,有人动手能力强,有人理论基础扎实,有人思辨灵活,有人稳中有度,有人活泼乐观可以活跃小组氛围。这样的5个人形成一个小组,构成的整体就是相对稳定的五边形,不至于出现太明显的短板。
分组之后,季知行给每组布置了具体的实验任务,真空能实验就正式开始了。
作者有话说:
本章关于「冷核聚变」的描述参考《天然氧核冷裂变与冷核聚变形成能源新潜力导论》
第87章
季知行正在做电解实验。
其实电解水实验是初中生就要求学习掌握的初级实验, 但季知行在实验中用的是重水和钯电极,他想用钯电极在常温下电解重水。
“观察到了少量的中子。”邓廹从观测镜后探出头来说道。
季知行没有停下手上的动作:“好,继续观察记录。”
过了一会儿, 邓廹又开口了:“电极尖端处出现了瞬变涡旋结构。”
季知行精神一振:“把CR-39固体径迹探测器拿过来,记录反应径迹、核嬗变和滞后效应。”
又一组实验结束后,季知行从邓廹手中接过实验记录,和昨天从其他实验得出的记录比对起来。
“看!气体放电、真空击穿及液体中的电解现象, 三者的物理规律是相同的!”季知行说道。
在电解过程中, 电极表面因为尖端效应会产生聚能过程,这个过程会促使气泡坍塌和涡旋运动产生, 进而诱发动态卡西米尔效应提取零点真空能并以热能的方式释放出来。
季知行不禁一笑:“可见如果在电极尖端表面形成远离平衡态的非线性体系, 那么满足一定的条件就会形成类星体涡旋结构,然后就可以通过挠场机制提取零点真空能。”
虽然还要考虑涡旋中心产生高能射线、中子和高能粒子,但至少到目前为止, 实验是顺利的。
更让季知行高兴的是,他才刚总结完,俞竹藜就把「一定的条件」都算好了。
季知行看着新鲜出炉的数据与俞竹藜相视一笑,邓廹在一旁默默无语两行泪, 他的脑速真的跟不上两位学神啊!
不过, 他给自己的定位就是打下手, 而且天天这么被碾压来碾压去也习惯了, 因此很快收拾好一颗被打击的心,着手处理实验残余。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 但真空能实验室三个小组都推进得挺顺利的。易言组通过大量的实验确定了低能核反应的真实存在,而林逾静组则引入非对称联络于即挠率不为零的情况下导出了挠场的存在。
但季知行并没有掉以轻心, 零点真空能不是没有人研究过, 但一直不曾有过成效, 难度可见一斑。实验过程中阻力是肯定是存在的,并且,越晚出现就越有可能颠覆前期所有的努力。
不过,良好的开局总是叫人心情愉悦,大家说说笑笑地准点下班了。
经过一场众所瞩目的招聘活动之后,媒体与大众都密切关注着知行研究所的动态,想知道季知行开出领域内首屈一指的高薪究竟是要研究什么能源。
媒体们简直是无孔不入,都想得到第一手消息,但如今的知行研究所连苍蝇都飞不进去。
借着上次的招聘活动,朱仁也顺便招了几个人,粗略组成了一个包含人事、财务、安保人员的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