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学习成为人生赢家(143)
季知行安排好小组实验,光子芯片项目就正式启动了。
这边如火如荼地上马芯片项目,樊继安自然早就收到了消息。
对着学生,他不过一哂:“校长也拿那个老顽童没办法,由他去吧,不影响我们什么。”
可心里却重重地一沉。
高霄他是一向不敢小觑的,而季知行他虽了解得不深,但能叫高霄这么全力扶持,必然拿出了能说服高霄的芯片理论。
于是,樊继安分出一只眼睛盯紧了光子芯片实验室的各种消息。
当季知行带着光子芯片项目组成功将硅的光路由能力整合到单一的芯片中后,樊继安几乎同一时间放出了传统硅锗半导体量子点器件量子比特的测量、制备和逻辑门操作成果。
当光子芯片项目组实现了在多路自由光学通道中控制纳米颗粒的支路选择,樊继安当天也发布了半导体量子点与超导腔耦合的自旋量子比特以及复合量子比特扩展研究。
当光子芯片项目组通过参数优化完成了狭缝波导和纳米线波导之间的偏振选择性耦合装置,樊继安第二天就宣布已在实验室实现二维空间的连续量子行走。
总而言之,双方是彻底卯上了。
这场围绕芯片的科研竞争自然吸引了很多人的关注,又因为季知行在光子芯片项目组中是绝对的主力,所以网络讨论热情很高。
“光子芯片是个啥?跟量子芯片比哪个强?”
“不好说,就理论而言,量子芯片更成熟,光子芯片受限于结构和材料,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听说季知行重新设计了结构,而且他们项目组也有新型硅基材料。”
“不是噱头就是炒作,一个搞数学的跳去搞芯片,专业不对口啊,不是为了套取科研经费还能是为了什么!”
“谁跟你说他是搞数学的,人家是物理专业的啊。”
“啊?!”
这句话叫部分吃瓜群众大吃一惊,此前经过媒体的大肆宣传,大家对季知行参加国际数学家大会的事耳熟能详,也知道他拿到的那个菲尔茨奖是数学界的最高奖项,所以自然而然就默认季知行就是数学专业的,结果人家原来其实是物理专业的?!
“隔行如隔山,学物理不代表他就精通芯片领域好吧,别人搞芯片跟便秘似的憋了半天只憋出个屁,他那个光子芯片研究进度快得简直像窜稀,说没有猫腻谁信啊!”
“我信!科研有时候缺的就是灵机一点,爱迪生不都说了嘛,那1%的灵感往往比99%的汗水来得重要。”
“那什么论文我反正一个字也没看懂,不过我对季知行有信心,他一立项我就重仓国产芯片概念股了,嘻嘻嘻。”
“好家伙,「寒武纪」也敢进场,打白头鹰国发布《芯片法案》起,国产芯片概念股基本就持续走跌吧?”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听说已经完成涡旋光束发射器等集成光器件设计了,这一步一步看来,走的还是脚踏实地的。”
“跳出传统芯片结构另辟蹊径,光是这点就值得为季知行喝彩了。”
“季知行运气实在太好了,怎么就那么刚好有合适的硅材料支持呢。”
“但是硅基的二阶、三阶等低阶效应恐怕难以避免在原子尺度去修饰材料的非线性响应。”
“那就在硅波导上添加刻槽结构引入具有平面外光束偏转和聚焦功能的片上集成光器件。”
“那这跟传统芯片的集成化模式结构有什么区别?”
“对啊,光子芯片的最大优势就在于颠覆传统结构,以绕开EUV光刻机。如果失去这个优势,还不如老老实实搞量子芯片呢。”
“不管怎么说,芯片领域出现了一条鲶鱼总归是好事。”
“没错,没的不说,那个温温吞吞的樊继安终于不敢藏着掖着了。”
“哈哈哈,要是没有季知行这条鲶鱼,樊继安恐怕都敢躺足三年才陆续发布那三项成果。”
“不知道他手里还捏着几张底牌。”
“我觉得不多了,樊继安第三次跟牌的时候说辞已经很保守了,「在实验室实现」。”
樊继安对着电脑眯着眼将光子芯片项目组最新发布的论文看了又看,半晌之后一扔鼠标。可恶!竟然找不到破绽!
他拿下眼睛,闭上眼仰头靠在椅子上,疲惫地呼了口气。
他手里的好牌已经都打出去了,如今仅捏着半张不成型的残片。
在时间不够宽裕的情况下,他并不能保证高霄和季知行下一次出牌时,自己能拿出具备优势的阶段性成果。
以光子芯片项目组的效率,他一旦落后一步,恐怕就没有再赶上的机会了。
樊继安倏地睁开眼,这样下去不行!
作者有话说:
第77章
《燕大樊继安院士团队官宣可编程量子计算芯片, 实现298个图像的量子漫步模拟!》
《华夏科研团队再创辉煌,量子芯片即将问世!》
《弯道超车!新型量子计算芯片研制成功》
《国产量子芯片重磅问世,中国或将迎来新机遇》
一夜之间, 樊继安以及他的量子芯片成就以席卷之势在全国范围蔓延开来,横扫微愽等各大社交APP的热点榜,成为所有人热议的话题。
“哇嘈!有生之年啊!”
“太好了!我们终于有自己的高端芯片了!”
“消息属实吗?感觉有点突然啊。”
“感觉突然是因为你没有关注这方面的消息,樊继安院士团队研究芯片很多年了。”
“对, 前段时间应该是突破瓶颈了, 短短几个月就连接发布好几项成果,能获得成功是水到渠成。”
“如今也只能止步于实验室吧, 没有EUV光刻机怎么下生产线。”
“可是至少在国际上的博弈中能多几分筹码啊。”
“我还是更期待季知行的光子芯片, 不然终究还是要因为EUV光刻机而受人掣肘。”
“但是光子芯片遥遥无期,甚至不知道究竟有几分可行性,而量子芯片是实打实地成功了啊。”
网上线下围绕新鲜出炉的量子芯片讨论得热火朝天, 而樊继安也被大家奉为科技先锋、民族英雄,声望登上顶点。
外面的喧嚣多少影响了光子芯片项目组的邓廹等人。
作为华夏人,他们当然乐见于国产高端芯片的成功。但是,以樊继安的行事作风, 再加上他和高霄教授的龃龉, 他们的光子芯片项目可能很快就会遭到打压——高霄教授一早就被一通电话叫走了, 到现在还没回来。
邓廹等人手上的实验没停, 但都忍不住时不时分神往门口的方向看。
季知行捧着一本《华夏科学》坐在门口看得聚精会神。
昨天,他得知新一期的《华夏科学》刊登了樊继安的最新研究成果后, 就第一时间研读了。本来以为是又一项阶段性成果,没想到竟然是成熟的芯片应用成果。
从昨天到今天, 季知行已经将这份论文仔仔细细研究了好几遍了, 没看出什么问题来, 但是心里总觉得十分不对劲。
倒不是不忿于自己落后于人,事实上,如果正是因为他这条鲶鱼的出现而激活了樊继安的科研动力,促使芯片领域形成良性竞争,那未尝不是件好事。只要华夏能自主研发出高端芯片,出自谁手又有什么关系呢?
但是,两个团队之间的竞争远远没有到白热化的地步,以樊继安的行事风格,为什么会这么急匆匆地抛出最后的底牌?
而且,这份重磅论文竟然发表在《华夏科学》上。
以往,樊继安在芯片领域的论文不是发在《Science》就是发在《Nature》,却从来不会选择其实在芯片领域更专业的《Reviews of Modern Physics》和《Physics Reports》。
究其原因,无非是为了影响因子罢了。《Reviews of Modern Physics》和《Physics Reports》影响因子20多,而《Science》《Nature》却高达60几。
而如今《华夏科学》的影响因子虽然已持续增长至13.879,但比起《Science》《Nature》还是无可比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