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学习成为人生赢家(146)
“真是无脑黑,这种公开发表的论文本来就是公认可以引用的,而且都巴不得多多地被引用呢,毕竟引用次数是评判论文价值的重要因素。”
“嘛,不管怎么说,季知行写论文的本事我是佩服的。”
这则消息在热搜上待了不久热度就降下去了,几天后,当网上已经没有什么水花时,一条新消息又将这件事炸回热搜——季知行的这篇论文被撤稿了!
这一回,网上尽是对季知行的嘲讽与批评。
而季知行看着邮箱里的撤稿通知,满意地笑了。
作者有话说:
本章学术观点参考《Titan光子发布新的10Gbps XFP》《硅基光子调制器研究进展》
第79章
一般来说, 已经刊登的论文被撤稿,对于作者来说是一件十分不光彩的事。不仅会影响声誉,甚至还会对学术生涯造成不可挽回的影响。
季知行如今在华夏乃至全世界都有一定的知名度, 他的论文被撤稿迅速引起了热议。
“果然隔行如隔山,明明搞的是光子芯片,非要在量子芯片领域舞文弄墨,出洋相了吧!”
“季知行最近的事实在是令人无语。拒绝和樊院士合作, 可见其自私;并不专精的量子芯片领域也敢轻率地撰写论文, 可见其自大。唉,我以前对他很有好感的, 为什么他就不能爱惜羽毛呢!”
“学神光环越来越弱了, 本来我都号召我们班学生们向他看齐的,现在都不知道怎么说他。”
“有没有人知道为什么会被撤稿啊?”
“无非就是数据造假、抄袭剽窃咯。”
“也未必,SCI论文被撤稿, 主要有「学术造假(fraud)」、「学术过失(error)」和「其他」三种情况。”
“我刚刚去撤稿观察网站搜到了,等我截图贴出来。”
撤稿观察网站(Retraction Watch)是由学者Adam Marcus和Ivan Oransky成立于2010年的国际网站,主要报道各大期刊的撤稿情况,对学术撤稿进行持续报道与分析。
季知行那篇论文被撤稿的情况, 在撤稿观察网站上有较为详细的分析。
那篇论文一发布就引起了各方面的注意, 因为论文所述的关于量子芯片的功能与精度实在是过分地优越, 几乎与世界最顶尖的量子芯片技术不相上下。
所以对于这篇论文, 各大量子芯片研究团队是扎扎实实地研读了的。
在经过充分的实验与论证之后,很快就有人发现了问题。
第一个发声的哈佛的亚伯教授。
他表示季知行论文中的理论很有趣, 但可惜的是,构建这个理论的基础本身就存在问题。地基是歪的, 再怎么搭建都只能是沙上之塔、空中楼阁。最后遗憾地提醒季知行应谨慎选择引用文献。
第二个发表意见的是谷戈的量子计算团队。
这个团队去年就推出了拥有72量子比特的量子芯片Bristlecone, 达到了单量子比特门错误率0.1%, 双量子比特门的错误率0.6%的优秀成绩,可以说在全世界都拥有绝对的量子霸权。
可是季知行论文中表述的量子芯片两比特门操控精度竟然高达到99.67%,0.33%的错误率对这个团队来说是一记惊天暴击!在疯狂地重复论文实验后,才发现只是虚惊一场。
白忙一场的团队负责人毫不客气地指出了季知行论文中引用的量子芯片技术的所有缺陷。
接二连三地有权威的量子芯片科研团队指出了这篇论文的问题,《Science》主编泰罗这才放心地发布了撤稿的通知。
截图自撤稿观察网站报道与分析的图片被吃瓜群众们疯狂地转发,迅速扩散到微愽各大社交APP。一开始还有很多人不假思索地冷嘲热讽,骂季知行丢人丢到国际上了。
但是,很快就有人反应过来了。
“所以,如果我没有理解错的话,季知行论文最大的问题是因为引用了某篇论文中的错误技术?”
“虽然读不懂专业术语,但是几个量子芯片团队的观点看起来大同小异。那么,某篇论文是真的有问题?”
“如果某篇论文真的有问题,那You Know Who那所谓的量子芯片……”
“楼上的能不能明白点说,遮遮掩掩的有必要吗?不就是樊继安的量子芯片技术受到广泛质疑嘛。”
“实在是前段时间的舆论氛围太疯狂了,叫人有点不敢说话。”
“那「北辰一号」究竟是真是伪?!”
很快,「‘北辰一号’真实性存疑」的词条就窜上了热搜,无数网络游民涌进词条。
过了一会儿,词条热度异常地迅速下降。慢慢地,却又持续上升。几起几落,最终还是高高挂在热搜榜上,后头缀着一个鲜红的「爆」字。
樊继安在办公室里大发雷霆:“怎么会撤不下来!上次刊发论文的热搜不就撤下来了吗!”
季知行甫一在《Science》刊发论文,他就注意到了。本来以为会是光子芯片的最新进展,没想到竟然是量子芯片相关。
他一看到标题就有不妙之感,看完论文更是冷汗连连!季知行这篇论文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实际是剑指他的量子芯片!
“北辰一号”有几分真几分假,樊继安心里再清楚不过了。
事实上,再给他五至十年的时间,真正的「北辰一号」大概率能够问世。但是,光子芯片项目组异军突起,若任由发展,一定会严重挑衅他在华夏芯片领域的权威,蚕食他的利益!
他不能忍受自己掌控了十年的领域有别的杂音!
所以,他通过数据嫁接、技术乔装等方式精心设计了一套逻辑自洽的技术方案,直接将研究进度「拉满」,得到了他理想中的「北辰一号」。
他之所以敢这么冒险,是因为以国内芯片专家们的水准,要看出他技术方案中的缺陷并不容易。而要瞒过那些官僚就更简单了,毕竟行政与技术隔着天然的鸿沟。
再加上他门下毕业了上百个博士,大多在芯片领域占据要职。盘根错节的利益关系决定了他们不会也不敢站到他的对立面,在出现反对意见时还能抱团为他发声。
只是,他万万没想到季知行会以引用文献的方式强行将他的技术方案捅到国际上!
在国内芯片领域,他能一手遮天。但在国际上,他可以说是束手无策,只能寄望于那些知名的量子芯片团队不会注意到这篇论文。
但是,事与愿违,最终还是爆雷了。
唯今之计,只有尽快阻隔这些消息在国内的传播,才能为自己争取更多转圜的空间。
樊继安强硬地说道:“你跟通明传媒公司的人说,不管要多少钱我都能给他们,只要能在网上封锁这些消息!”
有钱能使鬼推磨,上次的热搜能撤下来,这回一定也可以!
“可是通明传媒公司说已经努力过很多次了,但自发的热度一直……”
话还没说完,就被焦躁的樊继安打断了:“不管用什么方法,现在!立刻!必须!封锁消息!”他拍着桌子咆哮着。
「砰!砰!砰」的声音传到办公室外面,量子信息研发中心的人面面相觑。
并不是所有研发中心的人都能接触樊继安瞒天过海的计划,但如今樊继安异乎寻常的表现,让所有人心中都有了与真相相差无几的猜想。
一时间,量子信息研发中心人心惶惶。
当天,各大APP均遭受了黑客攻击,瘫痪了几个小时后又被苦命的技术员们恢复。季知行论文被撤稿的相关信息虽然异常地大面积失踪,但因为自发的讨论热度,又迅速地遍地开花,几乎所有人都在讨论季知行论文被撤稿的最大原因——樊继安的量子芯片技术。
樊继安在国民心中的超然地位是建立在「北辰一号」成功的基础之上的,当这个基础受到动摇,樊继安的科研神座就开始崩裂。
虽然仍有人坚决地维护他,但越来越多的人渐渐从群体性的狂热崇拜中醒悟过来,回归理智。
网络上,调查真相的声音成为主流。
“科学与真理同行,也必与丑闻相伴。”事实上,科研造假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但学术与大众存在天然壁垒,在一般情况下,普罗大众并不怎么关注学术界的风起云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