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系小夫郎[种田](12)
小春看得心里发笑,但他不太习惯,面上看着还是淡淡的,只是眼睛里盛满笑意。
他接过了宋煦手里的活儿,让他指导着,自己操作。
宋煦坐到灶后面,刚看了看火候,抬起头来就发现小春的动作可比他还麻利。
宋煦:“……等水蒸干,底子再煎脆就好了。”
“行吧知道了,这儿没你事了。”然后小春就把人赶出了厨房。
宋煦:“…………哦。”
他们包了一大筛子的饺子,足有五六十只,煎好后,两人分了一半出来,再包上些米面小菜,一齐去了牛婶家。
今天除了旺叔牛婶俩夫妻,他们的小儿子也带了媳妇儿从镇上回来了。
见着宋煦,旺叔先提了个憨厚的笑脸,牛婶却哼了一声背了过去,实力诠释了没头脑和不高兴组合形象。
宋煦笑道:“前两天我生病,夫郎一个人在家难免害怕,半夜打扰叔婶了。刚身体大好,我和小春就做了点吃食来谢谢叔婶。”
旺叔闻见香,惊奇问道:“煦小子,什么东西这么香?”
“是我瞎琢磨出来的煎饺,其实就是包了饺子,拿油煎,不贵重,就是闻起来香点儿!”
牛婶插嘴道:“好了好了,进来说,在门口呛冷风,再给呛病了还是人小春照顾你。”
见婶子嘴上抱怨,实际却是关心,宋煦脸上的笑容也更诚挚了几分。
这位牛婶,是他穿越来见到的第一个人,也是第一个真正关心“他”的长辈。
他代替原主接受了这份关心,以后也会好好回报。
“不了牛婶,我们家里做了菜,这就先回家吃饭了。我最近要做点小生意,等赚了钱就把叔婶家的银子还上,必不欠您。”
牛婶怔了怔,百感交集:“……你,说了不要就不要了。”
“娘!”突然,里头传来一声尖利的叫唤:“就你大方!那大混子愿意还钱还能说不要的吗?咱家难道是土地主吗,这钱说扔就扔?打水漂还听个响儿呢,那什么宋煦连个屁都不会放。”
“金媛!你闭嘴!”
牛婶脸色沉下去,气势汹汹地冲回屋,剩下尴尬的旺叔和宋煦夫夫,听着院里头女人们的争吵。
“嗨,”旺叔尴尬一笑:“那是我小儿媳,叫孙金媛,也是去年才过的门,和我小儿一家人住在县里。她不太懂事儿,但人不坏的。”
后又搓搓手:“你们下次来,叔给你们做饭啊!”
宋煦和小春与旺叔道了别,回到家,终于坐定吃午饭。
面前是两大盘煎饺,以及一份由小春炒制的豪华版炒面糊——管饱。
宋煦看着面糊,一脸愁容,小春轻扯嘴角,盛了一碗给宋煦:“你先尝尝。”
还能怎么尝?他们家跟面糊过不去了是吧……等等?
宋煦吃进一勺,突然瞪大了眼睛:“好吃啊!?”
“当然好吃,”小春也盛了一碗,“虽然都是炒面糊,但这是白面炒的。里面有各色干果,还有油,味道醇厚。要是嫌淡,也可以再加点盐。”
宋煦呆住了:“这不就是炒油茶吗?”
“油茶?”
“对!”宋煦喜道:“在我们那儿,这是一种著名的小吃。面粉用油炒熟,加些花生碎啊芝麻碎啊之类的,最后放糖冲泡,算是挺有名的小吃吧!我没吃过咸的,不过这些都无所谓了……”
“唔,”小春回忆了一下,“我不知道别家吃不吃,怎么吃。街上似乎没见过卖,我在舅舅家的时候也没见过。”
“那是你自己想出来的?”
“……不是,是我爹想的。”
小春微阖双眼,长长的睫毛上沾了一点面粉。
“我还很小的时候,家里人少,只有爹娘。我娘特别爱吃面条,更爱喝面汤。她喜欢煮得麸烂的面条,显得汤汁粘稠。有时候我娘偷懒不想做饭,我爹就想,有没有不用加面条就能直接煮出来的面汤呢?当然有啦,把面粉煮了不就是了……”
宋煦不禁哈哈笑出了声:“看来你那小懒猪的性格还是随了你爸妈。”
小春瞪了他一眼:“反正后来,我爸实验了好多次,终于想出了这么个办法。把面粉炒熟,加开水一冲,不管什么时候都能迅速得到一碗香喷喷的面汤。”
宋煦收敛了笑容:“挺好的,令尊是个人才。”
“嗯。”小春也笑了一下:“里头加些什么,其实全凭喜好。过年时剩下的干果是最香的,另外就是一定要有油,这样才能好吃。冲得浓一些,就是糊状,很顶饿。”
宋煦低头又舀了一勺,问道:“小春,你觉得我们的煎饺配着这炒油茶卖怎么样?”
小春轻轻牵起了嘴角。
宋煦反应过来:“你是特地做的?为了煎饺?”
“对。你上次也说了,大家买煎饺,普遍觉得贵。但是这东西,不贵就不好吃了,所以降低成本不是个好办法。但是我们可以另配一样吃食,让大家搭配煎饺可以一顿吃饱,这样许多人都会觉得划算。”
“而且这两样东西都是新鲜的,没在外面吃过的!有油水,有菜和蛋,不算寒酸了!”
“马上要入冬了,热腾腾的面糊想必会比一会儿就冷掉的馒头受欢迎。”
“还可以搭配些小咸菜,一文一碟,好吃开胃!”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仿佛看到了流水般的银子哗啦啦的来。
宋煦兴奋地吃不进饭,小春倒是慢条斯理的一勺勺舀着面糊,两人对上视线,不约而同的相视一笑,只觉得没有比现在更好的日子,没有比眼前更好的人。
“对了迎夏,这碗里的瓜子花生都是哪儿来的?我咋没见过。”
“哦,是前年冬天过年的时候置办的,最后剩了一小包,放在荷包里塞进了柜子。我昨天收拾东西翻出来的,都受潮了不能吃了,赶紧拿出来炒干。”
“…………”
***
春阳县,一旬一大集,五天一小集,其他大大小小的商行则是长年开放。
为了做好准备,也为了拜访一下那位只留下姓名的客商,第二天一早,两人就一起去了县城。
不是赶集的日子,不需要起得太早。
为了怕再遇到什么钱三狗的座下恶犬甲恶犬乙之类,尽管太阳还很温柔,小春还是不知道从哪儿掏了顶大大的草编遮阳帽出来。
“……到底从哪儿找出来的,我们家这么大点地方我真的搜遍了啊!?”
“嗯,是你看漏了。”小春一边回答,一边又找了条围脖给人套上了。
总之,在宋煦百思不得其解的目光中,两人背上背篓,去到了县里。
春阳县不算太大,主干道就一条,贯穿县城南北。
没有集市的日子,道路两边显得比较清静,只零散几个大摊子,卖些日用品和南北杂货,这些多是客商和专门走货的小贩们支的。
对那位客商,小春只知道一个名字,宋煦却连见都没见过。他在县里最后的记忆是挨打的那个茶摊,两人商量了一下,便决定先去茶摊问一下。
小春让宋煦挡好脸,站在不远处柳树的阴凉下,自己则上前询问那小二,是否知道一个名叫莫世安的客商。
小二半点没犹豫,直接道:“你是不是姓春?”
“是的?”
“有呢!那位莫大哥让我带个话,他们汇通商行的摊子,就在北门附近,去那儿找他吧。”
宋煦听小春说了,一边走一边心想,这位大哥在人人避之不及的时候救了自己——有勇。
留下了姓名,还不忘关照小二,仿佛预料到了他们上县城来将要询问的地方——有谋。
这位心思缜密,行事大方,必定不是个普通的客商。
待到了北门近前,宋煦更加肯定了自己的猜想。
明明不是集日,有个摊子却依然热闹——老远就听到讨价还价的声音,有人问这问那,还有人不知道听见什么,哄然大笑,把那一片衬得非常热闹。
宋煦远远看见摊主的头顶,惊觉对方的身高简直是天空树,起码一米九往上接近两米——在这个人们普遍不太高的年代,简直是直冲云霄。
宋煦指了指:“是那个凸出来的吗?”
小春没有半点犹豫:“是的。”
两人在不远处等了半晌,终于人群散去,才上了前。
“早就看到你俩了,哈哈哈,宋兄弟,春小哥儿,幸会幸会!”
宋煦差点一句“久仰”就接上了,仔细想想还没啥不对,可不是久“仰”了嘛:“莫大哥,您是恩人,我和夫郎这趟是来向你道谢的。”
“客气,道谢无所谓,但有样东西我可等你们来拿呢!”
说着,莫世安把两人往后面一带,只见一辆眼熟的小推车静静靠在树下。
“我的小车!我的炉子!”
宋煦惊喜上前:“莫大哥,太感谢了!这么多天都是你帮我看着的吗?不过我这车好像不在茶摊那边吧,大哥怎么知道这是我的?”
莫世安笑道:“就像我搭了你一把手,你就记得我的好一样。你冒着危险救了别人,别人难道不会把你当恩人吗?哈哈哈,就是那个叫彩秀的妇人,她来找我求救,把你送去医馆后又来收拾了摊子——”
莫世安指了指煎锅:“你瞧,连锅都擦洗过了,盒子里的铜钱也摆放得整整齐齐,你现在推出去都能直接用呢!”
宋煦与小春对视一眼,欣慰道:“真是没白救啊,改天我专门去谢谢那位婶子。”
“你们自己寒暄去吧!说起来也是那妇人有感恩心,不然也找不到我头上。我真没做什么,直接叫我莫大哥吧!”
“莫大哥,您是举手之劳,却救了我一命,无论如何我记得这份情谊。小子现在身无长物,将来一定报答!”
小春也跟在宋煦身后,不伦不类地学了个抱拳。宋煦转头瞧见,偷偷乐出了声,引得小春瞪他一眼,不好意思的退后了两步。
这时,摊子前面来了一位小双儿,清脆的声音带着笑意,落落大方:“请问大哥,有油膏卖吗?”
几人齐齐望去,只见一个长相娇俏可爱的小双儿站在摊前,他一身鹅黄色长衫,刘海微卷,杏眼圆睁,显得可爱又无辜。
小双儿的年龄不好通过身高判断,像小春这样高挑的,虽然少也不是没有,反过来,一辈子都像孩童的也有。
面前这小双儿,本来就只到宋煦胸口,换成跟那莫世安比,就只到人腰了。但看他神态自若,又像个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