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故宫装猫的日子[综] 下(88)
在这次大水灾之后,异人派遣的官员也带来了赐名的旨意。虽然水利工程尚未完工,但是异人却还是先一步赐名。
他尊重李冰的意愿没有将这个水利工程以李冰之名命名,而是赐名都江堰。
异人的祝语解释了他为何如此命名,“都”取自“成都”,但也有“监督率领”之意,秦王对它的期待便是——
“寡人期望,有此都江堰,可使得岷江水自此安定,从凶转善,福佑秦民。”
当然这都是后话。
成都平原在这场大灾中也不是没有损失,虽然岷江水并没有灌入,但强降水以及山洪暴发也带来了一定的麻烦,譬如等好不容易忙完的吕安回家一看,他家的三头老虎都不见了。
听家里头照顾老虎的蜀人说,这三头老虎是在听到山洪暴发的声音后突然挣断绳索先后跑离了家中。
当时因为大雨,街道上没有人,但也有目击者表示他们似乎看到了有老虎突然冲入山林。
吕安知道动物对于自然灾害会有特殊感应,而且他能捡到三只小虎崽的时候也是因为山洪,所以三小只对于同样的环境可能会有更加强烈的应急反应,但仍是止不住担心,
一直到两月后,蜀郡入秋,他才在一次外出巡视时候听到了虎啸。
家里的三只大老虎悠悠闲闲地从山林里头出来,毛色发亮,精神十足,整个虎都肥了两圈。但吕安还是发现了它们身上都有受伤的痕迹。
它们虽然后来跟着吕安回了家,但仍然时不时去山林中捕猎。等到第二年开春,三只老虎便入了山林再不回来。
虎是独行侠,非发情期不会群居,而他们家这三只似乎是因为单打独斗曾经吃过亏,在彻底成年后还是组团行动。靠着这种想要来抢地盘就要一挑三的流氓精神,它们还将成都平原一带的山区都给承包了下来。
蜀郡的村民们主要以耕种为主,因为耕地和产量就足够养活自己,若非必要很少入林,而且若非必要这里的人也不会去主动和大猫对上。等知道郡丞家的三只老虎将周围的山地都承包了还赶走了外来的老虎之后,他们更是表示他们绝对不会去打老虎了。
不过吕安后来想想还是不放心,便特意去嘱咐村民遇到老虎还是要保持警惕,因为三小只地盘太大,没办法保证不会有别的老虎悄悄潜入,太放松可不行,又嘱咐家里的三小只一定要离开人群,与人群保持距离,保持警惕,绝不要去挑战人性的善恶。
虽然因此多了好多事情要担心,但是某种程度上也保障了蜀郡养殖业的安全——山里头有三只老虎看场子呢。
也因为这一点,吕安才敢于增加猪的养殖数量。后来,吕安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被阉割后的猪的确是温顺了不少,但可能是密度高于他们的习惯以及对于栏格化生活不适应,无聊之下它们开始彼此出现了小暴力活动,没事就咬咬对方的耳朵,彼此顶上几下等等。
这些倒还无妨,但是咬尾巴这个举动就比较麻烦了。
猪尾巴和马尾巴一样,有驱赶蚊虫保持平衡的作用,但是在圈养生活中,这二者显然都不是刚需,而且一晃一晃的尾巴很容易引起别的猪啃咬的心思。偏偏猪尾巴所在的位置容易脏,而且也不容易观察,等发现的时候通常已经发炎溃烂了,无奈只能切掉。
切掉之后,众人发现失去了尾巴对于猪的影响没有想象中那么大,在切除手术后活下来的几头猪照样吃吃喝喝,于是便有了先一步切尾巴保平安的行动。
因为大家的固有思想中觉得成年猪的抵抗力比幼崽好恢复快,所以一开始都是给亚成年做的手术,后来逐渐发现对于断尾的适应以及恢复,出乎预料的反而是幼崽更强,而且小崽子不记事,咔嚓一刀还不会记仇,不像青年猪从此以后看到人都带了敌意和警惕。
于是,逐渐地,大家便开始对乳猪下手了。乳猪猪尾巴肉少,也没有利用价值。后来有人发现那小小的一团子尾巴毛拿来挠耳朵不错,转一圈可以把脏东西都带出来,关键是胎毛柔软,特别舒服。
等开始对猪毛下手后,这一种比较冷门的挖耳勺也就被顺便塞入了套装中限量发售。
嗯,之所以是限量主要还是因为数量少,不是每头乳猪在断尾的时候都会长出充足的毛毛来的。当然,为了商业需要,虽然说是乳猪毛,其中也有些别的……咳咳,这是商业机密。
多多也非常喜欢用这种刷子掏耳朵,当尉缭举起它的马耳朵的时候,多多马甚至连眼睛都眯起来了。尉缭一边拿起小刷子一边对吕安说:“但是它看得上的,人家看不上它,看得上它的,它又不要。”
对上吕安震惊疑惑的表情,尉缭顿了顿,补充说:“他喜欢的……都是公马。”
这,这是怎么回事嗷!!!!
吕安整个人都惊呆了,他震惊得看了眼多多马,多多似乎知道他爹在说自己,他回头看了眼吕安,无辜地甩了甩尾巴。
然后他再看向尉缭,尉缭点点头示意自己是认真的。
吕安在打击感过去后陷入了沉思,他不确定这是多多马个人喜好还是跟着他们学坏的,会不会是性别认识有障碍?或者他根本不知道该怎么追求女朋友?
动物中的确有同性恋,但是那都是发情期以外的个体行为。
和人类一样,在没有组合成家庭前,大家都喜欢和同性待在一块,时间久了自然也会有羞答答的事情发生,但这也不算同性恋,因为在发情期它们还是会去找异性生个娃,等过了这时候再去找好基友。
这也不是渣,而是一种生育本能,毕竟动物大部分还是靠本能生存的,没有人类那么复杂的思维能力。
多多也有可能是这一种啊。
他严肃得摸了摸多多马的脖子,忽然悲从中来。
其实爸爸真的不在意多多是不是同性恋,但是多多要是找不到愿意和他一起搞基的马该怎么办哟!
第222章 大国崛起(7)
因为去蜀郡探查的人还没回来, 所以吕安依然处于带薪休假状态。在将蜀郡的展销会热点彻底盘活之后,吕安就在家里头闲得没事干了。
不过对于吕小安来说, 能够拥有这样的休假机会也是十分让人开心哒!
可惜好景不长, 一日早晨,一个熟人找上门来。
此人正是曾经和吕安打过交道的铜坊坊主。因为秦国冶铁工艺的进步,铁匠坊已经渐渐取代了炼铜坊的地位, 往年热火朝天的炼铜坊现在只剩下铸币以及制造大型礼器的活计了。
没错,在炼铜产业落后了别人许多步的秦国在进入冶铁时代后的发展可以用突飞猛进来形容。
依靠境内惊人的煤炭、铁矿石以及冶铁时候需要的去渣材料储量还有高效的运转机制,秦国的大小火炉一年中除了正常冷却外,几乎就没有熄灭的时候。
异人想要以铁器取代铜器的意图非常明显,这一方面是铁器比起铜器确实有其优越性在, 另一方面也是秦国钱币的缺乏,逼迫他们不得不在发现了铜的替代品之后加快步子将铜的定位完全放到货币上。因为这段时间内和各国经商取得的成绩, 异人非常清楚商业对于一个国家的意义。
虽然异人并没有做出对商业进行扶持的举动, 但是官方没有打压就已经是一种扶持态度了。蜀郡物产节的举办更是证明了这一点,一地郡丞跑到咸阳来推销本地商品,难道不是官方支持商贸的一种态度吗?
而商贸的最重要的基准就是货币,而且还是标准货币, 然而秦国的货币的成色不好,加上其重量和币值并不匹配, 在国际市场上它们的地位一直是劣币。
国与国往来间最受欢迎的是齐、赵、燕三国的货币, 他们那有铜矿,钱币里不需要放入别的劣质金属,钱币可谓物超所值。
拿着这三国的货币来兑换秦、楚两国货币的时候, 甚至还会有轻微的溢价,由此可见,秦国的货币有多么不受待见。
异人想要抬高国内货币地位的想法没问题,执行起来却很难。
在和吕不韦商量后,他打算通过大规模铺开的方式来推广秦币,只要他们的钱币足够多,造得足够快,东方五国赶不上他们就可以达到这一目的啦!
但要达成这一目的以前,他必须要先去“争取”一下秦国货币兑换时候能够达到一比一的兑换比例,如此才有后续可操作空间。
怎么争取和铜坊无关,问题是秦王想要达到这一目的需要大量的铜币涌入市场,秦国没有那么多铜钱啊!
吕安有些意外地看了坊主一眼,没钱就造啊,这些钱是老父亲打算打经济战的,又不会用在秦国国内,不会有通货膨胀,放开手造不就行了?
问题就在于造这个事上。
坊主苦笑了下,他们铸币的速度赶不上秦王的要求,秦国使用的铸币方法是将铜液体灌入陶板内然后取出的方法,当然后来因为陶泥需要时间冷却阴干,所以聪明的秦国匠人们使用了石头和铜器制作模范,将一次性用具改成了次性,已经是一项创新。
这项创新在之前经过实验非常好用,因此铜坊也能少了一道工序,在完成需要工作量的时候小小偷个懒过过悠闲日子什么的。
然而谁知道祸从天降,这次秦王突然需求大量货币,而铜坊因为使用了石范铜范便放松了,他们没有如同过去一样大数量制作陶范!
原本这样大规模的需求只要将储存阴暗的陶范拿出来使用即可,但现在他们没有,而秦国的上属机构发下了任务之后就没有挽回余地,如果没能完成任务他们就得受责罚。
这次当真是要命了。
铜坊坊主在得讯后赶了几日工,发现这个缺口实在太大填不上,去找了几个朋友想办法,后来还是和他们有竞争关系的铁坊坊主让他来找吕安试试他才来。
铜坊坊主一脸懊悔,“我就不该偷懒,我怎么就这么蠢呢!吕小郎,你呢能不能想想法子,找个能像炼铁一样短时间内铸币的法子?此事实乃我一人之责,是我看着有了别的模范便没有让他们造陶范。”
“还请吕小郎想个法子帮着我们铜坊过了这一关,此后某自当去请罪。”
人家都求到家门前了,还能怎么办?
吕安去铜坊转了一圈,观察了一下他们的铸币方法,在坊主四处找人求助期间,匠坊的工人们依然日夜不停地忙着铸币和制造陶泥。
以陶制范十分方便,只要将钱币在上面来回印然后再加上可以导入铜液的管道就好,它比较耗时的是阴干部分。
陶泥必须要完全干透才可以承受铜液,否则很容易龟裂,因此陶范从制作到使用基本都在一个月以上。因此,在制造了铜范和石范之后,匠坊便不再使用陶范。
工坊的工作有一定宽松性,只要完成了工作指标,上头人并不会管你是怎么完成的。而平时匠坊制造出的各种范本已经够得上每月任务还有小富余,但面对如今的紧急任务则是心有余力不足——虽然不是一次性的,但是这两种范本需要冷却时间更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