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仁宗皇帝本纪(9)
那刘娥就只好成全她。
所以,这样的李妃,即使见到了小皇帝,又怎么可能勾得小皇帝哭哭啼啼地回来,替她求情,要放她出来呢?
她不应该一脸大义凛然,说,罪妃在这里受罚,乃是罪有应得,请官家莫要可怜罪妃,以免污了圣明吗?
除非……
是李妃知道了什么。
李妃这个人,木木愣愣的,但认死理。
你让她觉得自己错了,她就认为自己错了,独守冷宫十余载来赎罪。
可她要是发现自己根本没有错,是被人陷害的,那她可不会管你是什么皇帝太后,她就要伸冤,就要把你拉下马来证明自己没错。
所以其实刘娥挺怵李妃的。
硬的怕横的,横的怕不要命的。
她刘娥玩的是权力的游戏,不是二愣子的游戏。
李妃就是那个会在大庭广众之下把皇家那点见不得人的阴私抖搂在阳光底下的二愣子。
她才不管什么皇家颜面,才不管什么党争制衡,她就是要一个清白,一个真相。
所以刘娥怕李妃,因为对付一个有私心的人,你可以收买,可以恐吓,可以软硬兼施,但对付一个二愣子,你束手无策。
除非把她杀了。
所以刘娥决定把李妃杀了,因为李妃这个二愣子很可能已经知道自己当年是被冤枉的了。
她必须在李妃把事情搞得无法收场之前彻底结果了她。
至于李妃是怎么知道的……
她当然想不到是因为李妃和赵受益母子连心这种甜美的原因,她只能想到是有人泄密。
至于是谁泄密……
产婆尤氏早死了,太监郭槐是自己的心腹,那就只有寇珠了!
她当年就觉得寇珠靠不住,但事急从权,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所以这么多年了,她还是好好地留着寇珠的命。
这次事情有变,她第一个就想到了寇珠,谁想到寇珠还在拷问的过程中触柱身亡了。
这不就是畏罪自杀吗!
刘娥的怀疑变成了肯定,是寇珠把事情的真相告诉了李妃!
李妃留不得了,刘娥一边命人打扫寇珠撞出来的血迹,一边命郭槐去送李妃上路。
谁承想皇宫里还有一个太监陈琳,他也是狸猫换太子一案的当事人之一,见刘娥提审寇珠,他就知道大事不好,悄悄地去冷宫找了李妃,请李妃早做打算。
于是小太监余忠就给李妃替了死,李妃悄悄地出宫,隐姓埋名,漂泊江湖,直到十几年后遇上了另一个刚正不阿的二愣子,两个二愣子硬是把这件惊天大案捅破了天。
而宫里这边,冷宫总管秦凤一不做二不休,放了把火,把李妃出宫的线索烧得一干二净。
包括秦凤自己。
所以秦凤也是个二愣子。
二愣子做出来的事情,刘娥从来招架不住。
所以这一把火,烧得刘娥三天三夜没睡好觉。
无他,小皇帝在后宫哭着喊着要见李娘娘,寇准在前朝借着这场大火暗示刘娥失德。
大火的第二天,寇准精神抖擞地出现在朝堂上,面对挂着两个黑眼圈的刘娥,发表了一场振聋发聩的高论。
寇准的高论大致有以下几个要点。
一:君王失德,上天必下灾祸预警。然而大火烧的是冷宫,皇帝现在连个妃子都没有。冷宫里住的都是太后你的前同事,所以究竟是太后失德还是先帝失德?
二:如果太后和先帝都没有失德,那这场大火是怎么个缘故?是天灾抑或是人祸?究竟是谁这么丧心病狂,连冷宫这样与世无争的宫殿也要烧毁?
三:冷宫能失火,那么别的宫殿也能失火。太后和皇帝现在住的地方还安全吗?需不需要工部再来修缮一下宫殿?只是这个钱的问题……
说到钱的问题,刘娥脸都黑了。
钱钱钱,哪都要钱,哪都没钱!岁币凑完了吗难民安抚了吗防御工事修完了吗?修什么宫殿!没钱!退朝!
怼完刘娥之后,寇准以办事不利为缘由,罢黜了工部几个专门负责宫殿修缮的官员,安插了几个自己的人进工部。
这些位子上原本坐的都是刘娥的亲信。
没有亲眼看见李妃的尸体,刘娥心里总是有不安,也就无力去管寇准的小动作。
这一回合,是寇准胜了。
寇准意气风发,在家里连着开了一天一夜的宴会,还拉着皇帝的侍读官劝酒,把人家逼得从狗洞里逃出寇府。
与此同时,赵受益也很高兴。
经此一役,他大抵摸清了寇准刘娥两人的深浅。
深浅既然探明,那他以后就更能放开手脚去做一些事情了。
毕竟他并不想做一个被两个人同时操控的提线木偶,他要做两个提线木偶的操控者。
而他也为自己的这两个木偶选好了舞台。
在乱世之中,主少国疑是一件极度危险的事情。
一个年幼的皇帝,统治着一个庞大的国家,犹如小儿抱金过市,谁都能来分上一杯羹。
所以宋太.祖赵匡胤趁着周世宗刚死就欺负孤儿寡母,篡了人家的国。
而现在宋真宗刚驾崩,他一个十二岁的小孩继位了,太后临朝,契丹那边要是没个动静,那才叫奇怪呢。
再加上辽国本来就有秋收前后以小股骑兵骚扰边镇的习惯,如今也正是他们所谓打谷草的时候,那么今年的辽国,可谓是来者不善。
所以宋国这边必须早做准备。
然而宋辽边境并无天险,或者不如说,宋朝的都城汴梁和辽国之间并无天险,辽军一旦大举入侵,长驱直入直接就能兵临东京城下,而边境上连个烽火台都没能修起来,想要抵御辽国入侵,只能在东京和沿途城市多多驻军。
东京城内自然是有几十万的禁军的,然而沿途的城市想要立刻增兵却有些困难,因为没有粮草。
宋例,地方的赋税要统一押送到东京去,地方上只能留一点钱粮自给,这是为了防止地方割据,然而想要增兵,就要准备出来这么多兵的口粮。
而地方没粮,得从中央调。
等中央的粮调到地方,皇帝都能被辽军抓去草原一日游了。
第8章 寇公误国
刘娥的一天,是从闹心开始的。
小皇帝哭着喊着要见李娘娘,冷宫失火,宫殿烧成一片焦土,工部里头寇准的那几个亲信天天死皮赖脸敲户部的竹杠要钱修殿宇,辽国那边的探子探听得辽军已经集结不日即将南下,增兵的事情怎么也没个头绪,今年收成不太好,四川那边又闹民变了……
刘娥的头痛又加剧了。
她不禁想,自己劳心劳力的为大宋江山着想,宵衣旰食,不辞劳苦,到底图个什么呢?
天下还是赵家的天下,她虽是赵家的媳妇,可她到底姓刘啊。
龙椅轮不上她坐,龙袍轮不上她穿,累都得她受着,苦头都得她吃着,骂名都得她担着。
寇准倒是轻松,往那一站耍耍嘴皮子当忠臣,小皇帝更轻松,坐在龙椅上什么都不干就是天下之主。
左看右看,数她刘娥最吃力不讨好。
唉,想哭。
寇准这时候又喝酒呢吧,怎么不喝死他,大家省心。
刘娥不无恶意的想。
此时的寇准,也没有刘娥猜测的那么轻松。
他虽不像刘娥要管着宫里和小皇帝的一堆事情,可前朝事务也一样让人头秃。
辽国如今的形势,刘娥看得出来,他又如何看不出来。
如今的宋辽形势,较之当年澶渊之盟那时,只有更糟,没有更好。
至少当年那时,宋国这边还有一个成年的皇帝,御驾亲征还能鼓舞些士气,军中犹有太.祖遗风,勉强能算的上兵强马壮,有与契丹一拼之力。
而到了如今,小皇帝今年十二,别说御驾亲征了,寇准连东京城都不敢让他出去。
就算让他到了军中,别说鼓舞士气,越鼓舞越泄气倒是大有可能。
如今的军队也更和那时候不能比了。
宋朝有养兵之制。
太.祖皇帝赵匡胤刚刚建国时,曾与诸大臣议论能保江山永世太平的法子。
大臣们想了不少个办法,太.祖皇帝都摇头,要他们“更思其上者。”
- 共210页:
- 上一页
- 第9页
- 下一页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41
- 42
- 43
- 44
- 45
- 46
- 47
- 48
- 49
- 50
- 51
- 52
- 53
- 54
- 55
- 56
- 57
- 58
- 59
- 60
- 61
- 62
- 63
- 64
- 65
- 66
- 67
- 68
- 69
- 70
- 71
- 72
- 73
- 74
- 75
- 76
- 77
- 78
- 79
- 80
- 81
- 82
- 83
- 84
- 85
- 86
- 87
- 88
- 89
- 90
- 91
- 92
- 93
- 94
- 95
- 96
- 97
- 98
- 99
- 100
- 101
- 102
- 103
- 104
- 105
- 106
- 107
- 108
- 109
- 110
- 111
- 112
- 113
- 114
- 115
- 116
- 117
- 118
- 119
- 120
- 121
- 122
- 123
- 124
- 125
- 126
- 127
- 128
- 129
- 130
- 131
- 132
- 133
- 134
- 135
- 136
- 137
- 138
- 139
- 140
- 141
- 142
- 143
- 144
- 145
- 146
- 147
- 148
- 149
- 150
- 151
- 152
- 153
- 154
- 155
- 156
- 157
- 158
- 159
- 160
- 161
- 162
- 163
- 164
- 165
- 166
- 167
- 168
- 169
- 170
- 171
- 172
- 173
- 174
- 175
- 176
- 177
- 178
- 179
- 180
- 181
- 182
- 183
- 184
- 185
- 186
- 187
- 188
- 189
- 190
- 191
- 192
- 193
- 194
- 195
- 196
- 197
- 198
- 199
- 200
- 201
- 202
- 203
- 204
- 205
- 206
- 207
- 208
- 209
- 210
上一篇:在横滨当守护神的日子
下一篇:武侦绫小路的工具人指南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