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意风流(65)
马车上,赵慎忽然换了只手握着缰绳,原来的手则继续搭在膝盖上,袖筒中有红色洇出来,他仿佛没有察觉到一样,雨水飘零,他像是在思索着什么事,最终仍是没发出任何的声音。
李稚并没有回自己的家,而是回了谢府。
因为他时常留宿在隐山居中,为了方便休息,谢珩让徐立春将隔壁空着的侧居收拾出来,让他能够住下。李稚进了屋子后,从柜子中翻出干净的衣服,将湿透的衣服换下了,他坐在暖炉边烤着火,闻着松香燃烧的味道,那种惊魂不定的感觉消散了些,渐渐地又生出些不真实感来。
赵慎竟然放过了他这次?李稚有种劫后余生的感觉,他撑住了额头闭目养神,再次睁开眼时,余光扫见那堆在架子上的湿衣服,忽然,一抹奇怪的颜色引起了他的注意。
李稚起身迅速翻出了自己的外衫,打开衣领处对着灯烛一看,青色的后衣领处果然有一道不起眼的红褐色,他立刻抬手伸到后颈处摸了下,没有摸到伤口,但是一擦,确实像是有一点干透了的东西沾在皮肤上。
李稚突然反应过来,是血。
赵慎的手上有伤口?
他下意识用力擦着脖颈上的血迹,却不知为何有种擦不干净的感觉。
李稚原是打定主意这两日不出门避风头,可一件事情却打乱了他的计划。贺陵病了。
贺陵的年纪大了,人生七十古来稀,对于这个岁数的老人来说,闲数着眼前的日子过活,过一年便少一年,尤其谢晁的去世对贺陵而言确实是个不小的打击,自那之后,他一直抑郁寡欢,每日只待在国子学编书。加之年前开始,盛京气候古怪,不是连月的风雪,就是下个没完的雷雨,贺陵看着硬朗,其实身体不大好,年前因为水土不服病了一场,他没跟任何人提及,这些日子操劳过度,又病倒了。
李稚得到消息立刻出门去了一趟贺府,抬手敲开大门,仆人见是他,拉开门放他进来。
“老师怎么样了?大夫来看过了吗?”
“御医来看过了,好多了。”
“这怎么一点消息也没有?”李稚说着话往中庭走,“病了多久了?”
“两个多月了,老先生的性子你也清楚,不让人往外说,前两日高热撑不住了,才肯在家歇一阵子,听说传出去了还动了一番肝火。”
“我去看看。”
“早上御医来过后,过来看望的人不少,老先生觉得心烦,索性交代闭门谁也不见了,这会儿正一个人在房间里写字。”说着话仆人引着李稚往书房走。
贺府中只有两个老仆,全是贺陵从老家带过来的,另一个正在屋檐下打着蒲扇煎药,身旁还堆放着劈好的柴禾,看见李稚时对着他点头示意。
李稚来到了书房,贺陵果然正在书桌前写字,负着左手,腰背笔直,一身靛蓝的长袍整齐服帖,全然没有久病的衰弱,听见脚步声,他抬头看了眼,看见是李稚时,手中的笔停了下来,“你怎么来了?”
李稚对着他行礼,“学生见过老师。”
贺陵抬手用笔尖在墨砚中蘸了蘸,“进来吧。”
李稚这才走进去,“老师,我听闻您病了,过来看看您。”
贺陵继续写着大字,笔力刚劲,折钩撇捺,一点没有拖泥带水,“这有什么好看的?年纪大了,身体总有些不爽快,真计较起来都是些不值一提的小毛病,旁人闹闹哄哄,你也跟着大惊小怪,怪道谢中书说你这性子还要磨砺两年。”他的声音不冷不淡,但能听得出来比平时沙哑两分。
李稚一看清贺陵的脸色,他原本提着的心顿时放下去不少。
贺陵问道:“早膳用过了吗?”
“这……还没有。”
贺陵抬眼示意老仆拿点吃食过来,老仆会意后退下去了。
正好字写完了没墨了,贺陵看起来还想要继续写,李稚见状伸手去帮他磨墨,却被贺陵制止了,“别动,放着,不是你干的活儿。”
李稚收回了手,贺陵自己磨了墨,把剩下的几个字写完了。这是一篇旧汉古赋的节选,没有名传,或许是前朝哪个失意的文人写的,贺陵自从年纪大了以后,很少写新的文章了,倒是很喜欢在故纸堆中淘些没名没姓的文章,闲暇时编了一本《沧海录》,又将点评汇总成了一本《遗珠录》,老人家这一辈子都在和文章打交道,病中翻一翻那些年轻人写的好文章,便觉得神清气爽。
贺陵尤其喜欢眼前的这篇文章,将它列为《沧海录》的第一篇,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道尽了那一代文人的平生。这世上所有的东西都难免变得老旧,唯有好的文字历久弥新,他摊着纸晾墨,抬头看向对面的李稚,“这两日谢中书不在朝中,你更要好好为谢府当差,切忌有松懈之心,我这里没什么好操心的,你用完早膳就回去吧。”
李稚看着贺陵,忽然轻喊了一声,“老师。”
贺陵重新看他一眼,察觉到了不寻常,停下来道:“你遇到什么事了吗?”
李稚立刻摇头,“没有,我只是想说,老师您多保重身体,累了歇息会儿,您想要做的事情,我们也可以帮您做。”
“我也做不了多少了,能多做些就只多做些,迟早是要全交给你们的。”他让李稚走到自己身旁来,纸上的墨痕已经干透了,他将东西卷收起来,然后回身从书柜中取出两本书,正是刚编完的《沧海录》与《遗珠录》,他将这两本书连带着刚写完的字一起递给李稚。
李稚伸手接过。
贺陵道:“这两本书你拿回去,你还正年轻,别总往老人家这里跑,只管去做你自己该做的事情。”
李稚道:“是,老师。”
贺陵一生没有娶妻,膝下也没有任何子嗣,他收弟子、教学生,却从不将他们视为自己的一部分,高山护育着一缕缕涓涓细流,溪流终将汇入沧海,与高山比肩而立,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他对李稚道:“好了,别过了病气,用了膳就早些回去吧。”
李稚将东西仔细收好,点了下头。
第47章
李稚拿着东西走出书房,又遇到了刚刚在屋檐下煎药的那位贺家老仆。李稚原本只是预备着打个招呼就离开,谁料对方却出声叫住了他,看上去像是有话要对他说。
李稚走了过去。
名叫陆丰的老仆低声对他道:“昨夜,韩国公忽然来了一趟,他见老先生病了,便没有多说什么,坐了会儿就走了,我问了他们家的侍从一句,原是广阳王世子回京了,我今早本想要去谢府同你提个醒,近日先别出门,正好你过来看老先生。”
李稚一听就明白了,“这事我已经知道了,那天国公府寿宴我其实也在场,我已经见过赵慎了。”
陆丰道:“你见过他了?”
李稚有些一言难尽,点头道,“是。”
陆丰道:“这事情还真的是难办,那位广阳王世子单枪匹马的也不知来京做什么,看得出来老国公也为这事犯愁,可惜谢大公子不在京中,他也没个人可以商量。”
李稚听陆丰这么说,忽然间感觉到有点不对劲,但一时又说不上来是哪里不对,他对陆丰道:“老师年纪大了身体不好,先别把这件事情告诉他,免得他担心。”
陆丰点了下头,“你也多当心些,这两日最好留在谢府别出门。”
李稚道:“行,我记住了,那我先回去了。”
李稚转身往外走,走到一半他又停了下来,脑海里仿佛有光一闪而过,他重新转过身,问了陆丰一句,“陆伯,你刚刚说,广阳王世子单枪匹马来京,这是国公府的人告诉你的吗?”
陆丰虽然不知道李稚为何多问这么一句,但还是老实地回道:“是啊,这是国公府的杨卿说的。”
李稚自然是知道杨卿是谁,这是国公府的老管事,在国公府的地位如徐立春之于谢府,李稚思索了一会儿,忽然回过神来,见陆丰不解地望着自己,他道:“没事,我就是随口问一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