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童在八零(12)
“我家小三都是胡乱学的,以前他姥爷家里住过一个老先生,跟人家学了两下子。天天晚上写俩小时,大过年的都不歇,现在还天天拘着小四写呢。”刘二花用着不值一提的架势轻描淡写的说。
“我说怎么不见你家小三小四晚上出来玩儿,合着都在家憋着准备挣钱呢。”
“什么挣不挣钱,都是孩子闹着玩儿。我们也没想到能被市政府买啊,把我给吓得,还以为是骗子呢。”
“骗子能给你钱?你就偷着乐吧。”
“你家宋时雨学了多久写成这样的?”有人盘算着打起了小算盘。
“学了没多久那老先生就走了,都是他自己瞎练的,从三岁就拿笔,五六年都没断过。”对于这一点刘二花骄傲得很,谁家的孩子有他家小三这个心性,她就敢说在他们禹城一个没有!
“喝!”这可把聊天的都惊着了,这孩子不简单啊,平时看着也是爱玩的,怎么能耐得下性子。
“你看让我家小二跟着你家老三学学写那毛笔字行吗?”有人不死心的问,不就是写五六年,他逼也能逼着家里小子天天写。
“这我可做不了主,我叫小三主意大着呢。你自己跟他说,他同意我没意见。”刘二花赶紧摆手,不兜揽这差事。
还真有人找上宋时雨,他一听,笑了:“行啊,都是邻居,我给您算便宜点,一个月两块钱,自己准备毛笔墨汁旧报纸,外边人想学都得交三块呢。”
好家伙,张嘴就两块,你怎么不去抢呢?还没挣钱就先花钱,天天上学都不用交一毛钱呢。邻居叨叨了两句这事自然就不了了之。
街坊邻居好推脱,可亲戚就不那么好说话了。
去亲戚家也一样被围观,尤其是孩子奶奶家就住在这禹城里,有点儿风吹草动哪有不知道的。一家子刚到就被围了起来,三句话不到就开始打听宋时雨卖对联的事。
小姑姑宋长菊比他爸爸小十几岁,刚结婚不久,跟二嫂关系特好,把宋小三扒拉到怀里,拉着他手就揉说:“咱家小三子的手可金贵了,以后年年都能给嫂子你挣大钱,快让姑姑沾沾财气。”
宋时雨想逃还不让,被揉得生无可恋,权当这个手不是自己的。幸亏她抓的是左手,不然他得哭。
“你快得了吧,小孩子胡闹你也信。”刘二花笑道。
“嫂子你就别假谦虚了,有人花一块钱跟小三买对联都传开了,你还想糊弄我?”宋长菊抱着宋小三不松手,“不行,我得好好看看,我家小三怎么这么能耐呢。”
“姑啊,我去给您倒水。”宋时雨拉开小姑的手,刺溜一声钻进屋子里。
“还害羞了。”她顺手把小四搂怀里,小四任揉,高兴着呢。
“小三从小就不喜欢被抱着,你又不是不知道。”
“让你家小三也教教北北啊,有好事可别忘了咱们自己人。”一直在旁边忙活的大嫂说。北北是他家老小,他家四个儿子东西南北。
“嫂子你自己问他,他那脾气我可管不了。”刘二花不接这茬,他家那北北人不大事不少,她可不给儿子揽事。
问就问,宋大嫂直接问当事人:“小三啊,你也教教你北北哥写字,你哥可是给你买过糖。”
那是因为他想抄我作业。宋时雨暗想,脸上笑着:“行啊,这有什么难的。您让北北哥每天晚上去我家,带着墨汁毛笔还有旧报纸,我家没有多余的,我就不收您钱了,咱自家人不说那外道话。”
“你就教人写个字还收钱?”宋大嫂音量直接抬了个调儿。
“瞧您说的,我凭什么白白教给他们?就像您说的以后都想挣钱呢,到时我的生意不就被抢了?”宋时雨说得真真儿的,一点儿都不像孩子话。
“那我可还得谢谢你呢,诶呦,你家小三子成精了!”宋大嫂嚷嚷道,这哪里是一个孩子说出来的话,大人都想不了那么长远呢。
“谢什么,谁让咱们是一家人呢。”宋时雨依旧笑的好看,像是完全听不出来他话里的意思。
宋长菊听着直笑,他这大嫂子也不是什么坏人,就这爱贪便宜的性子怕是一辈子都改不了了。也就是这小三子能说出这种气死人的话,换个人都治不了她。
宋大嫂不跟他讲,直接对着他爸说:“过了十五我就让东东去你家,就这么说定了。”
宋长河好脾气的点头,“来就行。”
老太太嫌他们聒噪,一个劲儿的嘟囔:“都来干什么,都来干什么,乱得我心慌。”
宋时雨无语。这老太太也是绝了,从来对这些个儿子孙子没啥好脸,一个人身体倍儿棒吃嘛嘛香,手里有粮票又有退休钱,既从来不给他们带孩子,也根本不指望他们来当什么孝子贤孙,过得又独又潇洒,在这年代也算是独一份儿了。
所以宋时雨来奶奶家真不多,一年也是有数的几回,就这还招老太太烦呢。
老太太什么脾气大家也都知道,谁也不多说啥,大家伙一起做饭吃一顿饭就各自散了,临行前大嫂子再次强调了自家小儿子去学字的事。
果然,宋时正月十六天没黑就来了,蹭了一顿饭不说,笔墨纸砚就带了一根半秃的旧毛笔,其他全指望二叔家出。
人家话还说的特好听:“我妈说了,来二叔家不用当别处,跟自家一样,二叔少不了我那张旧报纸。”
这话说的宋时雨都想翻白眼,这也太不拿自己当外人,是不少那张旧报纸,可墨汁不要钱还是粮食不要钱?
他不是个斤斤计较的人,可就是看不上那副占你便宜还大公无私为你着想的嘴脸。
本来他还想教个三天五天反正以宋时北的性子肯定学不长,可现在他是一天都不像多看。
第17章 省城
想让讨厌的人消失是一个学问,宋小三显然深谙其道。
其实他也没干什么,就是严厉了些,要求高了点,两个小时半分钟不能歇息,一直悬着手腕写字,在墙上。
没错,就是把报纸用图钉钉在墙上,悬腕练字。当然,就他跟宋时。理由也是现成的,桌子小铺不开。
他给了他两个选择:“一是三人在桌子上练,地方小,抻不开胳膊,练字效果差,他这样零基础的要练十年才能有个样子。”
宋时北一听十年人都蒙了,上学都不用上十年让他学写字十年?他又不是喜欢得不行,这也太长了,就问第二个选择是什么。
“二是在墙上练字,不出三年你能写得跟我一样好。”
他一听这个行啊,三年就能卖对联赚钱,傻子都知道选哪个。
这两个小时让他见识到了什么叫辛苦。
在墙上悬腕练字跟桌子上那能一样?别说两个小时,十分钟都手腕子酸疼。
第二天手腕子还在酸,筷子都拿不稳,怎么说也不来了。
宋大嫂不服,还找宋长河告了一状,“你家三小子也太坏了,一晚上差点儿没把我家东东胳膊累折了,不想教就不教,有这么折腾人的吗?”
宋长河可不能听人说他孩子不好:“我昨天看着他们练字的,就写了两个小时,两个孩子一模一样,小三教得可尽心尽力,你可冤别冤枉他。”
宋大嫂拿他也没办法,只能铩羽而归。
她一走,宋爸爸就点了点三小子:“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宋时雨的手腕子也没强到哪儿去,同样酸得提不了东西,可他不在乎。
教学风波就这么过去了,并没有给他们的生活激起什么大的水花,大家说过了看过了,自己的生活还得过,跟往常没有什么两样。
值得让人高兴的是国家准许了土地分产到户,宋老爷子不用再偷偷摸摸的分田了!这让一大家子人都放心又高兴,日子终于有了盼头。
这天刚放学,宋时雨迈着他特有的步调稳稳当当是往外走,跟周围一窝蜂往外跑的同学们显得极其格格不入。
“阿雨。”顾卫峰远远的招呼。
“你怎么来了?李先生好了吗?”宋时雨脸上笑开,很是灿烂。他都好几天没见他们了,过年那会儿忙,结果李先生还病了,他过了好几天才知道。李先生还不让他靠近,怕传染,也不让顾卫峰跟他走近,非得说病不好不准他去,不然就跟他绝交。
现在李先生的病是好了吧。
“还没有。”顾卫峰摇头。
李老头的病来的猛去的却很慢,后来又带上了咳嗽,整夜整夜的咳,胸口跟塞了棉花套子似的闷,想睡个囫囵觉都难。
到现在都一个多月了,药吃了不少可大半夜还是常常能听到他极力压抑的咳嗽。
可是越是人病了吧,铺子里的生意还越是火爆,好像突然之间城里的自行车收音机就多了起来,每天铺子人不断。一些自行车之类的顾卫峰就修了,可像是收音机这样精贵东西他们也不敢让他上手,还得找李师傅,偏偏这时候还缺零件了。
“我这两天要去省城,问问你有什么想要的带给你。”
“你去省城?干什么?”
“铺子里缺零件,李师傅又病着走不开,我替他去买。”他说,“介绍信都开好了,你想要什么我给你带。”
“我要的东西你带不了。”宋时雨想了想问:“你要去几天?”
“三天。”
“我跟你一起。”
“不行。”
“你还想不想去南方?”宋时雨突然问。
顾卫峰犹豫道:“不知道。”出去不知道是个什么光景而且李师傅又病着,他一时也没想到那些,“这跟你去不去没关系。”
“我听说省城比咱们这儿热闹得多,很多东西不用票,我想买录音机,这个你怎么带?”
“等你爸给你买。”顾卫峰直接说,“省城很远,我不能带着你,你家里也不会放心。”
“我有办法让你不用去南方还能丰衣足食,你让不让我去?”
“你?”显然他是不信,在他看了这小朋友是想去省城给他下套呢。
“就是我。”宋小三自信满满的看着他:“你知道我过年卖对联挣了多少钱?”
“五块?”顾卫峰往他能想到了最高处说,怕说少了小朋友跟他急。
“五十二块八。”
“什么!”怎么可能?这比他们铺子账目上一个月流水还多。对了,铺子里的账目也是这些天他才接触的,就是简单的记个账,这两个月每个月也超不过四十,他那才几天,五十二块八,这也太多了。
“我其实对挣钱没兴趣。”宋时雨拽拽的说:“就是因为想买收音机才想辙儿,要不然我才不费那个力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