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道系知青(93)
公婆:这要是不全力支持,能好意思吗?
娶了小奶狗的杨苏表示真香: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公婆宠着,全家敬着。专心打拼事业,一路高升。
她只需要出一张嘴夸全家:老公你辛苦了。爸妈你们辛苦了,没有你们我可怎么办?
功成名就那天,她对着媒体说出了那段感人至深的话:“每一个成功女人的背后,都有一个默默支持她的男人。我能有今天,全靠我丈夫和公公婆婆以及他们全家的支持。工作很辛苦,我们新时代的女人要勇于承担辛苦和责任,为男人打出一片天地。”
◉ 第六十九章 回城
今年秋天还有一件好事, 那就是三年前嫁接的那一批枣树结果了。玛瑙似的枣子挂在枝头,有鹌鹑蛋那么大。枣子吃起来又脆又甜,皮薄肉厚核小。
刘家河大队的社员非常高兴, 陈大山还特地挑选了个好日子打枣。江宁这边准备了相机和胶卷,到时肯定要拍照宣传的。这个丰收的日子, 可惜老吴不在, 他可是他们的指导老师。江宁决定给他寄点枣和照片过去。
打枣子这天,老男女老少全部上阵, 最激动的还数孩子们,在林子里面跑来跑去。枣子他们早就盯上了, 但王威兄弟俩还有逍遥自在他们看得紧, 没他们也不敢来偷,只能趁着刮风下雨时,过来捡几个枣子,捡之前还得大声打招呼:“我、我来捡几个枣子行不行?我不偷。”经得江宁允许, 他们才能捡。
今天打枣,他们终于可以吃个够了。这帮孩子们挺机灵, 特意穿了兜大的衣裳, 好往兜里装枣子。
陈大山穿着一身灰色的干部装, 拿着个铁皮喇叭:“同志们,今天是咱们刘家河大队嫁接枣林丰收的日子。下面欢迎江宁同志讲话。”
大家呱唧呱唧地鼓起掌来。
江宁只好接过喇叭,简单地说道:“谢谢大家的支持,咱们开始打枣吧,男同志打枣,女同志在树下撑开床单接着, 对了, 大家戴好帽子, 注意别砸着脑袋了。”
众人发出了善意的笑声,这个小江,讲话就是痛快,从来不说废话,他们喜欢。
打枣活动开始了。大家嬉笑着,举起长长的竹竿开始打枣,姑娘媳妇们在树下撑起干净的床单接着,枣子像雨点一下噼里啪啦地往下落。大部分落在床单上,还有一部分落在了地上,孩子们等的就是这一刻,纷纷上去抢枣。
大人也去捡,大家一边捡一边吃。这种时候,陈大山也懒得去管。
陈大娘好心地提醒道:“枣吃多了胀气,别吃太多了哈。”没人听她的。
大家一边吃着枣子一边闲聊。
现场气氛就跟秋游似的,热闹轻松又愉快。
陈大山跟江宁陈壮站在一边说话。
陈大山问江宁:“小江,这枣子不错,明年春天,咱们可以大规模地嫁接了,最好是满山坡都种上枣树,光枣子一样就能多不少进项。”
江宁说道:“这个工作量太大了,我建议再添十几个人手,最好是识字的,好学的。”
陈壮却忧心忡忡地问道:“江宁,我听人说,你有可能会回城是吗?”
陈大山也看着江宁,等他回答。
江宁思索片刻,只好含糊地说道:“不好说,现在抽调回城很难,有可能回不了。”
不过,他想到后来明年的高考还有后面的知青返城潮,又补充一句:“不管怎样,我都把大队的工作安排好的。那些来学嫁接的,我建议以本地青年为主。”
陈大山和陈壮听明白了江宁的暗示,两人都不由得有些怅然若失。他们真舍不得江宁这个人才,但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人家真要回城,他们也不能拦着不是?
打枣活动进行了三个小时,树上的枣子被打得差不多了。一共收获了二十多麻袋的枣子。
陈大山让陈壮等人拿枰枰了,估算一下斤数,直接按户分下去。每户分二十斤,江宁做为技术人员自然要多分了五十斤,王威王武也多分了十斤。剩下的部分,陈大山要拿去送公社的干部和其他生产队长。他们早就等着了。
大家分完枣,高高兴兴地背着枣子回去。
枣林里又恢复了之前的安静,只留下一地的枣树叶子和树枝。
王威没有走,他独自留了下来,来到江宁面前,闷闷地说道:“师父,他们说你快要离开这儿了。”
江宁:“可能吧。以后你也是技术人才了,你要管好咱们的枣林。”
王威不说话,手里握着一根枣树枝胡乱地在地上乱写乱画。
过了一会儿,他抬起头来看着江宁,充满希冀地问道:“师父,你以后还会回来吗?”
江宁他突然沉默了,“可能会吧。”
王威突然狠狠地扔掉手中的树枝,恨恨地说道:“你骗我,你不会回来了。既然迟早要走,你们为什么还要来?我讨厌你们这些知青!”
说完,他跑开了。
江宁看着王威的背影,觉得又好笑又心酸。
江宁本以为姑父给他迁户口的事应该办不下来。没想到,他还办成了。
李恒给江宁写了一封挂号信:“事情已经办妥。各级证明和介绍信开好,准备回来。”
江宁收到信,怔了一会儿,真是没想到他能提前回去,还是回燕都。
江宁要回燕都,介绍信和各级证明都不成问题,陈大山虽然不舍得他离开,但不会卡着他。不但不卡着,还亲自带着去公社县里开证明和介绍信。把事情办得妥妥当当。
陈大娘更为不舍,拿着江宁的手掉了两次眼泪,但同时也替他高兴。
其他人,像老胡方朝阳李守信等人是既高兴又怅然。
最难受的要数袁国兴了,据说这几天一直拉着脸,火气尤其旺盛。
江宁忙着办各种手续,忙着告别,根本没功夫搭理他。
江宁已经习惯了告别,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可是他现在面临的不光是人,还有他的狗儿子猫女儿还有孙子们。哪一个都舍不得,但是哪一个都没法带走。这个时代也没有宠物托运。
江宁摸着幸福快乐,听着它们舒服的胡噜声,心里十分难受。
再不舍也得把他们安排好,江宁开始给它们找下家。陈大娘说她养逍遥和幸福,知青点的女知青想要快乐,王威也想要领养逍遥,但既然已经被人抢了先,只好改成逍遥的儿子自在。
就在江宁因为猫狗的事难过不已时,他收到了吴尘的电报:三日后,路过,接你,可带猫狗。”
江宁看了两遍电报,真是想瞌睡就有人送枕头。
吴尘这人绝对不缺心,见了老吴,他必须得提。
猫狗可以带上,但是得带到姑姑家里。他得跟姑姑商量商量。
江宁这次没有写信,来不及了,他特地去县城邮局打了个电话。
姑姑接到电话,还以为户口的事出了岔子,紧张地问道:“小宁,是有人卡着你吗?你放心,我让你姑父再找找人。”
江宁连忙解释:“不是不是,姑姑是这样的,我不是养了四条狗两只猫吗?养出感情了,不舍得丢下他们,刚好吴尘开车路过我这儿,我能不能把它们也带走?咱家里方便养吗?我先暂住你们家,以后再租房子。”
姑姑听罢,哭笑不得地说道:“你这孩子,原来是这事。猫狗都带来吧,经常听你在信里说,我也挺喜欢它们的。你带来,咱们养不了,就送给邻居和朋友们。”
“好的,谢谢姑姑,谢谢您和姑父为我回城的事奔走,姑父肯定没少求人。”
“这是他应该做的。你那边弄好了,赶紧回来吧,免得夜长梦多。”
“好的。”
回到家里,江宁又挨家挨户告诉他们,猫狗不送人了,他准备带走。
众人:“……”
知青们忍不住酸了:连江宁的猫狗都回城了,他们却回不了。
江宁通知完人们,又把房子的归属说了:“老胡,房子你先住着,等你离开后,方朝阳李守信孙宇他们搬过来住。”
其实高雪华等几个女知青也想来,但想了想还是算了,这里太偏僻了,女孩子住在这里不安全,跟方朝阳李守信他们一起住也不是不可以,但又怕人们说闲话。她们只得忍痛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