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道系知青(34)
大家对此看法不一,跟以前不同,大多数村民不看好江宁的做法, 觉得他有点异想天开。只有少数人对江宁有盲目的信任。
鉴于江宁之前积累的好名声, 很多人就算不看好, 也没有当面说什么,只在背地里议论而已。
听说江宁要找好的酸枣树苗,大家也乐意顺手帮一把。于是,江宁一天之内收到了十几棵品相不错的酸枣树。这也省了不少事,他再三道谢。
送树苗的乡亲们摆摆手,不在意地说道:“不用谢不用谢,这不费啥事,希望你能搞成吧。”
江宁一边做准备工作,一边还得完成本职工作。秋粮入库,交公粮,之后是给社员发口粮。虽然有陈壮、刘家成两人协助,但事情还是无比繁琐,各家各人的工分统计、核对,到分粮食时,又有许多口舌争执。
江宁以前就知道农村水很深,但这次分粮体会得更加深切。
比如分红薯时,有人因为红薯的大小争执不休,闹得不可开交。
陈大山已经算是比较公平公正的干部了,陈家人也没有搞特殊。但再公平公正,也不可能没有一点误差,多几斤少几斤都在正常范围内。
见大家闹得不可开交,江宁有点忍无可忍了,直接说道:“把小的挑出来给我,你们从我那堆里拿红薯补齐。”
他这么一说,争执的人家倒有些不好意思了,连说不要。
江宁也不管他们,直接称称好斤数补给他们,把小的破的扔到自己那堆。
分玉米时又有人争执,玉米还没全部脱粒,直接把玉米棒子分下去,自然有大有小,有好有坏。
陈大山也是忍无可忍了,大吼一声:“再吵下去,这粮食不分了。好歹要点脸面行吗?”
大家终于收敛了一些,一个个嘴里嘀嘀咕咕,但都乖乖排队领粮食。
江宁面无表情地帮着记帐、看枰、分粮,这活是真累,比下地还累。
忙完一天,江宁累得话都不想说。分的红薯和玉米放在了保管室,明天再来拉吧,今天实在拿不动了。
陈大山吼别人,但面对江宁仍旧和颜悦色,还跟他闲聊几句:“小江,被这阵仗吓着了吧?你在城里没见过种人吧?”
江宁苦笑道:“天下的人性都相通,哪里都有这种计较的。可能是大家都太穷的缘故。”
陈大山诉起了苦:“大队干部听上去挺好,其实麻烦得很,屁大的事都得管,无论做得多好,都有人抱怨。”
江宁深以为然:“以前不知道,现在可算明白了。陈伯,你可真不容易。咱们大队这摊子事,也只有你能管。”
陈大山满意地笑了,他邀请江宁去他家吃饭。江宁谢绝了,“大娘和嫂子帮着干了一天活,太累了,让她们好好歇歇,下回有空再去。”
陈大山客气一下,也就罢了。
江宁步履沉重地走在山间小路上,他现在只想快点回家,吸吸幸福,抱抱平和,补充一下能量。
走到半路却意外看到了老吴,老吴的目光正停留在山坡上的柿子树上。听到江宁的脚步声,眼睛的余光都不给他一点,说道:“这柿子应该很好吃。”
江宁接道:“我吃过柿饼,挺好吃。你要想吃,我明天给你摘一些。”山上的柿子和酸枣随便摘也没人管。
老吴摇头:“我无所谓,我就想,你这么爱吃,肯定不会放过这些柿子。”
江宁:“……”
既然碰到了师父,江宁也不急着回家了。两人慢步在山间小路上,有一搭无一搭地说话。
江宁向老吴汇报准备工作的进度。
老吴不太在意这个,却问道:“准备工作难度大吗?”
江宁:“有点难度,但都能克服。”
老吴:“在过程中,有放弃的念头随时告诉我。”
江宁:“有师父的督促和鼓励,我更不能放弃。”
老吴的声音平淡无波:“不,我是说,只要你想放弃,我就鼓励你放弃。”
江宁再一次无言以对。
老吴见江宁半晌没回应,这才把目光收回来,用那双澄澈的眸子注视着江宁,“以后别叫我师父了,就叫我老吴。我不会因为你叫我师父,就做出一副为人师表的样子。”
江宁一本正经地回道:“以前还有过这种幻想,现在不会了。”
回怼谁还不会了?
老吴对江宁的反应似乎有点高兴,“你这样子才像个年轻人,别整天老气横秋的。我家里那两个臭小子,我说一句他们怼一句,这样的年轻人才有活力,敢于反抗权威。”
江宁:“……”您家的教育这么野吗?
他油然而生一丝羡慕:“我真羡慕你家的晚辈,在一般人家,长辈与晚辈都是上下级关系。”
不知道是哪根筋搭对了,这次老吴的谈兴明显比前两回好。
两人走到院门口,他查看了一下新移植的酸枣树苗,难得点头夸赞一句:“这些树的品相还不错。”
江宁正要继续跟他谈专业问题,老吴却又跟他谈论村民的人性问题。
他问:“你分粮时是什么感觉?”
江宁实话实说:“开始感觉不太好,觉得这些人太斤斤计较,现在一想,主要是大家太穷,俗话说,‘仓廪实而知礼节’,等日子好过了,肯定会好些。”
老吴冷笑:“那可未必,有些人的日子过得特别好,还不是内心阴暗?”
江宁知道老吴的一些经历,也理解他的想法,一时不知道该怎么接话。
他想了一会儿,说道:“老吴,我记得罗曼罗兰说过:‘真正的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仍然热爱生活。’我知道人性中有很多恶,但也有一些闪光点,星星之光,足以照亮黑暗。所以,哪怕是认清人性的真相后,也尽力去热爱人类吧,不然日子没法过。”
老吴沉默了一会儿,突然指着对面山坡上红彤彤的柿子:“我又想吃柿饼了,你有空帮我弄一些。”
江宁爽快答应:“好的,正好我也想吃。”
分完粮食,江宁的工作又轻松下来,剩下的一些扫尾工作,刘家成和陈壮接了过去,两人都知道江宁在搞实验,虽然心里不信,但都用实际行动支持他,让他早点回去。
江宁挑着两大桶红薯回到家里,东西刚放下,幸福就喵喵叫着扑上来,熟门熟路地跳到他肩膀上。
江宁感觉到肩上一沉,这小家伙没少长。平和也长胖不少,围着他摇头摆尾的。
他歇了一会儿,喝了一大碗薄荷茶,便收拾东西,拿着摘柿子的工具和竹筐去山坡上摘柿子。他在忙活,幸福平和在旁边玩耍。
半个小时就摘了一大筐,回到家里,江宁便搬个凳子,坐在那儿削柿子皮,削完皮,用线串成一串,挂在院子里晒干。
老胡收工后,也搬只凳子一起削皮。只是削柿子皮这活也不好干,枯燥重复。
老胡说道:“往年我一个人时,从来不弄这些,宁愿不吃也不弄。太麻烦了。”
江宁笑道:“生活的美妙之处就在于细节。”
老胡笑着摇摇头。
他突然想起什么,便说道:“对了,今天何大姐见到我,说老吴的精神状况有所好转,说是你的功劳。”
江宁不敢居功:“我也没做什么,就是陪他说几句话而已。想请他吃顿饭,他都不肯赏脸。”
老胡笑道:“他那个人的性子比较孤僻,即便是邻居,他也很少去串门。”
江宁:“正常,每个人的性格都不同。”
江宁准备了几天,终于到了周一那天。
老吴如约而至。
他先教一种最简单的嫁接技术,把一棵酸枣树离根部三十公处,用锯子快速锯断,把用刀把表面削平,然后在创口处切开树皮,再把削好的枣树枝插进去,用塑料薄膜包扎好伤口。
老吴一边操作一边解说:“其实这个不是我的专业,我只是看别人这么干过。步骤大体上差不多,这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嫁接方法,还有芽接、劈枝接、腹接法,咱们以后慢慢研究。最佳的嫁接时节是明年的二到四月间,现在咱们先练练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