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古代科举扶贫(201)
谢继宁到皇极殿的时候,发现不只是永安帝在,太子殿下还有几个重臣也在,工部尚书,工部侍郎,还有户部尚书。
一看到这几个人,谢继宁心中隐隐约约的有猜测,大概是为了自己之前和太子说的治理河道的事情。
谢继宁一般想,一边跪下行礼。
“继宁,起来吧,太子说你昨日给他建言献策关于黄河治理的事情,朕和几位爱卿,想了解一二,不如你再说说。”
谢继宁道:“回万岁爷的话,臣昨日和太子殿下讲解之时,忘记带相关的资料数据,那些数据是微臣和翰林院的同仁姚维方和王弘绪一起查找资料整理而成,他二人各有所长。”
“微臣担心自己一人说得不够完整,望万岁爷恩准,让姚维方和王弘绪二人来一起回话。”
永安帝咪了咪眼睛,太子昨天晚上说了的,谢继宁没有携带任何资料,单单凭借自己的记忆力和太子讨论了快两个时辰。
“何善,着人去翰林院宣姚维方、王弘绪前来回话。”
“是,万岁爷。”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小天们一直帮忙捉虫,我之前是但凡修改了错字,都会有小红包掉落,但是现在因为评论多了,加上还有新的小天使在前面的章节帮忙捉,很多时候都来不及修改,来不及发小红包,所以之后没办法红包掉落了。
抱歉,也谢谢大家一直帮忙,之后捉虫我看到就会改,有些被评论压下去的,看不到的,就没有办法了,抱歉。
我争取之后努力,不要那么多虫。
(1)著名的水利专家潘季驯在数十年的治理河水中积攒出来是经验,提出的理论。
(2)《河议辩惑》(明)潘季驯
感谢在2022-03-08 23:47:29~2022-03-10 17:25:00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椒盐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椒盐 30瓶;换个好点的名字 10瓶;天天都在看 8瓶;某白 5瓶;斯忘那布 2瓶;30128343、墨鸦 1瓶;
第175章 (二合一)
小太监到翰林院宣召姚维方和王弘绪的时候, 两个人都没有反应过来,还是大学士孔文英问小太监几句,才让两人的情绪缓过来, 镇定下来。
“万岁爷宣召,你们两个好好的回答就是,快去吧!”孔令英转头对两个下属叮嘱道。
“是,多谢大人。”
两人赶紧简直这段时间整理讨论的相关资料报上,跟着小太监去面圣。
等到几人走后, 翰林院一下子就轰动了,孔文英也不多说,干脆的就回自己的房间。
“这谢继宁当真厉害,竟然将这两个人也带去面圣, 不一般啊!”
“前几天我就看到他们就在问这件事, 还在在藏书阁找东西,没想到今天竟然得到万岁爷垂询。”周编微微带着遗憾的说道。
只听到一声冷哼:“谢继宁当日在大典的时候写的谢表就媚上,如今还……。”
大家听到这话, 赶紧悄悄的就散开,媚上不媚上的, 私下说说就行。
现在万岁爷这么喜欢谢继宁,谢继宁媚上, 那轻易被媚的万岁爷又算什么, 昏君吗?在翰林院这样的地方, 说这样的话, 是自寻麻烦。
说话的人乃是翰林院编撰, 姓赵,也是上一科的状元,已经在翰林院三年了, 如今见大家都散开,自知失言,也悄悄的回自己的位置去,坐下闷头不说话,减少自己的存在感。
姚维方和王弘绪紧张的跟在小太监的后面,双手紧紧的抱着这这两天整理出来的资料,心里既激动,又紧张。
“微臣姚维方”“微臣王弘绪”“参见陛下!”
“起来吧!继宁说你们两个各有所长,对于河道治理也有不俗的讲解,你们两个也讲讲吧。”
两人来的路上都已经心里想很久,此时见到永安帝也还是紧张,但是两个人都非常清楚,这是谢继宁给他们提供的最好的机会。
姚维方悄悄的擦了擦手心的汗水,然后说道:“回万岁爷的话,家中有先辈留下的治理河道的一些经验,臣自小读书,对其中也了解一二。”
永安帝点头,姚维方的家世他自然知道,乃是山东有名的家族,前朝的时候,姚家的一个先祖曾经官至工部尚书,因此对于治理河道有研究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黄河数次改道,既影响原地的百姓,又对改道后的百姓造成灾难……”姚文方一开始紧张,后面说道自己擅长的就忘我了。
谢继宁和王弘绪一起时不时的补充,并且将资料还有画下的大致地形图都拿出来,工部的人在这方面都是专业的,自然能听懂三人所说的非常有可行性。
虽然还有一些不足,但是大方向完全是没有问题的,不足只是一些细节方面。
三人年纪太小,都是在书斋里读书,没有真正的实地考察过,能总结出这些来已经是很不错。
工部尚书看谢继宁还有姚维方的眼神越来越亮,如此人才,合该是自己工部才是。
就着三人的资料,就开始讨论起来,越讨论越深入,直到三人再无话说,才让三人下去。
“你们三人将这些东西整理一下,写一个折子,交给你们大学士,然后拿到朝堂讨论一下。”
“是,”
三人兴奋的告退离开,永安帝看在姚维方和王弘绪两人下意识的让谢继宁先行,然后在其后半个身子走路,就知道谢继宁这个已经收复那两个人。
三人中谢继宁最小,出生最差,另外两家都是前朝都有人在朝廷为官,家族根深蒂固,谢继宁只是一个小小的农家子而已,无依无靠,竟然能凭借自己的实力折服两人。
工部尚书自然不知道永安帝想的是这些,兴奋的说道:“万岁爷,臣有事相求,”
“你说,”
“这一科的进士已经快三个月了,各部门已经在讨论二甲三甲进士们任职,翰林院人才济济,不如将今科一甲的状元榜眼给工部吧!工部官员少,还常需要出京。”
工部尚书吴伯中眼巴巴的看着永安帝,户部尚书郑煦也马上反应过来,赶紧说道:“万岁爷,户部也需要人才,这状元探花都合适。”
“按例一甲要在翰林院学习三年才调任,”
“万岁爷,这既然万岁同意他们到六部,何需三年。”
吴伯中当年考翰林院的庶吉士,没有考上,后在外为官多年,治河有功,才调任京城。
年轻的时候心心念念庶吉士,如今官至尚书,才发现这翰林院有用也没有用。
当年和他同科的有人从翰林院调出来,在其他部门,有顺顺利利的,也有蹉跎多年的。
还有的在翰林院多年,如今仍然是一个六品小官。
永安帝对三人献上这么一个好的‘策’,也很满意,笑了笑说道:“朕允了,姚维方去工部,王弘绪去户部,至于谢继宁就在翰林院,从六品升为六品侍讲吧,等他们将折子呈上之后,圣旨就颁下去。”
“是,”几人齐声回答,工部尚书和户部尚书对视一眼,看来万岁爷对谢继宁颇为重视啊!
最先收到这个消息的是吏部,官员的升迁变动,都要经过吏部的手里,谢继宁三人进入翰林院没有多久,就要有变动升职,引起了林庭方的注意。
“谢继宁果然是一个劲敌,这么快就升官,而且还能给太子讲经,我如今给太子讲学,也不过是一旬两次而已,他一个刚刚进入官场的愣头青竟然和我一样。”
一回到书房,看着都是自己人,林庭方索性不在忍耐,拿起茶壶,就往地上砸。
林庭方素来喜怒不形于色,如今实在气急。
给太子讲学的有大学士,国子监祭酒,翰林院出身的尚书、侍郎,还有太子詹事府官员、三师等,
这么多人里面,谢继宁地位最低,讲经时间排在所有人的后面,一次林庭方讲经的时候,太子催着下学,因为要听谢继宁讲学。
一想到这点,林庭方就气恼。
何直说道:“大人,不能这样下去了,不然这谢继宁爬上去,到时候对我们一定是一个巨大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