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带着相公巧种田(112)
水云烟笑道:“我觉得年哥哥说得对,小钱不出,大钱不入哩,干啥都要舍点本!”
年晓米对他笑了起来。
“还是云烟最有生意头脑,到时候庙会带你一起去。”
几个娃一听,全嚷嚷着也要去。
年晓米只能笑着一一答应。
“不过啊,咱们不能动用火锅店的竹签,所以想去的话,就要开始帮忙削竹签哩。”
于是,几个娃在小勇和顾云峰带领下,帮忙削着竹签。
终于到了庙会那天。
启明星刚刚升起,年晓米、颜墨、小勇、水云烟和顾云峰,便将绑好的东西放在马车上,向小庙镇出发。
玉虎、妞妞和满堂也坐在车上。
“咦,兰花姐呢?”顾云峰好奇地问道。
这种热闹场合咋能少了他。
水云烟笑道:“昨晚他就去柳树村李大白那了,一夜未归。”
众人一听,全哈哈笑了起来。
远远望去,这一帮子人,有说有笑。
倒不像去摆摊的,更像是去郊游……
路过翠兰家门口,她正在搓衣服。
见到马车而来,轻蔑道:“一大帮子乡下人出去,跟逃难似的,也不怕被人笑话!”
她的声音不大,正好被年晓米听见。
作者有话说
谢谢所有宝宝们!!!
第102章 流浪儿让颜墨心软-
看到翠兰艳羡嫉妒的模样,一群人没理她,扬长而去。
玉虎和妞妞还对她做着鬼脸,气得翠兰一脚把洗衣盆踢得老远。
一行人,说说笑笑,倒也不觉得行程遥远。
“为啥不在县城或海州城办庙会呢?”年晓米好奇问道。
颜墨笑着解释着:
“那是因为小庙镇有座很大的庙宇,香火不断,每年的今日都是菩萨生日,那里会举办大型法会,四方信徒都会前来朝拜,哪怕不信佛的,也会来凑凑热闹,久而久之,每年的庙会就成了习俗。”
年晓米很是诧异,脱口而出:
“没想到古代也拜佛?”
好在马车快,也就赶了两个时辰的路,小庙镇就到了。
路边早就聚集了很多小摊贩,一直延伸到半山腰的庙门。
有卖自产水果的,有卖农具的,有卖筐匾竹篮的,还有各种精美的手工品。
在临近庙门处,终于找到个空地摆摊。
年晓米带来的人手多,摆起来也快。
卸货的,摆桌椅的,连三个孩子也很懂事的帮起忙。
年晓米和水云烟将削好的竹签摆在一起,切好的卤肉放在盆中,另外带来的小炉子起上,架起麻辣烫锅。
几个竹篮里也放满了麻辣烫的食材。
颜墨他们也把齐婆婆做的豆 腐脑端出来。
要是有人来买,舀碗豆 腐脑,舀小勺汤料,滴几滴香油,撒把香菜和小葱。
另外,颜墨还把特意做的招牌旗子插在地上。
上面写着“年氏小吃”,随风飘荡。
一切准备就绪,年晓米教着他们如何吆喝。
颜墨、小勇、顾云峰三人面红耳赤,支支吾吾怎么也喊不出来。
倒是颜舒白卷起袖子,挺起胸膛,走到路边吆喝起来:
“各位客官都来瞧都来看啊,这里的吃食最棒!又便宜又实惠,还能免费品尝!”
望着他豁出去的样子,小勇都看呆了。
没想到他还有这一面……
水云烟也是笑意盈盈向前揽客。
这会经过的人越来越多,听见吆喝,又看到可人的水云烟,很多人都朝这边围拢来。
豆 腐脑定价不贵,才四文钱一碗。
对于赶庙会的人来说,上香拜佛是一方面,另外也是尝尝小吃。
哪怕平日里节俭过日的,这会多少都会掏点钱。
加上还有免费卤肉和麻辣烫吃,一时间,年晓米的摊位人越聚越多。
几个人忙翻了,不过很快就分工熟练。
串肉的串肉、烫串的烫串、盛豆 腐脑的盛豆 腐脑,井井有条,忙而不乱。
年晓米心说:幸亏把大家都带来了,要不真忙不过来!
三个孩子也忙着收碗,抹桌子。
带来的卤肉和麻辣烫很快见底。
还有没买到的人,很是懊恼,因为飘散的味道简直太勾魂。
他们纷纷打听卤肉和麻辣烫在哪里能买到。
年晓米很是开心,宣传的目的达到了。
这时,水云烟笑着指了指旗子,“卤肉总店在海州城,邻近几个村子也有卖,麻辣烫和火锅在海州城。”
另外,他还不忘宣传日落村杂货铺的油茶和肥皂。
一时间,年家的店铺成了庙会最大亮点。
还没到中午,豆 腐脑也卖完了。
年晓米给大家倒了绿豆汤,稍事休息后,便开始忙着收东西。
“哈哈!真没想到卖得那么快,我的腿都发软了。”
小勇虽然累,却很是开心。
颜舒白听闻,立刻蹭过去,蹲下给小勇按起腿……
水云烟也累了,咕咚咕咚喝着水,中午的日头把他脸晒得红扑扑的。
顾云峰上前拿出帕巾给他擦着汗。
连玉虎都拿着蒲扇给妞妞扇着。
只有颜墨……
此刻正拿着剩下的卤肉大口啃着,压根没看到已累成狗的年晓米。
年晓米心里叹道,这个吃货相公是多虎,多彪啊……
他笑着把钱袋拿过来,喜滋滋道:“咱们看看今天卖了多少哩!”
一提钱,大家全来了劲头,纷纷凑上前。
铜板倒在桌上,足足一小堆。
清点后,一上午共卖了两百多文,这可不少啦!
年晓米已经看不上这些小钱,他来庙会的目的是宣传。
他将钱分给了大家,连三个娃娃每人都得了五文钱。
其实,平时每个月,他都会给家人分发“工钱”,每人都有几两。
水云烟和颜舒白不好意思拿。
年晓米笑道:
“天那么热你们还来帮忙,钱不多,下午去逛逛庙会,买些东西。”
于是大家乘着下午时间充裕,纷纷逛起来。
第二天依然清早起,傍晚回,还带了些油茶和肥皂。
两天宣传效果出奇得好,城里和村里的买家越来越多。
甚至还有从外地专门来的客人。
年晓米明白,这就是口碑效应。
第三天,庙会结束,大家终于可以歇歇了。
炎热的中午,大地如火炙烤。
树上的知了都停止鸣叫,不知躲哪去了。
年晓米端出个大瓷盆,又从面缸舀出一大瓢白面,然后一手浇水,一手拌面。
透着麦香的面粉,在他灵巧的双手翻滚中,很快变成光滑细腻的面团。
面和好后,并没马上擀,而是在盆里醒一会儿再揉,这样擀出的面条劲道。
等面醒好,擀面的工作就交给了刘婶和齐婆婆。
等擀好后,便放在用高粱穗编的锅盖上晾着。
玉虎和满堂帮着烧火,妞妞则和水云烟剥蒜。
小勇和顾云峰挑着担子去挑水。
因为刚从井里打上来的水冰凉,适合拔凉面条。
颜墨去菜园摘下新鲜的蔬菜。
年晓米将剥好的大蒜和洗净的青椒,放入石臼捣碎,舀到大碗中,倒入半碗水,加上盐和香油轻轻搅拌。
一碗油汪汪、香喷喷的蒜泥就调好了!
之后他又将西红柿、黄瓜、胡萝卜等切好做成卤子,又切了些鸡丝。
面条擀好,大铁锅烧的水也早开了,撒上盐,把面条下到沸水锅里煮。
直到面条煮熟,年晓米用笊篱捞出,放到刚打来的冰凉井水中。
面条沁得光滑冰凉。
最后,捞出放入盆中,淋上香油和辣椒油,加上切好的卤子和鸡丝。
当然还有大蒜泥,添上醋和花生米末,撒上少许芝麻和葱花,用筷子搅拌均匀。
可口美味的夏日凉面就做好了!
颜墨和顾云峰的饭量大得惊人,一气能吃两大海碗!
- 共165页:
- 上一页
- 第112页
- 下一页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41
- 42
- 43
- 44
- 45
- 46
- 47
- 48
- 49
- 50
- 51
- 52
- 53
- 54
- 55
- 56
- 57
- 58
- 59
- 60
- 61
- 62
- 63
- 64
- 65
- 66
- 67
- 68
- 69
- 70
- 71
- 72
- 73
- 74
- 75
- 76
- 77
- 78
- 79
- 80
- 81
- 82
- 83
- 84
- 85
- 86
- 87
- 88
- 89
- 90
- 91
- 92
- 93
- 94
- 95
- 96
- 97
- 98
- 99
- 100
- 101
- 102
- 103
- 104
- 105
- 106
- 107
- 108
- 109
- 110
- 111
- 112
- 113
- 114
- 115
- 116
- 117
- 118
- 119
- 120
- 121
- 122
- 123
- 124
- 125
- 126
- 127
- 128
- 129
- 130
- 131
- 132
- 133
- 134
- 135
- 136
- 137
- 138
- 139
- 140
- 141
- 142
- 143
- 144
- 145
- 146
- 147
- 148
- 149
- 150
- 151
- 152
- 153
- 154
- 155
- 156
- 157
- 158
- 159
- 160
- 161
- 162
- 163
- 164
- 165
作者部分作品更多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