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文中的路人甲(211)
这其中除了他和陈繁仪这样的老知青,还有刚刚满两年的周光旭他们这一批知青,光是他们就有足足八十人。
况叶先不说,毕竟他是不打算去争这个推荐名额的。
八十多个知青,争取两个名额,这其中竞争有多激烈可想而知,而且他们要过的首道关卡是所在的生产大队愿不愿推荐。
第176章
因为招工名额而人心浮动的知青们, 在忙碌的“双抢”期间,也四处走动,动用能用的一切关系。
但丰水公社这次的名额只有两个,一时间竞争非常激烈。
九大队的许诚、姜雨、朱静三人, 他们目前也达到了招工标准, 自然也不想错过这个机会。
况叶不用打听, 就能从队员们的口中得到三人最近的一些动向。
三人都找过大队长这边, 公社也去了, 甚至还听说给家里发了电报。
不过名额就两个,还是整个公社, 大队长这边也做不了主。
最后公社看知青们实在闹的厉害,干脆组织了一场会议,所有符合招工要求的知青,都到场镇上去一趟,会议决定这两个名额的归属。
八十多名知青齐聚一堂, 况叶也在其中。
虽然他没有争取名额的打算,但作为符合要求的一员,会议的表决需要八十多名知青全员到场。
除了他们这些知青,还有各个生产的大队长也到场了。
他们对各个生产大队的知青的评价,也至关重要。
会议内容也简单, 想要这两个名额的人,由在场的人投票决定,不过在投票之前, 每个参与竞争的知青可以发言进行拉票。
八十多名知青,除了不想竞争的况叶和陈繁仪等一些在此安家的老知青, 其余的基本上都上台进行了拉票。
这期间,底下的知青也会对一些知青所说的进行反驳。
毕竟下乡两年, 不是每个知青都积极参与劳动,甚至还有些行为很不妥当。
对于这些反驳,台上的知青可以辩驳,不过一旁的大队长会不会帮忙说话就看情况了。
八十多名知青,其中八十人都是六九年三月初同一批来到丰水公社的。
虽然被分散到各个生产大队,但这两年来都有联系,相互之间还是知道一些实际情况的。
况叶虽然和这些知青不太熟悉,但这两年也从队员们口中听到不少和他们相关八卦。
哪怕之前他不认识,等以往八卦中的主角站上台自我介绍之后,也就把人和相关的八卦联系起来。
这样一来,也就能对其的发言有了些具体的判断,更何况底下还有一堆竞争者,这个时候揭老底的可不少。
但除了这两年表现不好的知青,也还有不少的确是勤勤恳恳的知青,他们想要获得大家的投票,就得靠其他的了。
这个特殊的时候,政治身份也是能拿来做筹码的。出生红,就是其一。
毕竟这个时候招工,政治审查要是过不了,一切也是白搭。
想要竞选的知青们在台上各显神通,等他们发言结束后,给了半个小时的时间投票。
每人一票,不能给自己,最后获得票数最多的两人得到名额。
投票的这半个小时,不少知青们凑成一堆,想要在最后时刻在活动活动。
不过时间不等人,半个小时后,随着唱票结束,有四人获得了最多的票数,但却是相同的票数。
但名额只有两个,之后还进行了一轮投票,在这四人中最终确认了两人。
被推选出的两个知青,虽然其他竞选者很是不甘,但也都能接受这样的结果。
一个是和张友岁他们一批下乡老知青,当初时局动荡没有跟着回城,一直在所在生产大队表现良好,他获得这个名额,在场的知青也都没有意见。
另一个是六九年下乡,但不是九大队的三个知青之一,而是十七大队的一名女知青。她能够脱颖而出,除了这两年表现良好,还因为其去年识破了两名人贩子的拐卖行动,救助了被拐的三个小孩。
这件事,在丰水公社流传的很广,况叶和在场的其他人自然是知道的。
两个推荐名额有了最终的归属,会议也就很快散场了。
落选的许诚三人心情自然是不怎么好,回九大队的路上,况叶看着三人失落的模样,却没有多说什么。
这次丰水公社确定两个名额的方法,是他都没有想到的,但却不能否认这个方法已经相当的公正。
三人落选,的确是在八十多人中不算最好。
后面这样的事,他们可能还要经历不少,能选上自然是皆大欢喜,选不上只能自己想开才行。
不过他不多言,许诚他们却还是想找他倾诉倾诉。
“况叶哥,后面还会有机会是吧?”过了丰禾碑之后,三人终于收拾好了心情,许诚就开口道。
“会有的。”况叶点头。
这次的两个名额,只是推荐招工开始。既然相关的政策公布了,不可能只有这么一次,只不过是招工名额多少的问题。
“那下次努力吧。”许诚三人其实也知道还有机会,不过这个时候他们想和熟悉的人再次确认一番。
得到肯定之后,三人在心中给自己打气,希望能够在下一次被选上。
公社这次确定名额的方法,其实让三人,甚至其他大部分参选竞争的知青心中落下了一块石头。
他们算得上幸运,丰水公社至少愿意让所有人公平竞争。
推荐招工这事就这么落下帷幕,况叶回到九大队之后,很快就把这事忘到了一边,地里的农活太忙,他还得抽时间制药,根本分不出太多的精力去关注。
推荐招工这事的后续,也是从许诚他们的口中得知的。
两名被推荐的知青,通过一系列体检、审查之后,在四月底的时候被召集到了县城,和这次在整个县城招收的一百余人,经过了半个月的培训,就被分配到岗。
据说他们分配的地方比较偏远,只不过那里有建厂,有相应的生活设施。
但尽管如此,说起此事的许诚三人还是羡慕不已。
尽管是在较为偏远的工厂,却也脱离了农村,有相关的福利工资,虽然还是离家远,但至少生活上有了保障。
看着三人羡慕的模样,况叶心下一叹。
这个时代农村生活的确太苦,他要不是有空间,如今还有制药这一本事,生活上算是有保障,招工这事也必然会和三人一样。
知青们还可以通过招工的方式脱离农村,但广大的农民群体,想要走出农村机会又是何其的少。
特别是在这个特殊的时代,去哪都还要介绍信的时候,人员流动受到限制,农村人大都只能在这一亩三分地上打转。
知道了招工的后续,生活还是得继续。
“双抢”的忙碌结束,已经是夏季。六月、七月,头顶这烈日在地里忙活的队员们期待着秋季能够丰收,但意外就是那么猝不及防。
就在七月的最后一天,整个县城再次遭受了狂风暴雨的袭击,还有一些公社还有冰雹。
被淋成落汤鸡的况叶回到家中,看着屋外在大雨中被吹得东倒西歪的树枝,心中担心不已。
在这里生活了快八年,当地的气象灾害他也摸到了一些规律。
一年中从初夏开始到夏末,一旦遇上这样的强对流天气,不仅容易涨水,通常还伴有冰雹。
这些年,他就遇上了好几场。
午后两点多的时间,原本应该是天光明亮的时候,但此时却是乌云压顶,屋外黑沉沉的一片,仿佛是夜幕临近的时候。
屋外大雨倾盆,况叶在屋内也静不下心来。
地里的庄稼,再过不久就能收获了,这个时候的天气影响实在太大了,严重的话今年的粮食又得减产。
按不住胡思乱想的心,他只得找点事做。
换了一身干爽的衣物后,就在屋子里的各个房间装了一圈,查看是否有漏雨的情况,有的话及时撤开底下的物品,并且找一个容器接水。
检查了一圈,他又忍不住望向屋外,屋檐一角的雨水如水柱一般倾泻而下。
站在阶沿上的一角,伸手去感受一番,发现其中夹杂这一些冰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