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我在故宫装喵的日子 上(181)
果,果然。这种事情他根本干不来呀!
若非要露出端庄大气的模样,夏安然此刻早就想要搓搓有些麻爪的手手啦!气氛好尴尬呀。
两人面上都带着微笑,强行说一些不要使气氛冷场的话语,但是温度却可见的降低了下来。
此时,终于吃完了肉包子的小少年掏出绢帕擦干净了自己的小嘴巴,然后他将手绢塞好,抬头问夏安然,“夏公,方才尔道,陛下仁厚善良,便是一个好皇帝了吗?”
他这一问,让夏安然和刘备二人齐齐怔楞,刘备刚要开口,却听夏安然非常肯定的说“当然不是。”
他这一答案,让另二人一惊,尤其是刘备,他有些诧异得看着满脸严肃极为认真对着小少年分析的青年,后者面上严肃,说的不快,显然是一边想一边说的“吾说陛下圣明,是因为陛下有惜民之心,但是更重要的是,他亦有雷霆之怒。”
“吾虽赞陛下仁心,却更喜于看到陛下得知李榷挪用灾粮后的发文怒斥。”
他没注意到小少年听到这句话时猛然攥紧的手,反而对着抚须而笑刘备道“陛下年龄虽幼,亦是身陷桎梏之中,仍能为长安百姓出声,此大气魄,才为圣君之相。”
小少年猛然瞪大眼,后又低下了头,这场叱骂正是他后来被李榷、郭汜二人为难、折辱的开始,在那之后,他不是没有后悔过的,身边的人也有劝他忍下那一时之辱,以图未来。
但是今天,夏公告诉他,他做的是对的。
他没有做错。
小皇帝用门牙狠狠咬了下嘴唇一下,压下了翻飞的情绪,他打算将此刻的心情收藏起来,等回了房之后再慢慢品味,此刻难得有了如此良机,他想要问问在夏安然心中,该如何当个好皇帝。
该庆幸此为汉,君权尚不至于不可侵犯的地步,民众尚且拥有一定的话语权,若是放到后世,几人公开在路上谈论这种话题,只怕没过几日就要被请进去了。
夏安然继续说道“要做个好帝皇,一味地仁慈绝对不可,佛祖尚有金刚怒目,善意若过于泛滥,只会被人轻贱,常言道斗米养恩,石米养仇。有奖,必当有惩。”
刘备稍稍一愣,问“夏主簿所信法家治国之策?”
夏安然仔细想了想,“非也,吾更倾向于依法治国,即依照法律,来治理国家,绝非以法为武器,去苛刻得要求民众。”
“法若不行,何以服人,”他叹了口气“若当真能够依法定行,当真做到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那世间便不会发生外戚、宦官乱法之事了。”
他此言一出,让两个刘家人都是一惊,刘备更是急急问道“夏主簿莫不是对外戚、宦官乱法有法子解决?若仅以法治,未免过于单薄。”
自汉立后,外戚乱法之事便不曾绝,尤其是入了东汉年间,自刘秀之后,几乎每任帝皇都游走在外戚与宦官之间。
主幼母强,幼主要依靠母族的力量站稳朝堂,此过程中必然养大了外戚的胃口和权势,而小皇帝长大了想要收回权利,就必须削弱外戚的力量,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扶持第三方势力,一般都是宦官,因为对于小皇帝来说,他能接触到的就是宦官、宫人,后者多以其母马首是瞻,唯有宦官,宦官完全依附于皇帝而活,自然更为尽心尽力,又极为可靠。
历朝历代,模式几乎都是如此,无非到了后期外戚改为了辅政大臣。
“若仅要解决外戚之乱,说难也不难,”夏安然眨眨眼“只需下令后宫女子均选自民间,不可自豪门出即可。”
“要解决宦官之乱,也很简单,只要陛下下令宦官不得干政即可。”
他这话一出,众人齐齐哑然,片刻后,刘备却是叹道“当真容易……却也极难。”
当然难了。
这个时代就是王与世家治天下,王为了表达对世家的依赖和信任,通常都要择一世家女子成婚,并为得到世家的支持再生下有其血脉的子嗣,且承诺将立其为太子。
若是要改变这一点,其实也很简单,只需要重新建立秩序就可。
比如朱元璋,他的天下全是自己打下来的,就算有世家、有贵族,在他手下也都是一条虫,得乖乖缩着,所以纵然他提出了这一令,下头也没人反对。
这事,曹操能做,他能打,而且天生和世家对立,但是小皇帝却做不到,就算他能做到,也无法保证后代能做到。
世家可不傻,如此举动正是动摇了他们的权利,甚至比科举制更为直接。
而且就算如此,也没有用,这两条老朱都干过,但是任何一个帝皇到最后都会发现,独权美好之余,实在是太累人,若不放权,迟早得累死,最后只得一点点放权,而放权后为了让自己日子过得开心点,便会刻意培养手下两方、或是三方的对立情绪,毕竟三角才是最稳固的图形嘛。
到最后,即便不是外戚同宦官之斗,也会变成宦官于权臣之斗,或者便是外戚同权臣之斗,若是以上均为出现,文武之间、清流同簪缨之间,总会发展成对立姿态。
道理很简单,若是他们没有斗起来,那么被针对的就会是皇权。
无论是出于统治的方便,或是为了让自己的日子好过些,每个帝王都会有意识得培养下头人的对立姿态。
如果不能培养的皇帝……结局都不太好。
正当众人叹息之时,忽听刘备问了一个问题“敢问夏主簿,这佛祖……是何人?”
夏安然稍稍一怔,猛然想起,啊,对了,现在佛教还没进来呢,大汉仍以道教为主。
他不自在得用指尖捏捏衣摆,面上却是极为淡定得解释“是吾老家的一个老好人,玄德不必在意此事,只是安然家乡的一句”
众人说说笑笑,这个话题当做开玩笑而过,却谁也不知道,小小的少年将其记在了心里,并且在其后,努力压后了成婚的奏请,直至条件成熟,一令惊天下。
但此时的小皇帝还只是在心中的小本本上默默得记下了夏安然的玩笑之言,打算在之后有机会再问一问这要如何操作。
几人到了刺史府门口,夏安然让人先带着小少年回去,他要为曹操引荐刘备。
同传令的兵士说过之后,夏安然回过身正在同刘备说话,刚说了不到五六句,他们就听到了一长串踏在木地板上的足音,听那幅度,似是奔跑的声音?
夏安然回身看去,便见披头散发赤着足的曹操自内室奔跑而来,他手上还捏着一个已经被拧碎的栗子。
见到刘备,曹操哈哈一笑,随手丢开了那个已经成了渣渣的栗子,双臂一打开,便和刘备热情得来了个拥抱“玄德啊玄德!操竟是当真将你盼来啦!”
有些被惊到的夏安然那连退数步避开过于热情的曹操,整个人都有些懵:等等,这个时候的曹操和刘备是认识的吗啊???
作者有话要说: 人生如戏,全靠演技,夏喵真是尬聊,作者君写的都尬(喂!!!)
作者君告诉你门,曹操和刘备当真之前认识,而且应该关系还算不错。
刘备十多岁的时候在洛阳读书,那时候曹操在洛阳任职,而且两人还一起回老家募兵,可以说是好基友了。
而且我要告诉你们一个可能会颠覆你们三观的事:
刘备不是老好人。
在《汉末英雄记》;里面有写到:曹操与刘备密言,备泄之於袁绍,绍知操有图已之意。操自咋其舌流血,以失言戒后世。
也就是说,傻白甜曹操相信了刘备,把要弄死袁绍的事情告诉了刘备,刘备告诉了袁绍,曹操后悔不已,咬舌自警。
这个时间点很模糊,没有写,但是结合历史。
曹操攻徐州,最后徐州落在了刘备手里,刘备那时候是袁绍的人。
袁绍四世三公,刘备什么出生?他不过空有血脉,实际上就是个游侠,那么有什么能够让袁绍扶持刘备取徐州?(这个之前说陈宫那里已经说过徐州、袁绍、袁术的关系了)我个人倾向于,刘备用这件事进行了利益交换。
但是这里还要注意一点,刘备本身算是公孙瓒的部下兼好基友,而公孙瓒和袁绍是死对头,恨不得打爆你狗头的那种。
再参照刘备托孤时候对他儿子说的【汝父德薄,勿效之】我以前以为是他自谦,但是想想人之将死,再对比前后,都可以时候是肺腑之言,何必在这时候自谦?
很有可能是,他死之前说的是真话。
当然也有说法是,这件事发生在更早一些,伐董的时候,曹操就和袁绍关系不咋滴了。
但是无论如何,密谋这件事能够发生在曹操和另一人之间,就足以说明曹操对刘备的信任了。
实话说,联想曹操的信任史和被背叛史……真的惨啊。
而事实上,刘备在历史上背叛过的人真的不少。
但是同时他也是真的仁义,他是三国诸侯中唯一一个没有屠城过的(关羽有,但是关羽干的不算在他头上,因为是关羽自己干的)基本每到一个地方他也的确尽心尽力得治理。
所以我对他的理解可能更倾向于,一个非常,非常,非常有头脑的人,而且他有自己的目标,为了达成目标,他并不惜伤害别人和自己。
否则你以为荀彧、郭嘉为嘛想弄死他,对比另一个这些大佬想要弄死的人:司马懿。
懂?
另,养老福利制度在封建王朝是玩不了的,因为监管不到位。那么大一笔钱放在那儿,能不动心的怕不是圣人。但是这真的是一个很好的制度,所以夏喵就是想想而已(他不知道小皇帝就在边上hhhh)
就算不是圣人,但是谁都知道钱放着就是木头,必须要投资啊。不投资的钱就是死钱。
上海曾有一位领导人,现在的小孩可能不知道,但是老上海都知道,真的是一个很好很好的领导,但是偏偏他看出了养老金的亏空,挪用了这笔资金去做投资(没亏,大赚,也不是为了自己)但是这事……说不清啊。
因为JJ莫谈政治,有些事作者君也不能说,但是作者君身边所有的亲戚都在感叹那位的好,我想,历史真的很冷酷,却也很真实,功过是非,均留给来人去遐想和诉说了。
昨天的评论区作者都一个个看过去啦,真高兴好多人有和我一样的想法。
我的外公(夏喵外公的原型)曾经在四五年前吃饭时候说过:歌舞升平、宗教盛行,就是一个国家衰落的开始。
那时候国内的娱乐圈还没有现在那么夸张,作者开玩笑般得反驳说:那韩国、日本不是早就衰败了?
……现在想想,简直是神预言。
不过现在国家已经开始整治这方面了。
我虽然也有喜欢的影星、明星,但是在这方面,我必须要站政府。
国家应该也过了需要娱乐圈拉动经济的时候了,的确该收一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