铿锵种田记事(20)
第五十章 ...
杜仲平给学生布置了功课,又请了方胜来帮着考校学生背书,自己则慢悠悠的晃出了家门,把谨儿哀怨的小眼神抛到了身后。咳,那个啥,小孩儿上山太费劲儿,还是留在家里好好念书吧。
村口进山的路边,杜安正背着个背筐等着,见杜仲平过来,不禁迎上去,两人并肩往山里走去。
这日天气晴好,日头挂在半天空,阳光暖暖地洒下来。上山的小径不复往日树荫遮盖的情景,变黄的叶子无风自落,脚下厚厚积了一层,踩上去沙沙的响。杜仲平本来走得急,又有些莫名的紧张,在这样静谧的路上不知不觉间放缓了脚步慢慢走着,身边有人陪着,又有那样好的日光照下来,连天空也蓝得剔透,心情突然放松下来,只想就这样天长日久的走下去。
转头看向杜安,却发现那人正专注的盯着自己,连路都顾不上看了。两人目光接触,杜安好像做贼被捉一样的心虚,又舍不得离开眼睛。慢慢地,觉得那人墨黑的眼眸中满满是自己的样子,待要细看,那人又转回头垂下了眼睑。
杜安觉得耳边只有沙沙的脚步声,和自己擂鼓般的心跳声,周围好像有一种奇怪的气氛,让他不自在之极,想要做点儿什么打破这一切,可是想来想去又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合适。正着急,前面有一陡坡,杜安清楚记得,过了陡坡就是棵好大的山楂树,去年自己还爬上去过的。
杜安心中一喜,快走几步先上去,又回头把手伸给杜仲平。杜安只觉得平哥儿的目光有如实质般从自己伸出去的手上一直爬到了自己的脸上,他能感觉到自己脸上的热度一下子就蹿了起来,只觉得好像过了好久,那人勾起嘴角,自己握到了温热的手掌。
手拉手一直走到树下,枝头依然挂着不少红红的山楂,这些天杜家固然是十分忙碌无暇进山,其他人家也没闲着啊,舂米磨面的,就是各家的媳妇也都忙着做面食托了杜安拿去卖。今年有了这笔额外的收入,也就不太重视进山的事儿了。
大红的山楂果在枝头热热闹闹的挂着,十分喜庆。杜安心里痒痒的,准备着大摘特摘一把,又舍不得松开手,拉着平哥儿在树下一圈一圈的兜圈子。
杜仲平只觉得自己已经转晕了,狠狠的挣了开,这人,咳,没胆子得很!把那背筐从杜安身上扒下来:“转悠什么,头都转晕了!赶紧多摘点儿这东西,冬天用蜂蜜腌了给谨儿开胃。”
杜安手脚利落的爬上树,晃得红红的果子噼里啪啦往下掉,杜仲平一时没注意,被这果子劈头盖脸打个正着,慌忙跑出树冠的范围,抬头看杜安在树上笑的露出一口白牙,反射性瞪过去,一时自己没绷住,也不禁笑了开来。
摘了点儿山楂,捡了点儿栗子,背筐里稀稀拉拉的没装满,两人也不在意。杜安握着那人的手,只觉得把自己的一辈子也握在手里了:“咱们就这么着过一辈子吧!你、我、还有谨儿,等以后谨儿成立了家,咱们两个老头子一起作伴!”杜安盯着前头的地面,好像那里突然长出朵花来一样。
“什么老头子做伴?把孩子养大,以后自然是要他孝顺的!”
杜安不知这是答应了还是没答应,突然又没了勇气去追问。听得那人突然笑一声:“笨蛋!”,又伸手过来扳过自己的脸:“低头,你脸上蹭的什么啊?”
杜仲平伸手给他抹抹脸,杜安低着头好方便他动作,突然间觉得那人脸孔在眼前放大,他呆愣愣的,简直不知如何反应,这也太,太……。杜安实在是呆住了,他,他根本没想到这个呀。杜仲平后退一步:“闭上眼啊笨蛋!”杜安一个指令一个动作,闭上眼睛只觉得唇上温润,久而,连脚底也觉得软了,晕晕乎乎,心跳如鼓。
杜仲平抹抹嘴,挑眉看他:“你呀,有贼心没贼胆,也就这点儿出息了!”话是很放得开,耳根却是红了一片。
自那天从山上下来,杜家两人心情就很好。一个给学生讲起书来,一句书牵出无数典故,兴致来时讲古论今,把学生听得晕晕乎乎;一个带着几个孩子干净利落地结了各商队的粮草帐,赚了一笔又把那些商客满意地送走了。是的,去冷水城互市的商队陆陆续续地回来了,他们得趁着还没落雪,赶回家乡。不用问商队生意如何,只看那些人满脸的志得意满就知道了,更有些人已经与杜安预约了来年的物事了。
杜安与家里商量,这几个孩子都是帮了大忙的,除了要给些钱,还想有点儿别的表示才好。
杜仲平点头,只给钱倒显得把他们当成雇工待了:“咱们家不是留了好些布料吗?干脆给他们每人做一件好点儿的衣裳吧,我看他们多是穿方便干活儿的短打,就做长衫吧,过年见客也好穿,也是咱们的心意。”
几人点头赞同,杜安道:“这个好办,拿了料子找裁缝就是了。我想着,还是请几个孩子家里吃顿饭吧,村里互相帮忙不都这么干吗?”
赵八点头:“这法子不错,只是有一条,这村里孩子平常都是不上桌的,你弄一桌子菜,咱们这些长辈在这坐着,他们怎么也放不开手脚啊?要是没人陪,更是不像话,哪有请客主家不陪着的?”
想来想去,还是杜仲平道,不若找出元宵时那铁丝网来,预备些生肉,干脆烤肉算了。这个算不得正式的宴席,用不着拘礼,孩子们又都是爱吃的,就是家里几个人混在里头,边吃边玩儿都有了。
几人都道不错,只是难为杜仲平怎么想起来。杜仲平就笑道:“倒还是托了胜哥那天收拾厨房的关系,胜哥把那乱七八糟的东西都折腾出来,我才看见了。说起来,这个是因为元宵节时咱家摆摊子特意预备的,那之后就再没用一回了,谁也想不起来用它,白搁着了。”
杜安就张罗起来,半大小子个个都是能吃的,光是肉就预备了不少:上好的五花肉,鲜嫩的小羊肉,本来还说要弄只鸡穿了肉来烤的,赵八却道鸡肉不够肥烤出来发柴,最后还是算了。又准备了调料:磨得细细的盐末,特意调的五香粉,辣椒末。
几个孩子都挺高兴,能接到大人的邀请,自己也算是大人了吧?特别是安叔手艺好,又是做的烤肉,烤肉这个东西,大柱这样吃过的人,说起来直流口水,那没吃过的也是闻过那股子香味的,也都是向往不已。最好的一点是,安叔说了,大家只管敞开了吃,肉管够!这谁家也没平日里能敞开了吃肉的啊,几个小子恨不得嗷嗷叫着扑过去,安叔实在太大方了啊啊!
等到了那日,几人吃吃喝喝闹了一下午,个个挺着个肚子吃的形象全无。刚开始是杜安给烤,奈何人多肉少,干脆都自己动手。虽然一会儿糊了一会儿咸了,众人还是很欢乐。等到天渐黑,几个孩子就要告辞回家去,哪成想先生转身回屋又捧出了几件衣服,居然人人都有,还是那种很正式的长衫,孩子们实在是感动了,也一个个正经起来,规规矩矩的挨个从先生手里接过衣服,心里倒是都想着一样的事:要好好读书,不辜负了这衣服才是。
时间忽忽悠悠的过去,眼见着又要到冬天。杜家东厢房到底砌了火炕,并不是谁要搬出来住,只是杜仲平心疼学生,想着收拾出来等下雪天外村的学生可以借住,省的来回折腾。
菜窖里依旧存了不少的菜蔬,特别还有不少的金丝瓜,这东西外皮上像是涂了蜡,看样子倒是能放上好久。最重要的,地窖里存了不少的稻谷,这是杜家田里收上来的,虽没有南方的产量高,却是也够杜家几口吃很久了。当初种稻子的时候,大家伙儿都觉得这杜秀才是玩儿呢,哪成想竟真的收了不少的粮食来呢?
纷扬的大雪揭开了村里人猫冬的序幕,大家只觉得这雪稍稍有点儿大,倒也没别的。冬天的日子倒是一如既往的悠闲,今年有了额外收入,大家都很滋润,全然不知千里之外的中原却不是这么平静。
第五十一章 ...
这端倪是入冬时就渐渐露出来了的。话说今年的雪来得早,加之北风很大,吹得人冷到骨头里,不过这丝毫不能影响青牛村里喜庆的气氛。
话说一文钱难倒英雄汉,这话反过来讲,青牛村里各位好汉今年头一回手里这么宽裕,加之本来性格多是豪爽,这日子过得就更美了。再加上村里接二连三的喜事:先是单良媳妇生了个大胖小子,这可是落户之后头一个孩子,自然是全村都高兴的;再加上入冬后闲下来,王嫂子又帮着好几个小伙子说了亲,眼瞅着又要办喜事了。整个青牛村里的气氛都透着股喜庆劲儿。
这头儿人家生了孩子,亲朋好友去看望时,要带着点儿吃的,比如鸡蛋、红糖,或者家里带点儿米面都是那个意思,也有带着小毯子、小被子的,而讲究的人,会两样都带,这在当地称之为“下奶”。反而是出钱的少,因为这小孩儿满月什么的,一般不办酒,这是为了不娇养,免得折了小孩儿的福寿。就是当地的年轻人也很少有过生日的,十分讲究的人家也只有孩子过了十岁才会庆祝庆祝。
杜家得了单良喜得贵子的消息自然是要去看的。他家不同于别家,一者单良娶媳妇还是杜仲平帮忙的;二者单良上回还给杜仲平解了围,不管怎么说,这份情杜家得领;三者秋天杜安也帮着他们家卖了不少的东西,这一来二去两家关系挺不错,所以杜家得准备厚点儿的“下奶”礼。
杜安盘算了一回,这吃的什么的好说,花钱卖点儿就有了。只是那小毯子小被子的自己家实在是找不出来,这样用作贺喜的东西,要大红喜庆的颜色才够吉利,而自己家的料子,因为杜仲平的喜好,都是偏素淡的,就是拿了料子找人做都不能够。这单良还只是头一份,后头估摸着还有呢,不能缺了礼数啊。
与家里人商议一回,最后还是定了去锦阳城里大肆采购一回好了。有了头一个,以后接二连三的准少不了,早早备下东西,省得以后再费神。
只是谈论这事的时候,杜家两个发现赵八方胜都有些黯然。也是,从两人平日对谨儿、对那些孩子就知道,这俩也是很喜欢孩子的,只是两个人在一起,却是没了这个盼头了,虽说平日里想得开,可是看着往日的老友有了孩子,心里还是免不了有些失落吧。
杜仲平打岔说起了进城的事:“说起来倒是挺长时间没去了,趁着这回进城,可得把东西都买足了。胜哥,你还记得去年也是这个时候的事儿,咱两家头一回进城,竟然买了两大车的东西,活脱脱的乡下人进城没开过眼的傻样!”
说得几人都笑起来:“可不是,可真是一堆一堆的买啊,后头跟着一溜儿的小伙计拿着东西。幸亏咱赶了两辆车去,要不都拿不回来!”
既然商定了进城,杜仲平特意给孩子们放了一天的假。谨儿自然要带上,这孩子已经乖乖读书很长时间,也该带出去转转了。
一切一如去年,只是路上竟然也碰到了村里人赶车同去城里的,这下,一路说说笑笑只觉过得更快了。城门口的兵士也已经不是余钱他们了,交了几个钱,赶车进城,依旧是直奔油铺去了。因为今年杜安的买卖,已经找着老板换了几次油,已经是熟客了,老板二话没说就安排伙计帮着把车存在自家店里,还和几人寒暄起来。
几个人客套几句就去买东西。方胜赵八还好,时不时的进城来卖药材,杜仲平这样一年半载不来一回的却是大吃了一惊,各式的店铺多了好些,街上的人也是络绎不绝十分热闹,和去年的冷清模样大不一样了。赵八把谨儿举起来架在肩上,一来小孩儿看得远些,二来省得挤丢了。
这街上的店铺真正是南北货物都有,南边的茶叶布料,北边的皮子肉干,但是各有特色,还有的店家干脆南货北货摆在一起,随你怎么选了。就如他们现在在的这家布庄,一头儿是布料甚至绸缎,一头各色皮子,还有颜色艳丽的毡子。杜仲平几个自然先选了大红的布料,看着身边的谨儿,又买了些颜色鲜艳的料子。孩子嘛,还是要穿得鲜亮些才好。买好了布料又转到另一头,这些皮子毡子的价钱倒是不很贵,几人也动了心思。赵八把谨儿放下,也跟着去挑,方胜怕冷,这厚毡子看着就暖和,做点儿什么也好。
等几个人挑完了结账,却不见了谨儿的身影,顿时都出了一身冷汗。许是几人表情太过着急,那店里的小伙计一看就知道了,忙道:“小公子就在后堂那玩儿呢,并没走丢。”说着就带着人往里头去。原来这店面后头就是住的地方,中间只有一个穿堂,谨儿本来老老实实地等着几个大人,却看见后头露出个黑色的小脑袋在那里拱啊拱的,不觉就被引了过去。等几人找过去的时候,他正和个小狗玩儿的正欢呢。
杜仲平一把把小孩儿搂到怀里,他真是吓坏了,这会儿脚都有点儿软。小孩儿看这么多人兴师动众的找过来,也有点儿吓着了,老实地认了错。杜仲平倒是没有责怪他,这事儿怨不得孩子,大人只顾着看东西去了,说起来倒是自己的错多些。只是要走的时候,谨儿却是对那小狗依依不舍的,哀求的看着自己爹爹。杜仲平想了下,养只小狗也没什么不好,只是人家这是布庄,也不知道这小狗能不能卖?
好在掌柜的见一行人买了不少东西,这狗自家也不止一只,倒是挺痛快的答应了:“几位倒是好眼光,这狗不是咱当地的,是从蛮人手里得的。看这毛,都比咱们这头的厚。据说这狗性灵得很,蛮人都用这狗放羊的。”杜安笑着给加了些钱,才算把小狗买到了手。
掌柜的得了钱,又笑着指点:“这小狗刚断的奶,各位不怕麻烦,就到那头儿店里头买点儿奶末儿,回家用水化了,搭着给这小东西吃,长得可快了。”几人谢过,真的出了门奔了那店铺去了。
那店里卖的是蛮人的吃食,风干牛羊肉干、马奶酒、奶疙瘩、奶皮子、奶豆腐,各式各样,看得几人眼花缭乱。既遇上了,少不得买一些。给小狗买了大包的奶末,想了想,总不能给狗买了,人反倒空手吧,杜仲平一手紧紧拽着抱着小狗的谨儿,一边挑挑拣拣。风干的肉干是要一些的,这个十分有嚼劲儿,而且这个时候能有牛肉吃还是很不容易的;奶疙瘩什么的,都是干的,可以放很长时间,也都包了一包。杜仲平有个小心眼儿,他现在正是长个儿的时候,多吃点儿奶制品兴许能长得高壮些,现在和杜安两个也就是拉拉小手、偶尔背着人亲亲小嘴,可是迟早有一天也得更进一步不是?自己体型上可不能吃了亏。
杜仲平一边买一边找着说辞:“听说蛮人整天就吃肉啊、奶啊的,个个长得高壮。咱们不能像人家一样,多吃点儿这个兴许身体能结实点儿呢!胜哥,尤其是你啊,多吃点儿试试,我刚尝着倒是没什么没什么膻味。”
赵八倒是对这上了心,也没想着方胜吃不吃,也跟着买了不少。末了,自己也想尝回新鲜,要了两坛子马奶酒。
等着众人回到油铺,手上又是大包小包的。依例从车上拿了豆子下来换油,年前估计也就进城一回,把该办的事都办了才好。趁着伙计去过秤打油的功夫,掌柜的和他们聊了起来:“听说今年啊,南边不怎么太平。”掌柜的语气很八卦。
赵八是个爱说的,当下就问:“南边有什么不太平的?这不是刚做了买卖走吗?”
掌柜的摆摆手:“不是那头,是离咱们燕北不远的地方。说来也怪,那边现在不到下雪的时候,竟然也下了大雪,听说有的地方房子都压到了。啧啧,也是,他们哪里经过大雪啊?倒是咱们这头和北边,还没怎么下。”
赵八奇道:“竟然比咱们这儿雪大?今年这雪本就下得早下得大,南边比咱们这还厉害?”又问道:“你这一口一个听说的,到底听谁说的,准不准啊?”
掌柜的嗤笑一声:“我还能骗你?就是那头卖布的去南边进货,回来说的。他亲眼见的还能有假?”又感叹道:“你等明年开春,这头肯定又多了来开荒的人。唉,摊上这事,只能求老天爷开眼,熬过这一冬去。不过说句没良心的话,这总好过咱们这或是北边遭灾,要是北边遭了灾,明春一准就来开抢,那才真正倒霉呢!”
几人无语,这可真是大实话。
第五十二章 ...
赵八觉得吧,自从身边多了个谨儿,这家里就觉得热闹不少,如今小谨儿抱回只小狗,家里竟比从前热闹了十倍。
谨儿抱回的这只小狗,全身乌黑的毛,许是从北边来的缘故,这身黑毛比本地的狗要厚得多,偏偏这小狗本来就是吃的有点儿圆,简直就像是个黑色的圆团子。全身上下只有眼睛上头有两撮儿白毛,冷不丁的一瞅倒像是长了白色的眉毛。眼睛也是水汪汪的,每当谨儿抱着小狗,一主一宠四只眼睛望着你的时候,几乎就没人能拒绝小孩儿的要求。谨儿靠着这一招把家里几个大人吃得死死的。
要说这小狗也是真灵,它好像知道谁是和它一家一样,从不吃外人的喂食,哪怕家里给它准备的只是苞米面熬的粥,而外人给的是烤的家雀儿也一样。它这一举动让谨儿在外边的一群小孩儿面前特别的有面子,小胸脯腆得那个高。回头颠吧颠吧的给小狗冲奶末儿喝,一天三顿绝不含糊。这额外的加餐果然有效,很快小狗的两只原本半耷拉着得耳朵就竖起来了,这回看着就更精神了。
赵八相了一回,对着家里几人道:“咱家这狗啊,以后肯定厉害!”
杜安看看躺在谨儿脚底下,露出鼓鼓的小肚皮,划拉着小爪子和谨儿玩儿的热闹的小东西,这还是圆鼓鼓的一团啊,好玩儿是好玩儿,哪里能看出热闹来啊?
赵八看着杜安那表情,就道:“这你就不知道了吧,咱家这狗,灵啊,分得清里外,你看它自己玩儿的时候,就在家里头转悠,房前屋后的跑,就是不出门。而且,你看那么多人逗它,它从来不叫唤啊。这两天耳朵也立起来了,这精神立马就出来了。”
杜安对此持怀疑态度,不过:“谨儿,给你的小狗起个名吧,不能总是狗啊狗的叫啊。”
谨儿一手揉着小狗软软的肚皮,一手托着腮帮子,把杜仲平平时的样子学了个十成十:“我想好了,就叫旺旺好了。”
几人大囧,难道这小狗自己不叫唤,别人叫它时就得学狗叫?几人轮番劝导,皆败退在那一大一小水汪汪眼睛的注视之下,就此,这只小狗就正式叫做旺旺了。
虽然名字不受待见,但是小狗的待遇还是挺不错的。一日标准的三餐是磨得细细的苞米面熬的粥,除了谨儿每天还定时的给它冲奶末,有时小孩儿还偷偷把自己每天的零食分给它吃,像是早上的鸡蛋水、拿在手里啃的牛肉干,趁着大人不注意,就往小狗嘴边送。就是几个大人也没事会给小狗开点儿小灶,杜安有时出去买肉,会顺便带点儿内脏之类的剁碎了给它吃,杜仲平则认为狗就应该吃骨头,经常会把骨头扔给它,只是旺旺还小呢,哪里咬的动?杜仲平看着不大点儿的小狗整个趴在大棒骨上,张大嘴变换着角度去咬,啃得骨头上净是牙印就是咬不下来,捂着肚子笑的直打跌。谨儿撅着嘴,爹爹最坏了。
村里的日子平静安详,外头却不怎么平静。听说南头遭了灾的,现在就有往这边来投奔的了。要知道,燕北的冬天冻得死人,大片大片的荒地没有人烟,这个时候往这边来,可真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李二哥那个村里,就有人抱着孩子来投的,哪里知道那家早就没了人了,听得这话那抱孩子的妇人当场就坐到地上大哭起来,还是边上好心的人家把她让回去歇息了。一说起这事,人们都是唏嘘不已,一个妇人带着个孩子,可得怎么过啊?
倒是不用别人为那妇人担心,她自己就做出了决定,拿了所有的钱财,甚至包括了孩子身上带着的小银锁,走的踪影全无,把个没断奶的孩子扔在了这里。
气得收留她的那户人家破口大骂,本来,把这一大一小留下就是看这两个穿的不错,手里也像是有两个钱的样子,哪成想最后什么报答都没有,还扔了个累赘给他们。骂了一回却没办法,人已经是找不回来了,这个小的可怎么办呢?这可真是个难题,村里人都是才吃上饱饭没几年的,多养个孩子实在不容易,再说,要是个女孩儿还好,养大了嫁出去还能收点儿聘礼,这可是个小子啊,可是要是就把孩子扔那里不管,也是一条命,实在也是不忍。
杜家几人赶着车来李二哥家吃杀猪酒,这是头几天李二哥亲自去请的,也是那回听说了这事儿,没想到没两天竟然有这样戏剧性的变化。可巧的是,收留那对母子的人家偏偏就在旁边,这头吃着饭,还能听到隔壁院子妇人尖利的咒骂和小孩子声嘶力竭的哭声。桌上的人感慨着那可怜的孩子和那做好事也倒霉的人家,却没有一个去劝劝的,谁都不想惹事上身,平时偶尔做做善事还好,自家孩子还养不过来,哪里还有余力去养别人家的,还是一不沾亲二不带故的。既然他自己亲娘都能狠下心把他扔下,也就只能怨命不好了。
方胜这顿饭吃得心不在焉,听得孩子的哭声心里酸酸的难受。那回去给单良的孩子送“下奶”礼,因为不方便进产房,单良还特意把孩子抱到堂屋里给大家伙儿看看,虽然还有点儿皱巴巴没长开,可是那软乎乎的小手小脚还是让人心都软了。听那单良抱怨似的说着每天要洗多少多少尿片,晚上还要起来几回等话,虽说是在抱怨,眼角眉梢都掩不住的欢喜。当时他就想着了,要是自家也有孩子,天天折腾他也愿意啊。哪里想到,这有了孩子的自己不珍惜,说扔下就扔下,自家这样想要孩子的却是永远没有机会的。方胜想到这里,心下微微一动,想来想去真正合适,这念头就怎么也止不住了。
回头看看赵八,这人已经喝得半醉了,这么大的事儿怎么也得先和他商量商量才行啊。咬了咬牙,方胜悄悄出了席,到外头寻到了李二嫂子。女人都不上桌,她此时正和王嫂子姑嫂两个厨下说话呢。见方胜寻了来,还以为桌上怎么了,正要去看,方胜把来意吞吞吐吐的说了,王嫂子就道:“这是好事儿啊,那家定然是愿意的。”
方胜道:“还没有和赵八商量过,想着先请李二嫂子帮着照看一天,我和他商量过了,就来接。”
那李二嫂有点儿犹豫:“你们可得先想好了,我要是把孩子接过来可就送不回去了。”后半截没说出来,要是方胜他们反悔,自家可怎么办?
王嫂子先就打了包票:“没事,你先接过来吧,他们定然不会忽悠你,说要一定是会要的。你也知道,他们家宽裕,不差养孩子的钱。”王嫂子倒是不好说俩男人在一起过日子一定不会有孩子,现在收养个正好以后养老,随便找了个借口。李嫂子倒是相信的很,自己家跟着杜家都挣了不少,想来赵八他们只会多不会少。
既然定下了,李二嫂就和王嫂子一起去把孩子接过来,方胜想了想,还是拿了钱出来算是替这孩子谢谢那户人家。李二嫂接了钱心里就更有底了。那家自然是愿意的,巴不得有人把这烂摊子接过去,何况还有钱拿。王嫂子抱过孩子,还不忘了嘱咐几句别乱说话,那家也急忙应了。
李二嫂看着这孩子,忍不住叹口气。前两天来的时候,他娘奶水足,孩子白白胖胖的,这才两三天功夫,已经被糟蹋的不像了,这小衣服小被子脏了也没给换,怪不得孩子一个劲儿的哭。抱回厨下,方胜正眼巴巴的等着,因附近也没人家有小孩子,自然没有奶,李二嫂给小孩儿收拾收拾,只弄点儿米汤喂了。孩子吧嗒吧嗒吃的香,想来是饿得狠了。旁边的几个大人看着眼圈都红了,李二嫂子叹一声:“作孽哟。”
下晌回去的时候,几人在车上都觉得方胜坐立不安的,一个劲儿的往回张望,看那架势,竟像是要随时跳下车跑回去似的。赵八问道:“你这是怎么了?遇着什么事了?好像吃酒的时候你就出去了好一会儿才回,可是有什么事儿?”
方胜原打算回去和赵八单独商量的,只是离开那孩子一会儿,心里就放不下了。车里都是自家人,也就顾不上了,就把那孩子的事儿说了。赵八沉吟一会儿,方胜就慌了:“我也不是别的意思,咱俩没有孩子,收养一个日后也有个养老的人。原本想着先和你商量的,实在是听那孩子哭得太怜了。”
赵八道:“你急什么?既然已经定了,咱也不放李二哥家了,直接带回去不好?放心,我老早想过了,早晚咱得养一个,今儿遇上就是这孩子和咱们有缘分。”
几人走到一半,又掉头回去接了那孩子。
第五十三章 ...
见几人回来特意接那孩子,李二嫂子的心彻底放下来了,把孩子严严实实地包好送到车上,赵八方胜还跟她再三的谢过,这才赶车往回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