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灰在70年代发大财(223)
吃着贴饼子炖鱼,竟然落下泪来,“想我媳妇儿了。”
“明年把你媳妇儿也接过来,看看是学车工还是学什么的,鲁厂长的媳妇孩子年后也接过来,还能一起做个伴。不过你妹妹那边你得跟你妹夫他们商量,但都是陆家人,应该没问题。”
陆向阳用葱油饼卷炖鱼吃,这些鱼都是小海鱼,炖的骨头都酥了,卷饼那叫一个香。
“我看厂子里又有几个怀孕的,不如让宁春华学个保育员,她不是初中毕业吗?应该没问题。”白清霖觉得以宁春华那个小个头,内敛的模样,当个保育员还能照顾自己的孩子,挺不错的。
宁冬天摆摆手道:“她跟信里说了,想做销售,赚钱多。不过我媳妇倒是能考个保育员,我妹现在教她学问呢,明年能把小学毕业证书考下来,来这边自学初中,把保育员也能一起学了。”
“都成,看你们自己安排。”既然宁家兄妹已经有了章程,那就用不着他们操心了。
80年的年,是分了两个地方过的。
以前元旦都不放假,现在至少元旦还能有一天假,如果要走亲戚,还能多请两天。可以说政策确实是送了不少。
80年,部分农村已经开始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试用了,这对不少农民来说是一件大喜事。因为就算现在是实行工分制,但仍旧有人磨洋工,偷懒,或者私底下打好关系给自己加工分什么的。
对于家里很勤快的人来说,这种工分制度十分打消干活的积极性。
但这个田地是自己家的了呢?那必须好好干啊,产出来的粮食除了上交的,那都是自己的!不用给公社,不用拿工分去换粮食吃,存在家里,想怎么吃就怎么吃。
这个报道无疑是让农民兄弟们十分盼望的,但现在还在试行阶段,等到全国推广,又不知道要什么时候了。
“之前霖霖说土地要分包,我这一直等,没想到真的要分包了。”陆奶奶带着老花镜看着报纸,她也认识不少字,但是在农村基本上看不到什么报纸。因为没地方买,报纸都是机关定的,只有去回收站才能买得到过期的报纸。
“是,有盼头了。”陆爷爷也跟着点头。
陆奶奶叹了口气,道:“啥盼头啊,霖霖说以后兴许要在燕城开厂子,到时候老大老三家的不得都去吃商品粮?几个孩子学习都好,以后还能回来种地?不得是靠咱俩?”
陆爷爷道:“那也挺好,我大哥家那几个孩子都是壮劳力,就喜欢侍弄地。回头让他们也过来帮个忙。能种出自家吃的就行。”
陆奶奶连连点头,“若是真的分包了,就多种点儿孩子们爱吃的。这边能种两季粮食呢,晚秋种冬小麦,收了还能再种一茬棒子。红薯也种点儿,但别多种,我看孩子们都吃伤了,晒点儿干儿留着当零嘴可以。种点儿豆子,各式的豆子。”
“多种黄豆,自家做豆腐吃。”陆爷爷补充,“孩子们爱吃豆腐。”
从77年年底开始高考,到78年年初,大批知青因为考上了大学而“返城”,因为高考制度的执行,如今每年都会有部分知青返城。有不少表现好的知青,还会提前返城,重新读高中,然后进行高考。
也就是说,从78年开始,已经陆陆续续的有知青开始返城了。
等到80年末,只要是家里同意,街道办出接收信的,哪怕没有考上大学没有工作,也能返城。
但这其中有两种知青是没办法通过这种方式返城,一个是在当地进行嫁娶的,一个是被当地招工了的。这两种知青因为嫁娶或者招工失去了知青的身份,已经不算知青了,所以无法使用这个知青政策。
当然,这也就导致了不少没有领证的知青跟家里商量,隐瞒了婚姻状况,偷摸回城的。
也有知青是不愿意回城的,或许是因为跟家里关系不好,以及其他原因。柳瑶瑶那种宁愿考当地学校也不愿意往老家那边考的知青并不少,尤其是女知青,因为回到家过的日子,可能未必有在农村过得好。
在村里坚持坚持,打好关系,兴许还能走出不一样的人生。但回家很有可能就被家里人强行嫁出去,换彩礼给兄弟成亲用。
总之,这几年知青的情况非常复杂,不过这些也并不是白清霖他们操心的。他们现在已经大三了,还有一年就要被分配,或者是自己寻找接收单位。
其实大三就有不少单位开始接触学习好的学生,到了大四,有了单位接收的学生就可以进行实习期了。只要顺利毕业,就可以正式转正,成为一名国家干部。
这三年,陆向阳在学校里拓展了不少人脉,似乎他那位精明的老院长已经知道了陆向阳和广城那俩厂子的关系了。其实这也瞒不住,毕竟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
老院长还偶尔装作不经意的问什么时候能把服装厂也开到燕城来,燕城非常需要这样积极向上的工厂。
陆向阳打了几次马虎眼,最后干脆直接道:“开过来也不是不行,问题没地方建厂啊。”
齐教授哼笑了几声,道:“但凡你早点儿点头,我也就早安排上了。”
真是的,太阳雨,陆向阳和白清霖……这么明显的暗示,真当他是个老糊涂,看不出来吗??
第158章 大变活人
开分厂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尤其现在是不允许有私人工厂的。
地皮好找,这个时候燕城三环外不少大荒地呢,都没开发出来。不过因为外资引进,也批了不少地给那些外企盖厂建楼。
齐教授是个有本事的人,也不知道他怎么操作的,不但帮着拿下了两大块地,还允许广城那边主厂直接管辖燕城分厂,并且要求燕城分厂也要以外汇为主,毕竟现在国家缺外汇都缺疯了。
除了这两块地,齐教授还帮陆向阳拿了个家具厂。
那个家具厂经营的不太好,可能是职工太把工厂当家了,不过是当婆家,天天拿着婆家的东西补贴娘家。厂长又是个软弱的人,成天被副厂长拿捏。副厂长还有点儿背景,在厂子里干私活,捞了不少钱。
然后,这个厂子就被一锅端了,厂长开除,干私活的全部抓了起来,最后只留下一大片厂房和确实老实本分的职工。
这个厂子教到陆向阳手中的时候是负盈利,工资都快发不出来了,更别说各种福利,啥也没有。
“干好了,以后这厂子就是你的了,地契房契都是你的名字。干得不好,你也别成天寻思那么多,老老实实的给我当助理,顺便带领太阳雨继续发展。啊,太阳雨其实也不怎么需要你啊,我看鲁厂长和小白同学配合的挺好的。”
陆向阳:……
这奸诈的老狐狸!
后来,他才知道,这个家具厂的原身其实是齐教授的家产,齐教授还当过这个家具厂的厂长,后来私改公把厂子交了出去,再后来,就成了如今这幅样子。
齐教授是非常看好陆向阳的,这个孩子虽然考试只是中上游,但明显能看出来他对考试并不上心,只要不落后就没问题。而且这个学生脑子灵活,有想法,特别适合当个领导人。
之前因为服装之争制造出了话题,这孩子还联合学校里文学系搞编剧的一起,弄了个服装小情景剧走秀。
老师学生都被找了个遍,展示出了各种各样的衣服。
文学系院长那个老太太还上台表演了呢,穿着保守干净的衣服站在讲台上讲课,回到家换上补丁的家居服做饭,批改作业。
尤其着重写了贫穷学生对补丁衣服的那种纠结态度,从不敢穿压箱底,到最后大大方方的套在身上,然后跟同学讨教补补丁的方法。
有钱学生展示出他们衣柜里衣服的多样性,贫困学生展示出他们衣服补丁的多样性。
这个足足有两个半小时的走秀舞台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不停的收获掌声,台下记者的相机都快按烂掉了,拍出不少照片。
这场舞台,又在报纸上轰轰烈烈了两个多月,文学系大展光彩。但谁也没能猜出来背后出谋划策的就是这个陆向阳。
从那之后,能明显看出学校里不同阶层的学生融合的更好了,补丁衣服也不会被人嘲笑了,贫困学生也不自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