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火葬场文里搞事业(17)
“当初是你自己口口声声说要替那些农民工讨公道的,还说什么就算官司打不赢,也要让所有人都注意到农民工维权艰难的现状……所有人都被你的话打动了,大家都支持你,连教授都发表文章替你说话,你为什么还要撤诉?”
面对周围人态度不一的劝解和质询,苏恪玠始终保持沉默。外界的舆论则愈演愈烈,有媒体直接爆料苏家接受和解的条件是台基基建开出了一百万的支票——这笔钱远远超过了苏父的工资和工伤赔偿的标准。由此断定苏恪玠“搅动风云只为钱”,所作所为只不过是“合理合法的敲竹杠”。而台基基建为了挽救集团声誉,另一方面也是出于同情,最终还是同意支付这笔高昂的赔偿。充分彰显出大企业的社会责任感。
台基基建临海市分公司的负责人戴榷德在接受采访时直言自己“对苏恪玠的人品不敢苟同”。他认为苏恪玠道德败坏,自恃出身高校人脉广博,竟然利用学校和教授的名誉和爱心为自己的贪婪加码,实在是有才无德的典范。
戴榷德不怀好意的发言给临海大学泼上了一层不光彩的污水,也把所有为苏恪玠发声的教授推到了尴尬境地,更将苏恪玠置身于千夫所指的边缘。至少跟学校荣辱与共的年轻学生们无法原谅苏恪玠的“背叛”。
“为什么要接受台基基建的一百万?”
“你就这么缺钱吗?如果你真的需要钱,我们可以众筹募捐。你拒绝了校方的捐助却接受台基基建的一百万撤诉,你到底是怎么想的?”
“就因为你,就因为区区一百万,让临海大学和帮你说话的教授们成了笑话,你还有脸说你是临海大学的学生。我看你是临海大学的耻辱!”
铺天盖地的斥责让苏恪玠越发沉默。一直在医院护理苏父的苏母也从病患家属的口中知道了苏恪玠被众人唾骂的事。
“怎么会这样?”苏母十分震惊,她没有想到自己收钱撤诉的做法竟然会让儿子背负上这样的骂名。她单纯以为收下这笔钱可以解决很多麻烦,却没想到她的决定反而给苏恪玠带来更多麻烦。
“我不该收下这笔钱的。”看着报纸上触目惊心的抨击和讨伐,苏母后悔不迭:“都是我的错,是我收的钱,他们要骂就骂我好了,为什么要骂你呀!”
苏母紧紧握住苏恪玠的手,哭的眼睛通红:“我该怎么做才能让他们不再骂你。我把那张支票还给宋董事长行吗?”
苏恪玠温声安抚着已近崩溃边缘的苏母:“不是你的错。不管是接受那张支票,还是不接受和解坚持把官司打到底,都是你身为病人家属的权利。他们只是气愤我之前把话说的那样冠冕堂皇,中途却又抽身而退。”
“可是那张支票是我收下的呀——”苏母急切的辩解道:“他们不应该骂你。”
“我们是一家人。”苏恪玠的情绪依然平稳,语气依然柔和。他看着手足无措的苏母,淡定提议道:“如果您实在不想收下这张支票,可以把它交给我来处理吗?”
苏母闻言一怔,下意识问道:“你想要做什么?”
苏恪玠嘴角微勾,眉眼温润:“我打算成立一个农民工维权互助基金,这笔钱就捐给基金会吧。”
农民工维权互助基金,那是干什么的?
苏母有些茫然的眨了眨眼睛。
苏恪玠耐心解释道:“就是一个帮助农民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救助基金,支持所有被拖欠工资和正常权益受到损害的农民工们起诉承建单位或包工头,以此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苏母好像听明白了,又好像没明白,急忙追问道:“你把钱捐给那个什么基金,那些人就不会再骂你了吗?”
“想要骂的人总归还是会骂的。我们怎么可能管住别人的嘴巴,只要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可以了。”苏恪玠诚恳的道:“您放心,就算没有这一百万,我也会努力赚钱,让你们过上安稳日子的。”
苏母嘴唇嗡动,看着苏恪玠欲言又止:“那可是一百万。就这么捐了?”
苏母听不懂苏恪玠说的大道理。她只知道那可是一百万,是孩子他爸从工地上摔下来,摔断了一条腿换来的一百万,她怎么就不能收下来,非得捐给陌生人?
“有了这一百万,咱家就能在临海市买房了。还能把你弟妹接过来住,大城市的学校多好呀……你爸都成残废了,就算病好了也干不了啥……他一个大活人都废了,咱们家怎么就不能收下这一百万了?”
“我看他们就是嫉妒!站着说话不腰疼!这一百万要是给他们,你看他们收不收?这年头面子值几个钱?谁跟钱过不去啊?”苏母握着苏恪玠的手碎碎叨叨,只觉得心都在淌血。
她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钱。其实仔细想想,不就是被人骂几句嘛,有了这一百万,他们家这辈子就有着落了,被人骂几句又怎么了?
苏恪玠听着苏母的唠叨,语气平和的反问:“您觉得,我这辈子赚不到一百万?”
苏母一抬头对上苏恪玠的眼睛,整个人都哑火了。
第14章
第15章
将从苏母手中拿到的支票转交给正低调筹办农民工维权互助基金的邢铭昭后,苏恪玠没再继续关注这件事。
最近几天,苏恪玠在考察临海市各大楼盘以及附近商超医院写字楼等基础设施的时候,意外发现了一个商机。
事情还要从几天前苏恪玠在考察各大商超以及附近写字楼租户的业务范围说起。他在电梯间等电梯时意外注意到了两部电梯之间的空白墙壁。已经习惯了等电梯时看广告的苏恪玠突然意识到这里并没有悬挂电视播放器。而苏恪玠接下来的创业又跟这些广告业务息息相关。
电光火石间,苏恪玠立刻察觉到了商机。他放下自己原本的考察工作,直接找到了附近商场、超市、写字楼的物业管理。凭借三寸不烂之舌,苏恪玠成功忽悠瘸了物业管理者们,以空手套白狼的方式签订了几分电梯墙租赁合同。
接下来的时间,苏恪玠一边忙着搜集资料一边走街串巷寻找有电梯的高档小区和商超写字楼,期间还拜访过临海市及其周边的几家电视厂商,想要定制一批物美价廉的电视播放器。可惜均已成本太高没能达成协议。
在此期间,苏恪玠还顺道走访过临海市三家建材市场,从源头搞清楚各种装修建材的进货渠道和最低价格。
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载了不知道多少心血,在三天协议的最后一天晚上,苏恪玠终于完成了全部信息的整合。他在电脑上将自己整理好的全部资料进行了最后一次的排版和优化,又将所有资料copy到存储盘里,于盛夏的夜晚敲开了数家打印厂的门。
经过货比三家式的砍价之后,苏恪玠最终拿到了最优惠的价格。他用最优质的纸张印刷出了三本在当时可以称得上奢华精美的广告宣传册——那是由苏恪玠自己拍照,设计,添加内容和数据,校对,排版,自己负责美工,甚至连每个楼盘的宣传语都是由自己一手创作的一本专门介绍临海市各大楼盘信息的宣传手册。
苏恪玠给它起名为《看房指南》。
与炒房团达成协议的第四天早上,苏恪玠抱着自己精心制作的看房必备手册出现在炒房团下榻的酒店大厅。
“这就是你忙碌三天的工作成果?”
酒店自助餐厅,炒房团的太太们团团围坐在一起,一边翻看着精美华丽的楼盘宣传手册,一边啧啧称叹。
“好清晰啊!每个楼盘的价格,布局,地段,公交地铁站点,以及附近的学校、医院、大型商超之类的公共设施,连周围有多少家高档写字楼和大型公司都标注上了,还标注了不同楼盘的优缺点,条理清晰一目了然。比我们想的还周到。”
“最厉害的是未来投资建议版块,还附上了临海市的地铁线路以及颁布的各项政策作为参考。原来本地买房居然有这么多优惠政策,我之前都不知道。小苏好细心,连这一点都考虑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