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个奥运冠军吧[田径](144)
“那当然,运动员们都有盼头了。”许文海轻笑道,“谁也不会嫌奖牌少吧?”
陆鸣100米和200米两枚银牌暂且不提,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接力队这次之所以能拿4*100米项目的铜牌,跑在第4棒的陆鸣功不可没,可以说,如果不是他在最后时刻超越了日子国队,华国队必然会和这枚铜牌擦肩而过。
既然这届京市奥运可以成功,那么下一届伦敦呢?
还有整整四年的时间,如果能够抢占到一个接力的名额,伦敦再拿一枚奖牌也未必不可能。
在陆鸣之前,没有一个短跑运动员期待自己在奥运会上拿奖牌。
陆鸣的成功让这些运动员意识到,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他不仅能够拿单项的银牌,更能够带动整个接力队拿到铜牌。
以前模糊的目标现在已经变成了实体,接下来的四年,他们都不必向一个渺茫的目标发起冲击,而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在奥运会、世锦赛……堂堂正正地拿牌!
“不过有时候我也会担心,咱们没了陆鸣或者刘飞人怎么办?”许文海感慨道,“今年成绩太好,大家心里都很激动。”
“这种事情就不用多想了。”路剑君拍拍许文海的肩膀,“想想看,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美国队有卡尔·刘易斯,有迈克尔·约翰逊,他们能想到今年美国队100米和200米还有接力的金牌都丢了。”
“天才又不是韭菜,不是一茬茬长出来的,几年能碰上一个就不错了。”
就像110米栏,刘飞人以一己之力带动了整个项目进步,国内在110米栏项目上也有能进大型赛事决赛的选手,可刘飞人还是只有一个。
就像博尔特,光靠训练是练不出来的,必须选手本人就有超级强大的天赋,再佐之科学的训练方法,才能逐步出成绩,甚至打破世界纪录。
在路剑君的观点里,队里能够拥有陆鸣这样的选手已经是一种幸运了。
天才总是偶尔出现,很难一直出现,或者当一个项目足够强势的话,它有丰富的人才储备,又有科学的获胜方法,倒是可以一直占据领先优势。
但即便是这样的项目也难免会有低谷期。
而他们田径走背运太久了,也是时候出现几个能扛大梁的运动员了。
……
10月份,陆鸣和教练团队一起前往美国,在德州的贝勒大学进行田径训练。贝勒大学是美国一所体育强校,负责指导他们的是迈克尔·约翰逊曾经的教练克莱德·哈特,他同样是杰里米·瓦里纳的教练。
哈特有自己的田径训练营,陆鸣主要是和他的学生们一起训练,再专门或一起接受哈特的指导。
陆鸣会出现在训练营也让贝勒大学的运动员们吃了一惊,他们不少人虽然对亚洲选手脸盲,可陆鸣这位跑到9秒80的百米飞人的脸他们还是认得出来的。
哈特训练营的选手们主要是200米和400米运动员,距离稍稍长一些,哈特所执教的约翰逊和瓦里纳都是200米和400米更强势的选手,其实一开始田径队这边也纠结过,但对陆鸣来说,加强200米的后半程续航能力也是很有必要的。
“哇哦,那是陆吧?”
“我以为他应该更重视100米,他有那么好的成绩,最近才赢过鲍威尔不久。”
“可别忘了,陆也是200米的选手,他可是把斯皮尔蒙和克劳福德都干掉了。”
场上的运动员多多少少对陆鸣有些不服气,毕竟在奥运会上,陆鸣战胜了好几位美国选手拿下了银牌。
“伙计们,大方一点。”瓦里纳拍了拍手,“上帝没有规定我们一定会赢。”
不久前的京市奥运会上,杰里米·瓦里纳在400米项目上输给了拉肖恩·梅里特,遗憾屈居第二名。
他在京奥跑出的成绩在个人的职业生涯中并不差,但很遗憾,梅里特更盛一筹。
这是每个运动员必须面对的残酷现实。
杰里米·瓦里纳和陆鸣拥抱了一下:“陆,欢迎你来到这里。”
两人其实并不太熟,不过在200米项目上倒也交战过几次,瓦里纳是很欣赏陆鸣的,他认为陆鸣和他是一种类型的选手。
瓦里纳以白人运动员的身份打破了黑人选手在400米项目上的垄断,而陆鸣也以黄种人的身份跑出了9秒80。
陆鸣如今所受到的怀疑曾经的瓦里纳都经历过,而他突破了一次次压力成为田径界公认的400米王者,不仅证明了白人选手不比黑人选手差,甚至可以比他们更强。
陆鸣在100米上的成绩自然不如瓦里纳的400米成绩,但考虑到100米项目的特殊性,这不是一个普通运动员可以轻易夺冠的项目。
陆鸣已经是超超一流的选手了。
“谢谢你,瓦里纳。”
“我看了你在斯图加特那一场比赛,非常精彩的绝杀。”瓦里纳冲陆鸣竖起大拇指。
陆鸣没好意思回答他也看了瓦里纳的那场400米,他真心佩服瓦里纳的气度,因为在那场比赛上,瓦里纳同样是0.01秒被拉肖恩·梅里特绝杀。
第115章 115 训练中
“第3组……”
“第4组……”
克莱德·哈特远远冲着陆鸣竖起大拇指:“完成得非常出色。”
陆鸣脸涨得通红, 整个人累到快爆炸了,听见哈特的夸奖,他轻轻摇了摇头:“我没想过居然会这么累。”
“那你现在已经认识到了, 陆。”克莱德·哈特笑道,“我可不会给你太多时间。”
“看出来了, 哈特先生。”
陆鸣和哈特的交流没有太大的障碍,他的基础英语还不错, 之后因为训练和比赛的需要,他特意学了一些训练的专业词汇,田径队里也安排了一个翻译, 但陆鸣觉得,还是自己直截了当地表达需求更为方便。
哈特更擅长200米和400米的训练,陆鸣最近就以200米距离的训练为主。
哈特在200米上采用的是短间歇训练模式。
即他把200米这段距离和跑这段距离间歇的时间看成两个相关联的量, 一开始要求运动员跑10个200米,而每个200米都必须在30秒内完成, 间歇时间为30秒乘以4,2分钟,而如果运动员缩短跑步时间, 变为每个200米29秒跑完, 那么他就只用跑9个200米, 间歇时间为29秒乘以4, 1分56秒。
跑一个200米所花的时间越少, 则跑的总距离越少。
等于说, 训练强度的不足用训练量来弥补, 当训练强度足够的时候,训练量也会相应地减少。
这也是迈克尔·杰克逊和杰里米·瓦里纳在训练时所用的方法,在训练效果上, 也是这两位天赋卓绝的运动员体现得最好。
陆鸣觉得,这种模式和他一开始的训练还挺像,不过那时候教练对他的要求就是跑,重复地进行同样的训练,所以一开始的效果和最后的效果区别不大。
而哈特这种训练模式,陆鸣一开始还觉得比较轻松,可是越跑越累,特别是进行到最后一个200米的时候,身体非常疲惫。
但陆鸣却能够清晰地体会到这种训练模式对他潜能的刺激。
陆鸣并非刚刚开始训练的新人,在200米这个项目上,他虽非最顶尖,却也是数得上的强手,日常的训练效果如何他自己是能够判断的,或者说,经验丰富的运动员都能够做到这一点。
越是成熟,他就越了解自己的身体,也懂得如何控制自身以达到最好的效果,就像现在的陆鸣,比赛的时候他照旧很拼,但已经不会像参加中运会那会儿过多地透支自身。
“做得非常漂亮。”瓦里纳和陆鸣击了击掌,“在来到这里的运动员中,你的完成质量是最高的。”
“杰里米,谢谢。”
“这是实话,陆,克莱德的要求可没有那么轻易就能达成。”瓦里纳微笑道,“但一旦完成了,你会充满自信,有一种实现梦想的快乐。”
“杰里米,好好训练,你的任务还没有完成。”哈特在远处催了一句,杰里米·瓦里纳立刻退到一边继续刚才的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