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娱]总统系统,不满意?(397)
他更喜欢扮演备受煎熬的角色,白痴、或者瘾君子,总之,是那些更有深度、有着悲惨过去的角色,而不是一个形象接近他本人的角色。他想要凭借他的表演追上瑞凡·菲尼克斯的脚步。
无奈之下,卡梅隆在与莱昂纳多协商多次无果后决定放弃他,转头邀请瑞凡出演。
但瑞凡的价格太高,卡梅隆脑子一转将奥斯蒙德找来,想让奥斯蒙德帮助他劝说瑞凡降薪出演。
“Rio?”
奥斯蒙德闻言眉头一跳,他上次没说清楚是吧?让瑞凡出演《泰坦尼克号》不是把他推进火堆吗?他还没完全戒断,本就备受煎熬,难不成等他彻底干净以后还要让他到卡梅隆的剧组当苦行僧?
谴责和拒绝的话还没说出口,办公室门前突然探出一个金色的脑袋——还没来得及走远的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满脸写着兴奋:“格里菲斯先生?您叫我吗?”
迪卡普里奥,倒也是里奥(rio)。
不过,眼前的家伙不是很合适吗?
《文艺修养》中,他就是《泰坦尼克号》的主角,而且他和他不熟,即便让他在卡梅隆的剧组打黑工,奥斯蒙德认为自己的良心也不会感到任何不安。
迎着莱昂纳多期待的目光,奥斯蒙德犹豫了片刻还是点了点头:“对,我听吉姆说,你不想出演《泰坦尼克号》,能告诉我为什么吗?或许我们能谈谈?”
“哦,那...”
莱昂纳多走进室内,他不再像在卡梅隆面前时那样,神情带着几分玩世不恭的痞气,而是认真而殷切地望向奥斯蒙德:“那是一个误会,我不知道您也会参与《泰坦尼克号》的制作。”
卡梅隆十分无语。
你小子的区别对待未免也太明显了,再怎么说他也是好莱坞知名导演,总计创造了十多亿美元的电影票房。
这也不怪莱昂纳多。
毕竟卡梅隆只是商业片导演,在奥斯卡和电影艺术领域还没能取得什么杰出的成就。
但奥斯蒙德不同。
他不仅是好莱坞最赚钱的商业片导演,还被奥斯卡、威尼斯等电影节认可、推崇,甚至有资格担任威尼斯电影节的评委。他是“世界第一导演”、“电影之神”,他想捧的人,一定能拿到奥斯卡奖杯。
早年与他合作的摄影师约翰,和他进行过多次合作的作曲家坂本龙一、鲍勃·迪伦、大卫·鲍伊、迈克尔·杰克逊,工业暗魔的特效师霍根,演员尊龙、朱迪·福斯特、利亚姆·海恩斯,导演科恩兄弟...等等,都在奥斯卡历届获奖名单上成功留名。
好莱坞圈内甚至流传着一个传说:对奥斯卡的掌控权,兜兜转转又回到了米高梅(安布雷拉)手中。
时境变迁,安布雷拉和斯莱德已经彻底取代了华纳和派拉蒙曾经的霸主地位,在奥斯卡提名阶段占据着最大的话语权。学院的会员也会为了讨好奥斯蒙德,将选票投给他支持的人。
瑞凡·菲尼克斯也是备受奥斯蒙德看好的演员,人人都猜测,瑞凡与奥斯卡影帝之间的距离只有一步之遥、只剩下一部为他量身定制的影片。
每一位电影工作者都盼望着得到机会向奥斯蒙德示好,祈求得到他的注视,获得与他合作的机会。莱昂纳多也不例外。
“我会担任《泰坦尼克号》的制片人。”
奥斯蒙德没有深究细节,他露出微笑,双手交叠:“那你对出演《泰坦尼克号》感兴趣吗?其实我能理解你的拒绝,在吉姆的剧组中担任主角并不容易,对每一位年轻演员来说都是一种极为苛刻的挑战,很少有人能...”
“我很感兴趣!”
莱昂纳多飞快地打断他的话:“我很擅长应对各种挑战!”
“是吗?”
奥斯蒙德勾起唇角,露出欣慰的笑容,他从沙发上站起身,朝着莱昂纳多伸出手:“那我期待你的精彩表现。”
他避开莱昂纳多望向面露不忿的卡梅隆的眼神中带着几分得意,奥斯蒙德轻轻扬起下巴,以眼神传递他对困扰卡梅隆许久的问题的不屑:这不就解决了吗?
第262章 番外 泰坦尼克号(下)
如同奥斯蒙德预料的, 开始建造布景后仅一个月,《泰坦尼克号》的成本便开始同脱缰的野马一般失去了控制。
他比《文艺修养》中投资了《泰坦尼克号》的20世纪福克斯还要疯狂,一票否决了詹姆斯·卡梅隆和制片会计、项目经理有关于在墨西哥搭建实景的建议, 强硬而固执地将地址选在了美墨边界。
即便需要付出更多的投资,但他选择这样的原因也非常简单:一是因为墨西哥的治安到底比不上境内;二则是因为奥斯蒙德不想让昂贵的实景变成一次性的拍摄道具。
他更希望拍摄期间, 重建的泰坦尼克号是影棚,拍摄结束以后,泰坦尼克号就是安布雷拉旗下新开张的主题乐园。
卡梅隆要求必须铺进口的手工羊毛毛毯?买。
为了完美复刻泰坦尼克号要安装600多个舷窗,每扇窗都要挂一盏水晶灯?买。
拍摄需要购买40英里长的电缆、1000多盏摄像灯以及100多盏布景灯?买。
他甚至大手一挥, 指挥工程师搭建两艘不同用途的大船。一艘用于拍摄日常,一艘专门用于拍摄撞上冰山后发生的一系列灾难。
令人倒吸凉气的投资金额对奥斯蒙德来说不过是一串稀松平常的数字,卡梅隆生怕他会在签字时黑脸掀桌甚至中止项目,却没想到他的眉头都不皱一下。
再多的投资又如何?
泰坦尼克号终究会成为主题乐园、成为主题酒店,吸引成千上万的人从世界各地而来, 花费远高于百年前船票的价格, 在船舱客房中留宿,在宴会大厅和舱底中度过与电影中完全一致的浪漫几夜。
再怎么惊人的数字最终都会成倍地回到他的账户。
9000万、一亿、一亿两千、一亿五千、两亿、三亿...安布雷拉真实与对外宣布的投资成本水涨船高。
让卡梅隆勉强挂在脸上的镇定神态都变色, 甚至提出放弃《泰坦尼克号》的所有分成。
即便奥斯蒙德内心笃定《泰坦尼克号》不过是又一次毫无风险的投资, 为他那数不清位数的财富上再添无关紧要的一笔,仍然有人替他着急, 贷款焦虑,认为他终于要迎来投资生涯的滑铁卢:
《洛杉矶时报》认为《泰坦尼克号》是一场套取现金的骗局,是洗钱的手段。
《时代》杂志的封面小标题写着“咕嘟咕嘟...《泰坦尼克号》是否会同邮轮一样沉没?”
彼时环球投资了1.75亿美元的《未来水世界》在全球上映, 仅收获了2.6亿票房。
这部让环球元气大伤, 几乎赔干净了家底的影片免不了被媒体拉来与同样投入了上亿美元的特效大片《泰坦尼克号》对比, 甚至以《未来水世界》“预言”《泰坦尼克号》未来的惨状。
“未来水世界”,不就是泰坦尼克号的“未来”吗?
和奥斯蒙德·格里菲斯掐了十几年架的英媒更是直接开麦:“《泰坦尼克号》与泰坦尼克仅有两个共同点, 一是它们同样诞生于人类的傲慢,二是它们终将一头撞上冰山。”
“曾经的《天堂之门》,今日的《泰坦尼克号》”
就连《全球日报》也凑热闹似的“踩上”老板一脚:“是的,奥斯蒙德这回一定要翻船了。”
这不是《全球日报》第一次和老板唱反调了。
几年前,他们就发现在混乱的舆论漩涡中假装阴阳老板一句,能让他们收获更多的关注获取更多的营业额,还能将水搅得更浑一些。
黑红和争议都是流量,在纷争中粗着脖子据理力争吵红了脸终究比不过笑等小丑被打脸更加有趣。类似的事早已重演了成百上千次,但他们的同行仍然无法及时吸取教训。
哦,部分同行。
媒体工作者中还是有不少人清醒而理智的。
《纽约时报》就是其中之一:“妄下判断为时尚早,好莱坞的奇迹一直都拥有一个具体的名字,它叫做奥斯蒙德·格里菲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