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同人耽美>

清十四的奋斗史 上(197)

作者:初吻江湖 时间:2021-10-06 09:05 标签:历史衍生 清穿 穿越重生

  而事实上,这伙沙俄人组成的清军还真发挥了不小的作用,比如第一次雅克萨之战前,沙俄降人宜番来到雅克萨附近的据点,招抚了米海罗等二十一人一起翻盘。
  到第二次雅克萨之战时,沙俄人组成的清军的规模已经不小了,他们的任务是侦查敌情,招降纳叛,被授予骁骑校的宜番就潜入雅克萨城中侦查。
  当初清军围困雅克萨城时,这一伙降人的作用就更明显了,一百多个沙俄人的任务就是冲城里喊话,宣扬康熙的恩德,让他们认清形势,赶紧投降。
  这种攻心战收到了奇效!
  毕竟那个时候,沙俄的士兵以及底层军官的日子并不好过,享受生活的是那些大贵族和皇室,而不是他们。
  康熙其实也没对他们怎么样,只是给吃饱饭,穿暖衣服,仅此而已,就收拢了他们的心。
  后来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这些沙俄人留在了北京,并世代居住下来。这些沙俄成了大清的人,生活在京城东直门内的胡家圈胡同,康熙还把胡家圈的关帝庙赐给他们,称为“罗刹庙”。
  他们不仅得到了住房,也在当地娶妻生子。
  甚至还有一个东正教的教堂,在他们生活的胡同内。
  教堂还挺大,又有洋人传教士在里面生活和布道,也有一些达官显贵信教的,去那里做礼拜天。
  很神奇的大清,有道教,有佛教,有儒家,更有西方来的天主教,东正教等等,真的是胸怀广大,包罗万象。
  并没有后来的衰弱,反倒是欣欣向荣。
  顾超的动作很快,他不止自己派人去,还联系了胡家圈胡同的这伙人,外形上同样的特征,让他们能更好的跟那些传教士沟通。
  东正教在京城的教堂,也就是胡家圈胡同里的神父同样来自沙俄,胡可欣的沙俄名字很长,这是他的荣耀。
  因为名字越长,这家族延续的也就越长,是贵族的特点。
  但是到了大清之后,他的名字太拗口了,于是他给自己选了一个清朝名字,叫胡可欣。
  他是德意志帝国和沙俄的混血儿。
  母亲是沙俄人,去世之后,他就被父亲送到了教堂,然后父亲另娶他人为妻,他也就无家可归了。
  后来还是他的舅舅把人领回了沙俄,他就在教堂里担任了书记官,一直到他学会了汉语,被派遣来大清,他才发现,《马可波罗行记》没有骗他。
  虽然这里没有遍地黄金那么夸张,可是这里的吃的的确是好。
  每日早晨他吃的不再是黑面包,或者有石头子儿、麦麸子的大列巴,而是柔软的包子,馒头和花卷。
  各色汤品都比罗宋汤好喝!
  各种美食数不胜数,他最近最喜欢的吃法,就是用炸馒头片儿,抹上拌了香油的臭豆腐,配上一碗豆汁儿,他能一口气吃五个!
  今天一大早,胡可欣同样起得很早,收拾好了自己,就穿着普通的棉袍子,去了胡同口的早点摊子。
  那里其实是第一家倒座房改成了门脸儿,经营了一家早点铺子。
  卖豆汁儿焦圈儿,炸馒头片儿和臭豆腐,腐乳等等。
  咸菜免费吃,还有炸饼子和油条。
  都是他的最爱,尤其是臭豆腐,哦,怎么那么好吃!
  赶巧了,他来了之后,又有一个沙俄人来了这边,看了半天跟他凑了一桌:“坐这儿没事儿吧?”
  他们都是长相异于常人,跟别人坐在一块有些格格不入。
  “坐吧,坐吧!”难得见到跟自己差不多的人,胡可欣十分开心:“你是这胡同里的人?”
  “不是,是来看我祖父的。”这个人很年轻,十几岁的年纪吧,细看看,的确是有着混血的影子。
  因为蒙古那边多美女,且不太在乎出身,所以有些沙俄过来的人,迎娶的都是那边的美女。
  比起汉人女子,那边的美女更开放一些。
  而且这个年轻人说着一口流利的沙俄话,他们俩不由自主的就聊了起来,一聊天才知道,这年轻人的父亲是在通州大营那里当一个把总的,而他则是进京赶考,不是文士,是个武将之后,考武举人来了。
  会用火铳,还会开大炮,是个火器通。
  胡可欣好久没有见到这样符合心意的人了,聊起来,各自都觉得很投契。
  甚至吃的早饭都一样合胃口,爱吃炸馒头片儿夹着臭豆腐,还喜欢腐乳。
  最后俩人离开的时候,还是这个叫赵翔的年轻人结的账,然后去了教堂,赵翔给教堂捐款二十两银子,更是让胡可欣高兴了。
  一高兴就留了这个年轻人住下了,晚上的时候,赵翔买了一些卤味回来,胡可欣拿了两大瓶子的红酒出来,一人一个,对瓶吹。
  喝多了的时候,赵翔才问了他知道西方的国度吗?
  胡可欣点头:“知道,太知道了,我在德意志待了十年,我最好的十年,奉献给了教会,奉献给了主!”
  赵翔乐了:“我没去过那里,但是我知道,那里才是我们的老家,对么?”
  “对!”胡可欣点头:“我还会德意志语!”
  他说了很多,不过都是醉话,沙俄语言和德意志语,甚至是法语和拉丁,他是教会派遣来的神父,自然要多学一些。
  赵翔更高兴了,安心地在这里住了下来。
  第二天俩人关系就更好了,可以一起去吃早饭,还会聊一些感兴趣的东西,从火器到沙俄,再到德意志,比起土生土长的赵翔,胡可欣绝地是个地道的西方通。
  他还教赵翔说德意志语言,法语和拉丁。
  热情的不得了,问什么问题都给你耐心回答。
  对于第二故乡德意志更是说的非常详细,还有隔壁的英吉利。
  尤其是英吉利海峡那块,他坐船过来的时候,看的清清楚楚!
  赵翔在这里一直住到了腊月,才回到他的“祖父”家里,然后带着年礼回去了。
  赵翔走后不久,又来了一个人,这个人是来进京赶考的举子,因为祖母信了教,他也跟着信了。
  跟赵翔一样,这位张举人很是健谈,也喜欢臭豆腐,跟胡可欣关系较好,还请了他去吃喜来顺。
  一起喝酒吃肉的交情,但是当张举人好奇的问沙俄的情况的时候,胡可欣说的倒是大众都知道的事情,可是当问及德意志的时候,他就犹豫了,问及英吉利海峡,更是摇头:“当时坐船的时候,风浪很大,我们教会派了十几个牧师和神父过来,可只有我一个人到了京城,其他人不是半路病逝就是在广州那边落脚,还有很多人水土不服,返航了。”
  他当时对赵翔说:“大海是最富有的地方,航海是最大回报的买卖,包括一些航海家,他们都是因为大海而在历史上留下了自己的姓名,孩子,你应该去航海,看看外面的世界,看看你真正的故乡!”
  可是现在他对张举人却道:“其实我们那里也没有什么,地方不如大清的地盘大,也没有这么多好吃的,大列巴面包只有贵族能吃饱,平民吃黑面包,硬的跟石头一样,而且海上风浪大啊,太危险了,十不存一!”
  说的大海好像是很没用一样。
  而且他跟张举人只限于吃吃喝喝,从来不教张举人沙俄话,德意志话甚至是拉丁文。
  更没提他还会法语这事儿。
  张举人几日之后就找到了一个同窗,他搬去跟同窗住了。
  而后又来了一个商人,想讨教一下海上贸易的问题,而且不是空手来的,带了重礼,结果这个商人被赶了出来,因为胡可欣神父说了,他是神职人员,不是买卖人。
  接下来,还有不少人来来往往,好奇的,打听信儿的,不一而足。
  胡可欣神父对这些人不假辞色。
  至于其他的传教士,多多少少都遇到了这样的事情,混血儿,纯粹的沙俄人,还有南边儿来的大海商。
  像是突然之间,都对大海产生了兴趣。
  也像是对西方国家产生了好奇的心理。
  只可惜,这些传教士虽然都是外国人,却来自不同的国家,宗教也分支脉,谁都不跟谁通气。
  不然早就知道了,这不是单独一个人遇到的现象,很多人都遇到了同样的问题。 Fxshu.org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