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孤没重生真是对不起(28)
“三哥?”四皇子也没有立即离开,叫了三皇子一声。
看着平素并无来往,也不亲密的老四叫他,子琅冷冷地的问道:“有事?”
“三哥怎么一直看二哥手里拿着的笛子?”四皇子反问道。
子琅撇了一眼一向冷面的老四,那目光的意味颇似,你怎么突然这么具有好奇心这个意思。
四皇子似乎立即领悟了他的目光的含义,解释道:“笛子是我送给二哥的,所以想知道三哥好奇什么?”
四皇子的理由师出有名,子琅听到这言之灼灼的话,脸色愈发的黑暗和冷淡。
“是吗?”说完他就冷酷地转身离开了,一副完全不像继续继续搭理的模样。
被无视的四皇子并未如何,倒是五皇子在一旁气愤不过,替他叫屈。“真是眼高于顶,目中无人!”
“喂,你怎么要走,也太没义气了吧。”看着四皇子扭头要离开的架势,五皇子立即开始指责他了。
四皇子轻拍拍手,以资鼓励,然后给了他一个你请继续的手势,然后……就毫不留情的走了。
五皇子也无趣地离开了。
月皎,路明。
大皇子在宫殿外和一个个达官贵人点头打过招呼之后,看着那长长地,无边无际的,没有缝隙的轿子一点点变成影子,远去。
他的嘴角忍不住勾勒出一个嘲讽的弧度。
闭着眼,深深地呼吸一口,望着脚下的路,却有着不知要抵达何处的彷徨。
“大哥,不走吗?”四皇子也出了宫殿,看着几乎凝成一道影子的大皇子说道。
“走。”大皇子轻轻地回答,也坐上了轿子。
两辆轿子并行,远去。
三天后,朝会。
京都上下都尚未从皇帝的诞辰的狂喜中缓过神来,就连百官这几日都借此良机,趁机休息,泡壶茶聊聊天,听听曲,看看闲书……不亦乐乎。
对突然而来的早朝还未来得及调整心态和状态。
然后直接就被皇帝接下来的这个告知,给炸蒙圈了。
什么?百官们左右交换眼神。
没听错吧,皇帝陛下刚刚过了诞辰,就要搞事。
高坐在龙椅上的皇帝道,“列位,朕欲御驾亲征,尔等可有话说?”
尚未来得及反应,从未接到皇帝要亲征的消息,都没准备应对之策,有话说,说什么,劝阻,理由呢?
根本就没来得及整理反对理由。
等等,御驾亲征?他们为什么要反对呢。门阀贵族们又没指示让他们阻拦。
终于有一个明白人问起皇帝御驾亲征的理由了。
子黎暗忖,在这群交头接耳的官员之中,这个人仅凭这点就十分出众。然而这仅能如此而已。
“潘达死了,余孽不绝,余党逃逸到边疆,和部落勾连,朕打算御驾亲征,一举平定。”皇帝将理由和决心都表明了,其余人也没什么理由劝阻了。
本来皇帝就是那种一意孤行,哦不,决心很强的人,一句话就是不听劝。
他们也习惯了,未建国之前,都是皇帝征伐沙场,太子在后方根据维稳,不过建国之后,这四年皇帝未曾去过战场,倒是三皇子经常被派往战场,以至于他们有些惊呆的。
这样理清楚之后,倒是没什么说话了。
皇帝目光巡视了一圈,面带微笑,将子黎唤了上去,“众卿听旨,从今天起,朕不在京都的时候,国家大事全付交予太子。”
百官们有的诧异,陛下全然信任太子,其余皇子还有可争之力吗?
有的沉默,不站太子,不站其余皇子,只是听凭皇帝和门阀的意见。
子黎郑重地向皇帝承诺。
三天前,也就是诞辰筵席结束之后,父皇就将他召入勤政殿,将所有事情全盘交托给他。
二人坦诚布公。
父皇将征伐的事情说了,子黎起初是阻止的,父皇的年龄,父皇因为在战场上而落下的救疾……每一点都是他所担忧的。
但是父皇的打算和远见,子黎心知肚明。在皇帝一再保证下,子黎也只能点头答应了。
“放手去做,不要怕。”皇帝鼓励子黎道。
然而皇帝的本心却是打算说:“慢慢来,不要急。”
可是看着子黎将他即将开展的计划展示之后,他无论如何都不想开口去阻止自己的太子。
没事,战事不会拖很久的,只要他速战速决,无论子黎做下多大的事情,惹了多大的祸,他都能回来解决。
子黎站在皇帝的左侧,和皇帝一起,目光巡视着下面的百官。
不是门阀权势的走狗,就是为己谋利的谋私之人。哪一个可用,哪一个能用?子黎心中已经筹谋许久,即将给这些享乐主义者们以痛击。
作者有话要说: 祭足:快把我放出来!!!!
第34章 【皇后】天下大权不可旁落,亦不可投鼠忌器。
皇帝早就和子黎商议好了随驾和留守名单,不过是在朝会上昭告天下,他要御驾亲征,在殿上便将人点清。
第二日,崇德门三万甲士牵马执剑,排列有序,严守以待。
子黎率领着满朝文武,恭候皇帝率兵离去。
皇帝昂首在城楼上,向士兵们热血激昂的慷慨陈词一番。
而后搭箭射去,正中红心,士兵们齐声喝彩。
飞马将军大喊一声,“升旗”。
一面绣着穆国的旗帜升起来,所有人都注视着这面旗帜,胸内顿时升起凌云壮志。
子黎抬手,从一旁的侍卫端着的托盘里取来酒壶,倒入酒杯。朝皇帝沉稳说道:“儿臣定守好后方,平稳京都,以待父皇凯旋。”
“好。”皇帝豪迈地大笑着,和子期共饮一坛酒。
甲士们也已将酒水喝完,随着皇帝的一声喝令,军队出发。
随着宫乐奏响,三万甲士齐吼穆国歌谣,号角声阵阵响起,子黎带领着百官恭送皇帝离去。
皇帝离开的头几天,百官们都提着心,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六部,兵部被三皇子调教的愈发严厉,户部、刑部本就是子黎麾下,更是恭敬小心到极点。四皇子一张冷面,又多次提醒,别犯事,户部的人连假都不敢请了。
天天拿着账本对,就连一些陈年的账本都翻腾出来开始修订。
一时间人人自危,唯恐一个小事不周,就被太子拿下,竖为典型。几乎都称得上是风声鹤唳了。
不过日前奏对,太子却是温润尔雅,关怀备至,仍然是从前的做派,实在是让人……觉得自己是不是小题大作了呢。
子黎将一波一波的官员送走,看了铜漏,叫上昌顺,“走,去长秋宫吃饭。”
昌顺立即打发上先去给皇后送信。
子黎让昌顺捧上桌上的匣子,二人边走边说话,昌顺禀告说八皇子来过,见殿下比较忙,就先行离开了。
子黎道:“申时的时候让他过来吧。”子黎思忖,老八大概是来还书的。
昌顺应了。二人说了会话,就到了长秋宫。
昌顺笑吟吟的将礼物奉上,皇后身边的掌事姑姑接过来,在大家的好奇下,皇后忍不住吩咐掌事姑姑打开礼物。
“这是何物?”皇后诧异地问道。
几个侍女好奇地围了上去。
这几日,子黎每日过来,都会带着一礼盒,第一次是皇后的画像,第二次是一个古玩,第三次是一个玉白色的冷棋……
每次子黎过来,倒是惹得许多人心动。
当然,几次礼物之后,惹得皇后再也不说子黎厚此薄彼了,厚父皇薄母后了。
“你们猜猜看,猜中让母后赏你们。”子黎笑着说道。
皇后笑得不行,“猜吧,猜中有奖,再让太子给你们添个彩头。”
子黎摊手做无奈状,“看来母后还是得让儿子的荷包再瘪一瘪。”
看到一直是温润如玉的太子的怪模样,众人笑成一团,嘻嘻哈哈的开始漫天满地的猜测。
这个说“莫不是一方砚台”,那个说“我看是一块玉石”,另外一个插嘴说,“分明两个都不想,但是这叫什么呢?”她又说不上名字来。
子黎哎哎地摇着头,“看来母后的赏赐要给孤了,孤的彩头也送不出了。”
大家嘻嘻地笑着,催促太子赶紧揭露答案。
“这是一块玉璧,瞧这里面。”在大家的催促下,子黎将答案说出。
子黎说完,将玉璧凑到母后眼前,指着那玉璧里的一道缝隙说道,“母后请看,这里面有一只蝴蝶,还有一径黄花。”
在子黎的指引下,皇后看得愈发稀奇。
众人也顿时伸长了脖子。连连惊讶。
这时,午膳已经到了,几个太监拎着饭盒过来。
“先吃饭。”皇后令太监摆饭。
刚刚嘻嘻哈哈笑作一团的宫娥们纷纷各位各位,领职做事。
这几日,子黎差不多都是隔天便过来用膳,皇后也惯常有特定的食谱。自从得了子黎要过来用午膳的消息,皇后就开始在自己的宫殿里准备午膳了。
添了几个菜肴,去了几个菜肴。
子黎一眼看去,笑着说道:“还是母后这里的饭菜好吃。”
“还没吃呢,就开始奉承母后了?”皇后笑着说道。“吃吃看,合不合胃口。让东宫也添上这几道菜。”
子黎和皇后吃饭,给皇后时不时添菜。也闲聊着说些事情。
皇后问他,这几日朝堂可还平静,各部官员有没有什么动作?是不是偷懒。
子黎也笑呵呵的回道,“母后多虑了,孤也不是一天和他们打交道了。”
“一切平稳行事,勿要纵他们生事,至于后宫母后会看管好,想做什么大可放手去做。”皇后突然说道。
“母后是听到什么风声了吗?”子黎问道。
皇后笑着摇摇头。
这几日太子天天过来用膳,朝政一片平静,皇后知道子黎是酝酿着大动作,既担心他的行动过激惹祸上身,又想鼓励他。操心到不行。最后还是谆谆教导道:“天下大权不可旁落,亦不可投鼠忌器。”
无论子黎选择如何入手,如何处置,她都做好她的职责,让子黎无后顾之忧。
“母后,谢谢。”子黎凝视着皇后的脸庞,真挚地说道。
父皇如此,母后亦如此,父皇和母后都愿意做他最大的避风港,愿意放手让他去做,无论他如何行事。
辞别了皇后,从长秋宫回到东宫,子黎坐在书房前,默默地想着心事。
而长秋宫里,在子黎离开之后,一脸温柔笑模样的皇后陡然变了脸色。“掌事姑姑,从今日整理宫务,事无大小,一律禀告,但凡有出宫,宫内有宫娥太监受伤死亡,一律查明。宫中人事变动,一律禀告……长秋宫上下,大小诸事,本宫不准走漏半点风声。”
“是。”众人齐声答话,长秋宫里,一片严肃。
作者有话要说: 皇后:儿子,放心干事不用怕,一切有母后。
论如何宠儿子
皇后和淑妃要正面gang
第35章 【子琅】这剧情,比他上辈子当皇帝还来得反转。
皇后的命令一经颁布,便有人将淑妃有关的事情告密。
淑妃几天前将掌事姑姑贬斥为粗使丫鬟,打扫庭院;以及三皇子曾和淑妃起了争执,七皇子多日未去凝和殿看望淑妃等等,事无大小全部禀告。
也有人将凝和殿的一些异状禀告,六皇子曾偷溜出宫,丽嫔的妆奁多了许多稀罕物件。
皇后分别赏赐了两人,为他们更换了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