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穿越重生>

丁田的古代生活 上(29)

作者:初吻江湖 时间:2021-10-20 10:40 标签:穿越时空 江湖武林

  可是这会儿大家都在忙,根本没人进城找活儿,何况夏天也不适合盖房子,这边盖房子的最佳时机,就是秋收之后,上冻之前,那个时候气候干燥,房子盖好了也干得快。
  关键是这都是计划,还没有付之行动,倒是钱没少花。
  马大人看着账本上的银子流水一样的花出去,自己钱自己心疼啊。
  心疼自己的银子,自然,就想着如何搂钱了。
  无奈的是,尽管徐账房成了徐主簿,可徐主簿是个铁公鸡,这县衙就这么大,利益就这么多,杜大人走的时候,徐主簿就趁着这个空隙,将利益都划分好了。
  新来的马大人,也有一份,还是最大的那份,县衙里的空饷,都给他吃了一半进去。
  关键是,一个县衙的一半空饷能有多少?
  马大人又有一大家子要养活,这钱根本不够用。
  “不如,找徐主簿来问一下?”他们都是两眼一抹黑的人,这个时候,就得问衙门里的老资历,那些衙役什么都不懂,都是大老粗,也就徐主簿,两代人都在衙门里做事,肯定知道的特别清楚。
  “找他……到时候还不得分他一杯羹。”马大人是个很吝啬的人,知道搂钱的这个事情,参与进来的人越多,他分出去的好处就越多,给两个师爷他都不太乐意了,这会儿又要给新来的徐主簿,他就更不乐意了。
  “没办法啊,不给他,咱们这边也玩不转。”钱师爷虽然也不甘心,却知道这是必然的:“东翁啊,我们不可能抛开他,毕竟徐主簿,才是这里的地头蛇。”□作者闲话:六月份参赛,预求枝枝!


第五十九章 告诫
  朝廷实行的是“异地为官”的制度,他们千里迢迢的从一个富庶的县城来到这边塞荒芜的地方,为的是什么?
  不就是为了那么几两银子吗?
  熟知官场制度没用,你还得跟当地人打成一片。
  不然你在当地的政令,就很难畅通无阻。
  可是老爷至今尚未请三位里长来县衙坐一坐,聊一聊天,过端午的时候,也没见三位里长来给老爷送礼,都是村长们来的。
  说是里长老迈不堪,无法长途跋涉,就年轻的村长过来吧,给老爷送点节礼,算是乡民们对老爷的辛苦的一点慰藉。
  而老爷呢,竟然也不提一下,哪怕是口头上提一提,或者是盛夏暑热的时候,给三位老里长送点清热解暑的东西……哪怕是一盒子绿豆糕呢。
  但是老爷一个都没有,他就跟不关心那些人一样,每天沉溺在后院的宅斗之中,安慰娇妻美妾,顺便还撩拨一下漂亮的通房丫头。
  后宅里整日的鸾声燕语,软玉温香……要不是给的银钱丰厚,两位师爷真的想撂挑子不干了。
  到底是他们是县令,还是大人是县令啊?
  拿着师爷的工钱,干着县令大人的活计。
  “好吧,把他叫来,马大人垂头丧气,分钱给别人,就像是割他的肉一样让他难受,可这肉也得割。
  很快,徐主簿就来了,听了老爷和两位师爷毫不遮掩的话之后,他真的忍不住就笑了:“大人,两位师爷啊,你们也不看看这里是什么地方?这里是牛角县,战后重建的牛角县,这可是在户部挂了名,在皇上面前都挂了号的地方!”
  三个人脸色一变,还真没想那么多。
  “更何况,前头的杜大人,他可不是走了,他是荣升知府,北风府,是大人你的顶头上司,他曾为了牛角县城,以一个文官的身份,死守县城,哪怕县城都被敌人攻破了,他也跟一般守将一样,死战不退!他亲自拎着大刀片子上了战场,至今,胸口还有当时打仗留下的伤疤,当地的青壮,起码有一半是跟他并肩作战过的,您要是在这里横征暴敛,那些上过战场杀过人的青壮,会忍气吞声?”徐主簿一点面子都没给的嗤笑出声:“到时候可别闹一出官逼民反……。”
  “胡说!”马大人被说的恼羞成怒:“本官只是挂心本县的賦税,毕竞打了三年的仗,又免了三年的賦税,这战后头一年缴纳賦税,本官是要给朝廷,给皇上一个交代,什么官逼民反?本官看谁敢反!大军就在北门驻扎,谁敢反一个试试!”徐主簿板起脸,不说话了。
  心里却嘀咕:还城外大军?
  你端午节都没给城外军营送去半个蛋,还城外的大军?恐怕你连军营大门朝哪儿开都不知道吧?
  两个师爷心里也不太舒服,这说的他们好像多贪婪似的,就算这是事实,也没必要说出来让大家难堪吧?
  亏得他们老爷还让他当了主簿。
  怎么这么不知道感恩呢?
  实际上,徐主簿要是不知道感恩,那可真就没人知道感恩了。
  正因为徐主簿知道这里的一些情况,才不想让马大人犯傻。
  这里民风彪悍,民情也特殊,你一个初来乍到的,就敢朝賦税上伸手,这不是自己给自己找不自在呢么?
  杜大人是什么样的人?
  那是能在死地里找到一条通天的捷径的人,牛角县的百姓又送了他一个前无古人的“万民伞”,你要是到了任期走人,当地百姓啥都不送你,看不憋屈死你!
  而且就他的猜测,此事肯定已经上达天听,杜大人那是在朝中都有了名声的人,他能不爱护这牛角县的百姓吗?
  牛角县的百姓,能搞出“万民伞”,他们就能搞出“万民书”之类的东西,状告你这个县令欺压良善。
  到时候,看你怎么办!


第六十章 秋收啦
  这里的人可不怕一个没有任何根基的县令大人。
  杜大人在这里十年,那是根深蒂固,何况杜大人那会儿,跟眼前的马大人可不一样。
  那个时候,北疆还没战事,但是总有小摩擦不断,何况北地民风彪悍,天高皇帝远的,县令想管理好本地,就得跟当地的大户和一些“一姓村”搞好关系,不然人家人多,就不听你的,你能怎么样?
  甚至有的时候,县令都不得不妥协。
  在古代,宗族的力量很大,哪怕他们只是最普通的平民百姓,也有属于他们自己的力量。
  不跟朝廷对着干,但是跟官员对着干,是可以的……。
  想当初杜大人刚来那会儿,还不是挨个拜访老里长们,县里的衙役里,有三分之二都是来自各个村落的壮丁,除却担当衙役之外,也是县衙跟各个村落之间的纽带。
  哪个村子里出了问题,就让哪个村子里出来的衙役,带上人,去看看,什么情况?
  这就是古代一些偏远地区的“人性化管理”了,杜大人也是跟老里长他们有着很不错的交情,几年下来才捋顺了当地,后来赶上战乱,又是过命的交情,不然,杜大人也找不到那么多人手,帮他建立新的县城,上头的人巴不得他干不好这个活儿呢!
  现在可倒好了,你一个新来的,嘛根基都没有,平白无故的就想一口吃个胖子,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无奈的是,徐主簿这一番苦心,面前的这三个人不了解,也不想去了解,这次的谈话,几乎可以说是“不欢而散”了。
  但是秋收的赋税也要收,没办法,他们还是要通过徐主簿的,可是徐主簿卡着也不可能卡的太长时间。
  最后还是没办法,只能尽置让马大人别将賦税定的那么高。
  赋税呢,就是田赋与其他税收的总称。
  古代最初的赋税是统治者向下属征取土产、劳役和其他实物。
  稍后渐变为按丁口征收军役及军需品,称为“賦”;
  按土地及工商经营征收财物称为“税”。
  春秋战国以后,私有经济不断发展,授田制的创建,特别是“初税亩”、“初阻禾”的推行、朝廷向农民份地征收实物,故赋、税逐渐混合。
  等到了唐宋时代按田亩征课的又称为田赋(或田租)。
  清代“摊丁入亩”后,从而完成了赋役合并征收。
  而大青这个时候呢,在开国之初,就将上一个朝代的藩王的土地,归现在耕种人所有,叫做“更名田”。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